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一 答案

合集下载

树人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化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树人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化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A .倾倒液体B .量取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给液体加热树人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2012.11说明: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第Ⅰ卷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Cl :35.5 Fe :56第Ⅰ卷 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认识物质是为了更就好地利用物质。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 .运行电脑CPUB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 .用粮食酿制白酒D .石蜡受热熔化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煤炭燃烧B .利用太阳能发电C .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D .汽车尾气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6、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钙”、“铁”是指A .单质B .元素C .原子D .分子第 1 页 共 12 页。

热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一 答案

热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一 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8、 三个绝热过程方程: 、 、 。

二、选择题(单选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1、正常人的体温是37℃,相当于华氏多少度: ( B ) (A) 96.8℉. (B) 98.6℉. (C) 32℉. (D)212℉.2、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 ( B ) (A)12R . (B) 32R . (C) 52R . (D) 72R . 3、理想气体的压强: ( C )(A) 12k p n ε= (B) 13k p n ε= (C) 23k p n ε= (D) 32k p n ε=4、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求得速率倒数的平均值: ( D ) (A)1v . (B) 1v π. (C) 2v π . (D) 4vπ 5、一打气筒,每打一次气可将打气筒外压强p 。

=1.0atm, 温度T 。

=-3.0℃、体积V 。

=4.0L 的空气压缩到一容器内.设该容器的容积V =1.5×l03L ,容器内初始为真空,问要打多少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压强p =2.0 atm 、温度t =45℃. ( D )(A) 45次; (B) 283次; (C)980 次; (D)637次。

6、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理想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的最概然速率: ( A ) (B) (C) ; (D)7、 关于平均自由程,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C ) (A)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有关; (B)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无关; (C)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反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无关;(D)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反比,与分子数密度成正比,与平均速率无关;8、理想气体体积由V 1变到V 2(V 2>V 1),哪个过程中对外作功最多:( C )pV C γ=1TV C γ-=1p C T γγ-=第 2 页 共 6 页(A) 绝热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一样多。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评分标准(人教新课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评分标准(人教新课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友情提醒: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min 。

2.可能用到的相当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S 32;I 127。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一、本大题包括20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制成桌椅;B.自行车钢圈生锈;C.湿衣服晾干;D.粉笔写字。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3.秋天的校园桂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闻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牛奶含钙量高,这里的“钙”通常指的是A.钙分子;B.钙原子;C.钙元素;D.钙单质。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把所学化学知识与食品保藏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出可用于保藏食品的气体,必须具备的要求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化学性质稳定;B.无毒;C.易制取,成本低;D.只要保质效果好,价格高点无所谓,最终是消费者买单。

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7.“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 C.+1; D.-1。

8.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雨水;B.自来水;C.蒸馏水;D.矿泉水。

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10.“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 ,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 2O 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11.用自来水养鱼时,残留在水中的氯气会对鱼造成危害,常加入大苏打来除去水中的氯气。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新人教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新人教版)

高坪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不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6、下列关于声音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 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作响,这是由于电线振动产生的;B 听声音就能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调不同;C 敲击悬挂起来的长短不同的钢管,都能发出声音,但长管发出的声音音调低;D 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7、“B超”是医院常用来检查人体内部组织的B型超声诊断仪,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声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它的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一定不小于:()A 1000次;B 5000次;C 20000次;D 10000次。

8、若喷气式客机以1080km/h的速度飞行,特快列车用30m/s的速度行驶,则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A.60倍 B.10倍 C.36倍 D.6倍9、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物理科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个“跳伞” 运动员,这样描述他从飞机上往下跳时的感觉, “这一期间,大地向我迎面扑来……” ,这句话中,他选取的参考系是A .地球B .飞机C .地面D .自己 2. 以下运动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月亮看成质点B .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 .裁判员眼中的跳水运动员D .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 3.以下的计时数据表示时间的是 A .第 3节课下课时间是 10时 20分B . 1997年 7月 1日 0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 .小强在校运会上以 11 .9秒的成绩夺得 100m 冠军D .新闻联播 19时整开播 4.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 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大,其速度就越大 D.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其速度就越大 5.下列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 600m/s B、小球在第 3s 末的速度是 6m/s C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 60km/h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 72km/h 6.汽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 1所示,从图象可求得汽车的总位移是A . 0 B. 24m C. 36m D. 39m 7.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变化一定很快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很大时,速度一定很大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 -t 图象如图 2所示,则:A .乙比甲的速度大 B. 2s 末乙追上甲 C .在 4s 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 .乙追上甲时距离出发点 20 ms24图 1s12345图 229.在校运动会中,某同学在标准的 400米跑道上参加 800米比赛的成绩是 130秒,则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 . 6.15m/s, 6.15m/s; B. 0, 6.15m/s; C . 6.15m/s, 0; D. 0, 3.3m/s。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试卷共6页,分第Ⅰ卷、第II卷,共30小题,答题卷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请在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准确填写座位号及个人信息。

3、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试卷留待讲评。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Fe-56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某粒子,核外有A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中子数为A.A+2 B.M-A+2 C.M+A-2 D.M-A-2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某种物质的是A.H B.Zn C.Cu2+ D.N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由H2和O2组成B.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C.冷开水不能养鱼是因为水中不含氧元素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5.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B.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C.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D.K粉是纯净物6.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A.SO2 B.NH3 C.N2 D.NO27.在NH4NO3、N2、NO2、NO这4种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有A.3种 B.5种 C.4种 D.2种8.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在阴离子中,质子数一定少于核外电子数B.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的速率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9.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10.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D.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11.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人教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第一题:选择题共45分。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选项填在下列表格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答案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张课桌B.一本书C.一支铅笔D.一个学生3、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铜>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A.铜球B.铁球C.铝球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了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粱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引完全静止下来5、如图1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

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B.一个物体受力,同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C.马拉车向前,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D.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7、关于重力,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没有支撑的物体都要下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这个力叫重力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物体的重心有的可能不在物体上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可能不互相平行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地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方向都互相平行8、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称钩和提环上分别用细绳绕过定滑轮后吊着A.B两个物体且处于静止状态.A和B的质量都是0.5千克,则弹簧秤的读数为()图1A.0N B.0.5N C.4.9N D.无法确定9、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2所示。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附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附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6分,每题1分)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 、碘升华,红磷燃烧C 、食物腐烂,铁生锈D 、冰融化成水,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食用醋D 、氯酸钾 的光合作用 C 、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D 、汽车尾气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二氧化锰B 、高锰酸钾C 、空气D 、氯酸钾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D 、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也不会分解5、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这里的“钙”、“碘”是指 ( ) A 、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5m 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24m 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8.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倾倒液体 过滤 给液体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A B C D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 、铜做导线 B 、用氦气充气球 C 、黄金压成金箔 D 、酒精做燃料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B .红磷在气氧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 .硫在氧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 .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1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 、电子数不同 12、因酒精灯打翻而使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最简捷的灭火方法是 ( )A 、用泥沙扑灭B 、用湿抹布扑灭C 、用水扑灭D 、用灭火器扑灭13、关于Al 和Al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 、属于同种粒子C 、属于同种元素D 、核外电子数相同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15.下图一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6 页
8、 三个绝热过程方程: 、 、 。

二、选择题(单选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
1、正常人的体温是37℃,相当于华氏多少度: ( B ) (A) 96.8℉. (B) 98.6℉. (C) 32℉. (D)212℉.
2、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 ( B ) (A)
12R . (B) 32R . (C) 52R . (D) 7
2
R . 3、理想气体的压强: ( C )
(A) 12k p n ε= (B) 13k p n ε= (C) 23k p n ε= (D) 3
2
k p n ε=
4、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求得速率倒数的平均值: ( D ) (A)
1v . (B) 1v π. (C) 2v π . (D) 4v
π 5、一打气筒,每打一次气可将打气筒外压强p 。

=1.0atm, 温度T 。

=-3.0℃、体积V 。

=4.0L 的空气压缩到一容器内.设该容器的容积V =1.5×l03L ,容器内初始为真空,问要打多少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压强p =2.0 atm 、温度t =45℃. ( D )
(A) 45次; (B) 283次; (C)980 次; (D)637次。

6、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理想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的最概然速率: ( A ) (B) ; (C) ; (D)
7、 关于平均自由程,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C ) (A)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有关; (B)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无关; (C)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反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无关;
(D)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反比,与分子数密度成正比,与平均速率无关;
8、理想气体体积由V 1变到V 2(V 2>V 1),哪个过程中对外作功最多:( C )
第 2 页 共 6 页
(A) 绝热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一样多。

9、卡诺循环由下列过程组成: ( A ) (A) 二个绝热过程和二个等温过程; (B) 二个等容过程和二个等压过程; (C) 二个绝热过程和二个等容过程; (D) 二个等容过程和二个等温过程;
10、绝热膨胀过程中,1摩尔理想气体的体积由V 1变化到V 2,内能增量:
( A 、C )
(A) ,21()V m C T T - (B) ,21()p m C T T -. (C) 21
()1R
T T γ--=
(D) 0
三、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40分)
1、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长L =70.0cm,充有空气。

有一段长为h=20.0cm 的水银柱在气柱上面将其封住,水银面与管口对齐。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玻璃片盖住,轻轻倒转后再除去玻璃片,因
而使一部分水银漏出。

(1)当大气压p=75.0cmHg 时,留在管内的水银柱有多长?
(2)在什么情况下水银完全从管内漏出?
解:
2、 N 个假想的气体分子,其速率分布如图所示(当v 大于2v 0时,粒子数为0), (1)由N 和v 0求a ;
(2)求速率在1.5v 到2.0v 之间的分子数。

第 3 页 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
3、显象管的灯丝到荧光屏的距离为20厘米,要使灯丝发射的电子有90%在途中不与空气分子相碰,而直接到达荧光屏上,问显象管至少要保持怎样的真空度?(假设显象管的工作温度T =320开,空气分子的有效直径
103.010d -=⨯米)
第 5 页 共 6 页
4、分别通过下列过程把标准状态下的0.014千克氮气压缩为原体积的一半:(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等压过程。

试分别求出在这些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传递的热量和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设氮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
52V C R。

第 6 页 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