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2.2?声音的特性?概念填空1、乐音是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乐音的三要素:、、;3、音调:声音的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赫兹。
〕4、响度:声音的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和距发声间隔的有关。
物体振幅越,响度;听者距发声者越 ,响度越弱;5、音色:指声音的品质。
〔人们根据可以区分乐器或区分人。
〕6、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根据不同人的来断定;高声大叫——指;高音歌唱家——指。
7、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Hz~ Hz,高于20210Hz叫波;低于20Hz叫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一、选择题1、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节奏不同2、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翻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区分声音的主要根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妈妈,妈妈,外婆来了……〞小花接听喊道。
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断定是外婆打来的〔〕A.声音的音色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响度D.声音悦耳动听5.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答复下列问题才能让教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8、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展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假如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那么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二填空题9.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超过346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B.10dB的声音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学生听不到教师讲课的回声,其原因是学生太多,回声被吸收2.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能得出A.音调相同,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音色相同C.音调、音色都相同D.音调、音色都不相同3.“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4.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5.用二胡和大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时,听众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频率不同6.如图所示的是小东在晚会上用古琴演奏的情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琴声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的音色不同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8.如图是导游在旅游区常用的扩音器,用它进行讲解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增大声音的响度9.无其它声音干扰下的广场中,扬声器持续发一个音“呜------”(此声音的强弱保持不变),用分贝仪测出的声音强度用A表示,分贝仪与扬声器距离用s表示,A与s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二上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训练

人教版初二上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训练1.音调:声响的上下叫。
用来描画物体振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叫,单位是,符号。
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音调越。
大少数人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Hz到 Hz。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把高于20210Hz的声叫做。
2.响度:声响的强弱叫做。
物理学中用来描画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生声响的响度越。
响度除与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有关。
3.音色:音色又叫质量。
不同发声体,收回声响的不同。
音色由发声体的决议。
随堂练习1.如图是探求声响发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收回声响,说明声响是由物体的而发生。
〔2〕改动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响的发作改动。
〔3〕增大塑料尺振动幅度,那么声响增大。
2. 物体在1s的时间里假设振动150次,频率就是 Hz。
3. 日常用语中的声响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独一的.例如〝一名男高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
4. 接听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响,这主要是依据声响的来判别的;戴着耳机在喧闹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求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响的。
5. 在CCTV的一次春节晚会上,小沈阳先模拟了阿宝的歌声,又模拟了刀郎的歌声,都活灵敏现,小沈阳之所以〝以假乱真〞,从物理声学的角度讲,声响有三个特性:,它主要模拟了其中的特性,才如此神似。
6.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高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响中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7. 看电视时,我们调理电视机音量,改动的是电视机声响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达速度8. 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收回的声响,主要是由于不同乐器收回声响的〔〕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 D.传达速度不同达标练习9. 某同窗在钢琴上用同一力度按如下图的乐谱弹奏,钢琴琴键收回声响不同的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音色、响度、音调10. 以下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A.〝引吭高歌〞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11.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进程中,听声响就能判别壶里水位的上下,由于〔〕A.随着水位降低,音调逐渐降低B.随着水位的降低,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进程音调坚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进程音调坚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12. 人能感受声响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少数人能听到的声响的频率范围20~20210Hz.大象交流的〝声响〞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响〞,是由于〔〕A.大象收回的声响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21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13.人睡觉,蚊子在远处飞时听不到它的声响;当它飞到耳边时〝嗡嗡〞的声响令人觉得厌恶.以下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蚊子的翅膀振动收回声响B.蚊子在远处时收回次声波C.蚊子飞近耳朵时收回超声波D.蚊子从远处飞到耳边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变大了14.传达千百年被称为〝西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降低 B.响度增大C.音色改动 D.音调降低15. 操场上,体育教员的口令近处同窗听到了,而远处的同窗没有听清楚,其缘由是〔〕A.远处同窗听到的声响振动幅度大B.教员收回的声响音色不好C.教员收回的声响频率低D.远处同窗听到的声响响度小16.以下不是为了增大响度的事例是〔〕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响B.开大会时为使在场的人均能听到而运用扩音器C.听报告时远处的同窗把手挡在耳朵前面D.电影院墙面加工得不太平整润滑17. 一种新型保险柜装置有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前设定的暗语才干翻开,他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区分主人声响的依据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18.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窗制造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对此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反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反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反19.在学习二胡的演奏中,小明发现琴弦收回声音音调上下受各种要素的影响,决议对此进行研讨,和同窗们讨论提出以下几种猜想:编号资料长度横截面积A 尼龙55 1B 尼龙55 0.5C 尼龙80 1D 镍合金①0.5猜想一:琴弦收回声响的音调上下,能够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收回声响的音调上下,能够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收回声响的音调上下,能够与琴弦的资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能否正确,他和同窗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停止实验。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

2.2 声音的特性1.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可用来研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4.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5.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出的声音是由它的振动产生的C.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6.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
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7.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音叉钢琴长笛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都不相同8.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A.声音越来越大B.声音越来越小C .声音大小保持不变D .音调越来越低9.学校在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时,会拉响警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B.发声体振动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C.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振幅有关D.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声音的音色2.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C.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D.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3.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弹奏古筝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C.演奏前需要调弦,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D.演奏时细琴弦发声的响度大4.如图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关于该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是探究响度与振动频率的关系C.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会改变D.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会改变5.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作战部队向近距离的目标敌人准备发起迅猛进攻时,会吹响冲锋陷阵的冲锋号,当冲锋号响起时,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一步生,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关于冲锋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冲锋号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用力吹响冲锋号是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响度C.冲锋号喇叭口的作用是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音调D.战士们能分辨出是冲锋号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调6.在学习声现象的过程中,制作了“土电话”、“水杯琴”、笛子、小吸管乐器等。
关于小制作中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说明固体能传声B.在几个相同的杯子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组成“水杯琴”,它的音调高低与装水多少有关C.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笛管振动产生的D.通过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改变吸管乐器的音调7.如图是两位女孩拨动琴弦,用古筝合奏我国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情景,琴声婉转悠扬()A.琴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琴声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D.通过琴声的音色可辨别出演奏乐器为古筝8.某声音测试仪器的产品参数如下表:产品型号G250升级版备注测量范围20~135dB声音强弱等级的显示测量精度±1.5dB频率响应27.5~8.5kHz产品能工作的频率该测试仪器在同一位置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声音强弱等级的示数如图,则()A.该仪器用于测量声音的音调B.声源发出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C.甲声音的传播速度较快D.声源发出甲声音时每秒振动次数较多二、多选题9.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0.某学校八年级(13)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两者的响度不同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显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声的缘故11.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低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12.为庆祝伟大祖国74华诞,梧州市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合唱时,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唱声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C.老师能通过音调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现场多数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三、填空题13.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上,一首《上春山》被大家广为传唱,小华只听声音都能知道不是原唱,这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判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诗人能辨别出是蝉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3.吉剧是我省特有的戏曲剧种。
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锣、鼓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色相同B.乙、丙的音调相同C.乙、丙的响度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5.元旦晚会上,小琳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下列有关古筝演奏说法错误的是A.拨动琴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B.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琴弦停止振动,琴弦停止发声D.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6.如图所示,是运动会比赛场上同学们敲鼓为运动健儿们加油的场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鼓声主要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鼓声传播不需要介质C.使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鼓声随着响度的增加,传播速度加快,从而传的更远7.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①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瓶子和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①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①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①用嘴吹气时,哨声音调最高的是最左边的瓶子①敲击瓶子时,所产生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最右面的瓶子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8.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C.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9.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控制噪声只有消声一个环节C.响度由振动的频率决定D.正常人耳能听到10Hz的声音10.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音调最低的是()A.B.C.D.二、填空题11.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5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够”或“不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一场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听众能根据不同乐音区分出不同的乐器,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某声源发出相同的声音,波形如图,经相同厚度a、b两种隔声材料包裹后,同一距离处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
已知材料a、b相比,材料a的隔声性能较好。
右侧四幅图中有两幅图对应材料a、b隔声后显示的波形,其中对应材料a的是()A.B.C.D.3.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变为3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4.有一种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频率不同D.音色不同5.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缓慢摩擦使其发出声音。
下面关于水杯发声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发声的音调与杯中水量无关B.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C.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高D.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6.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钟,改变了乐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8.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则后者比前者的()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变小9.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老师上课时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同步课堂检测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同步课堂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男低音歌唱家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2.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图,有关图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音调相同的是乙、丙B.声音响度相同的是甲、乙C.甲的响度小,乙的响度大D.丙的频率小,丁的频率大5.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非洲的冈比亚按蚊可以靠声音的差别来区分不同的种群.不同亚种的蚊子在声音频率上有差别.当同一亚种的两只冈比亚按蚊互相接近时,它们会调整各自的声音频率,达到一个较好的“和声”.这种区分不同种群的方式是依靠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6.下列成语表示响度大的是()A.震耳欲聋B.掩耳盗铃C.隔墙有耳D.耳濡目染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音叉、长笛发声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B.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C.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D.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8.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二、填空题9.声音的三要素是:①________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大,音调越高.②________也叫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________越大,距发声体越近,________越大.③________也叫音品,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三、简答题10.我们拿百元钞票买东西,当商贩没有验钞机时,通常总是折动几下或者拿着钞票甩动几下,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1.(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男低音和女高音歌唱家中的“低”和“高”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1.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
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4.寄生蝇一般听到寄主(如蟋蟀)发声,就能凭听觉确定其位置,将卵产于寄主体表,幼虫孵出后就钻入寄主体内吞食其身体,寄生蝇一般听到捕食者(如蝙蝠)发声,就立刻逃逸。
蟋蟀发声频率是5.0×103Hz.蝙蝠发声频率是 1.25×105Hz.林区需要吸引寄生蝇杀灭害虫,养蚕中心需要驱赶寄生蝇以保护蚕宝宝,林区和养蚕中心需要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分别为()A.5×10-3s 1.25×10-5sB.1.25×10-5s 5×10-3sC.2×10-4s 8×10-6sD.8×10-6s 2×10-4s5.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的是要想响度大,应该用重锤敲,使振幅变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8.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人听到声音的大小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9.下列有关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词语“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B.可以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和月球间距离C.拉二胡时演员调节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发出声音的响度D.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10.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先将话题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两个敲响的音叉甲和乙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A.甲声波的频率较大B.乙声波的频率较大C.两次声波的频率一样大D.甲声波传播速度较慢11.某中学生用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学习英语,他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振幅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个人不同的音色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音调发生了改变D.“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13.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A.音色不变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14.关于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是城市中禁止鸣笛标志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15.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16.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和;响度相同的是和。
(填“甲”、“乙”、“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不同。
17.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振动而产生的。
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1)”、“re(2)”、“mi(3)”三个音阶,则do(1)这个音阶与图位置对应。
18.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
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是否合理: ,原因是: 。
(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
19.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 、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 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0.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入高度不同的水,来研究“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首先,小组同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fa (4)”“mi (3)”“ri (2)”“do (1)”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接着小组同学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do (1)”“ri (2)”“mi (3)”“fa (4)”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
由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同样的瓶子,例如玻璃瓶甲,为什么向瓶口吹气发出“fa (4)”的音,而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出“d (1)”的音?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发现主要是由于 不同。
(2)小组同学由两次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不同,音调不同。
(3)接着,小组同学又用示波器来显示敲击丙、丁两瓶身时的振动波形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2(a)是敲击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图2(b)是敲击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由于两次敲击时的用力程度不同,从波形图上能反映出瓶身发出的响度也不同,其中敲击瓶身的响度大(均选填“丙”或“丁”)。
(4)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还得出可以用此实验的规律判断生活中一些实例的发声体。
例如:吹笛子时,用手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的声音,与上述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提着水壶向热水瓶里灌开水听到的声音会发生改变,与上述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
(选填“向瓶口吹气”或“用锤敲击瓶身”)。
21.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2)如图甲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越高。
(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图丁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其发声物体是(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当水量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2.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23.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有关,而且是越大,响度越(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24.小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华的发现及示意图,推理填空:(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填“快”或“慢”);(2)右图的Ⅰ区是口琴的音区(填“高”、“中”或“低”);(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5.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16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