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疾病知识宣教 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知识宣教 ppt课件
10
小儿惊厥宣教(2)
• 家里备体温计及小儿退烧药,一旦发热可 应用退热药并多喂水,及时到医院就诊。
• 预防复发就是要在易发年龄(6岁以前)完 全避免再次发作,防止惊厥持续状态,减 少癫痫的发生,避免智力发育障碍。目前 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初次发作以后,当发 热时立即用药
11
谢谢!
12
• 轻度心律失常者勿需卧床休息,但应适当休息,劳逸结合,生 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 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按时、足量口服,以保持药物治疗的浓度。 心律平易致恶心、口干、头痛等,宜饭后服用。
• 坚持服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或中断治疗,定期随访,检测心 电图,随时调整。
• 加强锻炼,预防感染。
• 臀部护理 选用较柔软布类尿片,勤更换,每 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避免使用不透 气塑料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5
手足口病宣教(1)
•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 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 免接触患病儿童。
•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 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儿科常见疾病知识宣教
.
1
目录
• 1、支气管肺炎 • 2、小儿腹泻病 • 3、手足口病 • 4、高血压患儿 • 5、心律失常 • 6、小儿惊厥
2
支气管肺炎宣教
• 做好生活护理使宝宝舒适,以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剧 烈哭吵或剧烈活动。
• 小婴儿多怀抱,卧位时垫高肩颈部,经常翻身,用弓状 手掌拍背,在脊柱两侧从下向上,从外向内拍击,使痰 液松动,利于排出。
• 适当运动,但必须在血压控制在较满意的水平后,再开 始循序渐进活动,以轻体力活动为宜。
8心律失常ຫໍສະໝຸດ 儿宣教•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选择清淡、低脂、富维生素的饮食,少量 多餐,忌油炸及辛辣食物,合并心衰及利尿时应限制钠盐的摄 入,多进含钾丰富的食物,以减轻心脏负荷,防止低钾血症而 诱发心律失常。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4.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季节、气候、孕期情 况、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有关。病变脏腑以 肾、脾、肝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出生后喂 养失当,日照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精品课件
治疗:
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 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后遗 症期不要用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 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的方法矫 正。 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调补肝肾,先天不足者 以补肾为主,后天喂养适当者以补脾为主。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大多数是又病毒引起,也可继发细菌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部不适、 咳嗽、严重者可出现高热、畏寒、纳差、乏 力等。它包括可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 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喉炎 、会咽炎等。
精品课件
病因:
1.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免疫缺陷症。 2.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 3.先天性畸形、慢性病灶。 4.其他复呼吸道感染重在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儿发生RRT的几率 较人工喂养儿低。混合喂养儿RRT的几率也低 于人工喂养儿,提示母乳喂养是RRT的保护因 素。
精品课件
平日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精纤维的食物 ,饮水量要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饮 料,控制油炸食物,做到营养均衡。此外, 注意口腔清洁,幼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 每餐后用清水漱口,以预防咽部感染。可使 用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等。 也可 采取适当的中医治疗。
精品课件
Thanks !
精品课件
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 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物癖等 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 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估 计出现了缺铁性贫血。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儿科常见疾病》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儿童感冒、咳嗽、肺炎、腹泻、疳积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健康,树立正确的儿科疾病防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难点:儿科疾病诊断方法的运用和治疗原则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案、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儿童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儿科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2.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的儿科疾病病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几个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

6. 板书设计:儿科常见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列出五种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

答案:五种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分别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营养不良、遗传性疾病。

题目2:请描述儿童感冒的临床表现。

答案:儿童感冒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题目3:请简述肺炎的治疗原则。

答案:肺炎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

六、作业设计题目1:请列出五种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

答案:五种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分别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营养不良、遗传性疾病。

题目2:请描述儿童感冒的临床表现。

答案:儿童感冒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题目3:请简述肺炎的治疗原则。

答案:肺炎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非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药源性肾炎
诊断标准(单纯型)
大量蛋白尿﹥2周 24h尿蛋白 ﹥0.05g/kg 血浆白蛋白﹤25g/l 胆固醇﹥5.7mmol/l 水肿 排除继发性及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诊断标准(肾炎型)
肾小球源性血尿 反复或持续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持续低补体血症
头颅CT:脑质密度正常,幕上脑室明显扩张,中线结构无移位。
血沉:30mm/h。
粪常规:黄稀便,镜检脂肪球(+)。
诊断标准
1、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和极强阳性; 2、未接种卡介苗且<3岁,尤其是<1岁婴儿结核菌素
试验中度阳性者; 3、排出物中找到结核菌; 4、胸部X检查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者; 5、血沉加快而无其他原因解释者;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者。
初步诊断
肾病综合征 肾炎性
诊断依据
病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水肿
患儿四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部浮肿,先是 双眼睑,渐发展至整个颜面部,以双眼睑浮肿为 著,当时小便如常
少尿
尿少一天
并发症
感染 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
钙2.02mmol/L 血栓形成 急性肾衰竭 肾小管功能障碍
治疗
抗惊厥、降低颅内压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抗结核治疗 糖皮质激素 支持治疗
抗结核治疗
原则: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
早期、适宜、联合、规律、全程、分段
强化治疗阶段
INH、RFP、PZA及SM
3-4个月
巩固治疗阶段
INH、RFP或EMB
9-12个月
病案二
➢ 初步诊断 ➢ 诊断依据 ➢ 鉴别诊断 ➢ 进一步检查 ➢ 治疗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
目录
• 儿科常见病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皮肤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营养性疾病 • 新生儿疾病
01
儿科常见病概述
儿科常见病的定义与分类
01
儿科常见病是指高发于儿童时期 的疾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 点和治疗方案。
02
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儿科 常见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炎 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反 应、肿瘤等几大类。
要点二
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脏 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不足, 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此外, 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感染、药 物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
要点三
治疗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可以自行消退。对于病理性黄疸,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 疗、光疗、换血等。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肠炎
定义 原因 治疗 预防
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炎症,通常由感染、免疫、药物等因素引 起,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细菌或病毒、免疫异常、药物 刺激等。
治疗结肠炎需要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等。
预防结肠炎需要保持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
致气道痉挛和炎症。
症状
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通常 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治疗
以控制症状为主,包括使用吸入性 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以及避免过敏原等非药 物治疗。
支气管炎
定义
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 引起的支气管炎症,通常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肺 炎。
症状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PPT课件
第5页/共45页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 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夏季流行。病原体为腺病毒。典型结合膜热:患者有发热 、咽炎、及结合膜红三联征。为急性传染病,常伴有颈淋巴结肿大,但这些症状不必全具备。流行时有的 具有咽炎或结膜炎,本病眼、咽症7日见好。
第6页/共45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第1页/共45页
一、普通感冒 (• c病 o原 学mmon cold)
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以链球菌为最多。
第16页/共45页
婴幼儿各种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第17页/共45页
实验室检查
• 大便常规检查通常仅见脂肪滴、不消化食物和少量白细胞。
第18页/共45页
诊断
•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及便常规检查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第19页/共45页
治疗
• 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 • 1.饮食疗法 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由米汤、粥
第10页/共45页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细菌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有核左 移。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并可见异性淋巴细 胞。
• 血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此法对鉴别病毒性与细菌 性肺炎有参考意义。
• X线检查 早期肺纹理增强,以后可见两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 点片状阴影,或融合成片状阴影,亦可伴有肺气肿或肺不张。

儿科常见病及护理PPT课件

儿科常见病及护理PPT课件

.
23
小儿腹泻
▪ 代谢性酸中毒 脱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 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 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口唇樱红,严重者意 识不清、新生儿及小婴儿呼吸代偿功能差, 呼吸节律改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嗜睡、 面色苍白、拒食、衰弱等,应注意早期发 现。
.
24
小儿腹泻
▪ 吐泻丢失过多以及摄入不足、钾不能补偿 等可导致低血钾发生。低钾血症表现:血 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表现为精神萎 靡,肌张力减低,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 失,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 者昏迷、肠麻痹、呼吸肌麻痹,心率减慢, 心律不齐,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可危及生 命。
.
12Βιβλιοθήκη 小儿支气管肺炎▪ (3)神经系统:轻度缺氧常见表现为烦躁、 嗜睡,很多幼婴儿在早期发生惊厥,多由 于高热或缺钙所致。如惊厥之同时有明显 嗜睡和中毒症状或持续性昏迷,甚至发生 强直性痉挛、偏瘫或其他脑征,则可能并 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膜脑炎或中毒性 脑病。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呼 吸不规则、前囟隆起、脑膜刺激征等,但 脑脊液化验基本正常
▪ ②肠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 天然的铝和镁的硅酸盐,能改善肠黏液的 质和量,加强肠黏膜屏障,吸附和固定各 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有助于受损肠黏 膜修复和再生。临床证明其治疗腹泻具止 泻、收敛、抑病毒作用,能缩短病程。
.
27
小儿腹泻
▪ ③微生态疗法: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 群的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御 病原菌的定殖和侵入,有利于腹泻的恢复。
.
15
小儿支气管肺炎
▪ 二)氧气疗法 ▪ 是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脑水
肿的主要疗法之一。因此,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 给氧。最常用鼻前庭导管持续吸氧,直至缺氧消 失方可停止。新生儿或鼻腔分泌物多者,以及经 鼻导管给氧后缺氧症状不缓解者,可用口罩、鼻 塞、头罩或氧帐给氧。给氧浓度过高,流量过大, 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不良副作用,如弥漫性 肺纤维化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等。严重缺氧出现 呼吸衰竭时,应及时用呼吸器间歇正压给氧或持 续正压给氧以改善通气功能。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常见疾病》教材的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病等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2. 学会针对不同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3.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健康、预防为主的医疗理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病等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常见疾病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病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儿童就诊的视频,让学生分析患儿所患疾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提问,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儿科常见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病2. 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分析肺炎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3)结合实际案例,制定一份腹泻病患儿的护理计划。

2. 答案:(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等;(2)肺炎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原则为抗感染、改善通气、支持治疗等;(3)护理计划应包括饮食调整、补液、维持皮肤完整性、观察病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诊断和治疗原则的理解仍有待加强,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儿科其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非极严重的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支气管哮喘
定义:小儿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 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儿童的 常见病。
临床表现: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 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闷、刺激性咳嗽, 伴以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 安,端正位,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 通常是可逆的,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但也可能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调补肝肾,先天不足者 以补肾为主,后天喂养适当者以补脾为主。
预防:
1.首先要注意孕妇及乳母的饮食和多晒太阳 ,在孕期后三个月可服用鱼肝油和钙制剂。
2.母乳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 3.小孩要坚持户外活动,即使在冬天也要注 意户外锻炼,接触阳光。
4.小孩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开始给维生素D预 防,可用鱼肝油制剂。
临床表现:
大多数是又病毒引起,也可继发细菌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部不适、 咳嗽、严重者可出现高热、畏寒、纳差、乏 力等。它包括可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 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喉炎 、会咽炎等。
病因:
1.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免疫缺陷症。 2.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 3.先天性畸形、慢性病灶。 4.其他疾病影响。
治疗:
哮喘的疗程较长,要坚持长期、规范、个体 化的治疗。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
1.饮食起居知道。 2.坚持糖皮质激素的吸入治疗。 3.适当的体育锻炼。
腹泻病
定义:儿童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
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儿科常见病, 以6个月~2岁儿童发病最多,严重时可引 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并可造成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
家庭护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及时给小儿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2.清淡饮食。 3.观察小孩大便的次数、形状及颜色,精神 情况。
4.可配合药物敷脐等外治法进行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
定义:
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7次或者 下呼吸道感染超过3次。 3~5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或者 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次。 6~1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5次或 者下呼吸道感染超在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儿发生RRT的几率 较人工喂养儿低。混合喂养儿RRT的几率也低 于人工喂养儿,提示母乳喂养是RRT的保护因 素。
3.疾病的影响。 4.慢性出血性病等。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喂 养不当,腹泻,感染寄生虫等多种因素有关 。
治疗:
1.合理喂养,适当添加辅食,补充铁剂。 2.积极治疗治疗母体患缺铁性贫血。 3防治肠道感染性疾病。 4.对中度以上贫血则需药物治疗,根据中医 辨证采用益气养血,健脾开胃。中医常采用 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等。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改变。表现为大 便稀糊样、水样、部分夹有粘液脓血,腹泻 严重,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精神 疲倦,小便减少等。
治疗:
一般不主张禁食,可减少进食量,以减轻 肠道负担;限制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当小孩患急性胃肠炎后,家长应视具体情 况而做出不同处理。若患儿出现发热持续、 呕吐不止、腹痛持续加剧、口渴少尿的情况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精 神症状。临床上按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早期( 初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 期。
根据患儿常有出汗多、夜间啼哭、生长发 育迟缓的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五迟、汗 证、夜啼的范畴。
病因:
1.维生素D摄入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3.生长速度快:骨骼生长迅速,钙磷需要量 大,相对容易缺乏维生素D。 4.其他疾病
病因:
病因复杂,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常见诱因 有外在的过敏原、感染、空气中的刺激物、 气候变化、药物、食物等。患儿具有过敏体 质,多数患儿以往有婴儿湿疹、变应性鼻炎 、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不少患儿患有家族史 。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不 当、接触异物等有关,肺脾肾三脏的虚损, 顽痰内体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
5.定期儿童保健,及早发现佝偻病。
缺铁性贫血
定义:在医学上,6个月~6岁的小儿血色
素低于110g/L,6 ~14岁的小儿血色素低于 120g/L为贫血。贫血的原因很多,儿童最 常见营养缺铁性贫血。这种病主要发生于6 个月~3岁的小儿,它对小儿健康的危害很 大。我国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患病 率约为23.25%。
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 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物癖等 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 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估 计出现了缺铁性贫血。
病因:
1.出生后铁摄入量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 主要原因。
2.婴儿期生长发育快,先天性储铁不足也是 治病原因。
儿科常见疾病优秀课件
儿童佝偻病
定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
儿的常见病,遍布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 各省、山区为多见。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 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调,造成骨骼钙 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佝偻病虽很少直接 危及生命,但因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降 低,易并发肺炎、肠炎等感染,引起骨骼 畸形。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季节、气候、孕期情 况、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有关。病变脏腑以 肾、脾、肝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出生后喂 养失当,日照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治疗:
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 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后遗 症期不要用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 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的方法矫 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