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刺法

合集下载

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火针疗法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火针选穴和毫针选穴基础规律相同依据病症不一样而辨证取穴。

选定穴位后要采取合适体位以预防患者改变姿势而影响取穴正确性。

取穴应依据病情而定通常宜少实证和青壮年患者取穴可略多。

确定穴位选择经穴、压痛点、病灶局部。

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关键步骤《针灸大成》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所以,在使用前必需把针烧红,才能起作用。

较为方便方法是用酒精灯烧针。

针刺和深度针刺时用烧红针具, 快速刺入选定穴位内,随即快速出针。

棉球按压针孔,即可减轻疼痛,又可保护针孔。

相关针刺深度《针灸大成》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火针针刺深度要依据病情、体质、年纪和针刺部位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通常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

针刺角度火针针刺以直刺为主,斜刺为辅,如在针刺囊肿、腧穴、阳性点等多采取直刺,在刺鸡眼等病灶时除直刺外,能够辅以斜刺,为是达成病所,不过斜刺角度在60°角以上不宜平刺。

针刺方法火针针刺方法可分为4种点刺法、散刺法、密刺法和围刺法。

其中点刺法适适用于针刺穴位以后3种方法适适用于针刺病灶部位。

依据临床症状和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穴位施以火针,或在病灶部位寻求最显著压痛点,在“阿是穴”上施以火针,全部属于点刺法。

经穴刺法是经过火针对经穴刺激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效。

这种刺法适适用于内科疾病。

使用针具以细火针或中粗火针为宜进针深度较毫针浅。

痛点刺法关键适适用于肌肉、关节病变和多种神经痛因为压痛点是局部经气不通、气血阻滞反应点,以火针刺激压痛点能够使局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

痛点刺法可选择中粗火针,进针可稍深部分。

⑵刺法是将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一个刺法。

它是经过火针温热作用,温阳益气,从而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经络通畅,达成缓解麻木、诊疗瘙痒、定痉止痛功效。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
精诚至善 仁爱济世
一、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
般毫针,根据临床的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 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毫米的火针,适用于 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 毫米,适用范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 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 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毫米或 更粗,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 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 病变等。
精诚至善 仁爱济世
(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
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春秋季节多发,多 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其前驱症状可 表现为患部灼热、疼痛等,继而皮肤出现簇集成 群、累累如串珠的红斑、水疱,伴发剧烈的疼痛, 多发生在腰胁部,又可见于头面、下肢等处,可 伴有全身症状。日久不愈,经脉气血瘀滞,局部 可遗留程度不等的疼痛。本病参照1994年《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带状 疱疹。
精诚至善 仁爱济世
【治则治法】温经通络,疏风祛邪。 【常用取穴】四白、阳白、地仓、颊车、
牵正。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细火针快刺,
进针3~6毫米,不留针。 【特别提示】火针疗法在面瘫的治疗中多
用在重度面瘫和面瘫恢复后期的治疗阶段。 操作时避开五官和面部的神经、血管。
精诚至善 仁爱济世
火针疗法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巫义华
精诚至善 仁爱济世
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 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 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 针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 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常用 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 白癜风、银屑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 疗。

34第四节火针法刺法灸法学

34第四节火针法刺法灸法学
《针灸大成•火针》曰:“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 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四)针刺深度
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部针刺稍深,可 刺2~5分深; 胸背部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 痣疣的针刺深度以刺至基底的深度为宜。
四、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祛 腐生肌等作用。 常用病证:
针等。
单头火针又有粗细不同, 可分为 细火针(针头直径约 0.5mm)和粗火针(针 头直径约1.2mm)。
三、操作方法
(一)选穴与消毒
选穴 宜少,多以局部腧穴为主。 消毒 先用2%碘酒消毒,再以75%酒精脱碘 或用0.5%~1%碘酒消毒火针局部。
三、操作方法
(二)火针常用刺法
点刺法
密刺法
散刺法
围刺法
皮肤病 慢性疾病 外科感染性疾病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且缠绵难愈的病证
(二)注意事项
1.施术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烧伤等 2.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有大血管、 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3.针刺后针孔局部,若出现微红、灼热、轻度 疼痛、瘙痒等表现,属正常现象,可不作处理, 且不宜搔抓,以防感染。
4.针刺1~3分深,出针后可不做特殊处理,若 针刺4~5分 深,出针后用消毒纱布敷盖针孔, 用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5.孕妇、产妇及婴幼儿慎用;糖尿病、血友病、 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火针。 6.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解释工 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
针刺 医者用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 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速入疾出。 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 要求术者全神贯注,动作熟练敏捷。
火针 操作
视频
三、操作方法

火针进针的操作方法

火针进针的操作方法

火针进针的操作方法
火针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特定疾病时使用。

以下是火针进针的操作方法:
1.准备火针。

需要准备一根粗细适中、长约15-20厘米的银针或钢针,用火烧红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2.穴位定位。

根据具体疾病的需要,在经络上确定相应的穴位。

如果不确定穴位的位置,可以向专业中医师咨询。

3.消毒操作。

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待针入穴的位置和周围皮肤。

4.调整自己的状态。

进行火针进针需要专注和放松的态度,保持身心平静。

5.握针进针。

将红热的火针握在指尖,用拇指扣住针柄,可以选择刺向指针大臂的上半部分肌肉。

6.迅速刺入。

用力迅速将火针刺入相应穴位,一般深度为0.5-1.0寸,感到刺入肌肉后稍停一下。

7.疏通和再插。

在停顿片刻后,可以略微扭转或抖动针尖,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

针尖再次刺入肌肉后,稍作停顿。

8.扭转和抖动。

再次扭转和抖动针尖,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舒缓病情。

9.拔针。

拔针时需要轻柔,尽量避免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

拔针后再次进行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火针进针是一种专业技术操作,非专业人士不建议自行进行。

如果需要使用火针治疗,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火针疗法的进针方法

火针疗法的进针方法

火针疗法的进针方法
点刺法即将针烧红后迅速刺入选定部位,这是常用的火针针刺方法。

其他针刺方法亦是以点刺法为基础的,只是针刺深度、用针密集程度和所刺部位不同而定。

(1)点刺法
点刺法即将针烧红后迅速刺入选定部位,这是常用的火针针刺方法。

其他针刺方法亦是以点刺法为基础的,只是针刺深度、用针密集程度和所刺部位不同而定。

当需要辨证取穴或针刺经穴、奇穴或针刺压痛点时,多采用点刺法,主要用以缓解疼痛及用于治疗脏腑疾患等全身性病证。

(2)密刺法
密刺法用火针密集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方法,每针之间相隔1cm左右。

针刺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刚接触正常组织为宜。

一般以应视病损病变的皮肤厚薄来选择针具,皮肤厚硬则选用粗火针。

此法常用于治疗增生、角化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

(3)散刺法
散刺法用火针疏散的点刺病灶局部的一种方法。

一般每隔1.5cm刺一针。

多选用细火针浅刺,可疏通局部气血,用于治疗麻木、瘙痒、拘挛、疼痛等。

(4)围刺法
围刺法用火针圃绕病灶周围进行针刺方法,进针间隔以1-1.5cm为宜,进针深浅应视病灶深浅而定。

此法以中粗火针为宜,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多用于治疗皮科、外科疾患如:带状疱疹、臁疮等。

火针的操作方法[试题]

火针的操作方法[试题]

火针的操作方法一、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基本相同,不过侧重于“以痛为腧”的局部选穴。

体位舒适,多取卧位。

消毒严格,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

二、烧针烧针是火针刺法的关键。

.烧针的方法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针,靠近施术部位,烧针后迅速针刺。

烧针的次序先烧针身,后烧针尖。

若针身发红而针尖变冷则不宜进针。

三、针刺深度火针操作一般是快进快出,不留针。

针刺深度主要根据施术部位和病情确定。

1.施术部位胸背部浅刺,1~2分深;四肢、腰臀、腹部稍深,2~5分深。

2.病情实证、痈疽、瘰疬、腱鞘囊肿等病宜适当深刺;虚证、风湿痹痛、皮肤病等病宜浅刺。

四、出针后的处理出针后立即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针深3分以内者不作特殊处理,针深4分以上者,可用创口贴固定1~2天,防止感染。

总结:通过病人身上操作和实习生相互实验,能更好理解火针的操作思考题:1、火针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火针的烧针程度区别?拔罐操作1、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切不可乱动以免罐子由身上坠落。

2、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之部位,应避免有皱襞,突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之处。

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适于拔火罐。

肥胖者、脂肪过多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可,需要时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3、保护患者,勿使着凉,避免吹风。

4、向下取罐子时,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手使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对侧之皮肤,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气由此得以入于罐中,此时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坠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肤收缩亦很易使罐子坠落若于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择未拔过的空隙地方施行。

总结:通过病人身上操作和实习生相互实验,能更好理解拔罐的操作;了解拔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思考题:1、拔罐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拔罐的中医原理?电针操作方法1.先将毫针刺入腧穴有了所需要的“得气”感应。

2.把输出电位器旋纽调到零位。

火针法详细操作

火针法详细操作

6、色素痣
取阿是穴(痣区)。 烧三头火针至白亮,迅速刺入痣中心, 所刺深度由痣的大小而定,与皮肤相平的 痣,进针不宜深过皮下,高出皮肤的痣, 进针可稍深,由痣的中心逐渐向边缘点刺, 但不要刺着正常皮肤。
(三)注意事项
1、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 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3 、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4 、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 洗浴;局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 5 、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 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
明 . 高武 . 《针灸聚英》:总结了 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疾病的经验,他不 仅详细论述了火针刺法的针具选材、 制作、加热方法、刺法、注意事项及 其适应证、禁忌证,而且阐述了火针 刺法的功效机理等内容。其中“烧针 至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反损于 人,不能去病”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针具
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 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针体较粗,针头较钝。 作为针具,以高温下针体硬度高、 针柄不宜导热为优。
点刺,每穴点刺5分深。
( 2 )肩部 取阿是穴、肩髃、肩髎。
以细火针点刺,每穴点刺5分深。
2、瘰疬
以粗火针点刺核上3针(核上部、中央 部和下部),深至核中心部分。
3、慢性结肠炎 4、网球肘
以粗火针浅刺肘部阿是穴2~3针。
Hale Waihona Puke 取水分、中脘、天枢、阴陵泉、命门。 以细火针点刺,每穴点刺5分深。
5、腋臭
取腋部阿是穴(大汗腺口)。 患者仰卧,患侧上肢外展90°,充分暴 露腋窝,首先仔细寻找大汗腺(大汗腺多 有棕纹毛孔,或孔口色暗,其口有黄色汗 液)。将大号火针烧通红后,直刺大汗腺 毛孔中,深达其根基部,深约 1.5 ~ 2 寸, 再于大汗腺的上下左右1寸处选2~4个点, 用烧红的火针斜刺向大汗腺的根基部。刺 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针后保持局部皮肤 干燥,3日后可再针1次。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
取 中 耳 。 ” 血 、 给 使 瘀 水湿 、 浊及 六淫 之邪 外 痰 出 , 祛除 病 因 , 治本 去根 。 而 是
3 .以热 引热 : 火开 外 门 , 毒 外泄 , 借 使 乃治 病 求本 。 通 过 以上 作用 达 到温 壮 阳气 、 生肌敛 疮 、 寒除 湿 、 散 祛 风止 痒 、 祛瘀 除腐 排 脓 、 结 消 肿 、 痛 缓 急 除 麻 木 、 散 止 止 咳定 喘 、 热泻 火解 毒 目的。 清
针 具
般而言, 四肢 、 腰腹 部针 刺稍 深 , 可刺 2 ~5分深 ,
胸背 部针 刺 宜浅 , 可刺 1 ~2分 深 , 至于 痣疣 的针 刺深度 以其 基底 的深 度 为宜 。毫 针火 针 的针 刺 深 度 与 毫 针 针 刺 大致相 同 。
适 应 证
针 具 多选 用 能耐 高温 不变 软 的钨锰 合 金材 料制 作 , 针 柄 以耐 热导 热差 的非金 属材 料 制成 。针 体较 粗 , 针头 较 钝 。作 为针 具 , 以高 温下 针 体 硬 度 高 、 针柄 不 宜 导 热
火 针疗 法借 火 之 力 而取 效 , 毫 针 激 发 经气 , 灸 集 艾
温 阳散 寒 的功效 于一 身 , 临床常 有事 半 功倍 之效 。其 原
理 , 概括为 : 可
痒 、 肿 , 至 出现 脓 点 , 可用 手搔 抓 , 防感 染 , 红 甚 不 以 保持
局部 清洁 , 用碘伏 涂 抹 , 周 内可 消 失 。 可 1 3 .针刺 的深 度 : 根 据 病 情 、 质 、 龄 和针 刺 部 应 体 年
特色疗法 中 国民间疗法
CHI NA NATURO P S ATHY S t 20” . Vo1 ep .19 No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

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临床常用于风湿寒痹、痈疽、瘰疬等疾病。

火针针体较粗,质量坚韧,一般采用员利针或24号、26号2寸长的不锈钢针。

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以及钨合金制成的火针:
弹簧式火针进针迅速,易于掌握深度;三头火针用于体痣、疣的治疗;钨合金火针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少、不易折、高温下硬度强等特点。

火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细火针(针尖直径0.5mm)、中火针(针尖直径
0.75mm)、粗火针(针尖直径1.2mm),针柄套上木柄,以防烫手。

操作方法
(1)深刺法:
即以火针深刺入穴,迅即出针,按压针孔,“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针灸聚英》)。

(2)散刺法:
以火针频频点刺,不计次数。

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既包括不拘部位的较大面积浅刺,亦可反复叩刺某一穴位,如王执中治疗腰痛,“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行履如故”。

此法已鲜报道。

(3)刺血法:
此法在古籍中记载很少。

《针灸资生经》中提到,王执中治其母突发脚肿之症,“以针置火中分热,于三里穴,刺之微见血,凡数次,其肿如失。

”火针刺血法,结合了火针刺和刺血二法,我们以为。

如能进一步加以探讨,可能对治疗某些急症有一定临床价值。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