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章习题参考答案与第三章习题

合集下载

《内部审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内部审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内部审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习题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控制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为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2.说明内部审计与独立性之间的关注。

内部审计的概念和独立性概念是一枚硬币上的正反面,内部审计离不开独立性,离开了独立性的内部工作就不能称之为内部审计。

3.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加强,内部审计的对象会发生什么变化?早期的内部审计,只局限于审查会计账目和财务报表,其目的仅仅在于纠正会计差错和揭露弊端。

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和生产经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审计也更加重要。

因此,内部审计的作用,已不局限于审查会计账目和财务报表,而且包括评价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并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4.内部审计的职能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是指内部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

内部审计有什么职能,有多少职能,这些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来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来决定的。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活动、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得以发挥的。

二、案例分析题1.分析甲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利弊。

公司的内部审计由总经理领导的体制,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完成评价经理层受拖经济责任的职责。

但是,这种体制能较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的意见、建议能受到经理层的重视。

2.用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说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由党委(党组)下设置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第二章内部审计职业习题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分析说明内部审计机构通过什么方式发挥作用?通过明确内部审计机构领导模式、职责权限、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发挥作用。

[资料]信息传输原理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资料]信息传输原理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章 习题题(1.1)英文字母中e 的出现概率为0.105,c 的出现概率为0.023,o 的出现概率为0.001,试分别计算它们的自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

解:由题意可得Ie= -log0.105=3.25bitIo= -log0.001=9.97bitIc= -log0.023=5.44bit∴字母e 的自信息量是3.25bit ,字母c 的自信息量是5.44bit ,字母o 的自信息量是9.97bit 。

题(1.2)某个消息由字符A,B,C,D 组成,已知它们的出现概率为83)(=A P ,41)(=B P ,41)(=C P ,81)(=D P ,试求由60个字符所构成的消息,其平均自信息量是多少比特。

解:由题意可得H (x )= -(38log 38+14*2*log 14+18log 18)=1.906bit∴由60个字符构成的消息的平均自信息量是1.906*60=114.36bit题(1.3)在二进制信道中信源消息集为}1,0{=X ,且已知出现概率)1()0(P P =。

信宿消息集为}1,0{=Y ,信道传输概率为41)0|1(=P 和81)1|0(=P 。

试求该信道所能提供的平均互信息量),(Y X I 等于多少?解: ∵ P Y/X =13,4471,88⎡⎤⎢⎥⎢⎥⎢⎥⎢⎥⎣⎦,P X =11,22⎡⎤⎢⎥⎣⎦∴P Y = P X *P Y/X =11,22⎡⎤⎢⎥⎣⎦*13,4471,88⎡⎤⎢⎥⎢⎥⎢⎥⎢⎥⎣⎦=97,1616⎡⎤⎢⎥⎣⎦∴H (Y )=-(916log 916+716log 716)=0.989bitH (Y/X )=12H (14,34)+12H (78,18)=0.678bit∴I (X ,Y )=H (Y )-H (Y/X )=0.989-0.678=0.311bit题(1.4)在二进制对称信道中传输消息}1,0{=X ,接收到的消息为}1,0{=Y 。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习题参考答案(1)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习题参考答案(1)

严新华主编《水力学(修订本)》教材(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s m /10006.126-⨯=ν;空气的动力粘性系数s Pa ⋅⨯=-51081.1μ。

1-2 活塞移动速度s m V /49.0=。

1-3 动力粘性系数s Pa ⋅=151.0μ。

1-4 2/5.11m N =τ。

1-5 阻力矩m N M ⋅=6.39。

第二章 习题答案2-1(a )图中2/6.68m KN p A =;绝对压强2/93.169m KN p A='。

(b )图中22/4.29,0,/6.19m KN p p m KN p A B C -===;绝对压强222/93.71,/33.101,/93.120m KN p m KN p m KN p AB C ='='='。

2-2 20/4900m N p -=;液面真空值20/4900m N p V =。

2-3(1)2/54.115m KN p A =';2/47.17m KN p A =。

(2)压力表读数m h m KN p M 213.1,/63.92==。

2-4 A 点表压强2/8.9m KN p A -=;液面空气真空度2/6.19m KN p V =。

2-5 m H 40.0=。

2-6 cm h 1284=。

2-7 O H 84.172mmh V =。

2-8 ①2/22.185m KN p p B A =-;②2/42.175m KN p p B A =-。

2-9 ⑴21/86.1m KN p p B A -=-为油时:ρ;⑵21/784.0m KN p p B A -=-为空气时:ρ。

2-10 ⎪⎭⎫⎝⎛-='b a 1ρρ;gH b a p p BA ρ=-。

2-11 241/1084.118m N p ⨯=。

2-12 )/3.101(/84.37822m KN p m KN p a =='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自动控制理论第4版全套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第4版全套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多速电风扇的转速控制为开环控制。

家用空调器的温度控制为闭环控制。

1-2 设定温度为参考输入,室内温度为输出。

1-3 室温闭环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器、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等组成,其中温度控制器可设定希望达到的室温,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参考输入,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室温为反馈信号。

温度控制器比较参考输入和反馈信号,根据两者的偏差产生控制信号,作用于电加热装置。

1-4 当实际液面高度下降而低于给定液面高度h r ,产生一个正的偏差信号,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使调节阀增加开度,使液面高度逼近给定液面高度。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2-1 (1)()()1453223++++=s s s s s R s C ; (2)()()1223+++=s s s ss R s C ; (3)()()1223+++=-s s s e s R s C s2-2 (1)单位脉冲响应t t e e t g 32121)(--+=;单位阶跃响应t t e e t h 3612132)(----=; (2)单位脉冲响应t e t g t 27s i n 72)(2-=;单位阶跃响应)21.127sin(7221)(2+-=-t e t h t 。

2-3 (1)极点3,1--,零点2-;(2) 极点11j ±-.2-4)2)(1()32(3)()(+++=s s s s R s C . 2-5 (a)()()1121211212212122112+++⋅+=+++=CS R R R R CS R R R R R R CS R R R CS R R s U s U ; (b)()()1)(1222111221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U s U 2-6 (a)()()RCsRCs s U s U 112+=;(b)()()141112+⋅-=Cs RR R s U s U ; (c)()()⎪⎭⎫⎝⎛+-=141112Cs R R R s U s U . 2-7 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恒定()()()⎥⎦⎤⎢⎣⎡++++=Θφφπφm e a a a a m a C C f R s J R f L Js L s C s U s 2602. 2-8()()()φφφπφ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26023.2-9 ()2.0084.01019.23-=⨯--d d u i .2-10 (2-6) 2-11(2-7)2-12 前向传递函数)(s G 改变、反馈通道传递函数)(s H 改变可引起闭环传递函数)()(s R s C 改变。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1.21 按控制方式分类,开关件分为机械开关、 电磁开关和电子开关等。
机械开关的特点:直接、方便、使用范围广,但 开关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电磁开关的特点:用小 电流可以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自动转换,它常用 在自动化控制设备和仪器中起自动调节、自动操作、 安全保护等作用。电子开关的特点是体积小、开关 转换速度快、易于控制、使用寿命长。
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1.1)
1.1 对电流通过时呈现阻碍作用的元件称为电阻。 电阻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标称阻值与允许偏差、 额定功率、温度系数等。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上与一管理级习题及参考
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1.2)
1.2 对普通固定电阻的检测,一是外观检查,看 电阻有无破损情况;二是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 电阻的阻值,将测量值和标称值进行比较,从而判 断电阻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否出现短路、断路及 老化现象。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 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11/27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习题及参考 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主要内容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一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二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三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四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五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六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 第七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3.3PF
±10%
数码法
(5)
0.56μF
±10%
文字符号法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上与一管理级习题及参考
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1.12)
1.12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选用万用表的 或 挡检测二极管。
测量二极管极性的方法:将两表棒分别接在二极 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棒对换, 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

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参考答案

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参考答案

耗时,可得母线 B 的电压为 110×(11/110)=11kV。若误用升压变压器(相同电压等级下, 升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 10.5/121kV) , 则母线 B 的电压为 110× (10.5/121) = 9.55kV<11kV。
1
1-5
输电电压、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这三者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 答:对应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有一最合理的输电电压。一般说来,当输送功率
(b)对于 100km 的双回输电线
R
r 0.21 100 100 10.5() 2 2
X
x1 0.416 100 100 20.8() 2 2
G0
(c)等值电路
10.5 j20.8
B 2b1 100 5.467 10 4 ( S )
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可以输送的距离就越远;当输电距离一定时,输送功率越大,所需 的输电电压就越高。
1-6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哪些接地方式?各具什么特点?适用于哪些电压等级的系统? 答: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两类, 其中不接地方式还包含中性
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低。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形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大,要求 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但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升高。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的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高,但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当系统中一相接地时,不 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不大,不必切除接地相,但这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升高为相电 压的 3 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适用于 60kV 及以下系统。对于 3-60kV 网络,若单相接地时 接地点容性电流超过规定数值,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
150km VA=220k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对错判断题1.自由物品(free good)就是不要钱随便拿的物品。

【F】2.经济物品是就是需要节约使用的物品。

【T】3.技术进步将彻底消除稀缺现象。

【F】4.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稀缺现象。

【T】5.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

【T】6.经济学家的效率标准是国库收入最大化。

【F】7.当生产力充分发达了,三个基本问题就不存在了。

【F】8.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体系。

【T】9.计划经济是一个集中决策机制。

【T】10.微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F】11.宏观经济研究污染治理问题。

【F】12.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

【T】13.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F】14.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较为静态的分析。

【F】15.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

【T】16.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

【T】17.规范经济学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号召性的。

【T】18.理论就是一组假设。

【T】19.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

【T】20.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经济选择是有目的的选择。

【T】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C】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2.稀缺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A.人贪得无厌B.各种物品的存量太少C.技术不发达D.都对3.说“资源是稀缺的”指【B】A.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B.相对与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4.经济物品是【C】A.有用的物品B.有交换价值的物品C.稀缺的物品D.都对5.稀缺现象导致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是【B】A.饥饿问题B.分配问题C.压迫D.失业6.微观经济学研究【D】A.消费者的选择B.生产者的选择C.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化D.都对7.宏观经济学研究【A】A.失业B.多个市场的同时均衡C.产业结构调整D.税收制度8.市场经济【A】A.是分散决策体系B.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C.用市场价格引导人们的行为D.都对9.实证经济学研究【A】A.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B.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C.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D.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10.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冰激凌价格上升,那么,需求量将会如何变化?回答这个问题的是【B】A.静态均衡分析B.比较静态均衡分析C.动态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对错判断(下述每一说法,你认为正确就在题干后括号内写T,否则写F)。

1.需求曲线描述了,其它条件不变,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T】2.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零。

【F】3.其他不变,收入改变,需求曲线移动。

【T】4.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数量,如果两条需求曲线通过同一点,则在那一点处,较陡的那条的弹性更大。

【F】5.如果需求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价格水平越高,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越大。

【T】6.供给曲线的斜率是负的。

【F】7.成本降低,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或者说供给增加。

【F】8.如供给是一条直线,则供给的价格弹性为常数。

【F】9.均衡价格是使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

【T】10.其他不变,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上升。

【T】11.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则价格上升。

【F】12.需求曲线越陡峭,则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越大。

【T】13.如供给线为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则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交易量增加。

【T】14.如果价格可以自由浮动,则短缺不会长期存在。

【T】15.如需求价格弹性为-2,价格上升1%,则需求量减少2。

【F】16.如现在市场均衡价格为P=100元,而政府准备对这种商品规定最高限价为110元,那么,市场价格将上升到110元(其它条件不变)。

【F】17.需求增加则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则供给增加,供给增加则需求减少,从而价格回到原有水平。

【F】18.如果需求是水平的直线,则供给的变化不会影响价格。

【T】19.对一种商品征收消费税,会使市场价格上升。

【T】20.接上题,价格上升的程度恰为消费税率。

【F】21.西方经济学中说到人们是理性的是指人们都很聪明。

【F】22.微观经济学分析通货膨胀问题。

【F】23.宏观经济分析各种商品的产量问题。

【F】二、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一)类1.设需求由Q d=100-P描述,如价格为P=20,则需求量为【D】A.50B.60C.70D.802.接题1,价格为P=2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B】A.-1B.-0.25C.-2D.-0.13.接上题当P等于多少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A】A.50B.60C.70D.804.设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现在的价格为P=100元,需求量为1000个,那么价格上升10元,需求量减少多少?【B】A.100B.200C.300D.4005.一种产品的供给是直线且通过原点时,该产品供给【B】A.富有弹性B.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都可能6.设需求方程为为P=40-Q,供给方程为P=10+2Q则均衡价格为【A】A.30B.20C.25D.357.接题6,如政府最高限价为P=20,则短缺为【B】A.10B.15C.20D.258.接题6,设进口商愿意以P=25元供给任意数量的这种商品,开放和自由贸易情况下均衡数量为【B】A.10B.15C.20D.259.接题6,进口量为【C】A.5B.6C.7.5D.710.当需求是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时【A】A.需求价格弹性为零B.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C.需求价格弹性为—1D.供给无弹性11.在得到某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中可以变动的一个是【D】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

1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以是:【C】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1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B】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

14.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线与另一条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系A.不相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15.假定玉米市场中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C】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了20%;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将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将上升超过20%。

16.当两种商品之一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程度,那么,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D】:A.正;B.负;C.0;D.1。

17.均衡价格是【A】A.需求线与供给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C.支持价格;D.限制价格。

18.均衡价格一定随着【B】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和供给减少而上升。

19.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其他条件不变,为增加收益,生产者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B.适当提高价格C.保持价格不变D.不断地降低价格20.对某种商品征收交易税,【D】A.价格上升B.供给量减少C.需求量减少D.都对三、多项选择题1.需求是其他条件不变,【ABC】A.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B.需求量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的关系;C.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量;E.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2.需求的决定因素有【BCDE】A.价格B.收入水平C.偏好D.相关商品的价格3.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当价格上升时,【AE】A.需求量减少;B.需求量增加;C.需求曲线向左平移;D.需求曲线向右平移;E.需求曲线不动。

4.有可能导致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ABCDE】A.工资水平B.利率C.地租D.技术水平E.税率5.学费上升的原因可能是【ABCD】A.人们的收入增加了B.人口的年龄结构C.政府减少了教育支出D.师资流向其他行业E.外国人在我国办学6.政府制定最高限价的可能后果是【ACDE】A.短缺B.剩余C.排队D.配额E.社会风气败坏7.政府实施支持价格(最低限价)的可能后果是【BCD】A.短缺B.剩余C.供过于求D.降价的压力E.涨价的压力8.价格机制的功能有【ABCD】A.传递信息B.奖励某些生产者C.惩罚某些生产者D.协调生产与消费E.便于征税9.对某种商品征收交易税的可能结果是【ACE】A.价格上升B.价格下降C.交易量减少D.交易量增加E.政府税收增加10.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有【ABCE】A.该商品是否生活必需品B.该商品占消费者支出的比例大小C.该商品是否容易被其他商品替代D.该商品的供给情况E.观察期的长短第二章需求与供给补充题1.稀缺性是指( c)。

A.生产家具的木材太少 B.生产粮食的土地太少C.可用的经济资源与人类的欲望相比总是显得不足的D.生产力不发达造成了物品供给不足2.若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可以断定(c )。

A.X商品与y商品是互补品 B.X商品是低劣品,y商品是正常商品C.X商品与y商品互为替代品 D.X商品与y商品是无关品3.下列哪些因素变化不会引起商品需求曲线的移动( d )。

A.消费者收入减少 B.消费者对商品评价降低C.替代品价格上升 D.商品的自身价格的下降4.下列哪个因素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电脑的需求量( c )。

A.生产电脑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B.厂商预期电脑的价格会趋于下降C.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便宜 D.生产电脑的原材料价格下降5.香烟的生产厂家被征收烟草税,假设纵轴为税后价格,横轴为数量,那么( a )。

A.香烟的需求曲线将左移 B.香烟的需求曲线将右移C.香烟的供给曲线将左移 D.香烟的供给曲线将右移6.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l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则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 a )。

A.P=60,Q=10 B.P=10,Q=6 C.P=40,Q=6 D.P=20,Q=207.考察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我们可以断定( c )。

A.厂商收益与价格同方向变化 B.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C.厂商收益与价格反方向变化 D.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化8.若因为汽油价格的上涨而提高了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则对乘坐公交车的( c )。

A.需求量将会增加 B.需求将会增加 C.需求量将会减少 D.需求将会减少9.均衡价格随着( d )而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