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疲劳

合集下载

结构材料的疲劳与断裂分析

结构材料的疲劳与断裂分析

结构材料的疲劳与断裂分析疲劳与断裂是结构材料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就疲劳与断裂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相关工程实例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疲劳分析疲劳是结构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损伤积累过程。

疲劳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为结构的寿命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A. 疲劳机理1.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导致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结构材料中,存在各种应力集中因素,如几何形状的不连续性、孔洞、切口等。

这些应力集中因素会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增加了疲劳破坏的可能性。

2. 微裂纹扩展:在结构材料的疲劳过程中,微裂纹的扩展是一个重要的损伤机制。

当材料受到交变应力作用后,应力集中处的微裂纹开始扩展,逐渐导致疲劳破坏。

B. 疲劳评估方法1. 高周疲劳:高周疲劳是指工作循环数大于10^4次的情况。

常用的高周疲劳评估方法有SN曲线法、TF曲线法等。

SN曲线法通过实验得到应力与寿命的关系曲线,用于寿命预测和材料性能评估。

2. 低周疲劳:低周疲劳是指工作循环数小于10^4次的情况。

对于低周疲劳,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塑性应变能法、能量积累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评估材料的能量损耗和塑性应变能来进行疲劳寿命预测。

二、断裂分析断裂是结构材料在受到过大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断裂分析的目的是评估材料的断裂性能,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A. 断裂机理1. 裂纹扩展:在结构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裂纹的孔洞周围会产生高应力集中,导致裂纹扩展并最终引发断裂破坏。

裂纹扩展过程可以使用线弹性力学理论和断裂力学原理进行分析。

2. 断裂模式:材料的断裂模式包括拉伸、压缩、剪切等。

不同的断裂模式对应不同的应力应变行为和断裂形态,需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评估和描述。

B. 断裂评估方法1. 线性弹性断裂力学:线性弹性断裂力学使用线性弹性力学理论对裂纹尖端附近应力状态进行分析,以确定断裂参数,如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材料的断裂性能和裂纹扩展行为至关重要。

材料的疲劳和断裂行为

材料的疲劳和断裂行为

材料的疲劳和断裂行为疲劳和断裂是材料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疲劳是指材料在经历了重复加载或应力变化后,由于内部微观缺陷逐渐积累,最终导致材料的失效。

而断裂则是指材料在承受高应力或者外力集中作用下发生裂纹扩展的现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材料的疲劳和断裂行为,并分析其机理和影响因素。

一、疲劳行为材料的疲劳行为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

例如,金属材料在机械工程中的零部件、桥梁结构和飞机构件等地方,由于长期受到复杂的力学载荷,易出现疲劳失效。

疲劳失效不仅会给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威胁,也会增加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1. 疲劳断裂机理在受疲劳加载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缺陷会逐渐积累导致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这些微观缺陷包括晶界、夹杂物、夹层、腐蚀坑等。

当应力斑马纹通过这些缺陷时,会导致位错的生成和扩展,从而引起材料的疲劳断裂。

2. 疲劳寿命与应力幅关系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应力幅越大,疲劳寿命越短;应力幅越小,疲劳寿命越长。

这是由于应力幅增加会导致材料内部位错、裂纹等缺陷的生成和扩展速度增加,从而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3. 影响疲劳行为的因素除了应力幅外,疲劳行为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温度、湿度、载荷频率、环境介质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硬度等,对材料的疲劳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表面质量的好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会引起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形成和扩展。

二、断裂行为除了疲劳行为外,材料的断裂行为也是值得重视的。

断裂指的是材料在受到高应力或者外力集中作用下发生裂纹扩展的现象。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减缓断裂失效对工程结构和设备造成的危害,需要对材料的断裂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1. 断裂机理材料的断裂机理可以分为静态断裂和动态裂纹扩展两个阶段。

静态断裂是指在裂纹形成之前,材料的应力集中到达临界值,导致断裂开始。

而动态裂纹扩展则是指裂纹在外力作用下迅速扩展,直到材料完全失效。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研究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研究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研究疲劳与断裂行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疲劳是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损伤和失效过程,而断裂是在承受外力作用下材料的破裂过程。

研究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对于制定合理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是由内在的微观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了解材料的疲劳断裂机制以及其对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对于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疲劳行为研究2.1 疲劳寿命预测疲劳寿命预测是研究材料疲劳行为的重要方法。

通过建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可以评估材料在不同循环载荷下的寿命。

常用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应力寿命曲线和损伤累积规律等。

2.2 循环载荷下的损伤行为在循环载荷下,材料内部会产生损伤积累,导致疲劳失效。

损伤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材料的疲劳机制。

常见的损伤行为包括微裂纹扩展、晶界滑移等。

3. 材料断裂行为研究3.1 断裂力学理论断裂力学理论是研究材料断裂行为的重要工具。

通过断裂力学理论的应用,可以预测材料在受力下的断裂行为,并对材料的断裂强度进行评估。

3.2 断裂韧性的研究断裂韧性是衡量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通过研究材料的断裂韧性,可以评估材料在应力集中区域的抗裂纹扩展能力。

常见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包括冲击试验和拉伸试验等。

4.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相互关系研究疲劳和断裂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材料的疲劳行为会影响其断裂行为,而材料的断裂行为又会影响其疲劳寿命。

因此,研究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材料的整体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疲劳与断裂行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行为,可以为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材料的疲劳与断裂机制,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以满足不同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1] Smith J, Zhang Y. Fatigue crack growth predi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90,12(2):159-169.[2] Rice J R. A path independent integral and the approximate analysis of strain concentration by notches and crack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1968,35(2):379-386.[3] Lawn B R. Fracture of brittle solid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疲劳与疲劳断裂解析

4.疲劳与疲劳断裂解析
典型的疲惫断口的宏观形貌构造可分为疲惫核心 、疲惫源区、疲惫裂纹的选择进展区、裂纹的快速扩 展区及瞬时断裂区等五个区域。一般疲惫断口在宏观 上也可粗略地分为疲惫源区、疲惫裂纹扩展区和瞬时 断裂区三个区域,更粗略地可将其分为疲惫区和瞬时 断裂区两个局部。大多数工程2 构件的疲惫断裂断口上 13
3 疲惫断口形貌及其特征
2
25
5 影响疲惫缘由及措施
4、装配与联接效应 装配与联接效应对构件的疲惫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拧紧力矩可使其疲惫寿命提高5倍以上。简洁消失的问题是,认 为越大的拧紧力对提高联接的牢靠性越有利,使用实践和疲惫试验说明,这 种看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5.使用环境 环境因素〔低温、高温及腐蚀介质等〕的变化,使材料的疲惫强度显 著降低,往往引起零件过早的发生断裂失效。例如镍铬钢〔0.28%C,11.5 % Ni,0.73%Cr〕,淬火并回火状态下在海水中的条件下疲惫强度大约只是 在大气中的疲惫极限的20%。
2
14
1、疲惫裂纹源区 疲惫裂纹源区是疲惫裂纹萌生的策源地,是疲惫破坏的起点, 多处于机件的外表,源区的断口形貌多数状况下比较平坦、光 亮,且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由于裂纹在源区内的扩展速率缓慢,裂纹外表受反复挤压、摩 擦次数多,所以其断口较其他两个区更为平坦,比较光亮。在 整个断口上与其他两个区相比,疲惫裂纹源区所占的面积最小 。
相垂直。
大多数的工程金属构件的疲惫失效都是以此种形式进 展的。特殊是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以这种形式破坏的所占 比例更大;上述力学条件在试件的内部裂纹处简洁得到满足 ,但当外表加工比较粗糙或具有较深的缺口、刀痕、蚀坑、 微裂纹等应力集中现象时,正断疲惫裂纹也易在外表产生。
高强度、低塑性的材料、大截面零件、小应力振幅、 低的加载频率及腐蚀、低温条件2均有利于正断疲惫裂纹的萌 6

材料疲劳与断裂力学特性研究

材料疲劳与断裂力学特性研究

材料疲劳与断裂力学特性研究材料疲劳与断裂力学特性研究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疲劳和断裂是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保证材料的可靠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疲劳和断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疲劳是指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在循环应力下发生的渐进性损伤和破坏。

疲劳断裂是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现象。

疲劳断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形式,其断裂过程与静态断裂有很大的差异。

疲劳断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疲劳寿命: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一定的载荷条件下能够承受的循环载荷次数。

疲劳寿命是材料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疲劳裂纹是疲劳断裂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循环载荷下,材料中的微裂纹会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材料的疲劳断裂。

3. 疲劳断裂的断口形貌:疲劳断裂的断口形貌与静态断裂的断口形貌有很大的差异。

疲劳断裂的断口通常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韧窝状形貌。

疲劳断裂的研究主要包括疲劳寿命预测、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和疲劳断裂的断口形貌等方面。

疲劳寿命预测是疲劳断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

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的研究是疲劳断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的研究可以揭示材料在循环载荷下裂纹扩展的机制和规律,为预测疲劳寿命和设计可靠的结构提供依据。

疲劳断裂的断口形貌是疲劳断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疲劳断裂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在疲劳断裂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机制,为改善材料的疲劳性能提供指导。

除了疲劳断裂,材料还可能发生静态断裂。

静态断裂是指材料在受到静态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现象。

静态断裂的研究主要包括断裂韧性、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和断裂机理等方面。

断裂韧性是材料断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载荷作用下能够抵抗断裂的能力。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冲击试验、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等。

疲劳与疲劳断裂

疲劳与疲劳断裂
4.2 疲劳断口形貌及其特征
第15页/共30页
2
4.2 疲劳断口形貌及其特征
第16页/共30页
2
2、疲劳断裂性质的判别 为了进一步分析载荷性质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必要利用断口的微观特征对零件疲劳断裂的具体类型作进一步判别。 (1)高周疲劳断裂性质的判别 高周疲劳断口的微观基本特征是细小的疲劳辉纹。此外,有时尚可看到疲劳沟线和轮胎花样。依此即可判断断裂的性质是高周疲劳断裂。但要注意载荷性质、材料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第1页/共30页
2
4.1.1 疲劳断裂失效的基本形式 由切应力引起的切断疲劳由正应力引起的正断疲劳
4.1 疲劳断裂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第2页/共30页
2
4.1 疲劳断裂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第3页/共30页
2
1、切断疲劳失效
4.1 疲劳断裂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第4页/共30页
0.300.25
第9页/共30页
2
5、疲劳断裂对腐蚀介质的敏感性
4.1 疲劳断裂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影 响 因 素
变 化
对N0/ Nf值影响的趋势
应 力 幅
增加
降低
应力集中
加大
降低
材料强度
增加
升高
材料塑性
增加降低Leabharlann 温 度升高降低
腐蚀介质

降低
0
第10页/共30页
2
4.2.1 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及其特征 由于疲劳断裂的过程不同于其他断裂,因而形成了疲劳断 裂特有的断口形貌,这是疲劳断裂分析时的根本依据。 典型的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结构可分为疲劳核心、疲劳源区、疲劳裂纹的选择发展区、裂纹的快速扩展区及瞬时断裂区等五个区域。一般疲劳断口在宏观上也可粗略地分为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三个区域,更粗略地可将其分为疲劳区和瞬时断裂区两个部分。大多数工程构件的疲劳断裂断口上一般可观察到三个区域,因此这一划分更有实际意义。

材料科学中的断裂和疲劳

材料科学中的断裂和疲劳

材料科学中的断裂和疲劳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制备与应用的一门学科,断裂和疲劳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材料的应力下,出现破裂现象称为断裂,而在反复加载下,产生裂纹逐渐扩展而失效的现象称为疲劳。

了解材料的断裂和疲劳行为对材料的应用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断裂是材料失效的一种突发性的现象,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断裂过程中,材料常常会发生裂纹扩展和断面形态改变。

研究材料断裂需要从分子、微观结构和宏观层面入手,包括材料的组织、缺陷、微观应力和应变分布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材料类型,断裂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材料断裂的方式有两种,即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韧性材料在受到应力的情况下,能够发生著名的“韧性断裂”,即在承受最大应力之前迅速发生塑性变形,吸收大量的能量,并伴随着断面形态的改变和拉伸变形。

而脆性材料在受到应力时,由于其致密的晶格结构,断裂常常是突然的、不可预测的,并伴随着断面形态的裂纹状。

疲劳是材料失效的另一种常见现象。

在连续循环加载下,材料中的微小裂纹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失效。

疲劳失效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机械结构的寿命和安全。

疲劳失效的预测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的疲劳行为、裂纹扩展规律和力学性质。

疲劳试验可以通过不同的加载方式、不同的加载频率和载荷幅值进行,以验证材料的疲劳性能和失效机制。

对于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常常会用到S-N(应力-循环次数)曲线。

该曲线将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力-循环次数联系起来。

在S-N曲线中,应力水平越高,材料的寿命越短,疲劳强度越低。

材料的疲劳性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试样几何形状、表面质量、温度等。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力学的发展,断裂和疲劳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在研究和预测材料的疲劳行为方面,新的模型和算法不断涌现。

例如,弯曲式疲劳试验可以比拉伸式疲劳试验更好地模拟材料在使用环境下承受应力的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

疲劳断裂的特征分类及基础知识

疲劳断裂的特征分类及基础知识

No.1疲劳与断裂的概念1.疲劳:金属材料在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发生的性能变化称为疲劳。

2.疲劳断裂:材料承受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时,引起的局部结构变化和内部缺陷的不断地发展,使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最终导致产品或材料的完全断裂,这个过程称为疲劳断裂,也可简称为金属的疲劳。

引起疲劳断裂的应力一般很低,疲劳断裂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高度局部性及对各种缺陷的敏感性等特点。

No.2疲劳断裂的分类1.高周疲劳与低周疲劳如果作用在零件或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破坏的循环次数高于10万次的疲劳,称为高周疲劳。

例如弹簧、传动轴、紧固件等类产品一般以高周疲劳见多。

作用在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破坏的循环次数较低,一般低于1万次的疲劳,称为低周疲劳。

例如压力容器,汽轮机零件的疲劳损坏属于低周疲劳。

2.应力和应变分析应变疲劳——高应力,循环次数较低,称为低周疲劳;应力疲劳——低应力,循环次数较高,称为高周疲劳。

复合疲劳,但在实际中,往往很难区分应力与应变类型,一般情况下二种类型兼而有之,这样称为复合疲劳。

3.按照载荷类型分类弯曲疲劳、扭转疲劳、拉压疲劳、接触疲劳、振动疲劳、微动疲劳。

No.3疲劳断裂的特征宏观:裂纹源→扩展区→瞬断区。

裂纹源:表面有凹槽、缺陷,或者应力集中的区域是产生裂纹源的前提条件。

疲劳扩展区:断面较平坦,疲劳扩展与应力方向相垂直,产生明显疲劳弧线,又称为海滩纹或贝纹线。

瞬断区:是疲劳裂纹迅速扩展到瞬间断裂的区域,断口有金属滑移痕迹,有些产品瞬断区有放射性条纹并具有剪切唇区。

微观:疲劳断裂典型的特征是出现疲劳辉纹。

一些微观试样中还会出现解理与准解理现象(晶体学上的名称,在微观显象上出现的小平面),以及韧窝等微观区域特征。

No.4疲劳断裂的特点(1)断裂时没有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断裂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往往是突然性的产生,使机械零件产生的破坏或断裂的现象,危害十分严重。

(2)引起疲劳断裂的应力很低,往往低于静载时屈服强度的应力负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裂与疲劳
一、判断题
1. 力的大小可以用一个简单量表示。

答案:错误
2. “KI = KIc”表示KI与 KIc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
3. 百工“五法”指加、减、乘、除等五种运算方法。

答案:错误
4. 低应力脆断事故并不可怕。

答案:错误
5. 压力的单位为Kn。

答案:错误
二、填空题
1. 控制材料或结构断裂的三个基本因素为:裂纹几何、作用应力、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率的主要控制参量是应力场强度因子幅度⊿K
2. J积分有两种定义或表达式,一是回路积分定义,另一种是形变功率,在塑性力学全量理论的描述下这两种定义是等效的;其守恒性指J积分的数值与积分回路无关。

3. KⅠc测试时,其裂纹长度包括机械加工长度、预制裂纹长度和小范围屈服长度,一般用读数显微镜测量。

(8分)
4. 完整晶体的理论强度远远高于其实际强度,可以用应力集中系数
和裂口理论予以解释。

(8分)
5. 疲劳裂纹包括萌生、扩展和断裂三个阶段,是一个损伤累积的发展过程。

6. 材料结构实际断裂强度远远低于其完整晶体的理论断裂强度,可以用应力集中系数
和裂口断裂理论予以解释。

(8分)
7. 进行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分析时, 一般按应力-寿命或应变–寿命关系进行, 称为传统疲劳;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时,则必须考虑裂纹的存在,需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故称为断裂疲劳。

8. 变形、_断裂、腐蚀__ 、磨损、变性是材料或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与形式,其中_断裂最为常见也最为危险,在很多情况下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低应力脆断如何理解低应力脆断事故
答案:在应力水平较低,甚至低于材料的屈服点应力情况下结构发生的突然断裂,称为低应力脆性断裂,简称低应力脆断。

低应力脆断多与结构件中存在宏观缺陷(主要是裂纹)有关,同时也与材料的韧性有关。

由于应力低,容易“失察”,由于脆性断裂,难于控制即“失控”,低应力脆性断裂事故多为灾难性的。

断裂力学是研究低应力脆断的主要手段,其研究目的也主要是预防低应力脆断。

2. 请按近似规则运算下式并写出详细的运算过程:+×+÷
答案:
3. 请解说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理论(“KI = KIc”),
答案:(1)下标“I”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
(2)“K”表示应力强度因子,是外加应力和裂纹长度的函数;
(3)“KI”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4)“KIc”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的断裂韧度,是材料抵抗断裂的一个性能指标;(5)“KI = KIc”是断裂判据,表示I 型(张开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增加到一个临界值即达到材料的断裂韧度时,就发生脆性断裂。

4. 材料有哪些性能什么是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有哪些力学性能指标力学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材料的性能包括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抗冲强度、屈服强度、耐疲劳强度等)、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化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主要分为:脆性、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弹性、延展性、刚性、屈服点或屈服应力。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弹性指标、强度性能指标、硬度性能指标、塑性指标、韧性指
标、疲劳性能指标及断裂韧度性能指标等,它们是衡量材料性能极其重要的指标。

力学行为:在外载荷作用下,或者在载荷、加载速率和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表现出的行为。

力学行为主要包括:弹性形变、塑性形变、断裂及疲劳等。

5. 一圆柱形压力容器的内径D=500mm,壁厚t=20 mm,内压p=40MPa,如图所示。

容器表面有一平行与轴线的纵向表面裂纹,长为2c=6mm,深为a=2mm,裂纹为半椭圆片状。

若容器材料的断裂韧度KIc =60 MPa,屈服极限=1700 MPa,极限强度=2000 MPa,试计算该容器的工作安全系数(,其中Y=(12分)
答案:A t/D=20/500=4/100<10% 可以按薄壁容器计算:
环向应力бθ=PD/2t=40×500/2×18=
经向应力бΨ=PD/4t=40×500/4×18=
即б1=,б2=,б3=-40MPa,
B 按第三强度理论得:
бd=б1-б3=+40= MPa
n=/бd=1700/=
C KI = KIc得бc=
n=бc/б1==
6. 请论述断裂力学的产生、发展、分类及主要理论(12分)
参考答案:严格按传统强度理论设计的工程结构却发生了低应力脆性断裂,这是传统强度理论无法自圆其说的。

正是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尤其1920格里菲斯裂口断裂理论的提出标志固体力学的一个新分支即将出现。

断裂力学诞生的标志是欧文的应力强度断裂理论的提出。

这也是断裂力学的第一次飞跃发展,断裂力学的第二次飞跃发展体现在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应用在疲劳问题的分析。

根据材料断裂的载荷性质,可分为静态断裂力学和动态断裂力学,或称为断裂静力学和断裂动力学,显然断裂静力学是断裂动力学的基础,一般简称为断裂力学。

由于研究的尺度、方法和观点不同,断裂力学可分为微观断裂力学和宏观断裂力学。

根据所研究的裂纹尖
端附近材料塑性区的大小,宏观断裂力学又可分为线弹性断裂力学和弹塑性断裂力学。

7. 60Si2Mn钢经热处理后屈服极限=1300 MPa,极限强度=2000 MPa,断裂韧度KIc =80 MPa,工作应力σ=1000 MPa,当板宽比裂纹长度大很多时,其应力场强度因子表达式为其中Y=,试求裂纹的临界尺寸和安全裕度(14分)
8、一圆柱形压力容器的内径D=500mm,壁厚t=20 mm,内压p=40MPa,如图所示。

容器表面有一平行与轴线的纵向表面裂纹,长为2a=,深为c=2mm,裂纹为半椭圆片状。

若容器材料的断裂韧度KIc =60 MPa,屈服极限=1700 MPa,极限强度=2000 MPa,试计算该容器的工作安全系数(,其中Y=
答案:
9、某大尺寸钢板有一边裂纹= ,受=0, =200MPa的循环载荷作用。

己知材料的屈服极限= 610 MPa,强度极限=805 MPa,弹性模量E = 07×105 MPa,门槛应力强度因子幅度= ,断裂韧性= 104MPa,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为= ×10
-12()4 ,的单位为 m/c 。

试估算此裂纹板的扩展寿命。

(注:对于边裂纹, 几何修正因子为Y=,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公式如下所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