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货物摆放标准
货物摆放管理制度

货物摆放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的货物摆放管理,提高货物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有序摆放。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仓库的货物摆放管理工作。
二、责任部门1.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本制度;2. 财务部门负责对货物摆放情况进行定期核对和盘点。
三、货物摆放要求1. 货物摆放要按照货物的种类、大小和重量进行合理分区摆放,保证货物摆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2. 标志清晰,货物摆放位置标识清楚,方便查找和管理;3. 货物摆放要离地高度大于30厘米,以方便清洁和检查;4. 在摆放货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货物之间的间距,避免造成货物叠放不稳的情况;5. 对于易腐烂、易碎、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殊货物,要单独摆放,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隔离。
四、货物摆放流程1. 货物到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对货物进行验收,并按照摆放要求进行区域划分和摆放;2. 仓库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具体的货物摆放工作,根据货物的种类、大小和重量进行有序摆放;3. 摆放完成后,由仓库管理部门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每一种货物都有清晰的标识和位置记录;4. 定期进行货物摆放的检查和调整,确保货物摆放的整齐和合理。
五、货物摆放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仓库管理部门定期对货物摆放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有序摆放;2. 财务部门对货物摆放情况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3. 对于货物摆放中出现的问题或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六、货物摆放管理的改进和完善1. 对于货物摆放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货物摆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2.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货物摆放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需求。
七、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2. 对于本制度内容的调整和修改,须经相关部门同意并报公司负责人批准后执行;3.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负责人所有。
以上是货物摆放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公司的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执行,确保货物摆放管理的顺利进行,提高货物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完整版)仓库货物摆放标准

库房五距要求与表示图,现场堆放标准,货物入库摆放规范做好库房货物的规划与摆放,可以保证仓储安全,同时便入货物的收发,提高库房人员的作业效率,下面总结库房货物堆放“五距”标准与表示图。
库房“五距”要求:1 、顶距:指堆货的顶面与库房子顶面之间的距离。
一般的平顶楼房,顶距为50 厘米以上;人字形屋顶,堆货顶面以不高出横梁为准。
2 、灯距:指库房内固定的照明灯与商品之间的距离。
灯距不应小于50 厘米,以防范照明灯过于凑近商品,灯光产生热量以致火灾。
3 、墙距:指墙壁与堆货之间的距离。
墙距又分外墙距与内墙距。
一般外墙距在 50 厘米以上,内墙距在 30 厘米以上。
以便通风散潮和防火,一旦发生火灾,可供消防人员出入。
4 、柱距:指货堆与屋柱的距离一般为30 ~ 50 厘米。
柱距的作用是防范柱发散的潮气使商品受潮,并保护柱脚,省得损坏建筑物。
5 、垛距:指货堆与货堆之间的距离,平时为100厘米,垛距的作用是使货堆与货堆之间,间隔清楚,防范混淆,也便于通风检查,一旦发生火灾,还便于抢救,分别物质。
货物入库摆放规范:为使公司的库房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质的完满无缺,除掉安全隐患,结合公司详尽情况,特拟订本规定。
1、入库规划(1)货物的摆放应清楚明确,分类放置,摆放地址应遵守易存易取原则。
(2)推行地域定制,将货物放置在规划地域,若是规定地域货物无法摆放应由库管员另行指定地域入库。
(3)入库过程发现破袋、打码不清楚、包装袋污染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办理。
(4)入库过程在库房内产生垃圾或漏料的,应及时清理,保持库房干净整齐。
2、货物摆放( 1)货物堆垛高度最高限制在 3 层,凑近门、窗及过道处堆垛高度最高限制在 2 层。
(2)货物摆放应成直角,水平、平行应保持整齐度,摆放的堆垛横、竖眼看要保持直线性,横、竖托盘之间距离差不得大于2cm 。
(3)为防范货物倾倒,摆放堆垛用眼看必定是垂直的,上下托盘整齐度距离差不得大于2cm 。
仓库货物摆放原则

仓库货物摆放原则
1、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为使物品出入库方便,容易在仓库内移动,基本条件是将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库内容积应尽量向高处码放,为防止破损,保证安全,应当尽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设备。
3、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出货和进货频率高的物品应放在靠近出入口,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物品放在距离出入口稍远的地方;季节性物品则依其季节特性来选定放置的场所。
4、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员工对库内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出入库的时间,将类似的物品放在邻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场所时,当然要把重的东西放在下边,把轻的东西放在货架的上边。
需要人工搬运的大型物品则以腰部的高度为基准。
这对于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6、依据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依据物品形状来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标准化的商品应放在托盘或货架上来保管。
7、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
保管的重要一条是对于易变质、易破损、易腐败的物品;对于机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应尽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加快周转。
8、分区摆放: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
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
仓库物品摆放标准

仓库物品摆放标准仓库是企业或个人用来存放物品的重要场所,合理的物品摆放能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减少损耗和遗失。
因此,对仓库物品的摆放标准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仓库物品摆放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易燃易爆的物品,应当单独设置专用储存区域,并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摆放,保证安全。
对于易腐蚀的化学品,也应当单独存放,并且远离火源和热源,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对于重型物品和轻型物品,应当分开存放,避免造成压力过大导致变形或损坏。
同时,对于易碎物品,应当使用特殊包装,并标明“易碎物品”字样,以便仓库工作人员进行小心搬运。
另外,对于长期存放的物品,应当放置在仓库的角落或者不经常通行的地方,避免占用常用区域。
而对于经常需要取用的物品,则应当放置在易取得的位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对于货架的摆放也是非常重要的。
货架的高度和承重能力应当符合所存放物品的要求,以免发生货架倒塌的情况。
同时,货架的摆放应当留出足够的通道,方便仓库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和管理。
最后,对于仓库的通风和照明也是需要重视的。
仓库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物品受潮或者发霉。
同时,充足的照明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物品的标识和摆放位置。
总之,仓库物品的摆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仓库物品的安全和管理效率。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摆放,才能够保证仓库的正常运转和物品的安全存放。
希望各位仓库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对待仓库物品的摆放标准,确保仓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仓库货物的位置摆放,应该遵循几条原则

仓库货物的位置摆放,应该遵循几条原则1、销售量大或者促销商品应该摆放在靠近仓库出口处或进口处的货架上;2、销售量大或促销商品应放置在黄金货架中间的黄金位置。
之所以不把靠近仓库出口处的货架都摆上销售量大的商品,是因为货架中间的货物不需要拣货人弯腰垫脚,利于快速拣货,快速出货。
销量小的产品放在货架的最下层或最上层。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按照货架的具体情况来处理,比如黄金货架的黄金位置已经被别的产品霸占,那就要把促销产品放在次黄金货架了。
此外,促销商品和长销商品到底谁占据黄金位置也需要卖家根据自身情况去决定。
不过大致准则是一样的:将出货量大、体积较大的商品摆放在接近出口的位置。
拣货路线拣货路线和拣货方式没有最优选项,只有最适合的选项。
而拣货路线和拣货方式的设计又依托于货架、商品的摆放、标识。
小仓库的存放商品有限,出货量也有限,不需要太复杂的拣货路线和拣货方式。
而较大的仓库存放较多的商品,出货量也较大,拣货员的劳动量会比较大,合理科学的拣货路线、拣货方式能够大大提供拣货效率,降低拣货员的工作量。
这里以五洲在线的北京仓为例,其拣货路线和拣货方式是按照4个“S”形嵌套来设计的。
这4个“S”形分别是货架S形摆放、拣货S形路线、货号位S形设计、搜寻视线S形。
这4个S形的关系是货架S形决定拣货路线S形,货位号S形决定搜寻视线S形。
S形路线对拣货员来说是效率最高的路线。
在这个仓库中,入口和出口在一侧,拣选员每次作业起点也是终点,每次作业不会走重复的路线,属于这个仓库中最省力的路线。
货架的摆放位置按照牌号左单右双,保证拣货员走的路线也是S形。
每个货架是多层结构,货位号也是从上到下呈S形排列。
这样4个S形的设计,不仅保证拣货员走的路线是最经济的,也保证了拣货员视线搜寻的线路也是最经济的。
仓库货物堆放规章制度细则

仓库货物堆放规章制度细则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仓储管理逐渐成为了现代商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仓库货物的堆放规章制度细则,对于保障货物安全、提高仓储效率、优化仓库空间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货物分类与标识1. 仓库货物应根据种类、尺寸、重量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2. 分类标识应明确、清晰,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进行区分,以便于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识别和管理。
二、货物摆放1. 货物摆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存储时间最长的货物最先取出。
2. 保持货物摆放整齐、稳固,防止货物翻倒或坍塌造成损失。
3. 重量大、体积大的货物应放置在底层,轻便易碎的货物应放在上层,以防止货物受压或损坏。
4. 不同种类的货物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免交叉污染或相互干扰。
三、安全措施1. 每日开展货物堆放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
2. 堆放货物时应注意货物重心位置,确保货物平稳堆放,防止倒塌和滑落。
3. 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货物应单独设置存放区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处理。
4. 仓库通道和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货物,以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
四、仓库环境1. 仓库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确保货物质量不受影响。
2. 仓库内应定期进行清洁和除尘,保持货物摆放区域的整洁。
3. 仓库内应配备防潮、防尘、防虫等设备,确保货物质量和安全。
五、货物档案管理1. 对于进出仓库的货物,应建立相应的货物档案,包括货物的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进库日期、出库日期等重要信息。
2. 档案应保存完整,防止信息丢失或遗漏,并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
3. 货物档案应安全保密,仅限授权人员查阅和操作。
综上所述,仓库货物堆放规章制度细则是保障仓储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能够提高货物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品质,为企业的发展和客户的满意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大家都应该共同遵守这些规定,才能够实现仓储管理的高效运作。
仓库摆放货物规章制度内容

仓库摆放货物规章制度内容一、摆放原则1.1仓库货物摆放应按照货物的种类、尺寸、重量、存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货物摆放有序、便于管理和取用。
1.2同类货物应在同一区域内摆放,便于快速查找和取用。
1.3货物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保证存储时间较长的货物处于最后使用位置,减少货物损耗和报废。
1.4货物应做好标识和编号,便于记录和管理。
1.5货物应离墙壁、柱子等障碍物一定距离,便于通风和检查。
二、货物分类摆放2.1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单独存放,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确保安全存储。
2.2易碎品应单独存放或用防护措施加以保护,避免受到挤压和碰撞。
2.3食品类货物应在干燥通风处存放,避免受潮和腐烂。
2.4化学品应单独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化学反应。
三、货物堆叠摆放3.1货物堆叠应稳固有序,避免倒塌造成损失。
3.2货物堆叠层次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三层,以确保安全和方便取用。
3.3货物堆叠应考虑货物本身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不得超过其承受范围。
四、货物管理标识4.1货物应做好管理标识,标明货物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4.2货物管理标识应与存放位置相对应,便于查找和管理。
4.3货物管理标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信息准确可靠。
五、货物出入管理5.1出入仓库的货物应经过登记和核对,确保货物进出记录准确完整。
5.2出库货物应按照提货单或订单进行发放,严格进行核对,杜绝错误发放和遗漏。
5.3仓库应定期盘点库存,核对实物与账面数据,发现差异应及时调整。
六、货物损坏处理6.1发现货物有损坏情况应及时记录和报告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2对于严重损坏的货物应及时清理和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损失。
6.3对于可以修复的货物应及时修复,降低损失和报废率。
七、仓库环境管理7.1保持仓库内环境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确保货物存放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中。
7.2保持仓库内通风良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避免货物受潮和发霉。
仓库物品摆放规定

仓库物品摆放规定一、总则为规范公司物资管理,确保货物存放,区域明确、物分类别、整齐有序特制订本规定。
二、细则(一)、货物存放标准符合安全第一原则(1)、五距原则1、顶距—堆货高度与屋顶的距离要保持50厘米。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规定,原料堆放高度不超过500厘米,辅材存放高度不超过400厘米,成品存放高度不超过350厘米。
2、灯距---固定的照明灯与货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厘米。
公司原料辅材存放需注意与灯具距离50厘米。
3、墙距---仓库内墙壁与货物的距离在30厘米以上。
公司原料、五金、辅材、成品均需与内墙距离30厘米以上。
4、柱距---指仓库内的立柱与货物之间保持的距离为30—50厘米,原料、五金、辅材、成品均需放置在立柱防护线外,不得压线。
5、垛距—指面积在150平方米的货物堆垛之间的距离为100厘米。
(2)、承重原则1、仓库二、三层承重为每平方米800公斤;2、电梯承重为5000公斤;(二)、存货存放原则可以确保仓库物品的归类存放,方便收发,提高工作效率(1)、成品1、按成品型号、厚度划分存放区域,原则上托盘及重高大简易成品放置在一层,二、三层放置部分托盘及简易成品。
2、具体存放编制物资分类存放规划并实施。
(2)、原料1、按主料、辅料、造粒、流延及废料分类存放,原则上主原料及部分辅料放置在一层,三层放置不常用添加剂及造粒料。
2、具体存放编制物资分类存放规划并实施。
(3)、辅材1、按纸管、托盘、纸盖、泡沫、发泡、打包带、缠绕膜、胶带、标签等分类存放。
2、具体存放编制物资分类存放规划并实施。
(4)、五金1、按机械/电器类配件、劳保类、油品、危险化学品、D类物资分类存放。
2、具体存放编制物资分类存放规划并实施。
(三)、入库原则(1)、入库时要按照货物摆放原则进行入库,对应型号、厚度入到相应的货位上,如货位无法满足,班长需安排整库,如有货位的调整,需书面张贴通知,以防止货物入错位。
(2)、货物摆放必须横平竖直,保持较高的整齐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库货物摆放标准(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仓库五距要求与示意图,现场堆放标准,货物入库摆放规范
做好仓库货物的规划与摆放,可以确保仓储安全,同时便入货物的收发,提高仓库人员的作业效率,下面总结仓库货物堆放“五距”标准与示意图。
仓库“五距”要求:
1、顶距:指堆货的顶面与仓库屋顶面之间的距离。
一般的平顶楼房,顶距为50厘米以上;人字形屋顶,堆货顶面以不超过横梁为准。
2、灯距:指仓库内固定的照明灯与商品之间的距离。
灯距不应小于50厘米,以防止照明灯过于接近商品,灯光产生热量导致火灾。
3、墙距:指墙壁与堆货之间的距离。
墙距又分外墙距与内墙距。
一般外墙距在50厘米以上,内墙距在30厘米以上。
以便通风散潮和防火,一旦发生火灾,可供消防人员出入。
4、柱距:指货堆与屋柱的距离一般为30~50厘米。
柱距的作用是防止柱散发的潮气使商品受潮,并保护柱脚,以免损坏建筑物。
5、垛距:指货堆与货堆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0厘米,垛距的作用是使货堆与货堆之间,间隔清楚,防止混淆,也便于通风检查,一旦发生火灾,还便于抢救,疏散物资。
货物入库摆放规范:
为使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消除安全隐患,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1、入库规划
(1)货物的摆放应清楚明确,分类放置,摆放位置应遵守易存易取原则。
(2)实行区域定制,将货物放置在规划区域,如果规定区域货物无法摆放应由库管员另行指定区域入库。
(3)入库过程发现破袋、打码不清楚、包装袋污染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处理。
(4)入库过程在库房内产生垃圾或漏料的,应及时清理,保持库房干净整洁。
2、货物摆放
(1)货物堆垛高度最高限制在3层,靠近门、窗及过道处堆垛高度最高限制在2层。
(2)货物摆放应成直角,水平、平行应保持整齐度,摆放的堆垛横、竖眼看要保持直线性,横、竖托盘之间距离差不得大于2cm。
(3)为防止货物倾倒,摆放堆垛用眼看必须是垂直的,上下托盘整齐度距离差不得大于2cm。
(4)货物批次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间隙距离不得小于10cm。
3、检查与整改
(1)库管员每班定时检查,如在入库过程中库管员发现有以上违规事项,库管员有权让入库人员整改,如不整改库管员有权拒绝入库。
(2)工段每天必须对库房货物堆垛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天必须予以解决处理。
(3)物资部对库房货物堆垛情况每周进行检查。
仓库“五距”要求,应该与仓库现场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对仓库现场做到规范化的管理,下面我补充一份规定:
物资仓库现场管理标准
一、总体原则
1、物品类别、区域明确的原则
2、标识明显、规范,方便查找的原则
3、操作流程明确的原则
4、注意事项提醒
二、库房设置标准
1.按库房存放条件设室内库、棚库和露天库;
2.按物资类别和使用价值进行设置,一般设一类库、二类库、三类库、备品配件库、劳保库、办公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库、废旧物资库;
3.对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资设专库;
4.应有管理责任人;
5.分区明确;
6.定期清扫,保持干净无尘。
三、物资摆放标准
1.实施“四号定位、五五码放”,做到成行成线,整齐有序,过目知数,标签明显,便于收、发、存管理;
2.堆放合理、牢固,包装完好;
3.露天仓库做到码放整齐,上苫下垫、堆垛合理。
4.标识准确;
四、物资保养标准
1.应有管理责任人;
2.定期检查库房温度、湿度,保持库房通风良好,减少灰尘,杜绝霉烂、变质;
3.加强物资保养,定期检查涂擦防腐、防锈油剂,杜绝货物锈蚀。
五、库区卫生标准
1.库内窗明、架净,地面无油污、无杂物、无积水,墙壁无蜘蛛网;
2.露天库区无杂草、无油污,排水通畅、无积水。
六、各类图表、标志、资料、台账标准
1.库内图表、料卡、单据、台账、资料等管理有序,字迹工整、清晰,无涂改;
2.各种标志齐全,清晰醒目。
七、库房设施管理标准
1.库房设施主要包括仓库库房、起重设备、叉车及各种倒运车辆等;
2.应有管理责任人,经常检查库房设施的完好情况,定期报送维修计划;
3.起重设备应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吊装人员应持证上岗,吊装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叉车等倒运车辆应专人使用,司机应持证上岗,严禁非司机开车,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八、库房安全管理标准
1.库房安全包括人身安全、物资安全、仓库设备安全及消防等方面;
2.杜绝仓库工作人员在装卸、搬运、码垛、保管等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和中毒事故;
3.防止物资发生霉变、燃烧、爆炸、水淹事故;
4.按时检修库房设施,防止设备受损;
5.加强仓库消防管理,杜绝火灾火警;
6.加强安全保卫,预防物资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