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实验专题总结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

(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同样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4、结论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四)分类12、可变电阻(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 ”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三、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 、U 、R 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④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虽然可以用R =U/I 来计算电阻,即R 与U 、I 的比值有关,但R 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 等因素无关。

四、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专题17.7《欧姆定律》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原卷版)

专题17.7《欧姆定律》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原卷版)

②串联电路两导体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也就是 U1+U2=U,这样将 U1=I1R1,U2=I2R2 代入得 I1R1+I2R2=U, 解这个方程可得所要求的量。 (3)对于两个导体并联时,分别找到两个支路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再看看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 总电阻。 如:对于第一个支路,流经电流 I1,电阻 R1,两端电压 U1,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1=U1/R1;对于第 二个支路,流经电流 I2,电阻 R2,两端电压 U2,也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2=U2/R2;对于整个电路找 总电流 I,总电压 U,总电阻 R。再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U/R; 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之特点,将以上方程联系起来会得到新的方程,所求的量就在新的 方程之中。 如:①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1+I2=I 得 U1/R1+U2/R2=U/R; ②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U1=U2=U 得:I1R1=I2R2=IR
学习欧姆定律单元,一般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物理教师,会指导学生总结出利用欧姆定律解决 串并联电路问题解题规律。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解决问题的钥匙如下: (1)对于单个导体在电路中工作的问题,只要把精力放在找这个导体的两端电压 U,流经电流 I,导体电 阻 R。各量均用国际单位,根据欧姆定律列出方程:I=U/R,所求量在该方程中解出即可。 (2)对于两个导体串联时,分别找出每个导体对应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如:对于导体 A,电阻 R1,两端 电压 U1,流经电流 I1,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1=U1/R1;对于导体 B,电阻 R2,两端电压 U2,流经电流 I2, 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2=U2/R2。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将上面两方程联系起来。 比如: ①串联电路两导体流经电流相等,也就是 I1=I2=I(I 是串联电路总电流),这样 U2/R2=U1/R1=U/R(U 是串联电路总电压,R 为总电阻),题中待求的物理量就在这个方程中, 解方程即可!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11最终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11最终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11最终一、实验目的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2、学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指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I = U /R,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三、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5Ω、10Ω、15Ω 各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0 06A,0 3A)、电压表(0 3V,0 15V)、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上一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首先,选用5Ω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1V、2V、3V,记录每次对应的电流值。

3、更换10Ω 的定值电阻,重复步骤 2,测量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4、再次更换15Ω 的定值电阻,再次重复步骤 2,测量并记录相应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电阻(Ω)|电压(V)|电流(A)||::|::|::|| 5 | 1 | 02 || 5 | 2 | 04 || 5 | 3 | 06 || 10 | 1 | 01 || 10 | 2 | 02 || 10 | 3 | 03 || 15 | 1 | 007 || 15 | 2 | 013 || 15 | 3 | 02 |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绘制出不同电阻的 U I 图像。

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像,可以发现:对于给定的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六、实验误差分析1、读数误差:在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时,可能存在人为的读数偏差。

2、电表精度误差: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存在一定的精度限制,可能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误差。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总结及典例导析(含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总结及典例导析(含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总结及典例导析、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

2•实验中要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达到这一目的。

3.实验电路图4.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控制不变的量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达到这一目的。

2.实验电路图----- ©_3.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4、注意事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处于状态;(2)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以及“+”接线柱的接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采用”的接法;(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

5、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理解(1).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不能说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不能说成电阻跟电流成 反比,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例题】(2018金华模拟)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流表量程为“0~0∙ 6 A,”电压表量程为“ 0~3 V,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50 Q 1 A ”,电源电压3伏恒定不变,在 AB 间分别接入阻 值不同的电阻R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伏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欧姆定律》九大重点个个击破》

《《欧姆定律》九大重点个个击破》

《欧姆定律》九大重点个个击破一、欧姆定律实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IR1.欧姆定律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实验要求:(1)连接电路开关断开;(2)实验前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处;(3)用“定值电阻”不能用“小灯泡”。

【注意】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控制电阻R一定)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3.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控制电压U一定)——“换大调大,换小调小”滑动变阻器作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换大调大,换小调小(定值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变大)例:若将10Ω电阻的换成20Ω的电阻后,将滑片P调大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4.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求解滑动变阻器规格要满足实验中用到的全部电阻,根据串联分压:max P U UR R U-=总,可求得滑动变阻器规格。

二、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1.欧姆定律:UI R= 2.变形公式:UR I=,U =IR ; 【注意】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3.串联分压,大阻分大压:1122=U R U R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 1∶I 2=1∶1 4.并联分流,大阻分小流:1221=I R I R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 1∶U 2=1∶1 5.比值问题求解步骤: (1)先判断“串并联”; (2)判断电表测量对象;(3)根据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写出比值关系。

三、内阻问题与方程组计算例1.求解电源电压U 总和定值电阻阻值R 。

方法:列方程(U 总不变)1111==U U U IR UU U U I R U+=+''''+=+⎧⎨⎩总总 例2.求解电源电压U 总和电源内阻r 。

方法:列方程(U 总不变)==r r U U U Ir UU U U I r U+=+''''+=+⎧⎨⎩总总四、图像问题及相关计算例 1.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路。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范文第1篇一、重视试验探究过程,发觉新问题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把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了解基本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从而提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是怎样影响导体中电流大小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毕竟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到最终处理试验数据和争论沟通,得出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I=U/R.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发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例1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讨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然后,他又转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请回答:(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_____.(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_______(填“相符”或“不符”),其缘由是________.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欧姆定律试验探究题,重点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结论.一个要留意的细节问题是,欧姆定律的整个探究过程运用了掌握变量的思想.因此,在处理试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时,肯定要体现这种思想.所以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不变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倍增加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也随着成倍增加).但分析表2中数据却发觉,电流和导体电阻的乘积不是一个定值,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不成反比,这个结论明显不符合欧姆定律.那么,为什么得不出正确结论呢?这是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本身与这个试验的设计思想连接在一起,由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因此当电阻箱R1的阻值转变时,肯定要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再读出相应的电流值,然后分析数据.那么,当R1的阻值成倍增加时,如何调整滑片P才能使它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呢?如上图,应将滑片P向右调整到适当的位置,想想看,为什么呢?二、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近年来,从中考试题来看,在欧姆定律试验题方面,不仅仅考查了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过程和伏安法测电阻,也消失了一些创设新情景,运用欧姆定律去解决一些新问题的试验题.这类试题的解答肯定要抓住“欧姆定律是电路中的交通规章”这一点,运用公式I=U/R和电路的特点来解答.例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纳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_______),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精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试验电路图;(2)将下面的试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其次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Rx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解析这是测未知电阻的另一种方法――“等效替代法”.这种试验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它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曹冲称象”),让你从这个新情景中受到启发,来解决一个新问题.它不是欧姆定律探究过程的简洁重现,而是要求同学们真正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即电压肯定时,电流相等,则电阻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按图3的试验电路来完成待测电阻Rx的粗略测量.连接好电路后,将开关S与a相接,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某一刻度(由于电流表的刻度不精确,因此不能精确读数);接着将开关S与b相接,这个时候需要调整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同一刻度处,读出电阻箱上电阻值为R,这一步充分利用了欧姆定律的结论,当电压相等时,电流相同,则电阻相等.即Rx=R.同学们想想看,本题为什么说只是粗略测量呢?S接a和接b的挨次能颠倒吗?假如电流表的刻度精确且灵敏度良好,那么可不行以较精确地进行测量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依据欧姆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分别读出S接a和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和I2,则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电阻Rx=RI2/I1,且这个时候与S先接a还是先接b没有关系.)三、查找试验规律,渗透数理思想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数理思想,要求从定性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定量的关系式.因此,在以后的中考命题上,这种思想的体现可能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例4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是否与金属一样,也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试验方案:首先他找来几根粗细不同的乳胶管,按要求剪下长短不同的几段.并在其中灌满质量分数相同的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将盐水柱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P,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依据试验数据,请解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试验序号_______或_______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2)通过对试验序号1、4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_______.(填“正比”、“反比”)(3)请填写表格中未记录的两个数据.(4)对于试验序号6,开关闭合,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不动,将乳胶管拉长,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这是典型运用自己探究得到的结论解答相关问题的一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整个学问点有肯定的驾御力量.试验中测得的是电流和电压,而问题是与电阻有关,因此我们先应运用欧姆定律求出相应的电阻值,再进行分析(这是试题的一种创新).我们对1、3、4、5组数据的处理得出R1=3Ω,R3=1.5Ω,R4=6Ω,R5=4Ω.运用掌握变量的思想,由试验1和3,或4和5,很简单得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由试验1和4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正比.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范文第2篇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主要是围绕定律的推导和定律的应用这两个问题绽开的。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附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附解析】
A.定值电阻R短路
B.定值电阻R开路
C.滑动变阻器开路
D.电流表开路
(4)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__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5)上述实验中,小强用R=5Ω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 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___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6)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 、15 、20 、30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1A”。
(1)如图甲所示,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V接下来用10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应将滑片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V,记录电流表示数。再将15Ω、2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步骤;
②当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片都无法满足预设电压为1V的条件。为使该电阻也能完成实验,小华认为可以改变电压表的预设电压,该预设值应不低于__________V;他们重新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丙所示的图像,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的小明认为不改变电压表预设值也可解决上述问题,只需将上述准备的10Ω电阻__________(填连接方式)在电路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欧姆定律验证实验总结

欧姆定律验证实验总结

欧姆定律验证实验总结《欧姆定律验证实验总结:一场电学的奇妙冒险》嘿呀,各位电学爱好者们!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个神奇的欧姆定律验证实验,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的电学奇妙冒险啊!一提起这个实验,我就想起当时的自己,那真是好奇心爆棚,就像个小探险家一样,准备在电学的海洋里畅游一番。

你别说,这一开始还真有点小紧张呢,各种仪器摆那儿,感觉它们都在悄悄地跟我说:“嘿,小子,看你能不能搞定我们。

”等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哎呀妈呀,那电线就跟小调皮似的,一会儿缠一块儿了,一会儿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我这一顿手忙脚乱,差点没把自己绕进去!不过,好在咱慢慢摸着了门道,一点点把那些电线理顺了,感觉自己就像个厉害的电工大师。

然后就是测量电阻和电流啦,那电压表和电流表就像是我的两个小跟班,指哪儿打哪儿。

哈哈,看着那些数据一点点蹦出来,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最搞笑的是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电阻调得太高了,结果那个电流表的指针半天都一动不动,就像在那儿耍赖似的,我当时就想:“嘿,你倒是动一动啊,给点儿面子呗!”后来发现是自己弄错了,赶紧调整,那指针就立马欢快地跳动起来了,感觉它也在笑话我呢。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得出了实验结果,哎呀,那个成就感呀,简直爆棚!就好像我自己找到了电学世界的宝藏一样。

通过这个实验,我真正地理解了欧姆定律,不再是书本上那些干巴巴的公式,而是活灵活现的电学现象。

而且啊,这个实验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实践出真知!光在那儿死记硬背公式可不行,得亲手去摆弄那些仪器,才能真正搞懂其中的奥秘。

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做实验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就像跟那些电线和仪器慢慢磨合,才能达到最后的胜利。

总之呢,这个欧姆定律验证实验就是一场让我难忘的电学奇妙冒险。

我相信,只要咱一直保持这份对电学的热情和好奇,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有趣的电学冒险等着我们呢!大家一起加油吧,让我们在电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总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欧姆定律实验专题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欧姆定律实验专题总结的全部内容。

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实验总结一.常见错误及现象1。

新电池没有去掉绝缘包装,或各界电池之间连接不正确:电路中没有电流2。

连接电路是没有将开关断开:电路刚连接完整电流表就有示数了,还有可能烧毁待测电阻,电流表或电压表。

3。

滑动变阻器同上接或同下接:拨动滑变,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无影响,其中同上接电流较大,同下接电流较小。

例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电阻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均稍有偏转,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B)A.滑动变阻器短路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较大C.定值电阻开路D.定值电阻的阻值较大4.电流表或电压表连接错误:1)二者位置颠倒: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2)量程接错:测出的数值误差太大(满偏)或可能损坏电表3)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反转,可能损坏电表。

例为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小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0的阻值已知且电源电压不变,她不能测出Rx的阻值,因为其中一次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4)电表自身发生短路或断路:开路都会导致没有示数,而电流表开路还会导致其所在支路开路;若短路,电流表无实数,而电压表却会使与它并联的元件被短路例做电学实验时,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正常,但电流表指针不动,这可能是(D)A.电流表已烧坏,致使电路不通B.电流表完好,但未与导线接牢C.灯L的灯座接线短路D.电流表接线处碰线5。

电路接触不良/接线松动:实验中电表指针不停摆动,无法读数。

5。

闭合开关前没有把滑变调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时可能烧毁电表或被测电阻6。

整理实验器材室,没有断开开关就去拆其他元件:可能造成短路或其他故障二。

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或外接引起的误差测电阻有电流表“外接法”(如下图a)和电流表“内接法”(如下图b)两种选择,两种电路测量电阻都有误差.1.当用电流表外接法时,电压表测量值U等于待测电阻两端电压的真实值,电流表测量值I实际上是通过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电压表是一个可显示其两端电压的阻值很大的电阻)的电流之和,这样电流表测量值I大于待测电阻中的真实电流.根据R=U/I可知,当用电流表外接法时,待测电阻测量值R小于待测电阻真实值。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用电流表外接法时,待测电阻阻值越小,实验误差越小2.当用电流表内接法时,电流表测量值I等于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真实值,而电压表测量值U实际上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表(电流表是一个可显示通过自身电流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这样电压表测量值U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真实电压.根据R=U/I可知,当用电流表内接法时,待测电阻测量值R大于待测电阻真实值.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用电流表内接法时,待测电阻阻值越大,实验误差越小.三。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1。

不论是验证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还是测量电阻的实验,所得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才作为实验数据,对于错误数据要舍去。

例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实验电路图(a)通过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中所示,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2。

对于除不尽的小数,通常,题目中的数据最多保留几位就保留几位,如果有具体要求,就按要求作答,但绝对不允许最终结果为分数。

3.对于一般的电阻,”处理表中所记录的数据"以为着要求每次测量得出的电阻值的平均值四。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主要关注根据实验数据及要求,该实验中用到的滑变最大阻值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

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20Ω 2A,50Ω1A),导线若干.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当小红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在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情况下闭合开关,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

5V,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50Ω 1A .分析:在电阻由5Ω→10Ω→15Ω时,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是串联的,电流相等,电源电压是4.5V,定值电阻的电压是1.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是30Ω,最大电流是0.3A,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50Ω、1A.如果实物图中开关闭合,那么画出的电路图中开关也应是闭合的3.正确选择电表量程,通常的提示有:①实验器材的规格;②表盘示意图下方的连接;③电源的大小(干电池的节数).4。

正确连接导线,导线要连接分明,不能穿过仪器六。

关于小灯泡电阻的测量由于灯泡的灯丝由金属钨组成,其阻值随温度(该实验结论中,一定是温度影响电阻,而不是电压或小灯泡亮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故绝对不能将多次测量的数据取平均值来计算小灯泡电阻,要注意”同时性”,只能说”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即额定电压下),或”该电压下(该时刻)小灯泡的电阻”。

常见的,还有错误分析:该处理有什么不当之处,为什么?例在测定标有“2。

5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2)通过实验得到了三组U和I的数据(如表).当灯泡两端电压为3。

0V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右图,请将读数填入表格中.(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Ω .另: 从表中可以看出计算出的三次小灯泡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灯泡电阻与温度有关,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七.欧姆定律的应用(特殊测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此类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总的需把握:要能用已知量表示待测量,伏阻法和安阻法中都至少要有三个已知量(测量量)例(2009•天津)某同学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图中可实现测量Rx阻值的正确电路图是(ACD)A.B.C. D.分析:A、当开关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1,当开关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的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2,则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列出等式:(U1—U2)/R0=U2/Rx,推导得出RX=U2 *R0/(U1—U2),故此电路可以测出RX阻值.B、当开关闭合时,RX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开关断开时,RX与R0串联,电压表仍测电源电压,无法推导出通过RX的电流,故此电路不能测出RX阻值.C、当开关掷到1档时,只有RX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1,当开关掷到2档时,RX与R0串联,电压表测RX的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2,则此时R0两端电压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列出等式:U2/Rx=(U1—U2)R0,推导得出RX=U2* R0/(U1-U2),,故此电路可以测出RX阻值.D、当开关掷到1档时,只有R0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1,当开关掷到2档时,RX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的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2,则此时RX两端电压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列出等式:U2/R0=(U1—U2)/RX,推导得出RX=(U1-U2)* R0/U2,故此电路可以测出RX阻值.例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电源两端电压恒定,请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单刀双掷开关S接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2)将单刀双掷开关S接a,调节电阻箱的旋钮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 ;(3)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0=60Ω,则R的阻值为60Ω .例(2007•哈尔滨)同学们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其阻值约几百欧),实验室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0Ω、2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并要用此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你认为这个方法是否可行?简述你的观点.(2)如果上述方法可行,画出电路图,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Rx表达式.如果上述方法不可行,请你利用题中已有的器材设计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Rx表达式.(1)可行,因为按此电路进行测量,可不去读电流表示数,根据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和最小阻值处电压表的示数,也能求出Rx;(2)实验的电路图如下所示,只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不读电流表的示数.①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保持滑片P在b端即最大阻值处,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00Ω,记下电压表示数为 U1;②移动滑片P至a端即最小阻值处,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0Ω,电源电压全部由待测电阻承担,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2(即为电源电压);③根据电源电压是一个定值,可得出一个等式U2=U1+U1* Rab /Rx,推理得出表达式:Rx=(100*U1)/(U2—U1)(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