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美名词解释
《美育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

《美育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梁启超在我国首次提出( B )A.快乐教育 B.趣味教育 C.以美育代宗教 D.游戏的冲动2.美育的载体是( C )A.文字 B.符号 C.形象 D.概念、判断3.审美感知愉悦的特点有( C )A.稳定性、和谐性、意会性 B.美与真的交织、美与善的交织C.直接性、易变性 D.悦心悦意、悦志悦神4.家庭美育的特点是( C )A.计划性、系统性强 B.以自育为主C.对人的影响最持久、最深广 D.美育设施多样化5.审美直觉感受力的最基本因素是 ( A )A.审美知觉 B.审美想象 C.审美领悟 D.审美态度6.音乐的基本特征是 ( B )A.再现性 B.表现性 C.生活性 D.多变性7.“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指的是 ( A )A.审美实践 B.审美创造 C.审美理论修养 D.艺术修养8.音乐主要是借助于声音的( D )直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A.高低 B.强弱 C.缓急 D.流动9.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 )A.社会实践 B.生理需要 C.社会的发展 D.人自身的发展10.把审美创造力称为“美育中的精灵’’的人是 ( C )A.加里宁 B.柏拉图 C.苏霍姆林斯基 D.亚里士多德11.文学在少儿审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 B )A.培养少儿的审美知觉能力 B.培养少儿的艺术思维能力C.发展少儿的直觉洞察力 D.培养少儿的听觉感知力12.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是 ( A )A.美育的愉悦性 B.美育的超功利性C.美育的自由性 D.美育的形象性13.“移情”现象属于 ( C )A.科学情感 B.道德情感 C.审美情感 D.低级情感14.梁启超认为,进行情感和趣味教育可以从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四个方面人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 ( C )A.劳作 B.游戏 C.艺术 D.学问15.听觉艺术的审美媒介是 ( D )A.耳朵 B.审美心理 C.音乐 D.声音16.“耳中见色,眼里闻声”指的是审美知觉的 ( A )A.互通性 B.完形性 C.情感性 D.主动性,17.美的大量存在的形式是 ( B )A.自然美 B.社会美 C.形象美 D.行为美18.视觉艺术中的书法、建筑和园林艺术较为偏重于 ( C )A.摹拟 B.再现 C.表现 D.线条19.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和( C )A.理性B.感性C.协调性D.想象性20.美育的形象性是指具体可感性、生动丰富性和( B )A.主观任意性B.深邃意味性C.抽象概念性D.逻辑推理性21.“以美育代宗教”这一主张是______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设计中的功能美科学美技术美的理解

古代工艺技术的美学体现
.
斗 拱 技 艺
.
在现当代的设计中我们必须要把功能、科学、 技术…等统一考虑。
谢谢,欣赏!
.
.
“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实用美。功能主义认为凡是有用的东西 都是美的,明确表现功能的东西就是美的。这是20世纪初在设计领域中 占主导地位的功能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
.
▪ 功能主义思潮的涌现是现代设计的产物,对于现代设计和现 代美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 19世纪末建筑师沙利文明确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到包豪 斯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
.
▪ 目前世界上所有能举行大赛的高水平体育场馆,几乎没有 哪个是为羽毛球比赛专门设计的。
▪ 经过多次论证,决定采用观众席席下送风的空调设计,也 就是看台内增设空调送风管道,让凉风从观众的座椅下面 吹出来。每两个座位下面,有三个直径各13厘米的送风 口,整个体育馆中,这样的送风口共有1万多个。
▪ 采用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首先是降低了风速。风速大 小与出风管道的横截面积是成反比的,把一个出风口“分 解”成了1万多个出风口,风速当然就小了;其次是避免 了空调风向对场上运动员的影响。一般体育馆空调的送风 管道是在屋顶,风从上面吹下来,再吹向四面的观众席, 冷气在由上面转向侧面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涡旋气流,影 响到羽毛球的飞行线路,现在将出风口设计在观众席下, 回风口设计在两层观众席之间,就避免了涡旋气流的产生。
.
.
鸟巢”的中方设计师们经过多次论证,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 拟方法,对“鸟巢”的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它可以 精确模拟出“鸟巢”的钢结构和膜结构,模拟出91000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 况,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 色标示出来。现在,“鸟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 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无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 是VI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达到较好的舒适度。
浅谈设计美学中的功能美

浅谈设计美学中的功能美发表时间:2020-12-23T12:16:21.86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4期作者:赵妍[导读]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文化的竞争赵妍青岛工学院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文化的竞争,美的竞争,所以产品设计更要注重设计美学上的研究与探索。
设计美学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设计美学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形式美、功能美、技术美和材料美。
而功能美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们购买商品不仅看它的外观是否好看,更重要的是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功能。
功能是使用者对产品最基本的要求。
人们在使用一件产品的过程,是由产品的功能来满足其需求。
?字典中对“功能”的解释是:“一为事功和能力,二为功效、作用”。
德国工程师协会对功能的定义为“一个系统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对输入、输出和状态参数之间的一般关系的抽象”。
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某一种“用”,即使产品实现某一种特定的功能,以供消费者使用,而这一“用”并不只是物体本身的可用性而已,只有真正为人使用的功能,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离开了使用价值,设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例如手机,它有通话功能,上网功能,现在还有必不可缺的支付功能等,如果一款手机不能满足以上我们对手机功能的需求,即使它的外形炫酷,也不会有市场。
所以在手机设计的过程中,外形可以多变,但它的基本功能是一部手机的核心,只有在保持其功能的前提下做形式外观上的改变才是符合人的需求得。
从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创造出能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供人类解决吃喝、安全和基本生存等。
功能虽然不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但它是造物的目标。
功能美是产品最基本最普通的属性,产品的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如果产品失去功能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设计的概念(design):从字面上说,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CI设计: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即CI设计,又称企业识别设计,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加以整合和传达,使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创造最佳经营环境的一种经营战略。
有三个主要的层面: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意匠:意图与匠心,只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
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
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广告:广告是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
陶:陶器的材料是粘土,烧造温度低,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
瓷: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造温度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
唐三彩:指产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于西安洛阳地区的低温多彩釉陶冥器。
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釉下彩: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
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在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文饰成蓝色。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江南一带,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上已达到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设计智慧的杰出代表。
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简称民间工艺、民艺,指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就地取材,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品。
它大致包含三大类内容:一是诸如民间年画、剪纸等具有突出审美情趣的艺术品;二是家具、交通工具、服饰等偏重实用的器物;三是如神像、供品、祭祀器具等带有宗教色彩的物体。
美学原理(4)

选择题、填空题1、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35年《诗的哲学默想录》1750年《美学》2、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心理学经验美学模式。
(第一个明确确立美学的人是费希纳)3、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4、形式美原则中最基本普遍的——对称与拼合5、充实之味美(优美)光辉之味大(崇高)这句话的美指的是——崇高、壮美6、什么东西包含自恋情绪、嘲讽、享乐——酷7、寓教于乐的第一个提出者——贺拉斯8、不属于美学学科性质的是——心理学学科9、审美心理要素:感觉、知觉、想象、情感、领悟P58①感觉:清辉玉臂寒=通感②知觉:“春风又绿江南岸(感光)”的绿是色彩实感,知觉选择性p61③想象:接近想象、类比想象、对比想象。
接近想象:陆游《游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类比想象:“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④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情感的积极主动扩散、包容的运动性。
⑤领悟:顿悟10、形式美的构成要素:色、形、声、质、味1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12、古希腊的悲剧通常是——命运悲剧13、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根据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顺序确定了教育年龄的分期:出生到7岁为第一期:;7至14岁(青春发育期)为第二期;发育期到21岁为第三期。
这种分期对于教育的意义在于,实施美育必须考虑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
14、夸美纽斯重视以绘画、音乐训练感觉、想象力、记忆力及相关的器官,特别重视以美育来发展学生的感觉。
“共通的感觉”。
15、席勒的《美育书简》正式提出“美育”概念,历史上第一部以美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是美育理论形成独立体现的标志,被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
把人性划分为两个部分:不变的人格和变动的状态。
人格相当于理性或形式,状态相当于感性或内容,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
美育是人类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
16、梁启超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美学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尝试者,也是近代中国美育思想的开启者,首次在中国提出"趣味教育"。
10177《设计基础》专项突破

10177设计基础专项突破一、单项选择题1.文字是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
2.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3.设计艺术美包括功能美、形式美、文化美。
4.1969年,美国学者赫柏特·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概念。
美国学者赫柏特·亚历山大·西蒙撰写的著名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5.在众多的标志设计中,创意是标志设计的生命。
6.构成设计是图形、标志、文字、色彩在平面媒介上的经营布局,也可称之为构图。
7.电视包装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
8.电视包装要素包括形象标志、颜色、声音。
9.绿色设计最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程设计的思想。
10.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长马克·德杰尔斯克更是认为“现在是设计的黄金时代”。
11.孔子主张“文质兼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12.产品的功能是重要的,但形式也不能忽视,忽视了形式产品的附加值会受到极大的损失,直接影响产品的经济效益。
13.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包豪斯”的全称是“国立魏玛建筑学校”,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也是当时最著名的设计学校。
14.莫霍伊·纳吉于1937年在芝加哥创立了“新包豪斯”新包豪斯学校。
15.在广告设计中,具象的图形能直接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认知度,使受众容易接受。
16.普通丹麦人的家居设计大都十分简洁而实用,偏爱自然的色彩与质感,给人一种温馨、宜人的感受,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北欧严冬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
17.电视包装的定义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XXX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通过感性经验来表达理念。
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感性经验。
这种经验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包括对于理念的认知和理解。
审美的本质:审美的本质是指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目的。
这种内在规律和目的是相互协调的,产生了自由的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
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目的。
自由劳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因为审美活动需要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指美的客观存在和内在结构所遵循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审美活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揭示和探讨。
美的规律是审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XXX对美的本质的回答是,美就是理念。
美必须是真的,但真与美的区别在于真是思考的对象而不是感觉的对象,美却是感觉的对象。
真只有达到“感性显现”时才成为美,美必须是具有感性形式、可以呈现于意识的。
因此,“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规律”是XXX在论述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不同时提出的,是物质生产实践中的一种规律,而且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规律。
审美活动体验优先于主客二分后的审美静观。
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成为探讨审美本质的基础与出发点。
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普遍必然关系。
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
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审美活动经验是美学原理构成的基本内容,简称“审美经验”。
它是人类审美关系的重要维度,代表审美活动主体的方面与属性。
本章实质是从审美经验现象入手内在地说明审美活动作为“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并将依据审美本质说明审美经验的根源及其前提条件,继而说明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分析审美经验的心理要素,介绍若干审美经验心理模式,最后概述审美经验的文化类型与差异。
10177设计基础章节测试

《设计基础》第1~2章一、单项选择题1.设计艺术的作品功能需求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享受功能-使用功能-鉴赏功能 B.使用功能-享受功能-鉴赏功能C. 鉴赏功能-使用功能-享受功能2.使“设计科学”得以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新兴学科有着重大贡献的是(A)A.西蒙教授 B.马克·第亚尼 C.普列汉洛夫 D.奇尼·波埃利3.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完整的系统研究,可以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的是(C)(4)A.艺术创作 B.艺术作品 C.艺术鉴赏 D.三者均可4. 物质与精神、(C)的双重属性是设计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是一直保有的根本属性。
(6)A.形式与功能B.形式与内容C.实用与审美D.技术与审美5.20世纪30年代后期,世界现代设计中心从欧洲转到美国,于1937年在芝加哥创立“新包豪斯”学校的是(D)(20)A.伊顿 B.克利 C.法宁格 D.莫霍伊·纳吉6.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组织者莫里斯与(B)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领先成立了“艺术与手工艺协会”(18)A.费尔德B.拉斯金C.本森D.克兰7.形式美是( D )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8)A.艺术美 B.技术美C.设计美D.功能美8.非艺术品的本质特征是(B)(7)A.时尚B.功能 C.消费 D.经济9.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的是(D)(19)A.工艺协会 B.德意志制造联盟C.技术美学组织D.包豪斯10.下列不属于中国艺术风格的是(C)(12)A.写意 B.传神 C.写实 D.意境11.在设计艺术中,和谐美表现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宜人原则,二是(B)(10)A.功能原则B.生态原则C.真、善、美原则D.形式美原则12.下列不属于设计艺术的物质材料分类的是(C)(27)A.高分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材料 D.金属材料13.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属于(B)(10)A.物质文化B.智能文化C.制度文化D.观念文化14.下列不属于二维设计的是(D)(21)A.字体 B.标识 C.书籍 D.包装15.下列不属于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的是(D)(19)A.艺术与技术新统一 B.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C.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规律进行 D.形式服从功能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的是( ABDE )(21)A.文字 B.图形 C.材质 D.色彩 E. 构成2.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4)A.主体性B. 形象性C.审美性D.艺术性E.功能性3.设计艺术活动与工业制造活动的关系,经历过(ABC)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美名词解释
功能美是指一种审美标准,强调物体或结构的功能合理性、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和谐统一。
它强调设计不仅要追求美感,更要强调其实际功能,使设计在美学和实用性上取得平衡。
功能美的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初期的美国,当时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强调设计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而不是仅仅追求美感。
功能美的审美标准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
在建筑方面,功能美要求建筑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
例如,现代建筑大师莱特的设计作品中,许多建筑都融合了功能美的理念,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纽约市的自由女神像。
在产品设计中,功能美要求产品设计要注重用户的实际需求,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利、舒适和高效。
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功能美的理念,其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都达到了完美结合。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功能美要求产品设计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例如,宝马公司的汽车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功能美的理念,其汽车的外观和性能都备受消费者青睐。
功能美是一种强调设计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和谐统一的审美标准,它在各个领域的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是设计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