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合集下载

传感器B值

传感器B值

B值是热敏电阻器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 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

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

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 值换算成电阻温度系数:电阻温度系数=B值/T^2 (T为要换算的点绝对温度值)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

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

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RT1 :温度 T1 ( K )时的零功率电阻值。

RT2 :温度 T2 ( K )时的零功率电阻值。

T1、T2 :两个被指定的温度( K )。

温度传感器选用指南选择温度传感器比选择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所需要考虑的内容更多。

首先,必须选择传感器的结构,使敏感元件的规定的测量时间之内达到所测流体或被测表面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仅仅是敏感元件的温度。

实际上,要确保传感器指示的温度即为所测对象的温度,常常是很困难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温度传感器的选用,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被测对象的温度是否需记录、报警和自动控制,是否需要远距离测量和传送。

(2)测温范围的大小和精度要求。

(3)测温元件大小是否适当。

(4)在被测对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场合,测温元件的滞后能否适应测温要求。

(5)被测对象的环境条件对测温元件是否有损害。

(6)价格如何,使用是否方便。

容器中的流体温度一般用热电偶或热电阻探头测量,但当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比探头的预计使用寿命长得多时,或者预计会相当频繁地拆卸出探头以校准或维修却不能在容器上开口时,可在容器壁上安装永久性的热电偶套管。

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1英寸=2.54厘米1/2.3英寸CCD相机传感器,对角线约1.1厘米。

宽:8.8mm;高:6.6mm。

(近似值,仅供参考)所谓的1/2.7,1/2.5,1/1.8,1/1.7,1/1.6,2/3等,里面的分子1是一个标准,分母越大,CCD越小。

所以,你说的尺寸中2/3英寸是最大的,到底有多大呢?衡量比例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沿用最早CCD应用在摄像机上的标准,指长12.8mm×9.6mm的面积,其对角线为16mm,所以1就是指的对角线为16mm。

故可以计算出1/1.8英寸的ccd:(12.8/1.8)x(9.6/1.8)=7.11mm x 5.33mm同理可以计算2/3英寸即1/1.5英寸的ccd:(12.8/1.5)x(9.6/1.5)=8.53mm x 6.4mm 有了这个标准,相信你自己就可以算出你关心的数码相机的CCD的长和宽了吧。

追问:哥们这是怎么算的啊?是分母除以分子么?回答:是按照1/1英寸为标准的对角线为16mm,而长宽比是4:3,所以标准的长宽就是12.8mm x 9.6mm。

所以别人对于数码相机的CCD大小,不需要写出具体的长、宽各是多少,而只需要给你个和标准之间差的倍数就可以了。

即1/1.8就是说标准去乘以这个系数,即长宽都乘以1/1.8就可以了。

小尺寸传感器的这种表示方式是指的对角线长度,但是不同长宽比面积是不同的,例如3:2和4:3的传感器面积,就算是同样的对角线长度面积也不同,长宽比越接近1:1面积越大常见的1/1.6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8.07×5.56毫米,面积是44.8692平方毫米常见的1/2.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6.17×4.55毫米,面积是28.0735平方毫米1/1.63英寸传感器面积大约1/2.3英寸传感器的1.6倍,性能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画质差异肉眼明显可见当然只看传感器面积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有像素多少问题,如果1/1.63传感器像素比1/2.3传感器高很多,可能单个像素点的宽度就差不多,那么性能也就差不多,所以单个像素点的宽度才是问题的核心不过像1/1.63英寸这种数码相机中的大尺寸传感器,一般都是高端机型使用的,强调高画质,所以不会把像素做得太高,高像素小传感器是中低端卡片机用来忽悠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消费者的度为1/1.63英寸,不过这个对角线是包含了框架的尺寸的,所以实际的有效感光部分要比它小一些.然后传感器的长宽比例,以对角线长度来标注的话都是4:3的,这样你就可以计算出他们各自的实际尺寸了1英寸=25.4毫米。

[精华]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精华]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精华]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1英寸=2.54厘米1/2.3英寸CCD相机传感器,对角线约1.1厘米。

宽:8.8mm;高:6.6mm。

(近似值,仅供参考) 所谓的 1/2.7,1/2.5,1/1.8,1/1.7,1/1.6,2/3等,里面的分子1是一个标准,分母越大,CCD越小。

所以,你说的尺寸中2/3英寸是最大的,到底有多大呢,衡量比例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沿用最早CCD应用在摄像机上的标准,指长12.8mm×9.6mm的面积,其对角线为16mm,所以1就是指的对角线为16mm。

故可以计算出1/1.8英寸的ccd:(12.8/1.8)x(9.6/1.8)=7.11mm x 5.33mm 同理可以计算2/3英寸即1/1.5英寸的ccd:(12.8/1.5),(9.6/1.5)=8.53mm x 6.4mm 有了这个标准,相信你自己就可以算出你关心的数码相机的,,,的长和宽了吧。

追问:哥们这是怎么算的啊, 是分母除以分子么? 回答:是按照1/1英寸为标准的对角线为16mm,而长宽比是4:3,所以标准的长宽就是12.8mm x 9.6mm。

所以别人对于数码相机的CCD大小,不需要写出具体的长、宽各是多少,而只需要给你个和标准之间差的倍数就可以了。

即1/1.8就是说标准去乘以这个系数,即长宽都乘以1/1.8就可以了。

小尺寸传感器的这种表示方式是指的对角线长度,但是不同长宽比面积是不同的,例如3:2和4:3的传感器面积,就算是同样的对角线长度面积也不同,长宽比越接近1:1面积越大常见的1/1.6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8.07×5.56毫米,面积是44.8692平方毫米常见的1/2.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6.17×4.55毫米,面积是28.0735平方毫米1/1.63英寸传感器面积大约1/2.3英寸传感器的1.6倍,性能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画质差异肉眼明显可见当然只看传感器面积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有像素多少问题,如果1/1.63传感器像素比1/2.3传感器高很多,可能单个像素点的宽度就差不多,那么性能也就差不多,所以单个像素点的宽度才是问题的核心不过像1/1.63英寸这种数码相机中的大尺寸传感器,一般都是高端机型使用的,强调高画质,所以不会把像素做得太高,高像素小传感器是中低端卡片机用来忽悠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消费者的所谓的传感器尺寸是以对角线的尺寸来计算的, 比如1/1.63英寸, 它的尺寸就是对角线的长度为1/1.63英寸, 不过这个对角线是包含了框架的尺寸的, 所以实际的有效感光部分要比它小一些.然后传感器的长宽比例, 以对角线长度来标注的话都是4:3的, 这样你就可以计算出他们各自的实际尺寸了1英寸=25.4毫米。

CCD CMOS靶面型号尺寸标准

CCD CMOS靶面型号尺寸标准
如下图所示,白圈表示光导摄像管成像区域,绿色部分表示 CCD/CMOS 靶面区域:
【图 1】摄像管与 CCD/CMOS 成像区域对比
二、CCD/CMOS 典型靶面尺寸
靶面尺寸类型:
【图 2】几种典型的图像传感器靶面尺寸
【图 3】几种典型的传统胶片尺寸 三、CCD/CMOS 各型号一览
【表 1】CCD/CMOS 靶面尺寸各型号一览
转换系数* (Crop Factor) 14.422 10.817 9.615 8.653 7.620 7.211 6.564 6.441 6.024 5.619 5.408 4.843 4.554 4.297 3.933 2.704
2.000
1.942
1.923 1.739
1.672
1.622 1.600 1.587
N/A
45.720 3:2
N/A
3.000 2.400 4.000 3.200 4.500 3.600 5.000 4.000 5.678 4.536 6.000 4.800 6.592 5.270 6.718 5.371 7.182 5.760 7.700 6.160 8.000 6.400 8.933 7.176 9.500 7.600 10.070 8.080 11.000 8.800 16.000 12.800
1.523
1.435 1.338 1.255
35mm film Leica S2 Kodak KAF 3900 13:10
43.267 36.000 54.083 45.000 63.965 50.700
24.000 30.000 39.000
1.000 0.800 0.676
*转换系数(Crop Factor)是以 35mm 电影胶片尺寸(36×24mm)为标准设 定的参考系数,其详细概念可参见“专业知识→光学成像类”栏目中的相关文 章。

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传感器尺寸换算方法

宽:;高:。

(近似值,仅供参考)所谓的 1/,1/,1/,1/,1/,2/3等,里面的分子1是一个标准,分母越大,CCD越小。

所以,你说的尺寸中2/3英寸是最大的,到底有多大呢?衡量比例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沿用最早CCD应用在摄像机上的标准,指长×的面积,其对角线为16mm,所以1就是指的对角线为16mm。

故可以计算出1/英寸的ccd:()x()= x同理可以计算2/3英寸即1/英寸的ccd:()x()= x有了这个标准,相信你自己就可以算出你关心的数码相机的CCD的长和宽了吧。

追问:哥们这是怎么算的啊?是分母除以分子么?回答:是按照1/1英寸为标准的对角线为16mm,而长宽比是4:3,所以标准的长宽就是 x 。

所以别人对于数码相机的CCD大小,不需要写出具体的长、宽各是多少,而只需要给你个和标准之间差的倍数就可以了。

即1/就是说标准去乘以这个系数,即长宽都乘以1/就可以了。

小尺寸传感器的这种表示方式是指的对角线长度,但是不同长宽比面积是不同的,例如3:2和4:3的传感器面积,就算是同样的对角线长度面积也不同,长宽比越接近1:1面积越大常见的1/英寸传感器长宽是×毫米,面积是平方毫米常见的1/英寸传感器长宽是×毫米,面积是平方毫米1/英寸传感器面积大约1/英寸传感器的倍,性能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画质差异肉眼明显可见当然只看传感器面积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有像素多少问题,如果1/传感器像素比1/传感器高很多,可能单个像素点的宽度就差不多,那么性能也就差不多,所以单个像素点的宽度才是问题的核心不过像1/英寸这种数码相机中的大尺寸传感器,一般都是高端机型使用的,强调高画质,所以不会把像素做得太高,高像素小传感器是中低端卡片机用来忽悠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消费者的所谓的传感器尺寸是以对角线的尺寸来计算的, 比如1/英寸, 它的尺寸就是对角线的长度为1/英寸, 不过这个对角线是包含了框架的尺寸的, 所以实际的有效感光部分要比它小一些.然后传感器的长宽比例, 以对角线长度来标注的话都是4:3的, 这样你就可以计算出他们各自的实际尺寸了1英寸=毫米。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大全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大全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大全想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数码相关首先要了解有关数码相机的基础知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数码相机基础知识,希望你喜欢。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1. 像素像素是衡量数码相机的最重要指标。

像素指的是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

它是由相机里的图像传感器上的感光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感光元件就对应一个像素。

因此,如果一个相机是1460万像素的,就意味着它的图像传感器上有1460万个感光元件。

与此同时,数码相机的像素又分为最高像素和有效像素。

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

有效像素与最高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所以我们一般之说有效像素而不说最高像素。

数码图片的储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为单位,每个像素是数码图片里面积最小的单位。

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就越大。

所以如果一个图像的分辨率是4000X3000,就说明这个图像是1200万像素拍摄的。

2.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又叫感光器件,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卷”,是记录信息的半导体,、也是数码相机最关键的技术和核心的部件。

图像传感器属于光电产业里的光电元件类,随着数码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短短的10余年时间,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就由当初的几十万像素,发展到1000多万像素甚至更高。

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根据元件的不同分为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那么这两种图像传感器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1. CCDCCD作为早期数码相机代替胶卷相机的主要部件,开发推广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图像质量稳定、控制图片噪点的能力较强,同时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动态范围广等特点。

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

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

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在摄影领域,焦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镜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焦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视角和透视效果。

而像素则是数字图像中最小的单位,它决定了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在数字摄影中,焦距和像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来进行换算和计算。

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如下:焦距(mm)= 传感器尺寸(mm)×视角系数÷像素尺寸(μm)。

其中,传感器尺寸指的是相机传感器的尺寸,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视角系数是一个常数,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视角系数;像素尺寸是指传感器上每个像素的物理尺寸,通常以微米(μm)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相机的传感器尺寸、镜头的视角系数和像素尺寸来计算出焦距的大小。

这对于摄影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镜头和相机,以及在拍摄时对焦距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理解镜头的性能和特点。

比如,当摄影师需要在特定场景下拍摄广角或者长焦的照片时,可以通过计算焦距来选择合适的镜头;当摄影师需要在特定像素要求下进行拍摄时,可以通过计算像素尺寸和焦距来确定合适的相机传感器和镜头。

除此之外,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理解数字摄影的原理和技术。

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到焦距和像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地选择镜头和相机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当然,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它是一个理论模型,实际拍摄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光线条件、镜头质量、相机稳定性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摄影师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场景要求来进行调整和选择。

总之,焦距转化像素计算公式是摄影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理解镜头和相机的性能特点,以及在实际拍摄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图像传感器Sensor尺寸表达及其与镜头LENS关系

图像传感器Sensor尺寸表达及其与镜头LENS关系

图像传感器Sensor尺⼨表达及其与镜头LENS关系CCD 和 CMOS 的制造过程和电⼦半导体技术息息相关,不同于传统底⽚采⽤化学制程,CCD 感光原件是在晶圆上藉由加⼯技术蚀刻出来。

由于 90年代初期 CCD 规格较为混乱,特别是各发展⼚商希冀以不同的⽣产技术和切割⽅式,创造最佳利润,以致于部分规格在没有规范的情况下出现许多例外的发展。

现今有能⼒量产 CCD 的公司只剩下:SONY、Philps、Kodak、Matsushita、Fuji、SANYO和Sharp,相关技术和规格⼏乎已由⽇本⼚商统⼀制订。

最让⼀般读者困惑的应该是 CCD Size 尺⼨的判读。

⼀般观念认为 CCD 尺⼨越⼤,所能容纳的像素应该越多;然⽽对照⽬前的⽣产技术,这个观念是『对』也是『不对』。

事实上,像素开⼝⾯积⼤⼩与线路布局精细度也是影响 CCD 尺⼨的关键因素之⼀,也就是说,当制程技术越精密,线路所需占得的空间就越⼩,相对像素开⼝⾯积固定下,可以靠得更紧密,也就可以达到进⼀步缩⼩⾯积的⽬的(参考下图:线路密度(间隙)0.9µm 与 0.4µm 的差异)。

此⼀要素称为 Fill Factor (光填充率)。

在应⽤上不断的进步下,⼤尺⼨⾼像素的 CMOS 已经可达到量产规模。

CCD Size 影响成本与设计越来越多的 LCD 宽屏幕为了满⾜⼈类视觉⽐例,跳脱传统 4:3 的规格⾛向 16:9 /16:10 更宽⼴的界线。

然⽽,CCD 的长宽⽐却依然沿袭 1950 年代电视规格标准刚制订时 4:3的标准(少有 3:2 或中⽚幅、专业数字机背才享有特殊规格⽐的感光原件)。

主要是这⽅⾯设计变更不仅会影响成本,也会牵动⾄后续相机与镜头的设计。

对照上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CCD 像素开⼝的⼤⼩对于⽣产成本和感光度之影响。

左⽅的晶圆规格为 2 Mega pixel, 13mm pixel,ISO 200-1600 Imager (31 per 6 inch wafer) / 右⽅的规格则是 CCD Size:1/2英吋 Format, 2 Mega pixel, 4.5mm pixel, ISO 50-100 Imager (300 per 6 inch waf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英寸=2.54厘米
1/2.3英寸CCD相机传感器,对角线约1.1厘米。

宽:8.8mm;高:6.6mm。

(近似值,仅供参考)
所谓的1/2.7,1/2.5,1/1.8,1/1.7,1/1.6,2/3等,里面的分子1是一个标准,分母越大,CCD越小。

所以,你说的尺寸中2/3英寸是最大的,到底有多大呢?
衡量比例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沿用最早CCD应用在摄像机上的标准,指长
12.8mm×9.6mm的面积,其对角线为16mm,所以1就是指的对角线为16mm。

故可以计算出1/1.8英寸的ccd:(12.8/1.8)x(9.6/1.8)=7.11mm x 5.33mm
同理可以计算2/3英寸即1/1.5英寸的ccd:(12.8/1.5)x(9.6/1.5)=8.53mm x 6.4mm 有了这个标准,相信你自己就可以算出你关心的数码相机的CCD的长和宽了吧。

追问:
哥们这是怎么算的啊?是分母除以分子么?
回答:
是按照1/1英寸为标准的对角线为16mm,而长宽比是4:3,所以标准的长宽就是
12.8mm x 9.6mm。

所以别人对于数码相机的CCD大小,不需要写出具体的长、宽各是多少,而只需要给你个和标准之间差的倍数就可以了。

即1/1.8就是说标准去乘以这个系数,即长宽都乘以1/1.8就可以了。

小尺寸传感器的这种表示方式是指的对角线长度,但是不同长宽比面积是不同的,例如3:2和4:3的传感器面积,就算是同样的对角线长度面积也不同,长宽比越接近1:1面积越大
常见的1/1.6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8.07×5.56毫米,面积是44.8692平方毫米
常见的1/2.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6.17×4.55毫米,面积是28.0735平方毫米
1/1.63英寸传感器面积大约1/2.3英寸传感器的1.6倍,性能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画质差异肉眼明显可见
当然只看传感器面积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有像素多少问题,如果1/1.63传感器像素比1/2.3传感器高很多,可能单个像素点的宽度就差不多,那么性能也就差不多,所以单个像素点的宽度才是问题的核心
不过像1/1.63英寸这种数码相机中的大尺寸传感器,一般都是高端机型使用的,强调高画质,所以不会把像素做得太高,高像素小传感器是中低端卡片机用来忽悠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消费者的
所谓的传感器尺寸是以对角线的尺寸来计算的, 比如1/1.63英寸, 它的尺寸就是对角线的长度为1/1.63
英寸, 不过这个对角线是包含了框架的尺寸的, 所以实际的有效感光部分要比它小一些.
然后传感器的长宽比例, 以对角线长度来标注的话都是4:3的, 这样你就可以计算出他们各自的实际尺寸了
1英寸=25.4毫米。

网络上都有各种相机的详细参数,比如尼康D90的COMS尺寸是23.6mm*15.8mm用23.6除以15.8约等于1.5,那D90的coms尺寸就是3:2,如果一款相机的COMS长宽除下来约等于1.333333……,那它的CCD尺寸就是4:3.
另外市面上的大部分单反相机的CCD尺寸都是3:2的,传统的135相机的底片尺寸也是3:2的。

像松下,奥林巴斯一类的M4/3系统的相机的CCD都是4:3尺寸的。

大部分的消费级卡片相机和长焦相机的CCD尺寸也是4:3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