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

GLQC04-2008XXXXXXXX公司焊条电弧焊工艺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守则1 总则1.1 为了保证锅炉焊接质量,特制定本通用工艺守则。

1.2 本通用工艺守则适用于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工程中材质为低碳钢管道的焊条电弧焊焊接。

2 编制依据2.1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2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材料要求3.1 管材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经入厂检验合格。

3.2 焊接材料应按设计规定选用。

设计无规定时,应选用焊缝金属性能、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应且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接材料。

常用焊接材料按下表选用3.3焊条使用前应安规定进行烘干,领用焊材时必须使用焊条保温筒.4.焊工要求受压元件的施焊焊工必须是经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试合格的焊工。

施焊项目与焊工证所规定项目相符,中断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者和对所有焊接设备焊材不熟悉时,焊工应重新进行考试。

5. 施焊所用焊接工艺必须经过焊接工艺评定。

除应遵守本通用工艺守则外,对具体的施焊工况应编制专门的焊接工艺卡。

6 焊前准备6.1 焊缝的位置应合理选择,使焊缝处于便于焊接、检验、维修的位置,并避开应力集中区。

各种焊缝之间的关系,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6.1.1 有缝管对口,纵缝之间应相互错开100mm以上;6.1.2 地沟和架空管道两相临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大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50mm;6.1.3 直埋供热管道两相临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不小于2m;6.1.4 在有缝管上焊接分支管时,分支管外壁与其它焊缝中心的距离,应大于分之管外径且不小于70mm。

6.2 焊缝坡口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加工,无要求时可参照下表:6.3 外径和壁厚相同的管子或管件对口,应做到外壁平齐。

对口错边量在壁厚5mm以下时为0.5mm,在6~10mm范围内为1.0mm。

6.4管径不等或壁厚不等时,外侧厚度差不超过3mm时,内侧厚度差超过1.5mm时,应将厚出一侧管材削薄至平齐。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

GLQC04-2022XXXXXXXX公司焊条电弧焊工艺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守则1 总则1.1 为了包管锅炉焊接质量,特制定本通用工艺守则。

1.2 本通用工艺守则适用于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工程中材质为低碳钢管道的焊条电弧焊焊接。

2 编制依据2.1 《蒸汽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2.2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尺度》3 材料要求3.1 管材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经入厂查验合格。

3.2 焊接材料应按设计规定选用。

设计无规按时,应选用焊缝金属性能、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应且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接材料。

常用焊接材料按下表选用焊条使用前应安规定进行烘干,领用焊材时必需使用焊条保温筒.4.焊工要求受压元件的施焊焊工必需是经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测验与办理规则》测验合格的焊工。

施焊工程与焊工证所规定工程相符,中断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者和对所有焊接设备焊材不熟悉时,焊工应从头进行测验。

5. 施焊所用焊接工艺必需颠末焊接工艺评定。

除应遵守本通用工艺守则外,对具体的施焊工况应编制专门的焊接工艺卡。

6 焊前筹办6.1 焊缝的位置应合理选择,使焊缝处于便于焊接、查验、维修的位置,并避开应力集中区。

各种焊缝之间的关系,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有缝管对口,纵缝之间应彼此错开100mm以上;地沟和架空管道两相临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大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50mm;直埋供热管道两相临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不小于2m;在有缝管上焊接分支管时,分支管外壁与其它焊缝中心的距离,应大于分之管外径且不小于70mm。

6.2 焊缝坡口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加工,无要求时可参照下表:6.3 外径和壁厚不异的管子或管件对口,应做到外壁平齐。

对口错边量在壁厚5mm以下时为,在6~10mm范围内为。

管径不等或壁厚不等时,外侧厚度差不超过3mm时,内侧厚度差超过时,应将厚出一侧管材削薄至平齐。

6.5 不得在焊缝两侧加热延伸管道长度。

锅炉安装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工艺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在锅炉安装中的基本程序、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通用工艺规定。

1.2本标准适用于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安装。

1.3锅炉安装工程除应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3.82Mpa的锅炉安装应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额定蒸汽压力<3.82Mpa的锅炉安装应执行《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

2.引用标准2.1原劳动部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2.2原劳动部颁发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7]74号)2.3原劳动部颁发的《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356号)2.5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劳人锅[1988]1号)2.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第11号令)2.7《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2.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2.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 5031-94)2.1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 5007-92)2.11《工业锅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1-87)13.施工工艺程序3.1散装锅炉施工工艺程序3.1.1成片水冷壁管的散装锅炉施工工艺程序23.1.2单根炉管的散装锅炉施工工艺程序33.2整体安装锅炉施工工艺程序4.施工准备4.1安装前应对下列随机技术资料进行审查:4.1.1锅炉图纸(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锅炉房平面布置图);4.1.2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4.1.3锅炉质量证明书;4.1.4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4.1.5受压元件重大设计更改资料;44.1.6锅炉热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等。

21802粉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21802粉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煤粉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21802-2006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煤粉锅炉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施工技术资料2.1.1.1 锅炉出厂资料:锅炉图纸:包括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书、焊接质量证明和水压试验证明);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受压元件重大设计变更资料;锅炉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过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烟风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热膨胀系统图;汽水系统图等。

2.1.1.2 施工图纸齐全,并经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2.1.2 执行标准、规程、规范、标准劳动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5047锅炉机组篇;DL5031管道篇;DLJ58化学篇;SDJ279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5069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国务院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TSG G3001《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TSGG7001《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DL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国质检[2002]109号《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JBJ2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通用规范);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三篇:锅炉机组篇;第六篇: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第七篇:管道篇;第八篇:水处理、制氢装置篇;第九篇:焊接工程篇;第十一篇:整套试运篇。

GB50309《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标准当前,工作压力为 2.5Mpa 的锅炉受压容件,使用的钢材、无缝钢管,主假如低碳钢 15g、20g、22g。

这类低碳钢含碳量低,塑性好,一般没有淬硬性,焊接性很好,所以,焊接时一般不需要采纳特别举措,焊后也不需热办理。

施焊时可采纳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及气焊的方法。

焊条一般采纳 E4303 型焊接重要焊缝时,可采纳E4315、E4316 型焊条。

多年的施焊经验告诉我们,低碳钢焊接中,只需按正常工艺施焊,焊成的接头,其强度、塑性、韧性及严实性都会知足要求, 可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转。

以下把锅炉无缝管焊接工艺重点指导以下:1、坡口一般采纳V 型单侧斜角为30°-35 °,钝边为20-30mm 。

2、焊接对口前,一定将坡口内外壁10-20 mm 范围内的油、锈、漆垢清理洁净,至呈金属光彩,并检查确认无裂纹。

3、关于顶栅水冷管假如一端与锅筒胀接,另一端与集箱焊接时应先焊接后胀接。

4、保证对口质量,单面焊的局部错口量,不得超出0.6 mm,双面焊局部错口量不超出 1.5 mm,禁止在坡口空隙内填塞它物。

5、管子接头施焊前要用卡具固定,不行任意点焊固定。

6、管子接头施焊前点焊固准时要错开焊接开始点部位和停止点部位。

7、不得在坡口外的管壁上任意打火引弧。

8、焊条使用前,一定经150℃烘干箱干燥1-2 小时后,使用时应装入保温筒,通电恒温50℃寄存。

不得乱放在施工点,造成焊条湿润。

9、正式施焊时各项焊接参数应按现场焊接指导书施焊。

10、水平固定焊的环缝可分两半圆形焊接,从仰焊部位中心线前10mm处起焊,按仰—仰立—立—立平- 平焊的地点,仰焊用压弧法,立焊用挑弧法,焊到平焊地点时,应当超出中心线10 mm熄弧,后半圈开始焊时,应将前半圈起弧处吹去10 mm而后用挑弧法反方向从下向上焊接,焊完一层—清理焊渣—再焊第二层–直至焊满。

11、垂直固定焊的环缝,焊接中保持焊条与管子相对角度不变,熔池控制为椭圆形,运条时电弧只在熔池中斜素往返摇动,采纳不灭弧半击穿法焊接。

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50273—2009
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boiler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2009—03—19 发布
200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本规范不适用于铸铁锅炉、交通运输车用和船用锅炉、核能锅炉、电站锅炉安 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锅炉安装前和安装过程中,当发现受压部件存在影响安全使用的质量问 题时,必须停止安装,并报告建设单位。 1.0.4 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1
2 基础检查和放线
2
3 钢架
3.0.1 钢架安装前,应按施工图样清点构件数量,并应对柱子、梁、框架等主 要构件的长度和直线度按表3.0.1的规定进行复检。
表 3.0.1 钢架主要构件长度和直线度的允许偏差
构件的复检项目
允许偏差(mm)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4
柱子的长度(m)
>8
+2
-6
≤1
梁的长度(m)
>1~3 >3~5
>5
柱子、梁的直线度 ≤1
0 -4
0 -6 0 -8 0 -10
长度的 1‰,且不应大于 10
0 -6
>1~3
0
-8 框架长度(m)
>3~5
0
-10
>5
0
-12
≤5
0
-3
>5~10
0
-4
拉条、支柱长度(m)

锅炉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锅炉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目的本规则规定了本公司锅炉焊接的基本要求。

2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的余热锅炉。

3焊接材料3.1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

3.2焊材选择原则3.2.1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并结合余热锅炉的使用条件综合考虑选用焊材。

3.2.2焊材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3.2.3焊缝金属的性能应高于或等于相应母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或满足图样规定的技术要求。

4焊接评定锅炉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且满足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4.3.2.2的附加要求。

受压元件之间的对接焊接接头;受压元件之间或者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要求全焊透的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

5焊前准备5.1焊接坡口选择原则5.1.1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5.1.2避免产生缺陷5.1.3减少焊接变形与应力5.1.4操作方便5.2坡口加工5.2.1碳素钢可采用冷加工法,也可采用热加工法。

5.2.2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法,若采用热加工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应使用冷加工法去除。

5.2.3根据产品图纸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标准坡口或自行设计,可参考GB985.1和GB985.2规定。

5.2.4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无裂纹、分层和夹渣。

5.2.5坡口表面及两侧(手工电弧焊各10mm,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各20mm)应将水、铁锈、油污和其它杂质清净,见金属光泽。

5.3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保温;焊丝需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成分符合要求。

5.4预热5.4.1锅炉制造过程中,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左右。

5.4.2根据母材化学成分、焊接性、厚度、焊接接头拘束程度、焊接方法和焊接环境综合考虑是否预热。

5.4.3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择。

5.4.4采用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3倍,且不小于100mm。

锅炉管道焊接施工工艺

锅炉管道焊接施工工艺

锅炉管道焊接施工工艺一、引言锅炉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是指在锅炉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对管道进行焊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合理的焊接工艺可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焊接材料选择1. 管道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一般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2. 焊条的选择要根据材料的种类和焊接工艺进行合理搭配,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三、焊接工艺流程1. 管道的准备工作:包括管道尺寸的测量、切割、倒角和清洁等。

2. 管道的对接:将两根管道对接在一起,要保证对接面的平整和紧密。

3. 焊接前的预热:对于厚壁管道或高合金材料,需要进行预热操作,以减少焊接应力和避免冷裂纹的产生。

4. 焊接操作:根据材料的类型和管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焊、埋弧焊等。

5. 焊后处理:包括焊缝的清理、除渣、修磨和防腐等工作,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外观。

四、焊接质量控制1. 焊接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焊接资质和经验,保证焊接质量。

2. 管道焊接接头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焊缝应均匀、平整且无裂纹。

3. 焊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焊接参数,如焊接电压、电流、焊接速度等,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质量。

4. 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射线或涡流检测,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或焊接材料不合适,解决方法是加强焊接预热和控制焊接参数。

2. 焊接接头强度不够:可能是焊接操作不规范或焊接材料质量不过关,解决方法是加强焊接工艺控制和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

3. 焊接接头出现气孔:可能是焊接过程中有杂质或焊接电流不稳定,解决方法是提高焊接环境的清洁度和稳定焊接参数。

六、安全注意事项1. 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2. 焊接作业区域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

3. 焊接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电击等事故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安装焊接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锅炉受热面管子、管束、锅筒与管子、集箱与管子、锅炉本体管道、异种钢接头和锅炉钢结构的焊接及返修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钢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

2.1.2 根据焊接母材的钢号,正确选择相应的焊接材料。

2.1.3焊条和焊丝的牌号和直径,钨极的类型、牌号和直径,保护气体的名称和种类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2.2 机具、设备2.2.1 设备:氩弧焊焊接设备、交直流电焊机、气焊设备、热处理设备、射线探伤设备、超声波探伤设备、磁粉探伤设备、烘干箱角、磨机、碳弧气刨等。

2.2.2 机具:焊缝检测尺、保温筒等。

2.3 作业条件2.3.1 焊接允许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焊接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表2.3.12.3.2 锅筒、集箱已经安装完毕。

2.4 技术准备2.4.1 参加作业的施焊焊工,必须持有与所焊项目相对应的焊工考试合格证,必要时尚需做焊接试件,以验证其技术状况是否合乎要求。

2.4.2 根据焊接项目,编制有针对性的焊接工艺指导书,并按其规定焊接工艺试件后,经检验后作出焊接工艺评定,以验证焊接工艺指导书是否合适。

2.4.3 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有危险性的施工项目需要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 操作工艺3.1 钢结构的焊接钢架、平台、扶手、拉杆等钢结构的焊接应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3.1.1 确认组对装配质量符合要求,首先进行组件点固焊,点固焊长度宜为20~30mm,且牢固。

3.1.2 全部组件点固焊后,应复查组件几何尺寸无误后方可正式焊接。

3.1.3 为了保证焊透,厚度超过8mm的对接接头要开V型或K型坡口进行焊接,并应满足焊缝加强高度和焊脚高度要求。

3.1.4焊接时应采取对称、跳焊,分段退焊等方法,以控制焊接引起组件变形。

3.1.5焊缝末端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3.1.6多层焊,焊接下一层之前要认真清除熔渣。

3.1.7多层多道焊,邻间焊道接头要错开,严禁重合。

3.2 锅炉受热面管子及管道的焊接水冷壁、对流管束、过热器、省煤器管子的对接焊口,管子与集箱、锅筒或其管座的对接焊口,锅炉管道对接焊口,焊接时应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3.2.1 对口要求3.2.1.1 锅炉管子一般为V型坡口,单侧为30°~35°。

对口时要根据焊接方法不同留有1~2mm的钝边和1~3mm的间隙。

3.2.1.2 对口要齐平,管子、管道的外壁错口值不得超过以下规定:(1)锅炉受热面管子:≤10%壁厚,不超过1mm;(2)其它管道:≤10%壁厚,不超过4mm。

3.2.1.3 焊接管口的端面倾斜度应符合表3.2.1.3的规定。

焊接管口的端面倾斜度(mm)表3.2.1.33.2.1.4 管子对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内外壁10~15mm范围内的油、锈、漆、垢等清除干净,并打磨出金属光泽。

3.2.2 焊接要求3.2.2.1 管子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3.2.2.2 点固焊时,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资质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

3.2.2.3 在对口根部点固焊时,焊后应检查各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点焊。

3.2.2.4 管子一端为焊接,另一端为胀接时,应先焊后胀。

3.2.2.5 管子一端与集箱管座对接,另一端插入锅筒焊接,一般应先焊集箱对接焊口。

3.2.2.6 管子与两集箱管座对口焊接,一般应由一端焊口依次焊完再焊另一端。

3.2.2.7 水冷壁和对流管束排管与锅筒焊接,应先焊两个边缘的基准管,以保证管排与锅筒的相对尺寸。

焊接时应从中间向两侧焊或采用跳焊、对称焊,防止锅筒产生位移。

3.2.2.8 多层多道焊缝焊接时,应逐层清除焊渣,仔细检查,发现缺陷必须消除,方可焊接次层,直至完成。

3.2.2.9 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不得重合。

3.2.2.10 直径大于194 mm的管子和锅炉密集排管(管子间距≤30m m)的对接焊口,宜采取二人对称焊,以减少焊接变形和接头缺陷。

3.2.2.11 焊接过程应连续完成,若因故被迫中断,再焊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3.2.2.12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收弧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3.2.2.13 管子对接焊缝均为单面焊,要求做到双面成型,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3.2.2.14 由于焊接可能在焊口处引起折弯,其折弯度应用直尺检查,在距焊缝200mm处间隙不应大于1mm。

3.2.2.15 对质量要求高的焊缝,推荐采用氩弧焊或氩弧焊打底、普通焊填充盖面的方法,以保证焊缝根部成型良好。

3.2.2.16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锅炉,锅筒和集箱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以及管子和管件的手工焊对接接头,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接。

3.2.2.17 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以防产生裂纹。

3.2.2.18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本人的代号钢印。

3.2.3 焊口返修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

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中、高合金钢不超过二次。

并应遵守以下规定:3.2.3.1 彻底清除缺陷。

3.2.3.2 制订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工艺要求进行。

3.2.2.3 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重做热处理。

3.2.4焊前预热3.2.4.1焊前预热温度应根据钢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结构刚性、可焊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3.2.4.2 常用管材焊前预热温度见下表。

常用管材焊前预热温度表3.2.4.2注:1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可按下限温度降低50℃。

2当管子外径大于219 mm或壁厚大于或等于20 mm时,采用电加热法预热。

3.2.4.3 壁厚大于或等于6 mm的合金钢管子在负温下焊接时,预热温度可按表3.2.4.2规定值提高20~50℃。

3.2.4.4壁厚小于6 mm的合金钢管子及壁厚大于15 mm的碳素钢管子在负温下焊接时,也应适当预热。

3.2.4.5 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三倍。

3.2.4.6 施焊过程中,层间温度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且不高于400℃3.2.5 焊后热处理3.2.5.1 下列焊接接头焊后应进行热处理:(1)壁厚大于30 mm的碳素钢管子与管件;(2)耐热钢管子与管子(第3.2.5.2条规定的内容除外)3.2.5.2 凡采用氩弧焊或低氢型焊条,焊前预热和焊后适当缓冷的下列焊口可免做热处理。

(1)壁厚≤10 mm,管径≤108 mm的15CrMo、12Cr2Mo钢管子;(2)壁厚≤8 mm,管径≤108 mm的12CrMoV钢管子;(3)壁厚≤6 mm,管径≤63 mm的12Cr2MoWVB钢管子。

3.2.5.3 常用钢材的焊后热处理温度见表3.2.5.3。

焊接常用钢材的焊后热处理表表3.2.5.33.2.5.4 热处理的方法(1)工频感应加热图3.2.5.4-1 工频感应加热装置工频感应加热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使管子金属产生涡流而发热。

热处理时,先在管子上包上几层石棉布或石棉绳,然后绕上软电缆或装上可拆式的铜片加热器,匝间固定并绝缘后,即可通电。

导线的截面及匝数通过计算求得,使用的电功率、电流数值可根据管子直径的大小及壁厚而定。

二次电压不超过65V ,一般采用电焊机并联,匝数为20匝左右。

图3.2.5.4-1 为工频感应加热装置。

感应加热法沿厚度方向加热比较均匀,适用于低温退火。

(2)电阻加热利用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的幅射热对焊件进行加热。

图3.2.5.4-2为电阻加热装置,它由两半片组成,电阻丝固定在每半片的轻质耐热材料上。

加热时将两半片合在管子焊缝上,固定后即可通电。

这种方法的加热温度很高,可进行高温退火。

(3)煤气加热利用煤气(或混合气体)火焰进行加热。

加热器由一般钢管做成,管上钻有小孔,煤气从小孔中喷出,点燃后即可加热,如图3.2.2.5-3所示。

一般用于低温退火。

1—管子;2—电缆;3—石棉布(绳);4—焊缝图3.2.5.4-2 电阻加热装置1—管子;2—电阻丝(或硅碳棒);3—炉体;4—固定炉体的吊环;5—接线螺丝;6—轻质耐火材料(4)氧—乙炔焰加热一般小直径管的焊缝(Φ108mm 以下),可以使用大号焊炬加热。

4 质量标准4.1焊接接头分类检验的项目、范围及数量,按表4.1进行。

焊接接头分类检验的项目范围及数量 表4.1图3.2.5.4-3 煤气加热装置 1—火焰;2—加热工件;3—环形喷火器注:①经焊接工艺评定,且具有与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的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图的焊接接头,可免去硬度测定。

②经焊接工艺评定,且按作业指导书施焊的锅炉受热面管焊接接头,可免作割样检查。

③钢结构的无损探伤方法及比例按设计要求进行。

④烟、风、煤、粉、灰管道应做100%的渗油检查。

4.2焊缝外观检查4.2.1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它项目检查。

4.2.2 锅炉受压元件的全部焊缝(包括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质量应符合如下要求:4.2.2.1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平滑过渡;4.2.2.2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夹渣、弧坑和气孔;4.3焊缝无损探伤4.3.1 需做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后进行无损探伤。

4.3.2 无损探伤人员应按劳动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可承担与考试合格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伤工作。

4.3.3集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焊缝(受热面管子接触焊除外),射线或超声波探伤的数量规定如下:4.3.3.1当管子外径大于159mm,或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时,每条焊缝应进行100%探伤。

4.3.3.2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 59mm时,至少为接头数的25%。

4.3.3.3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但小于9.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至少为接头数的25%。

4.3.3.4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0MPa但小于3.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至少抽查接头数的10%。

4.3.4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集中下降管的角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

4.3.5对接接头的射线探伤应按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规定执行。

射线照相的质量要求不应低于AB级。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1MPa的锅炉,对接接头的质量不低于ІІ级为合格;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的锅炉。

对接接头的质量不低于ІІІ级为合格。

4.3.6 管子和管道的对接接头超声波探伤可按SDJ6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的规定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