中药偏方治疗带状疱疹

合集下载

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

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

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腰背为多见。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1.菊花叶治疗带状疱疹[配方]菊花叶适量。

[制用法]将菊花叶洗净,捣汁,调白酒抹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2.青蒿治疗带状疱疹[配方]青蒿草半斤(1次量)。

[制用法]将青蒿草煎汤洗患处,每日洗3次。

[功效]清热凉血。

治疗带状疱疹。

3.柿子治疗带状疱疹[配方]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

[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蜂胶治带状疱疹[配方]蜂胶15克,95%酒精100毫升。

[制用法]将蜂胶加入95%酒,精内,浸泡7天,不时振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即得蜂胶酊。

使用时用棉签蘸蜂胶酊涂患处,每日1次。

涂药期间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功效]解毒,燥湿,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

5.蕹菜焙末治带状疱疹[配方]蕹菜,菜子油。

[制用法]蕹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末,用菜于油调成膏状。

患处用浓茶水洗净,然后涂抹此油膏,每日3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用治带状疱疹。

6.番薯叶冰片治缠腰龙[配方]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

敷于患处。

[功效]解毒消炎。

用治缠腰龙(带状疱疹)。

7.浓茶治疗带状疱疹[配方]老茶树叫适量。

[制用法]研细末,以浓茶汁调涂,1天2-3次,治好为止。

[功效]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8.空心菜治疗带状疱疹[配方]鲜空心菜适量。

[制用法]将空心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成细末,用茶籽油搅成油膏状,在患处以浓茶汁洗涤,拭干后,涂搽此油膏,1天2-3次。

约3-5天后痊愈。

[功效]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9.豆腐皮治带状疱疹[配方]豆腐皮30克。

[制用法]焙干研末。

麻油调涂。

每日1—3次。

[功效]治腰、肩、胸胁部疱疹。

10.番薯叶治带状疱疹[配方]鲜番薯叶100克,冰片少许。

带状疱疹的验方偏方

带状疱疹的验方偏方

带状疱疹的验方偏方单验方及食疗1.西河柳50克。

水煎,分3次服,1日1剂,另用大蒜煎汤洗患处。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2.全瓜蒌1个,红花6克,甘草10克。

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柴胡12克,黄芩9克,天花粉12克,荆芥5克,防风5克,陈皮5克,白芍9克,龙胆草9克,连翘50克,甘草6克。

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云南白药适量。

用菜油或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1日2次,1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5.冰片1.5克,雄黄10克。

将上药共研碎后溶于75%的乙醇100mL内即成雄黄冰片酊。

用生理盐水洗患处后,外涂雄黄冰片酊,每日4~6次。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6.蒲黄、青黛、滑石各等份。

共研为细末,患处如渗液可用干粉外扑,无渗液者用香油调涂患处。

根据情况,1日数次。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7.土鸡蛋1个。

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放入锅中捣碎,用微火炒,稍后便会出油,取油弃掉残渣,将油倒入洁净的容器中,候冷备用。

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清洁一遍,待患处干后,将鸡子黄油涂于患处,大约20分钟左右患者疼痛减轻,此时鸡子黄油已挥发近1/2,这时再涂一遍,一日可重复多次,直至痊愈。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8.鲜马齿苋500克,明矾20克,食盐15克。

将上药共捣成糊状,外敷患处,药膏变热即更换。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9.五倍子3克,枯矾3克,冰片0.3克。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稀糊,外涂患处。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10.仙人掌、糯米粉各适量。

刮去仙人掌外面的刺,和糯米粉混合捣烂,外敷,1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11.豨莶草6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

水煎,代茶饮,1日1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初起。

治疗蛇缠腰的中药方剂

治疗蛇缠腰的中药方剂

蛇缠腰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又称为蛇团腰。

根据中医理论,蛇缠腰多与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治疗蛇缠腰的参考:
1.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可改善气血循
环,缓解腰部疼痛。

2.调经止痛丸:由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川楝子等组成。

此方剂主要用于调理
气血,舒筋活络,减轻蛇缠腰引起的疼痛。

3.六味地黄丸: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龙骨、牛骨等组成。

此方剂具有滋养
肝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可缓解蛇缠腰引起的不适。

4.温肾壮腰丸:由肉桂、熟地、杜仲、巴戟天、菟丝子等组成。

此方剂主要用于温肾壮阳,
活血化瘀,改善腰部不适。

请注意,中药方剂的使用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蛇缠腰时,中药方剂通常需要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处方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处方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处方带状疱疹,又称为“蛇串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免疫力下降的成年人。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1. 风热型带状疱疹:患者表现为疱疹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明显,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以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2. 湿热型带状疱疹:疱疹多发生在身体下部,疱疹内液体浑浊,伴有口苦、尿黄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龙胆草、山栀、黄芩、泽泻等,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3. 肝火旺盛型带状疱疹:患者情绪烦躁,疱疹疼痛剧烈,伴有口干、便秘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枳壳、川芎等,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4. 气血两虚型带状疱疹: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疱疹愈合缓慢,疼痛绵绵不绝。

治疗上可选用“八珍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以补益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5. 瘀血型带状疱疹:疱疹疼痛剧烈,局部皮肤暗红,伴有瘀斑。

治疗上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内服中药外,还可以配合外敷药物,如“金黄散”等,以消炎止痛,促进疱疹愈合。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病情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对于带状疱疹的预防,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方方必效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方方必效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方方必效乡村医生田振有整理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蜘蛛疮”,亦俗称“缠腰龙”。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敷可治疗此病。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内服方:黄芪45克,当归、川芎、桃仁、地龙、全蝎、陈皮各10克,生地15克,伸筋草30克,赤芍、酸枣仁各12克,红花、甘草各6克,每天一剂,水煎分3次服.买5付药吃,每付药熬好,每天分三次服,第二天再熬一次(一付药用两天)。

10天后就好了2、外用方:雄黄30克、白矾30克、黄连10克、黄柏12克、冰片10克,浸泡于50ml的75%医用酒精中3个小时。

使用前充分摇匀,用医用棉签蘸酒精外涂患部,每日三次。

3、取六神丸20粒,用老陈醋数滴化开为糊状外涂患处,每日两次;此外,每日饭后1小时用温开水送服六神丸8~10粒疗效很快。

外敷牛黄解毒片疗效也很好。

4、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内服,每日一次。

5、蜈蚣治疗带状疱疹蜈蚣3条。

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次。

6、青蜈散治疗带状疱疹药用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两份,冰片一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7、疱疹散组方:雄黄15克青黛12克枯矾9克冰片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调匀外用,效果不错值得一试。

8、解毒膏【来源】《程氏医学笔记》【歌诀】解毒膏中用黄连,青黛冰片朱砂襄,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效果好。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

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

带状疱疹民间十八验方

带状疱疹民间十八验方

带状疱疹民间十八验方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龙”等。

郑州博大男科医院专家现将临床上常见的18则验方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1、鲜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用法〗取鲜马齿苋120克,洗净后,切碎放入蒜臼内,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经临床治疗多例,均在2天内治愈,本方对刚刚出现的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2、鲜无花果叶治疗带状疱疹.〖用法〗取新鲜无花果叶适量,将上药洗净擦干,切碎捣烂,置瓷碗中,加适量食醋调匀成稀泥状,敷于患处,待药干后更换。

3、鲜半边莲治疗带状疱疹.〖用法〗取鲜半边莲适量,洗净后捣泥状,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固定,若药干时用冷开水湿润之。

每日换药1~2次。

亦可将鲜品捣烂绞汁,不时外搽患处。

.4、蛇葡萄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将蛇葡萄根切成短棒状,水煎后剥去外皮,取下黄白色的内皮,除去木质部,切碎加水2500毫升,煎沸后用微火再煮60分钟,然后用铜药罐将煮烂的内皮捣碎,再煎煮30~60分钟,待形成糊状物即可,用时先清洗局部,再涂搽2%龙胆紫液,干燥后将蛇葡萄糊状物涂抹在灭菌布上,敷贴于皮损处,绷带包扎,每日1次。

5、金挖耳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金挖耳适量,用口嚼烂后敷于患处,一般用药5~7日即可痊愈。

6、当归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当归适量,将当归晒干研粉,依年龄大小每次0。

5~1克,4~6小时服1次,或用0。

5克当归浸膏片内服,每次2~4片,4小时1次。

由于当归性味温燥,本方只适用阴寒内盛患者,对火热亢盛者忌用。

7、地梢瓜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地梢瓜全草250克(干品100克),将上药放入沙锅内煮沸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熏患处,稍凉即洗患处。

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液或儿茶粉,每日2~3次,至愈为止。

8、金果榄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金果榄1个,去壳取其内核,在盛有食醋的大碗内反复磨研,待药汁磨成灰黄色后,用无菌棉球渍上药汁,涂泡疹上,每日4~6次,不需包扎,经治疗十多余例,获满意效果。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有哪些 六大验方治疗效果好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有哪些 六大验方治疗效果好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有哪些六大验方治疗效果好*导读:中华医药博大精深,对很多疾病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带状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中医治疗验方有很多,下面小编就简单介绍几种,希望可以帮到正在患病的朋友。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有哪些?六大验方治疗效果好。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一:鲜马齿苋治带状疱疹鲜马齿苋120克,清洗干净后切碎,然后放到蒜臼中,将其捣烂,敷在患处,每天坚持敷两次,一般来说两天就可以见到效果,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早期的带状疱疹效果尤其好。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二:鲜无花果叶子治带状疱疹鲜无花果叶子适量,将其清洗干净然后擦干,切碎后放到瓷碗内,加入适量的食醋调成稀糊状,然后将稀糊敷在患处,等到药干了之后将其去掉,重新敷上新药,坚持敷药,很快就可以见到效果。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三:鲜半边莲治带状疱疹鲜半边莲适量,清洗干净后捣烂成为泥糊状,然后敷在患处,用纱布固定好,等到药干了之后用冷开水湿润一下,每天保持换药1-2次,也可以将鲜半边莲榨烂取汁液,涂抹在患处,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一般来说七天就可以痊愈。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四:金挖耳治疗带状疱疹将新鲜的金挖耳适量,放在口中嚼碎,然后敷在患处,一般来说用药5-7天就可以痊愈。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五:金果榄治带状疱疹取金果榄一个,去掉壳取其内核,在装有食醋的大碗内反复的研磨,等到药汁磨成灰黄色之后,用无菌药棉蘸着药汁涂抹患处,每天涂抹4-6次,不需要包扎,效果还不错。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验方六:升麻治带状疱疹取升麻30-50克,煎成浓汁,然后可以用纱布蘸着药汁湿敷患处,保持局部的湿润,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避免食用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发物,一般来说3-5天后就可以痊愈。

15个治蛇缠腰老偏方

15个治蛇缠腰老偏方

15个治蛇缠腰老偏方1、丹参桃仁汤取丹参10克、桃仁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2、赤芍红花汤取赤芍6克、红花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3、地黄白芍汤取生地黄10克、白芍6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柔肝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玄参麦冬汤玄参8克、麦冬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滋阴养血、补气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5、黄芪川芎汤取黄芪10克、川芎6克,一起放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益气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6、党参取党参9克、当归6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7、白芷外敷取白芷10克、薄荷5克、冰片3克,白芷和薄荷研成粉末,再和冰片一起用少量酒精混匀,然后涂在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此方具有活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

8、半边莲外敷取适量新鲜半边莲,洗净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疱疹神经痛。

9、马齿笕外敷取适量新鲜的马齿笕,洗净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马齿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疱疹神经痛。

10、仙人掌外敷取新鲜的仙人掌1块,先去刺,然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仙人掌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于减轻疱疹神经痛。

11、地龙外敷取少量晒干的地龙研成粉末,用芝麻油调匀,然后外敷于患处,每天1-3次。

地龙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疱疹神经痛。

12、升麻湿敷取升麻30克,放入砂锅中,用少量清水,煎成浓药汁,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封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偏方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带状疱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治疗都不怎么了解,除了外用中药膏青癣霜外,现在介绍一下中医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6大中药治疗偏方。

带状疱疹6大中药治疗偏方:
1。

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

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

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

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

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

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

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

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4。

越鞠丸加减方
苍术10g,生香附15g,抚芎15g,炒栀子6g,神曲10g,厚朴6g,泽泻10g,枳壳6g。

日1剂,水煎服。

本方香附、川芎、厚朴、枳壳行气止痛,苍术、泽泻、栀子祛湿,神曲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利湿止痛之功。

5。

清解汤
银花30g,连翘15g,紫花地丁30g,夏枯草30g,大青叶15g,粉丹皮15g,苦参12g,炒侧柏30g,炒荆芥12g,炒栀子12g,玄参12g,蒲公英30g,水牛角片40片。

水煎服,日1剂。

加减应用加服紫血丹,每次1支,日2次。

银花、连翘、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粉丹皮、苦参、玄参等清热凉血而获效。

6。

雄黄冰片涂剂
雄黄、冰片、青黛各10g,粉碎成细粉,将3种药粉末混匀,加入75%酒精300mL,调匀。

密闭保存。

用时摇匀,每晚临睡前清洁患处后,取本品适量在患处涂薄薄一层,涂抹均匀后覆盖纱布并固定。

第2天早上洗去。

连用10天为1疗程。

方中雄黄解毒杀虫,青黛清热解毒,冰片清热止痛,防腐止痒。

三药合用,以酒为使,通达腠理,共奏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效,故疗效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