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及答案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
”于是弗果用。
(《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⑴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⑵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译文: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
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⑴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翻译训练(附答案)及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1)

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5分)星隧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2、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2)“吾将之太行②,驾骥与牛,子交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
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
”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注] ①[耕柱子]墨子的学生。
②[太行]太行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
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
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论衡·儒增》)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5分)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
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
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及答案

《论语·为政》中,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请翻译下列句子,并注释其中关键词语。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答案及注释】(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翻译: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于学习。
注释:吾:我。
十有五:十五岁。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志于:立志于。
学:学问,此处指学习。
(2)三十而立翻译:三十岁就有所成就。
注释:三十:三十岁。
而:就。
立:有所成就,立身行事。
(3)四十而不惑翻译:四十岁就不再感到困惑。
注释:四十:四十岁。
而不惑:不再感到困惑。
惑,疑惑,困惑。
(4)五十而知天命翻译:五十岁就懂得了天命。
注释:五十:五十岁。
而:就。
知:懂得。
天命:天意,命运。
古人认为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
(5)六十而耳顺翻译:六十岁就能顺应各种言论。
注释:六十:六十岁。
而:就。
耳顺:耳顺,此处指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言论,不再固执己见。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七十:七十岁。
而:就。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不逾矩:不越过规矩。
矩,法度,规矩。
通过以上翻译和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对人生各个阶段的认识和期望,强调了学习、成长和顺应天命的重要性。
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答案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原文: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 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翻译: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 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 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 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 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6、画家赵广不屈
• 原文: •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 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 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 •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 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 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 翻译: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 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 “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 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 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 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 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 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 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 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 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 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激动昂扬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 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熊岳高中丁君 2003年10月30日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2.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客大奇之。
------《梦溪笔谈》3.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发《欧阳公事迹》4.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
于驴上吟哦。
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宋《诗话总龟推敲》5.李超,宇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甚得。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令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于即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技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
僧忽一脚挪,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聊斋志异》6.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文言文翻译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战国策·齐策一》云:“孟尝君出行,其从者罗敷,衣锦褧衣,腰佩宝剑,坐于道旁。
有老父过之,下车引弓射之,曰:‘吾闻孟尝君贤,不知其从者何如?今乃盗其衣,腰其剑,何其不仁也!’”【答案】《战国策·齐策一》中说:“孟尝君出行时,他的随从罗敷,身穿锦衣,腰间挂着宝剑,坐在路边。
有个老人路过,下车拿起弓箭射他,说:‘我听说孟尝君很有德行,不知道他的随从如何?现在竟然偷了他的衣服,腰间挂着他的剑,多么不仁啊!’”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平原君虞卿,魏之豪杰也。
魏王封之平原君,号曰‘虞卿’。
虞卿闻赵孝成王崩,即奔赵,赵王以为上客。
虞卿至,赵王与之宴,问曰:‘寡人闻虞卿贤,愿闻其所以自异于众人者何也?’虞卿对曰:‘臣闻之,士有五不臣:一曰不事君,二曰不事亲,三曰不事友,四曰不事生,五曰不事死。
臣之所以自异于众人者,此五者而已。
’”【答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平原君虞卿,是魏国的豪杰。
魏王封他为平原君,号为‘虞卿’。
虞卿听说赵孝成王去世,立即逃奔到赵国,赵王把他当作上宾。
虞卿到达赵国后,赵王设宴款待他,问道:‘我听说虞卿很有才能,想请教他之所以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士人有不臣于五事:一是不侍奉君主,二是不侍奉父母,三是不侍奉朋友,四是不侍奉生者,五是不侍奉死者。
我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这五点。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诗经·小雅·车舝》云:“车舝车舝,其马四骊。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2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22017-05-07十六、黎丘丈人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①邑丈人有之市而罪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②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③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十七、丁氏穿井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能之若此,不若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十八、齐攻宋齐攻宋,宋王使人侯齐寇之所在。
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①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
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
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
如此者三。
其后又使人往视。
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使者遇其兄。
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
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②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
文言文练习翻译及答案

昔者孔子游于匡,颜渊后车。
颜渊问曰:“夫子,何为而迟?”孔子曰:“吾闻之,君子之学也,将以美其身,将以利其行。
吾闻君子之学,将以美其身,将以利其行。
夫美身者,非独辞言之美,亦心术之美也。
夫利行者,非独行之美,亦心术之美也。
吾与回言,必以心术为主,故回后车也。
”
【翻译】
昔日,孔子游历至匡地,颜渊跟随着他的车子。
颜渊问道:“夫子,为何行走得如此缓慢?”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品德,是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有益。
我听说君子学习,是为了美化自己的品德,是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有益。
所谓美化品德,不仅仅是言语的华丽,也是内心修养的美丽。
所谓使行为有益,不仅仅是行为本身的美,也是内心修养的美。
我和颜渊交谈,总是以内心修养为主要内容,所以颜渊才跟在车后。
”
【答案】
1. 昔者:昔日
2. 匡:地名,指匡地
3. 颜渊:孔子弟子,名回
4. 后车:跟在车后
5. 吾闻之:我听说
6. 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7. 美其身:美化自己的品德
8. 利其行:使自己的行为有益
9. 心术:内心修养
10. 以心术为主:以内心修养为主要内容
【练习】
请根据以下文言文原文,进行翻译并给出答案。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国之本也;不仁,必危矣。
”
答案:请自行翻译并填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
”于是弗果用。
(《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⑴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⑵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译文: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
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⑴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⑴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惠王谓卜皮曰:“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
”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 对曰:“王之功至于亡。
”王曰:“慈惠,行善也。
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⑴然则功且安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晋君与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在。
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对。
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
” 清涓曰:“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若君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
”君曰:“善哉言!”(《尸子·贵言》)⑴君奚问栾氏之子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退而有忧色。
申公巫臣进曰:“君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⑴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有忧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贾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⑴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⑴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⑴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1)诚然,卿不朕欺(2分)译文:(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译文:(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译文:12、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
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
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荀子·法行》)(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3)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13、翻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1)盍去诸?(2分)译文:(2)是非若所知也。
(2分)译文:(3)不病于无鸡乎?(1分)译文:(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译文:14、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5分)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①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②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___________________(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
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说苑》)(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
①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2分)②故曰巧伪不如拙诚(2分)③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2分)④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2分)1.⑴夫子患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请让我们用活人(为他)殉葬。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莫”“请”的翻译、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句式)⑵尽管如此,但他患病应当去伺候的人,哪一个比得上他的妻子和家臣呢?(提示:本题重点考查"虽然"的古今异义和固定结构“孰若”的翻译)2.⑴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子罕。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不定指代词“或”和兼词“诸”的翻译)⑵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宝玉当作珍宝,如果(你)把宝玉献给我,(我们)(就)都失去了珍宝。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固定结构“以……为”的翻译和省略句式)3.⑴你是鲁国的上卿,辅佐过两代君王,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可能会认为你吝啬,而且也不给国家带来光彩。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实词“相”“爱”的翻译和“衣”“华”的词类活用)⑵别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却给妾和马那么好的待遇,恐怕(这)不是国相该做的事吧!(提示:本题重点考查“美”的词类活用和固定结构“无乃……乎”的翻译)4.⑴那位相貌美的人自以为美,(但)我不觉得她美;那位相貌丑的人自以为丑,(但)我不觉得她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