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指导书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辅导教材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辅导教材一.进行结构方案比较,选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1、 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从抗震要求方面、房屋总高度、层数、柱最大间距等,说明为何选用框架结构,而不采用框剪结构、内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
2、 楼盖结构方案比较:确定承重方案,进行结构布置,比较选用现浇板及预制板的不同点,画出三种以上结构平面布置草图,比较后全组共同确定一种方案,画出结构平面布置图,进行编号对框架负载面积基本相同的编同一个号:“KJ-X ”;连续梁用“L-X ”表示;现浇板用“B-X ”表示;构造柱用“GZ-X ”表示;预制板放在选板后再补画,其他见结构参考图。
二.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1. 确定梁柱剪力墙截面尺寸 (1)梁1)框架梁: b b b h b l h )31~21()121~81(==按抗震要求:42120041≥≥≥≥bnc b b b b h l b b mmb h b 荷载大(一般指活荷大或负荷面积大),取大值。
2)连续梁:b b b h b l h )31~21()181~121(==另外,确定梁宽时,尽量与填充墙厚度相同,可使室内不见梁棱角,纵向框架梁还要考虑下皮最好与窗上口标高相同,以免再设过梁。
(2)现浇板及预制板现浇板厚:工业建筑:;80mm h ≥ 连续单向板:40l h ≥;双向板:50l h ≥; (3)柱截面尺寸:;300mm b c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4≥cnh H ; 截面积cc f NA )55.0~45.0(≥;式中N 为首层柱根估算轴力设计值,计算方法如下:对于中柱与边柱,分别找出负荷面积最大的柱,算出一层楼面的面荷载,假设屋面荷载同楼面荷载,用此荷载乘以层数再乘以负荷面积,即为所求N 。
柱自重略去不计,各层Ac 宜相同。
2. 确定材料强度等级钢筋:按抗震要求,确定纵筋与箍筋级别;混凝土:按抗震要求,并考虑现浇板砼质量,经济确定砼强度等级,考虑首层较高,变形较大,可适当提高砼强度等级。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指导书

框架结构设计指导书(土木工程专业)二○一四年三月第一部分结构设计提纲一、首先要编写结构设计提纲俗话说“纲举目张”,实践证明结构设计提纲是指导结构施工图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结构设计提纲是为开展结构施工图设计工作而编写的.因此,一切有关亊项,相关数据,甚至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都应该编写进去。
内容包括:(一)工程概况1. 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的名称,或子项目工程的名称.2. 建设地点,该地区的地震烈度.3. 结构平面划分区段,每个区段的结构类型、层数,主要使用功能、主要生产设备。
4. 相邻建筑物的情况和影响关系,施工时深基坑的围护措施和其它注意如项。
(二)设计依据1.本工程应遵循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的名称和代号。
2.察报告3.各种结构设计等级的确定抗震设防烈度、设计近震和远震、建筑物抗震重要性的分类、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防火的建筑物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用其它规范时的相应等级。
4. 特殊的设计要求.如耐高温、防渗漏、楼面机械派动、结构或构件的变形限制等。
(三)荷载取值1. 风荷载、雪荷载、楼面荷载和特殊荷载的标准值,必要时说明其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T=2~3秒)高层建筑的地震荷载2. 地震荷载的调整系数.例如次长周期(1调整系数可取1.5~1.8(自振周期越长、系数越大)。
(四)上部结构1.结构选型、根据所设计建筑物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建筑物的最佳形式。
2.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和做法。
3. 材料(框架结构说明填充材料)。
4. 主要计算参数5. 结构计算原则、方法和手段;手算时应说明其依据或出处;电算时应说明软件的编制单位名称、代号和版本。
6. 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控制配筋率。
7. 主要构造措施和施工要求。
(五)地基基础1.地基处理方法,经处理后采用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
采用桩基时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或设计值。
2.沉降观测的布置和要求,沉降计算方法。
3.基础选型。
4.基础材料。
框架结构设计指导书资料

框架结构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资料(一)气象条件1、温度:最热月平均29.6℃,最冷月平均4.2℃;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9.8℃,冬季极端最低温度-9.5℃。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3、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w0=0.30kN/m24、雨雪条件:年降雨量1450mm;暴雨降水强度3.31/s/100m2;最大积雪深度80mm,基本雪压s0=0.45kN/m2,μr=1.0(二)工程地质条件1、自然地表3m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1m厚的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
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N/m2)。
砾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N/m2)。
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6m,无侵蚀性。
3、抗震设防烈度:7度(第一组)4、场地类别:Ⅱ类土(三)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
2、钢筋按规范和计算要求采用HPB300级、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
3、隔墙材料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尺寸为390×190×190mm,自重为12kN/m3。
二、设计要求在建筑方案基础上,进行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要求完成下列内容:(1)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2)结构侧移计算;(3)框架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4)基础设计。
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1)中、英文工程概况;(2)结构设计说明书;(3)结构计算书。
2、设计图纸注:以上图纸中,一张图用计算机绘制,一张必须手工绘制。
参考规范及有关书籍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一、结构布置1.柱网的布置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8m,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7m2.变形缝的设置(1)伸缩缝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3)防震缝房屋中需要考虑设置防震缝的情况有:平面狭长或外伸部分较长而无加强措施;房屋有较大错层;各部分结构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如今,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作为教育场所的教学楼的建设,其框架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一环。
因此,对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研究,提出一套创新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教学楼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建造成本,并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此外,本设计还将探讨框架结构设计所涉及的土木工程原理和相关标准规范,为今后的教学楼建设和设计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1)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2)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3)研究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对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4)提出一套创新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5)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研究内容:(1)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的调研和分析;(2)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3)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对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4)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创新;(5)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方法:对相关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面的文献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地调查方法:对已建成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施工情况和使用效果。
(3)理论分析方法:运用土木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原理,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4)数值模拟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楼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2. 技术路线:(1)了解国内外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3)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中影响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4)提出一套创新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5)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6)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篇一: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毕业设计基本要求1 目的(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处理建筑设计中有关方针、政策、功能、经济、安全、美观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总体、单体、空间等关系,以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美建筑形象与环境。
依据建筑设计完成结构体系的布置、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计算、构造和施工图。
(2)掌握一般建筑工程的设计思路,进而举一反三熟悉有关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预算等建设过程。
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学以致用,学习科学技术和技能的目的是应用。
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建设实际工程中应具备的知识,都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应予以加强的。
因此深切领悟总体概念设计、掌握具体理论设计和实际工程技术处理措施的结合作为重点来训练。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全面对待建筑与结构的关系,培养勤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掌握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工作态度。
(6)使学生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土建设计的内容和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熟悉有关设计标准、规范、手册和工具书,增强毕业后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适应能力。
2 成果形式及要求(1)计算书和说明书: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可采用计算机打印。
计算书内容要阐明设计依据或标准,方案构思、特点、必要的经济指标,结构选型、构造处理、材料特点及计算上的主要问题,还应包括结构计算全过程,计算要正确、完整、思路清晰、简图明了。
计算书格式:应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手册中的要求。
(2)图纸:绘图总量不少于8张2# 图。
计算机绘图要求至少1张2 图纸,手工绘图至少2#张2# 图。
可用CAD,也可用“天正软件”绘制平面图,但立面、剖面、节点详图必须用CAD绘制,以掌握建筑物空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强化视图、读图能力。
(3)外文翻译:英文摘要简单介绍有关所设计建筑的基本情况;外文翻译一篇3000字符以上的专业文章。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辅导教材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辅导教材一.进行结构方案比较,选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1、 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从抗震要求方面、房屋总高度、层数、柱最大间距等,说明为何选用框架结构,而不采用框剪结构、内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
2、 楼盖结构方案比较:确定承重方案,进行结构布置,比较选用现浇板及预制板的不同点,画出三种以上结构平面布置草图,比较后全组共同确定一种方案,画出结构平面布置图,进行编号对框架负载面积基本相同的编同一个号:“KJ-X ”;连续梁用“L-X ”表示;现浇板用“B-X ”表示;构造柱用“GZ-X ”表示;预制板放在选板后再补画,其他见结构参考图。
二.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1. 确定梁柱剪力墙截面尺寸 (1)梁1)框架梁:b b b h b l h )31~21()121~81(==按抗震要求:42120041≥≥≥≥bnc b b b b h l b b mmb h b 荷载大(一般指活荷大或负荷面积大),取大值。
2)连续梁:b b b h b l h )31~21()181~121(==另外,确定梁宽时,尽量与填充墙厚度相同,可使室内不见梁棱角,纵向框架梁还要考虑下皮最好与窗上口标高相同,以免再设过梁。
(2)现浇板及预制板现浇板厚:工业建筑:;80mm h ≥ 连续单向板:40l h ≥;双向板:50l h ≥; (3)柱截面尺寸:;300mm b c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4≥cnh H ; 截面积cc f NA )55.0~45.0(≥;式中N 为首层柱根估算轴力设计值,计算方法如下:对于中柱与边柱,分别找出负荷面积最大的柱,算出一层楼面的面荷载,假设屋面荷载同楼面荷载,用此荷载乘以层数再乘以负荷面积,即为所求N 。
柱自重略去不计,各层Ac 宜相同。
2. 确定材料强度等级钢筋:按抗震要求,确定纵筋与箍筋级别;混凝土:按抗震要求,并考虑现浇板砼质量,经济确定砼强度等级,考虑首层较高,变形较大,可适当提高砼强度等级。
土木工程多层框架结构毕设设计

××××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 者:××学 号:××××
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
2.楼房材料情况:混凝土:C25-C35;钢 筋:采用HPB235和 HRB400。砌体:填充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预制构件、配件采用本地生产的标准件。
3.
1.
2.
3.
3.1.
1.本工程为五层职工宿舍楼,总长51米,总宽17.7米,平面为规则的矩形,总建筑面积4513.5平方米。
2.为满足适用性要求,本宿舍楼设计进深为7.2米,开间8.4米,4.2米不等。
贴瓷砖墙面
4.1.4.阳台隔墙:
100厚陶粒空心砌块
水泥粉刷墙面
4.1.5.女儿墙做法:
200厚陶粒空心砌块
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
5厚1:0.2:3混合砂浆找平
60厚轻质GRC保温板
5厚水泥砂浆(含水重20%建筑胶)
8厚彩瓷面砖,1:1水泥砂浆勾缝
内面10厚1:3水泥砂浆
4.1.6.楼面做法:
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其它科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
(5)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
(6)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b0=(1/2——1/3)×400=133——200mm,取bb=200mm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设计)-内力计算及组合

计算杆件固端弯矩时应带符号,杆端弯矩一律以顺时针方向为正,如图3-6。
图 3-6 杆端及节点弯矩正方向
1)横梁固端弯矩:
(1)顶层横梁
自重作用:
板传来的恒载作用:
(2)二~四层横梁
自重作用:
板传来的恒载作用:
2)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本例中边框架纵梁偏向外侧,中框架纵梁偏向内侧)
顶层外纵梁
相交于同一点的多个杆件中的某一杆件,其在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的计算过程为:
(1)确定各杆件在该节点的转动刚度
杆件的转动刚度与杆件远端的约束形式有关,如图3-1:
(a)杆件在节点A处的转动刚度
(b)某节点各杆件弯矩分配系数
图 3-1 A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图中 )
(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μ
(3)相交于一点杆件间的弯矩分配
(3)求某柱柱顶左侧及柱底右侧受拉最大弯矩——该柱右侧跨的上、下邻层横梁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其它层按同跨隔层布置(图3-4c);
当活荷载作用相对较小时,常先按满布活荷载计算内力,然后对计算内力进行调整的近似简化法,调整系数:跨中弯矩1.1~1.2,支座弯矩1.0。
(a)(b) (c)
图 3-4 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
∑Mik/l
V1/A=gl/2+u-∑Mik/l
M=gl/2*l/4+u*1.05-MAB-V1/A*l/2
4
21.9
4.08
2.25
6
12.24
41.06
-30.54
2.55
50.75
-60.24
3
16.61
4.08
2.25
6
12.24
31.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构造)毕业设计计算书是毕业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主要包括整个设计计算过程,按设计计算步骤进展编写,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
第一局部建筑方案设计主要内容为: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展建筑总平面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的思路和设计说明,比方,本案与场地和四周环境的关系,人流、车流、停车场、主次出入口、环境的美化等总平面设计;主要功能房间以及关心房间的平面布置、面积确实定、门窗大小及位置确实定;水平和垂直交通联系的设计;立面设计等。
其次局部构造设计计算亲热结合建筑设计进展构造总体布置,确定构造形式、构造材料,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
进一步通过计算解决构造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确定构造的构造措施。
框架构造抗震设计步骤:开头确定构造方案与构造布置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构造刚度参数竖向荷载计算计算构造自振周期及振型计算多遇地震烈度下的构造弹性地震作用不满足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构造层间弹性变形验算满足上述地震作用下构造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按组合内力进展梁柱配筋计算根底设计进展重要部位的抗震强度验算需要作薄弱层变形验算否否不满足按罕遇地震烈度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或延性构造措施特别延性构造完毕第一步构造平面布置构造体系确定后,进展构造的总体布置,也就是对高度、平面、立面和体型等的选择,除应考虑到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美学要求外,在构造上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地震区的建筑,在构造设计时,还应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设计要到达先进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楚合理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
确定构造布置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构造概念设计的过程。
〔一〕构造总体布置原则1、掌握高宽比在高层建筑中,构造的位移常常成为构造设计的主要掌握因素、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倾覆力矩将快速增大。
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
一般应满足标准的要求。
对于满足标准要求的高层建筑,一般可不进展整体稳定验算和倾覆验算。
2、削减平面和竖向布置的不规章性构造平面应尽量设计成规章、对称而简洁的外形,使构造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削减因外形不规章产生扭转的可能性。
构造的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避开刚度突变,避开薄弱层。
构造上部形成缩小面积的突出局部,这种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鞭梢效应,要实行特别的措施加强。
3、变形缝的设置在多层与高层建筑中,为防止构造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肯定距离用温度缝分开;在高层局部和低层局部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建筑物各局部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用防震缝分开。
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假设干个构造独立的局部,成为独立的构造单元。
〔二〕框架构造体系布置1、构造布置原则(1)构造平面外形和立面体型宜简洁、规章,使各局部刚度均匀对称,削减构造产生扭转的可能性。
(2)掌握构造高宽比,以削减水平荷载下的侧移,其高宽比限值见标准。
(3)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削减构件种类规格,简化设计及施工。
(4)房屋的总长度宜掌握在最大温度伸缩缝间距内,当房屋长度超过规定值时,可设伸缩缝将房屋分成假设干温度区段。
2、柱网和层高框架构造的柱网尺寸,即平面框架的柱距(开间)与跨度(进深)和层高,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是满足建筑平面功能的要求,还要力求做到柱网平面简洁规章、受力合理,同时施工便利,有利于装配化、定型化和施工工业化。
3、钢筋混凝土承重框架的布置柱网确定后,沿房屋纵横方向布置梁系,形成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作用。
依据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承重体系可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上布置主梁,在纵向上设置连系梁。
楼板支承在横向框架上,楼面竖向荷载传给横向框架主梁。
由于横向框架跨数较少,主梁沿框架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
由于竖向荷载主要通过横梁传递,所以纵向连系梁往往截面尺寸较小,这样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
不利的一面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对于给定的净空要求使构造层高增加。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纵向上布置框架主梁,在横向上布置连系梁。
楼面的竖向荷载主要沿纵向传递。
由于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这样对于大空间房屋,净空较大,房屋布置敏捷。
不利的一面是进深尺寸受到板长度的限制,同时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主梁。
楼板的竖向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
柱网较大的现浇楼盖,通常布置成井字形式;柱网较小的现浇楼盖,楼板可以不设井字梁直接支承在框架主梁上。
由于这种方案沿两个方向传力,因此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也较好,通常按空间框架体系进展内力分析。
在地震区,考虑到地震方向的随便性以及地震产生的破坏效应较大,因此应按双向承重进展布置。
高层建筑承受的水平荷载较大,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构造不应承受铰接,也不应承受横向为刚接、纵向为铰接的构造体系。
〔三〕、绘出各层构造平面布置图标出柱距等相关尺寸、轴线号,对框架、框架梁、次梁进展编号。
其次步、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一、初估梁柱截面尺寸〔1〕框架梁截面尺寸: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当依据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梁的跨度、框架的间距、是否考虑抗震设防要求以及选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一般状况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可参考受弯构件按下式估算:梁高h=(1/8~1/12)l,其中l 为梁的跨度。
梁宽b=(1/2~1/3)h。
在抗震构造中,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框架柱截面尺寸:框架柱的截面形式通常大多为方形、矩形。
柱截面的宽与高一般取层高的1/15~1/20,同时满足h ≥l / 25 、b ≥l / 30 ,l 为柱计算长度。
多层房屋中,0 0框架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300mm;高层建筑中,框架柱截面的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
柱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为1~2。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宜大于4。
为了削减构件类型,简化施工,多层房屋中柱截面沿房屋高度不宜转变。
在计算中,还应留意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应符合标准对剪压比(Vc / f b hc c c0)、剪跨比( λ=M /Vhc )、轴压比( μN=N / f b hc c c)限值的要求,如不满足应随时调整截面尺寸,保证柱的延性。
抗震设计中柱截面尺寸主要受柱轴压比限值的掌握,如以ω 表示柱轴压比的限值,则柱截面尺寸可用如下阅历公式粗略确定:A =a 2=GnFϕ f (ω- 0.1) ⨯103c式中;A——柱横截面面积,m2,取方形时边长为a;n——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F——验算柱的负荷面积,可依据柱网尺寸确定,m2;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ω——框架柱最大轴压比限值,一级框架取0.7,二级框架取0.8,三级框架取0.9。
φ——地震及中、边柱的相关调整系数,7 度中间柱取1、边柱取1.1,8 度中间柱取1.1、边柱取1.2;G——构造单位面积的重量(竖向荷载),依据阅历估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约为12~18kN/m2。
二、梁的计算跨度:以柱形心为准,画图并计算。
三、柱高度:底层柱=层高+室内外高差+根底顶面至室外地面的高度。
其他层同层高。
四、材料强度等级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和节点不宜底于C30,其他各类构件不应底于C20。
2、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钢筋宜承受II、III 级变形钢筋,箍筋宜承受I、II 级钢筋。
五、选取计算单元,确定计算框架简图1、画出水平计算简图,标注框架编号〔横向为1、2、3-----,纵向为A、B、C---〕、框架梁编号〔材料、截面和跨度一样的编同一号〕,确定梁的计算跨度。
2、选取计算单元〔所需计算的一榀或几榀框架〕,画出计算简图,标出计算跨度、柱的计算高度,并对柱编号〔材料、截面和高度一样的编同一号〕。
第三步、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构造刚度参数一、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1、屋面竖向恒载:按屋面的做法逐项计算均布荷载×屋面面积;2、屋面竖向活载:屋面雪荷载×屋面面积;3、楼面竖向恒载:按楼面的做法逐项计算均布荷载×楼面面积;4、楼面竖向活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楼面面积;5、梁柱自重〔包括梁侧、梁底、柱的抹灰〕:梁侧、梁底抹灰、柱周抹灰,近似按加大梁宽及柱宽考虑,一般加40mm。
G = (0.40 +b) ⨯h ⨯l ⨯容重混凝土容重:25KN/m3梁柱自重可列表,以便利后面的计算。
表1 梁柱自重计算表6、墙体自重:〔包括女儿墙和各种纵横隔墙〕G 墙体两面抹灰,近似按加厚墙体 40mm 考虑。
G = 墙高⨯ 墙宽⨯〔0.40 + 墙厚〕⨯ 墙 体 容 重 = 墙 体 面 积⨯ 单 位 面 积 上 墙 重 量黏土砖的容重:19KN/m 3 同上列表: 表 2 墙体自重计算表 7、荷载分层总汇屋面重力荷载代表值 Gi =屋面恒载+50%屋面活荷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下半层的柱及纵横墙自重;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楼面恒荷载+50%楼面活荷载+纵横梁自重+楼面 i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横墙自重;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 = ∑nGii =1二、刚度参数计算1、梁的线刚度计算:各层梁分别列表计算:〔表的形式依据具体状况合理调整〕表 3 框架梁的线刚度计算 2、柱的线刚度计算 各层柱分别列表计算: 表 4 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 3、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值依据 D 值法,第 i 层第 j 根柱的侧移刚度为:12kD = α c ij h 2式中,α 表达了节点转角的影响,对于框架一般层的边柱与中柱和首层的边柱与中柱的 α 值详见课本 P119 表 5-4。
列表计算:表 5 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值第四步、计算横向框架自振周期能量法计算根本周期:T = 2〔5-2〕式中,u ——把集中在各楼层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G 视为作用在楼面处的水平力时,按i i 弹性刚度计算得到的构造顶点侧向位移〔m 〕。
u = V ii/ ∑mD ikk =1= V / D ii〔5-4〕式中,V i——上述水平力作用下第 i 层的层间剪力,V i= ∑nG ;kk =iD ——第 i 层柱的侧移刚度之和〔前面已算出〕。
i表 6 能量法计算构造根本周期第五步、计算多遇地震烈度下横向框架的弹性地震作用对满足底部剪力法适用条件的框架构造,可用底部剪力法求解。
F = α EKG1 eq F =G iHiF (1 - δ )i∑nG HEKnjjj =1∆F = δ Fnn EK表 7 水平地震作用及层间地震剪力计算第六步、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构造层间弹性变形验算 1、层间剪力的计算〔课本 P119〕〔上表已算出〕V i 2、层间弹性变形计算= ∑nFk k =i〔5-12〕∑nG u 2i =1 i i∑n G ui =1i iD D = ∆u = V / De iii3、验算∆u e≤ [θ ]H 是否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