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题库

合集下载

毛概第3章题库《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第3章题库《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答案: 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8-3;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6-2;3、国民经济恢复是在()年间。

A.1949-1950 B.194-1951 C.1949-1952 D.1949-1953答案:C ;考题来源:教材p68-34、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6-25、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

A.私营经济B.国营经济C.合作社经济D.公私合营经济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7-36、下列几种阶级中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7-2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p66-2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答案:C ;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69-1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 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70-210、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毛概题库(多项选择题)

毛概题库(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ABC)A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 把马克思主义向全世界传播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BCD)A 建党以来的全党共识B 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C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D 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3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必须始终坚持(AB)A 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B 正确区别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C 坚决维护、始终遵循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和指示D 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所以要否定其历史地位4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ABD)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统一战线D 独立自主5 下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的是(BCD)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6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表述有(ACD)A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 是改造了的马克思主义C 是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所作的新的科学判断D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C)A 什么是社会主义B 建设什么样的党C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怎样建设党8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期间,邓小平提出了(ABC)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 “三个有利于”标准D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命题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ABC)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 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多项选择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10 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BC)A 立党之本B 执政之基C 力量之源D 胜利之望1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以下要求,即(ABCD)A 面向现代化B 面向世界C 面向未来D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12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些规律包括(ABC)A 共产党执政规律B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 自然辩证法规律1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 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BCD)A 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B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C 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D 它是战胜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武器2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ABCD)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 党的思想路线不同表述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毛概第三章习题(1)

毛概第三章习题(1)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选题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 __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B)P54A.社会B.国家C. 集团D.个人2.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__之分。

(D)P54A.初级形式B.中级形式C. 中高级形式D.高级形式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__社会形态。

(C)P44A.间质性B.间接性C. 过渡性D.完全性4.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__。

(D)P61A.57.6%B.60.5%C. 65.8%D.67.8%5.1957年,我国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__。

(B)P61A.40%B.45%C. 50%D.55%6.__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C)P59A.新民主义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C. 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革命7.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__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A)P59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集体制C. 社会主义国营制D.共产主义公有制8.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说过:“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__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D)P57A.适当赏罚B.精神激励C. 物质鼓励D.说服教育9.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年开始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展开。

(B)P47A.1952B.1953C. 1954D.195510.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企业的改造和对__相结合。

毛概第三章自测题(2014修订版)

毛概第三章自测题(2014修订版)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C.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性的社会形态?A.独立 B.完善 C.过渡 D.进步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种经济成分?A.三B.四C.五D.六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种?A.三B.四C.五D.六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代表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D.私人资本主义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阶级构成中,()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7、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为()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8、党的( )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A.七届一中B.七届二中C.七届四中D.七届五中9、建国初期,党内关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预期时间约为()A.三到五年B.十到十五年C.十五到二十年D.二十到二十五年10、在建国初期,我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采取的手段有()A.没收官僚资本B.开展互助合作C.加工订货D.经销代销11、毛泽东在( )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A.1952年9月 B.1950年6月 C.1953年6月 D.1954年2月12、( )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A.1952年9月B.1950年6月C.1953年6月D.1953年12月1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被概括为()A.一体两翼B.一化三改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四马分肥1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B.第一个五年计划C.社会主义现代化D.社会主义科技化15、马克思、恩格斯在()中最早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A.《哥达纲领批判》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16、()最早提出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7、毛泽东在下列哪一文献中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A.《论十大关系》B.《新民主主义论》C.《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D.《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 )开始的A.1952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1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在( )基本完成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20、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阶段为()A.合作社B.互助组C.高级社D.初级社21、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入社参加集体劳动的人员采取()的分配方式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平均分配D.自行分配2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采取的主要方法为()A.直接剥夺B.和平赎买C.说服教育D.自愿捐献23、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运作形式B.垄断资本主义的别称C.战时共产主义的资源调配方式D.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2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利润分配方式为A.按劳分配B.按资本分配C.平均分配D.四马分肥25、()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同时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概多项选择习题-毛概多项选择习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概多项选择习题-毛概多项选择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多项选择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A.国营经济B.合作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答案:A,B,C,D分数:2题型:多选题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答案:A,B分数:2题型:多选题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 )。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B.逐步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B,C,D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B.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的土地答案:A,B分数:2题型:多选题5.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家庭承包答案:A,B,C分数:2题型:多选题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A.放任自流B.自愿互利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答案:B,C,D分数:2题型:多选题7.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D.委托经销代销答案:A,B,C,D分数:2题型:多选题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D.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答案:A,B,C分数:2题型:多选题9.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C.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采取委托加工、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的形式D.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A,B,C,D分数:2题型:多选题10.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毛概机考第三章

毛概机考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是在(B)。

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A)。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国民经济恢复是在(C)。

A.1949-1950年B.194-1951年C.1949-1952年D.1949-1953年4、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5、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D)。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7、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B)。

A.私营经济B.国营经济C.合作社经济D.公私合营经济8、下列几种阶级中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B)。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10、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所指的过渡时期是(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毛概第三章练习题

毛概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1.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 没收官僚资本B.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 剥夺封建地主阶级的财产D.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2.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4.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法是对民族资产阶级( )A.和平赎买B.剥夺生产资料C.公私合营D.生活上给出路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二、多项选择1.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B.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E.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2 .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在于()A、基础不同B、性质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解决方法不同 E.前者用专政的方法,后者用批评自我批评的方法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确立B.劳动人民从此成为生产资料主人,摆脱受剥削受压迫地位C.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一五”提前超额完成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E.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4.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主要阶段包括(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E.合作社5.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E.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简答题1.三大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四、论述题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A 2C3B4A5C二、多项选择1ABCD2ABCDE3ABCDE4ABC5 BD三、简答题1. 第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绝对统治地位。

毛概第三章

毛概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点:1、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2、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难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阶段,一定要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发展。

——周恩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在政治上,实行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2、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在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从而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使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

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这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一切城乡资本主义都是允许其存在和发展的。

个体经济:中国的小农经济发展动向,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矛盾A建国后头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1952年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2年9月以前,毛泽东认为先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这个阶段也许十几年,也许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1)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2)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D )
A.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D.半社会主义性质
2单选(2分)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B )
A.半社会主义性质
B.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资本主义性质
3单选(2分)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B )过渡而来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单选(2分)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领导阶级是(D )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各革命阶级
D.工人阶级
5单选(2分)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性质是( D )
A.半社会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社会主义国营性质
6单选(2分)
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D )
A.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D.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7单选(2分)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的(A )
A.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
B.合作社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
C.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占绝对优势
D.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
8单选(2分)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B )
A.典型示范
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C.自愿互利
D.国家帮助
9单选(2分)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D )
A.统购包销
B.计划订货
C.委托加工
D.公私合营
10单选(2分)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1单选(2分)
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是( D )
A城市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2单选(2分)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对于“赎买”的含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D )
A.国家有偿地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C.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D.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13单选(2分)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D )年开始的
A.1978
B.1949
C.1956
D.1953
14单选(2分)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D )
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C.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D.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5单选(2分)
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B )
A.恢复国民经济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社会主义改造
16多选(2分)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三种经济势力和三种阶级力量,就集中地表现为(AB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
D.国营经济和私人经济的矛盾
17多选(2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ABD )
A.委托加工
B.委托经销代销
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计划订货
18多选(2分)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ACD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要求急,发展快
C.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多选(2分)
社会主义改造的成绩(ABCD )
A.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促进了全国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D.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20多选(2分)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AB )
A.列宁的革命转变思想
B.马克思、恩格斯过渡理论
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D.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