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住宅建筑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功能的实现。

本文将对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这些墙体不仅承担着竖向荷载,还能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其主要特点包括: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结构整体性强,空间整体性好,能够提供较为规则的建筑平面布局;墙体自身的承载能力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

二、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1、结构布置在设计过程中,剪力墙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化的原则。

均匀布置可以使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相近,减少扭转效应;对称布置有助于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偏心影响;周边化布置则能增强结构的抗扭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短肢剪力墙,因为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应设置洞口将其分成若干墙段,以避免墙段过长而导致脆性破坏。

2、墙体厚度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以及墙体所承担的荷载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底层剪力墙的厚度较大,随着楼层的增加逐渐减小。

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墙体厚度,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

3、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耐久性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

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以减小墙体的截面尺寸,但过高的强度等级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脆性增加,不利于结构的抗震性能。

4、配筋设计剪力墙的配筋包括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

竖向分布钢筋主要承受墙体的竖向荷载,水平分布钢筋则主要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

配筋量应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同时要注意钢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等构造要求。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合理的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功能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原则、要点以及常见的布置方案。

一、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这些墙体不仅承担竖向荷载,还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和风荷载。

其主要特点包括:1、抗侧刚度大:能够有效地限制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整体性好:剪力墙之间协同工作,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3、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由于墙体较多,可能会对室内空间的布局和使用造成一定限制。

二、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原则1、均匀对称布置剪力墙应在建筑物的平面和竖向尽量均匀、对称地布置,以避免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

这样可以使结构的受力更加合理,减少局部薄弱部位的出现。

2、周边布置将剪力墙沿建筑物的周边布置,可以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提高结构抵抗地震等水平作用的能力。

同时,周边的剪力墙还能够有效地约束内部框架的变形。

3、纵横墙相连纵向和横向的剪力墙应相互连接,形成空间工作体系,共同抵抗水平荷载。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侧性能。

4、避免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应尽量减少其使用。

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5、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在进行剪力墙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尽量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影响,保证房间的规整和使用的便利性。

三、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要点1、墙肢长度和厚度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墙肢容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弯曲破坏,过短的墙肢则稳定性较差。

墙肢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以及墙体所承受的荷载等因素确定,以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2、洞口设置剪力墙的洞口应合理设置,避免在同一位置集中开设过多的洞口。

洞口的大小和位置应经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以保证墙体的受力性能不受过大影响。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关键信息项:1、剪力墙的布置原则2、剪力墙的厚度要求3、剪力墙的配筋设计4、连梁的设计要点5、边缘构件的设计规定6、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1、剪力墙的布置原则11 剪力墙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方向布置,以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111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避免出现局部薄弱部位。

112 剪力墙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扭性能。

113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将其分成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

2、剪力墙的厚度要求21 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其所在部位、抗震等级、房屋高度等因素确定。

211 一般情况下,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 200mm。

212 非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 160mm。

213 剪力墙的厚度还应满足稳定性和构造要求。

3、剪力墙的配筋设计31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进行配置。

311 竖向分布钢筋通常布置在剪力墙的两侧,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

312 水平分布钢筋应布置在竖向分布钢筋的外侧,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

313 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应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箍筋和纵筋。

4、连梁的设计要点41 连梁的跨高比应合理控制,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411 连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剪压比要求,避免发生脆性破坏。

412 连梁的配筋应根据其受力特点进行计算和配置,同时应考虑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

413 对于跨高比较小的连梁,可采用交叉斜筋、对角暗撑等加强措施。

5、边缘构件的设计规定51 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其设置范围和配筋要求应符合规范。

511 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应根据抗震等级和墙肢轴压比确定。

512 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6、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61 剪力墙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611 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应满足层间位移角等变形要求。

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

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

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1. 引言1.1 介绍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承重结构系统,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认真对待和解决。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墙体的抗剪性能来控制和吸收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物在地震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墙体的材料、尺寸、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其承受力和变形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墙体开裂、墙体厚度不足、墙体连接不牢固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设计师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考虑建筑物的整体布局、结构的水平和垂直荷载传递路径、墙体与框架结构的配合等。

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考虑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因素,确保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实施和施工质量。

关键参数包括剪力墙的高度、墙体材料、墙体厚度、墙体纵横配筋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合理选取这些参数,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化方法包括通过构建模型、进行荷载试算、考虑设计概念等途径来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和效率。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包括对墙体材料、尺寸、连接等因素的考虑,以及对墙体开裂、厚度不足等常见问题的解决。

未来,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等手段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剪力墙结构是建筑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抗震结构形式,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墙体的抗剪承载能力来承担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从而保护建筑结构不受破坏。

剪力墙的设计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概念: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墙体,通常位于建筑的核心位置或沿着建筑的周边布置,通过墙体的水平剪力抵抗地震力的作用,使建筑结构保持稳定。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较大的室内空间利用率以及灵活的布局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要确保这种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阐述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布置1、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及平面形状变化较大的部位。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扭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同时,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出现单片剪力墙承担过大的水平荷载,导致过早破坏。

2、框架柱的布置框架柱应尽量做到上下贯通,避免在同一楼层出现框架柱截面尺寸和位置的突变。

柱网的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要保证结构的受力合理。

3、梁的布置梁的布置应与剪力墙和框架柱协同工作,形成良好的传力体系。

框架梁应尽量避免穿过剪力墙,以免削弱剪力墙的承载能力。

二、抗震设计1、抗震等级的确定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结构类型等因素,准确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的确定直接影响到结构构件的配筋和构造要求。

2、地震作用计算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如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在计算过程中,要考虑扭转效应的影响。

3、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等级,对框架柱、剪力墙、框架梁等构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如加密箍筋、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等,以提高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三、荷载取值1、恒载包括结构自重、建筑装修材料重量、固定设备重量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计算恒载的大小。

2、活载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合理取值各类活荷载,如楼面活载、屋面活载、风荷载等。

同时,要考虑活载的不利布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四、结构分析1、模型建立采用合适的结构分析软件,建立准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模型。

在模型中,要正确输入构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荷载等参数。

2、计算结果分析对结构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包括结构的自振周期、位移比、层间位移角、内力分布等。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关键信息项:1、剪力墙的布置原则2、剪力墙的厚度要求3、剪力墙的配筋设计4、剪力墙的连梁设计5、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设计6、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7、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111 剪力墙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方向布置,以增强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震性能。

112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避免出现局部薄弱区域。

113 剪力墙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经济性。

114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应设置洞口或采取分段布置的方式,以减小温度和收缩应力的影响。

12 剪力墙的厚度要求121 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风荷载等因素确定。

122 一般情况下,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应适当增加。

123 剪力墙的最小厚度应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3 剪力墙的配筋设计131 剪力墙的配筋应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设计,包括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

132 竖向钢筋主要承受压力,其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133 水平钢筋主要承受剪力,其间距和配筋率应符合设计规范。

134 对于边缘构件,应根据抗震等级进行加强配筋。

14 剪力墙的连梁设计141 连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根据其跨高比、内力等因素确定。

142 跨高比较小的连梁,应考虑其受力特点进行特殊设计。

143 连梁的箍筋应加密配置,以提高其抗剪能力。

15 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设计151 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应根据抗震等级和墙肢的轴压比确定。

152 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和配筋要求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153 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应满足最低要求。

16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161 剪力墙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162 应进行抗震分析和验算,包括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163 加强关键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17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71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剪力墙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1.剪力墙的布置和分布应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特点,合理确定剪力墙的位置、数量和尺寸。

剪力墙应均匀分布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剪力墙的刚度应与整个结构相匹配。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剪力墙的尺寸与布置来合理确定剪力墙的刚度。

刚度过大会导致结构刚性不均匀,易发生开裂;刚度过小则不能提供足够的抗震能力。

3.剪力墙的厚度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剪力墙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墙体的高度和受力情况。

过薄的墙体会导致抗震能力不足,过厚的墙体则浪费材料和空间资源。

4.剪力墙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剪力墙与结构其他部分(如梁、柱、地基等)的连接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其能够有效传递力和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5.剪力墙的墙柱交接处应合理处理。

剪力墙与柱子的连接处应进行合理的过渡处理,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和裂缝等问题。

可以采用加固柱子或设置墙柱节点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6.剪力墙的开洞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剪力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需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加强措施,以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7.剪力墙应设置合适的基础。

剪力墙的基础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将剪力墙的水平力传递到地基,同时需要注意基础与墙体的连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8.剪力墙的维修和检测要得到重视。

剪力墙作为结构的重要部分,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测工作,及时处理墙体裂缝和损坏问题,确保其功能和安全性。

总之,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注意要点包括布置和分布、刚度匹配、厚度满足要求、连接牢固可靠、墙柱交接处理、开洞加固、基础合适、维修和检测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要点,才能确保剪力墙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浦健

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浦健

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浦健发布时间:2023-05-09T05:48:45.25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5期作者:浦健[导读] 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结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结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也更加的关注。

剪力墙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抗震部件,其优化设计对确保建筑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此,需要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完善结构的设计,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本文从剪力墙设计重要性入手,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剪力墙;刚度;平面前言:剪力墙结构设计不仅关系到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还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稳固性、工程质量,故必须结合实际合理设计剪力墙结构。

为了增强建筑强度和抗震能力,在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通过对剪力墙进行结构设计上的优化调整,使其在材料用量上有所减少,提升其经济性,并且在结构的抗震性能上也有所提升。

1、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重要性剪力墙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及设计质量,所以不断提高剪力墙结构设计水平及施工质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剪力墙”指具有较高稳定性、强大抗震功能及抗风性能的一种墙体结构,也称为“抗震墙”。

多数剪力墙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建筑行业领域也被称为结构墙,能够同时承受地震和风两种外力所带来的荷载,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发生率。

剪力墙设计的种类繁多,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建筑结构的具体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剪力墙结构类型。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目标还体现在剪力墙结构役计者应该根据具体的建筑特点来进行设计,从而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整体强度的有效提升。

剪力墙设计有着自身明确的设计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
1、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
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1)剪力墙高和宽尺寸较大但厚度较小,几何特征像板,受力形态接近于柱,而与柱的区别主要是其长度与厚度的比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4时可按柱设计,当墙肢长与肢宽之比略大于4或略小于4时可视为为异形柱,按双向受压构件设计。

(2)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平面构件,它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竖向压力;在轴力,弯矩,剪力的复合状态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下似一底部嵌固于基础上的悬臂深梁。

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需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结构裂而不倒的要求:墙肢必须能防止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因此注意尽量将剪力墙设计成延性弯曲型。

2、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强度)要求也容易满足,房间内无梁柱外露。

(2)缺点: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结构自重往往也较大。

(3)适用范围:较小开间的住宅及旅馆建筑,高层建筑。

二、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结构体系的选择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时。

可供选择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巨型结构等。

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是前5种。

设计中究竟采用哪种结构体系,要经过方案比较确定,这主要要看拟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和施工条件和经济比较等。

如果拟建建筑物为宿舍,高度又比较高,那么自然要选择剪力墙结构。

因为居住建筑要有
足够的隔墙。

如拟建建筑物为厂房或实验室,则最好采用框架结构,因为这类建筑要求开间大,多变,布置灵活,竖向构件越少越好。

2、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1)高度和高宽比的控制。

剪力墙结构大多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而在高层建筑中,侧向位移的控制是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

此外,隨着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迅速增加。

、高层建筑设计中,一般通过控制结构的高宽比来控制结构不产生过大的侧向位移和倾覆力矩。

(2)合理的结构平面布置。

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当使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

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正多边形等。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一个结构单元的长度(相对其宽度)不宜过长,否则在地震作用时,结构的两端可能会出现反相位的振动,这将会导致结构过早地被破坏。

(3)竖向布置。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抗侧移刚度沿竖向的突变、抗侧力构件的上下部不连续或抗剪承载能力的变化会导致某些楼层的变形过分集中或形成抗侧力的薄弱层,从而出现严重的震害甚至倒塌;结构外形的内收,会导致结构的高振型反应所占的比例加大,内收的部位越高、内收的尺寸越大,高振型的反应就越明显;结构的外挑,会使地震的扭转效应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加大。

因此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布置应上下贯通,力求形体规则、刚度和强度沿高度均匀分布,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避免错层和局部夹层,同一层的楼面应当尽量设在同一标高处。

(4)单片剪力墙。

剪力墙布置时还要注意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

一方面由于剪力墙的长度大,会导致结构刚度迅速增大,使结构自振周期过短,地震作用力加大;另一方面,低而宽的剪力墙墙肢易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使结构的延性降低,对结构的抗震不利。

3、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设计
(1)剪力墙截面厚度。

规定剪力墙最小厚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剪力墙平面外的刚度和稳定性能。

当墙肢平面外有与其相交的剪力墙时,可视为剪力墙的支承。

有利于保证剪力平面外的刚度和稳定性能。

所以在确定墙肢最小厚度时,按层高及无支长度两者较小值来计算。

剪力墙的截面尺寸按下列要求确定:
①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

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

②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

③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

④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160mm。

⑤墙肢高厚比为5~8的短肢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带有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

(3)一般剪力墙在一、二级抗震的一般部位及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其墙肢端部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在一、二级抗震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见表4-17。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端部应按构造配置不少于4Φ12纵筋,并且应沿纵向钢筋配置不少于Φ6@250的拉筋。

(4)为了防止混凝土墙体在受弯裂缝出现后立即达到极限抗弯承载力,就必须确定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同时为了防止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剪拉破坏,就必须规定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

一般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为:一、二、三级抗震等级时不小于0.25%,四级抗震等级及非抗震等级时为0.2%,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也不宜大于墙肢厚度的1/10。

(5)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顶部钢筋应锚入屋面板内al或aEl。

在变截面处,当上下截面相差较大时应将钢筋截断。

上层钢筋应伸入下层较厚墙肢内1.5al或1.5aEl。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应伸入边缘构件顶端,且水平弯折长度≥15d。

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时,在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加强部位,接头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
数量不超过总量的50%。

错开净距大于等于500mm。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al 或1.2aEl。

其他情况的钢筋可以在同一部位连接。

(6)剪力墙上开洞的构造处理,当洞口较小,在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应将切断的分布钢筋集中在洞口边缘补足,以保证剪力墙截面的承载力,且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洞口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在洞口两侧设置边缘构件,上下设置连梁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剪力墙时,应根据各型墙体的特点,不同的受力特征,墙体内力分布状态并结合其破坏形态,合理地考虑设计配筋和构造措施。

参考文献
[1] 邵军. 剪力墙设计的几个问题[J]. 民营科技. 20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