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
检验科微生物组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实习单位: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实习人员:XX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选择了在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的重要分支,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此次实习,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基本工作流程的了解在实习期间,我认真观察并学习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标本的接收、制片、染色、镜检、培养、鉴定等步骤。
通过对工作流程的了解,我更加明确了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2. 微生物检验技能的掌握在实习过程中,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了微生物检验的各项实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的检测和鉴定。
通过实践操作,我熟练掌握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能,如无菌操作、微生物接种、培养基的配制、染色镜检等。
3. 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跟随老师学习了微生物检验的专业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条件、检测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对微生物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临床工作的体验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了解了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体验到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在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也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实习人员:XX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微生物检测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微生物检测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对微生物检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围绕微生物检测方法、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展开,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提高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24日实习地点:XX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微生物检测方法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微生物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平板计数、分离纯化、生化试验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微生物分离纯化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操作,分离纯化样品中的微生物。
(2)实验原理:利用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通过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方法,分离纯化微生物。
(3)实验步骤:①配制培养基,进行无菌检查;②将待分离样品进行适当稀释;③用无菌接种环取适量稀释液,涂布于平板上;④将平板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⑤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取单菌落进行纯化。
3. 微生物平板计数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生物平板计数方法,估算样品中微生物数量。
(2)实验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在平板上生长形成单个菌落,通过计数菌落数,可以估算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3)实验步骤:①配制培养基,进行无菌检查;②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③用无菌接种环取适量稀释液,涂布于平板上;④将平板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⑤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计数菌落数;⑥根据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微生物数量。
4. 微生物生化试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检测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2)实验原理: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通过观察其在特定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可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3)实验步骤:①配制培养基,进行无菌检查;②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③用无菌接种环取适量稀释液,接种于培养基上;④将培养基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⑤观察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微生物鉴定。
检验科微生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的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增强对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认识,我于某年某月在XX医院检验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微生物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检验科的专业人员学习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二、实习内容1. 微生物检验基本原理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培养基种类、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以及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2. 操作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包括标本的采集、送检、接种、培养、观察和结果报告等。
具体操作如下:(1)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采集相应的标本,如血液、尿液、分泌物、组织等。
(2)送检:将采集到的标本及时送至检验科,并填写送检单,注明标本类型、采集时间、患者信息等。
(3)接种:根据检验目的,将标本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如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等。
(4)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调整培养温度和时间。
(5)观察:定期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6)结果报告: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
3. 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1)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涂片、革兰氏染色、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
(2)大肠杆菌:通过涂片、革兰氏染色、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
(3)肺炎链球菌:通过涂片、革兰氏染色、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
(4)流感嗜血杆菌:通过涂片、革兰氏染色、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微生物检验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微生物检验科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在2023年的暑假期间,我有幸进入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微生物检验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流程、操作规范和临床意义,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微生物检验科的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 标本的接收与处理:我学习了如何正确接收、登记和保存各类微生物检验标本,包括血液、尿液、分泌物、组织等。
同时,了解了标本保存和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无菌操作、时间限制等。
2. 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计数等基本技术。
具体包括:- 细菌分离与培养:学习了各种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接种方法以及培养条件的选择。
- 真菌鉴定:掌握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计数方法,如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等。
- 病毒检测:了解了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如细胞培养、PCR技术等。
3. 微生物检验仪器操作:熟悉了微生物检验科常用的仪器设备,如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细菌计数器等,并掌握了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
4.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撰写:学习了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要求和撰写技巧,了解了微生物检验报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一个月的微生物检验科实习,我收获颇丰: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规范,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2.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微生物检验原理和临床意义的理解。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积极沟通、互相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严谨、细致、规范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
通过实习,我更加注重细节,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总结与展望此次微生物检验科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微生物检验员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检验在疾病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XX市XX医院检验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微生物检验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掌握常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如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等;3. 提高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 微生物检验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知识,了解了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特性等基本概念,以及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室操作技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微生物检验的常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处理、接种、培养、观察、鉴定等。
具体内容包括:- 样品采集与处理:学习了不同样品的采集方法,如血液、尿液、粪便等,以及样品的保存和处理方法。
- 接种与培养:掌握了不同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法等,以及培养皿的制备、培养条件控制等。
- 观察与鉴定:学会了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从而进行初步鉴定。
3. 微生物鉴定:学习了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如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通过实际操作,对一些常见微生物进行了鉴定。
4. 实验室安全管理:了解了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个人防护、化学试剂的使用、废弃物处理等,提高了安全意识。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收获颇丰:1. 专业知识:对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常用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微生物检验的常规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与同事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篇一:微生物实习报告菌群检测和分析摘要本实验对生活中的几个水样,包括自来水、热干面、冰红茶、南湖水,进行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对大肠菌群的检测利用了多管发酵法,通过记录阳性管数并查最大可能数表(MPN)查出不同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可能含量。
结果显示:热干面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超标;南湖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超标,属于污染状态,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和冰红茶因操作失误未得到可靠结果。
对类大肠杆菌的分析表明,南湖水、校所售的热干面中含有类大肠杆菌。
关键词:水样、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粪大肠杆菌。
AbstractIn this study, several water samples which are universal in our life including tap water, dry noodles, iced tea, water of Nanhu Lake,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bacteria and coli form counts. Coliform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by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positive tubes and check the maximum possible number of tables (MPN)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content of the different water samples coli for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ry noodles bacterial count, coli form counts exceeded; South Lake water total bacterial counts, coli form counts exceeded the polluter of state, should not be directly consumed; water and iced tea did not get reliable results due to operational error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lass of E. coli, containing the Nanhu water, dry noodles sold by the school class of E. coli. Keywords: water samples, coliform bacteria, total bacteria, fecal coliform 1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微生物检验岗位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岗位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XXX医院的微生物检验室进行实习。
作为一名微生物检验实习生,我深刻认识到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它不仅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医院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安全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微生物检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感受到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严谨性和挑战性。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体会。
二、实习内容及体会1.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跟随带教老师学习标本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临床标本是微生物检验的基础,正确的收集和处理标本对于后续的检验工作至关重要。
我学习了不同类型标本的收集方法,如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并掌握了相应的处理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刻理解到严谨的操作流程和良好的无菌观念对于避免交叉污染的重要性。
2.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学习了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这是微生物检验的核心环节,涉及到微生物的鉴定和分析。
我学会了使用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并了解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技巧,并学会了如何判断分离效果。
3. 微生物的鉴定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了微生物的鉴定工作。
微生物的鉴定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等特性的分析,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我学习了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和现代的自动化鉴定系统,了解了各种鉴定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使用生化仪器进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检测,并掌握了微生物鉴定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微生物检验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严谨的操作流程和良好的无菌观念对于避免交叉污染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挑战性,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敏锐的观察力。
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对食品、水质、土壤等进行微生物检验,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地点:XX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三、实习过程与内容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对实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了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习过程(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我们首先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
通过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方法,成功分离出了食品、水质、土壤等样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纯化培养。
(2)微生物的鉴定在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样本中,我们运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通过对比标准菌株,准确地识别出了各种微生物。
(3)微生物的数量测定为了了解样本中微生物的数量,我们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等方法进行了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4)微生物的活性检测为了检测微生物的活性,我们进行了发酵实验、酶活性实验等。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微生物的活性。
(5)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与控制我们还学习了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与控制方法。
通过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空气质量检测等手段,有效防止了微生物污染。
3. 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掌握了微生物检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四、实习总结本次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微生物检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水质监测、土壤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食品微生物检验实习
系别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年级专业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姓名王磊(1140905035)
指导老师王瑶琼、吴菲菲、黄大川
邵阳学院
2013 年12 月10 日
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1.实习时间2013年11月18日—12月8日
2.实习地点:3栋104微生物实验室和3栋108无菌室
3.实习单位:邵阳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二、实习过程概述
11.18动员大会
11.18-20查找资料,制定实习计划表
11.20上交计划表,领器材,清理台面,清洗,烘干,包扎器材
11.21配制细菌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放入37℃恒温培养箱24h,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11.22制备试样,十倍稀释,接种培养
11.23观察,计数,清洗,烘干,包扎
11.24配制察氏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放入37℃恒温培养箱24h,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11.25 制备样品。
十倍稀释,接种。
培养
11.26观察
11.27观察,计数,清洗,烘干。
包扎
11.28配制察氏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放入37℃恒温培养箱24h,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11.29 制备样品。
十倍稀释,接种。
培养
11.30观察
12.1观察,
12.2观察
12.3观察
12.4观察,计数,清洗,烘干。
包扎
12.5配制乳糖胆盐发酵管,灭菌,配制试样、接种,培养
12.6观察是否冒泡
三、实习内容
检测样品:香干
采样的方法:随机抽样法。
取25g样品,加225ml无菌水研磨均匀,依次进行十倍稀释。
实验原理:配制检验菌种培养基并包扎、消毒、灭菌;正确采集样品,处理样品(稀释、样品滴加、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数据处理、分析。
细菌的检测用LB培养基,酵母菌用察氏培养基,霉菌用察氏培养基,大肠菌群的检测用乳糖发酵培养基和EMB培养基
⑴香干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检样
25g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择2~3个适宜的稀释度,各以0.3mL量加入灭菌的细菌培养基中均匀涂布
37℃,24h±2h
菌落计数
数据处理分析,报告
数据记录:
表一:样品中细菌的含量
注:每个平板加入0.3mL的稀释液
实验现象结果记录:细菌菌落颜色为白色,比霉菌和酵母菌落都要小,且形状多为圆形,
⑵香干中酵母菌含量的检测
检样
25g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各以0.3mL量加入灭菌的培养基中均匀涂布
28℃
菌落计数
数据处理分析,报告
数据记录:
注:每个平板加入0.3ml的稀释液
实验现象结果记录:酵母菌落颜色形状为白色表面细润的菌落,也存在少许红色的菌落⑶香干中霉菌含量的检测
检样
25g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2~3个合适的稀释度,各以0.3ml量加入灭菌的察氏培养基中均匀涂布
28±1℃
菌落计数
数据处理分析,报告
霉菌的含量:
注:每个平板加入1ml的稀释液
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长出的霉菌菌落,霉菌菌落有菌丝,菌落的颜色有灰色、黑色、黄色等。
但培养基上除了霉菌菌落以外已有酵母菌菌落,酵母菌菌落为粉红色。
⑷香干中大肠菌群含量的检测
数据记录:
表四:乳糖发酵管产气产酸现象 注:各个稀释度加入1ml 稀释液,杜氏小管中有气泡说明产气,培养基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说明产酸。
(溴甲酚紫为酸碱指示剂,pH5.2为黄色,pH6.8时为紫色)
四、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课程实习,我们主观能动性很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做实验,感觉很好!通过本次实习,我重新温习了微生物实验中基本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纯培养技术、统计计数技术等主要微生物技术。
其次,对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得到强化。
比如,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配制、
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无菌工作台的使用、十倍稀释法等微生物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以及独立生产去离子水。
最后,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些许挫折。
比如,实验室器材不够用,导致我们实验有稍许延后,影响实验心情。
还有就是实验室器材确实很多,但可以用的很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是说器材管理方面很欠缺。
建议加强微生物实验室仪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