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进场验收的必备文件和资料清单
钢筋验收标准

钢筋验收标准一、进场验收1、质量证明资料检查(1)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
一年内有效的质量抽检报告、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内容:生产厂家、炉种、规格或牌号、数量、机械性能(屈服点、抗拉强度、冷弯、延伸率等)、化学成分(碳、磷、硅、锰、硫等)的数据及结论、出厂日期、检验部门印章、合格证的编号。
如果为复印件,必须加盖销售单位的红章,并且注明原件存放地。
如不能提供上述证明文件,不得进入工地。
(3)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视为不合格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
品种、规格与设计文件上的品种、规格不一致。
机械性能检验项目不齐全或某一机械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
(4)进场的每批钢筋合格证明、复试检验报告应审核并存档。
2、实物质量检查(1)钢筋出厂每捆(盘)上挂有二个标牌(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
(2)钢筋的表面形状、尺寸及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尺寸(直径)应用卡尺来测量。
钢筋外观应无严重锈蚀(鳞片、锈凹),无缩颈断裂、起皮、油污、损伤等。
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一般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次抽检四根,取样长度350mm-450mm,其中2根做拉伸试验,2根做冷弯试验。
三、钢筋堆放要求1、基本要求:场地要坚实平整,在场地基层上铺设一层碎石,并从中间向两边设排水坡度,避免基层出现积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垫木,垫木厚度不应小于20cm,间距15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2、原材堆放:按照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分规格进行堆放,不能为了卸料方便而随意乱放。
3、半成品钢筋堆放: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钢筋进场验收过程与内容

钢筋进场验收过程与内容1证件:检查钢筋原材料是否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每一捆钢筋上是否有挂牌。
2外表: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
2)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表面如若有油污,原材料必须退场)。
3挂牌1)合格的钢筋品牌的正确的悬挂方式——用钢钉固定在钢筋上。
2)不合格的钢筋品牌悬挂方式——用铁丝扎在钢筋上(通常情况下为小厂生产的钢筋)。
4复核证件信息检查钢筋原材料质量证明书中厂名、生产日期、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信息是否与每捆钢筋上的挂牌一致(重点注意捆数、直径、炉罐号)。
1)检查质量证明书中的钢筋级别、捆数与现场挂牌与钢筋是否一致。
2)检查质量证明书中的炉罐号是否与现场挂牌钢筋一致。
3)检查质量证明书(原件)中是否盖有红章。
5直径检测钢筋直径检测: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6见证取样取样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需有专人到场,并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取样时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成型钢筋,不超过60t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
2)现场见证取样现场见证取样;取样时端头部分去掉。
2)取样时切口应平滑,与长度方向垂直且不应小于500mm。
7重量与偏差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Φ28=4.83KgΦ32=6.31KgΦ36=7.99KgΦ40=9.87Kg公式为:0.00617×d×d×长度1)用电子秤称钢筋的实际重量,并根据理论重量算出重量偏差。
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检验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 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 /mm 5.5~12 14~20
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 /% ±7 ±5
22~50
±4
注意:重量允许偏差不分钢筋类别
重量偏差的测量
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 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 mm。长度 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 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 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GB 50204-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检验批的划分
钢筋应按(检验)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 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 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 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GB1499.1-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主要检测参数 拉伸性能 弯曲性能 单位重量偏差
取样依据 GB1499.1-2007钢筋混 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2-2007钢筋混 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2)复验—取样频率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 标准的规定。
公称直径
内径d1
公称直径
内径d1
d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d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6
5.8
±0.3
20
19.3
8
7.7
22
钢筋进场需要的资料

钢筋进场需要的资料
钢筋进场一般流程:
1、厂家提供合格证书原件;
2、如果是复印件应该由由经销商对复印件加盖供应商材料原件证明专用红章,并注明原件存放处;
3、厂家资质,或者经销商资质;
4、供应商材料原件证明;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般需要年检,看是否已按要求年检),或者你直接要正本复印件,正本上不需要年检
2、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3、组织机构代码(看是否按要求年检)
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看是否过期)
5、税务登记证
6、如果是在钢筋经销商处买钢筋,可以盖钢筋经销商的章,同时要索取经销商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这些证件要保证字迹清晰。
钢筋进场验收规范

钢筋进场验收规范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它承担着承重和抗震的重要任务。
钢筋进场验收是保证钢筋质量和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进场验收的规范,并详细阐述其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验收前准备验收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工程技术背景和验收经验,对钢筋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有一定的了解。
(2)准备验收仪器设备:验收仪器设备应齐全,并要对其进行校准和检测,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准备验收文件和记录表格:要准备好钢筋进场验收的相关文件和记录表格,包括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验收要求等。
2.验收内容和要求钢筋进场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检查钢筋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腐蚀、锈蚀、损伤等情况。
表面应光滑、清洁,无明显裂纹和毛刺。
(2)尺寸和偏差:测量钢筋的直径、长度等尺寸,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化学成分: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
(4)力学性能:进行钢筋的拉伸试验,测试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5)连接性能:进行钢筋的焊接、扭转和弯曲等试验,检验其连接性能和可靠性。
3.验收方法和步骤钢筋进场验收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验收前查看:验收人员首先应查看钢筋的证书和标识,确认其材质和型号等信息是否一致。
同时对钢筋的包装和运输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损坏和变形等情况。
(2)表面检查:对钢筋的表面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包括腐蚀、锈蚀、损伤、裂纹和毛刺等情况。
(3)尺寸和偏差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钢筋的直径、长度等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4)化学成分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钢筋样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
(5)力学性能试验: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指标,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
(6)连接性能试验:对钢筋进行焊接、扭转和弯曲等试验,检验其连接性能和可靠性。
钢筋进场验收中的资料记录与管理规范

钢筋进场验收中的资料记录与管理规范钢筋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对其进场验收的资料记录和管理规范十分重要。
合理、准确地记录验收资料,能够为后期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资料管理和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钢筋进场验收中的资料记录与管理规范。
1. 进场验收资料包括:钢筋进场验收资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1 钢筋厂家生产资质和相关证明文件,包括生产许可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等,确保钢筋的合法生产和质量可靠。
1.2 钢筋产品合格证明,包括批次检验报告、化学成分分析报告和力学性能测试报告等,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
1.3 进场运输资料,包括运输车辆证明和货物配送单,确保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没有遭受损坏或质量问题。
1.4 钢筋规格、型号和数量统计,确保钢筋的满足施工需要,并便于后续验收和使用。
1.5 钢筋保护措施记录,包括防锈处理、覆盖材料和贮存环境等,确保钢筋在贮存期间没有受到腐蚀和损坏。
2. 钢筋进场验收的资料记录要求:2.1 配备专人负责资料的登记和管理,确保进场验收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针对每一批次的钢筋,应当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钢筋出厂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
2.3 每一批次的钢筋都需要进行标识和编号,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2.4 对钢筋的规格、型号和数量进行准确统计,并做好记录,便于日后查询和使用。
2.5 记录每次进场验收的日期、验收人员和验收结果,确保进场验收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回溯性。
2.6 对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钢筋要进行专门的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不合格钢筋的使用。
3. 钢筋进场验收的管理规范:3.1 制定进场验收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每一步都能得到有效管理。
3.2 严格执行资料记录要求和要求的验收标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健全性。
3.3 建立钢筋进场验收档案,包括所有进场验收资料和记录,便于事后查阅和核对。
3.4 加强仓储管理,确保钢筋贮存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钢筋受潮或受污染。
钢筋进场检验程序与要求解析

钢筋进场检验程序与要求解析钢筋是建筑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对建筑的安全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钢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每一批进场的钢筋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与要求。
本文将对钢筋进场检验程序与要求进行解析,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钢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一、钢筋进场前的检验程序1. 技术准备阶段:在进场前,施工单位需要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包括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直线测量仪等,以便进行钢筋的外观检验、尺寸测量和硬度测试等。
2. 进场检验证件准备:进场前,供应商需要准备相关的钢筋钢卷跟踪清单、产品合格证明以及供应商的资质证明等文件,以证明钢筋的来源和质量。
3. 外观检验:在钢筋进场后,检验人员首先对钢筋的外观进行检验,主要检查钢筋表面是否有锈蚀、划痕、变形等缺陷情况,确保钢筋的表面光洁度和无明显缺陷。
4. 尺寸测量:钢筋进场后,需要进行尺寸测量,包括检查钢筋的直径、长度、弯曲度等,以确保钢筋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取样分析,对钢筋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包括成分比例、碳含量、硅含量等,以确保钢筋的材质符合标准要求。
6. 机械性能测试:通过机械性能测试,检验钢筋的强度和韧性等指标,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常见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二、钢筋进场检验的要求1. 标准要求:钢筋的进场检验需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例如《建筑用钢筋》(GB1499)和《焊接钢筋网》(GB/T 14981)等。
检验人员需要详细了解相关标准要求,并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2. 批次抽检:钢筋供应商在进场后必须配合检验员进行批次抽检,在一定数量的钢筋中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钢筋的整体质量。
3. 检验记录:检验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批进场的钢筋的检验结果,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各项指标的结果。
这些记录不仅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也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
4. 钢筋质量问题处理:如果发现钢筋存在质量问题,如尺寸不符合要求、机械性能不合格等,施工单位需要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并协商解决方法,确保使用的钢筋符合标准要求。
钢筋进场检验要求及程序

钢筋进场检验要求及程序钢筋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构件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钢筋进场检验成为必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进场检验的要求和程序。
一、进场检验要求1. 质量标准要求:钢筋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第2部分:卷筋钢筋》和GB/T 1499.3-2010《混凝土用钢筋第3部分:带齿钢筋》等。
同时,还应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确定相应的合同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2. 进场证明文件:钢筋供应商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包括钢筋出厂合格证明、钢筋质量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
这些证明文件应包含钢筋的规格、等级、标志、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基本信息,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
3. 交货方式和装卸要求:钢筋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方式进行运输,并在运输中做好防潮、防沙、防撞等措施,以避免钢筋表面出现腐蚀、变形等现象。
在装卸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装卸方式,避免对钢筋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 包装标志:钢筋在进场之前应做好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清楚相关信息,如钢筋的规格、等级、数量、批号等。
包装材料应符合要求,确保钢筋在运输和存放中不会受到污染或损坏。
二、进场检验程序1. 采样和送样在钢筋进场时,应根据抽样检验标准,在供货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部门等各方的见证下,按照一定比例对每批钢筋进行采样,并将样品送往质检部门进行检测。
2. 钢筋外观检验钢筋外观检验是钢筋进场检验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检查钢筋是否存在裂纹、变形、锈蚀等问题。
主要包括钢筋直径和长度的测量、表面质量的检验、弯曲性能的检验等。
3.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是对钢筋的拉伸性能、冷弯性能、抗弯性能等方面进行检验。
这些性能的检测包括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性能等。
4. 化学成分检验钢筋的化学成分检验是为了确保钢筋的组成符合标准要求。
常见的化学成分检测项目包括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进场验收的必备文件和资料清单
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构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要求,钢筋进场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进行钢筋进场验收时,必须准备相应的文件和资料,以便对钢筋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以下是钢筋进场验收的必备文件和资料清单。
1. 钢筋生产企业资质文件:包括钢筋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相关
资质文件。
这是验证钢筋供应商合法性和资质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钢筋质量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 钢筋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相关的检测报告、质量合格证明等。
这些文件是对
钢筋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测报告可以了解钢筋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钢筋出厂编号:每捆钢筋都应有明确的出厂编号,用于追溯钢筋的生产信息
和质量记录。
在验收时,应核对每捆钢筋的出厂编号,以确保所采购的钢筋的可追溯性。
4. 钢筋材料质量合格证:钢筋材料质量合格证是对钢筋材料的全面质量评估的
重要依据,包括钢筋的规格、强度等关键性能指标。
在验收时,应查验钢筋材料质量合格证的真伪和准确性。
5. 钢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钢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是对钢筋强度、抗拉性能等
关键参数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
在验收时,应仔细查看钢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确保钢筋的强度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6. 钢筋运输过程记录:钢筋运输过程记录是对钢筋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变
形等情况进行记录的重要文件。
在验收时,应查看钢筋运输过程记录,以确保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发生损坏或变形的情况。
7. 钢筋防锈措施记录:钢筋防锈措施记录是对钢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是否采
取了必要的防腐防锈措施进行记录的重要文件。
在验收时,应查看钢筋防锈措施记录,以确保钢筋质量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8. 进场检验记录:钢筋进场验收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包括对钢筋外观、尺寸等
进行检查的详细记录。
在验收时,应核对进场检验记录,以确保验收过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以上是钢筋进场验收的必备文件和资料清单。
通过准备和查验这些文件和资料,可以全面评估钢筋的质量,并确保所采购的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在实施验收时,还应遵循相关的验收规范,确保钢筋进场验收工作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和质量监控措施,才能保证所使用的钢筋符合工程要求,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