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docx

一、设计任务设计螺旋输送机的传动系统。
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及圆锥齿轮传动。
螺旋输送机连续工作、单向转动;起动载荷为名义载荷的1. 25倍,工作时有中等冲击;螺旋输送机主轴转速〃的允许误差为土5%;二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要求减速器寿命为8年,大修期为2〜3年,中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V。
已知数据:输送机主轴功率P (Kw): 6. 5输送机主轴转轴n/(r/min): 90螺旋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1-电动机;2一联轴器;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开式圆锥齿轮传动;6-螺旋输送机二、传动方案的拟定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其次应满足工作可靠,转动效率高, 结构简单,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工艺性好,使用和维护方便等要求。
任何一个方案,要满足上述所有要求是十分困难的,要多方面来拟定和评比各种传动方案,统筹兼顾,满足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加以确认。
由螺旋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可知,该设备由电动机间接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 将动力传入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开始圆锥齿轮传动5,从而带动螺旋输送机6工作。
三、电动机的选择3. 1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的选择根据电源种类、工作条件、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载荷的性质、大小、启动性能和过载情 况等条件来选择。
工业中一般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
选用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其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
3.2电动机的功率、型号及转速① 电动机所需功率:P d =P w /ri 式中瑶已知为6.5KW ; 〃为总效率② 求总效率〃:--- 联轴器效率,亿.=0.99〃 g ——开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 g =0. 97〃[—开式圆锥齿轮传动效率,〃 [=0. 93 〃总=0.99 x0.97 x0.99 x0.93 « 0.884 即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P d = 1.35kw③ 电动机转速:已知输送机的工作转速为90r/min 。
螺旋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书

螺旋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书一. 课程设计书设计课题:设计一用于带动螺旋输送机输送聚乙烯树脂材料的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起动,其效率为0.92(包括其支承轴承效率的损失),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5年(365天/年),三班制工作,车间有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螺旋轴转矩350N·m,螺旋轴转速70r/min。
二. 设计要求1.减速器装配图一(A0)。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 设计步骤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 电动机的选择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各级齿轮的设计与校核6.传动轴的设计与校核7.角接触球轴承校核8.键联接设计和校核9.器机体结构尺寸10.密封设计(轴Ⅰ)轴的结构设计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下图为Ⅰ轴上的装配方案1.轴的材料选用45号钢,调制处理,Mpa Mpa 360,650S B ==σσ 根据轴的初步设计:2.轴的长度的确定mml mm d mm l d d d D l mm l d l d mm mm d d h C B l mm l l mm d d B mm mm d 46,36.35mm 38,mm 2.mm 80.632122mm 48,8,)0.9~8.5()51.0(~)307.0(:.)mm 1(17,40AC 7208.80l ,3580mm l mm 82L L A.6622324334433435353111======⎪⎭⎫⎝⎛⨯-≈==++=========长度,确定要求及齿轮孔的轴径和根据齿轮与内壁的距离要求,取根据安装轴承旁螺栓的,得小比求,取根据轴承安装方便的要。
取》要求可得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确定取轴肩高由经验公式算轴肩高度小比一般为利于固定,可确定前面选取的轴承由轴承决定我们可确定为键槽预留一定长度,,则取联轴器的长度决定由联轴器的轴各段的长度如下:(Ⅱ轴)轴的结构设计:1.轴的材料选用:45号钢,调制处理MpaMpaS360,650B==σσ根据轴的初步设计:做轴的设计:.2.40.,27,mm2,mm107209.5.42dd,5858.4.50d,mm830.3.mm42d,48,mm2,mm50.2.40252197208.15524433221211mmdmmlACmmmmlmmmmmmlllmmlmmdmmlmmmmmmAC==========取多出的和大齿轮油板厚度的厚度决定,再加上挡由轴承取决定,我们就取由小齿轮的厚度我们就取,而轴肩应大于长度适量取取的过渡,到又考虑到所以取轴应小由齿轮的厚度为,,所以还是取大圆锥齿轮会占,但是小的挡油板,当然轴应当可知,还要预留由轴承可以得到下图(III轴)轴的结构设计:(一).轴的材料选用:45号钢,调制处理MpaMpaS360,650B==σσ根据轴的初步设计:1.L1的尺寸由联轴器L确定,则可取L1=58mm,d1由联轴器的径确定取d1=38mm。
螺旋输送机设计课程设计

螺旋输送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螺旋输送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2. 学生能掌握螺旋输送机的主要结构组成及其功能;3. 学生能了解螺旋输送机设计的相关参数及计算方法;4.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螺旋输送机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等软件绘制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2. 学生能运用计算公式,独立完成螺旋输送机主要参数的计算;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螺旋输送机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4. 学生能撰写螺旋输送机设计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3.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提高社会责任感;4. 学生在面对设计难题时,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螺旋输送机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螺旋输送机的基本原理:讲解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螺旋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组成:分析螺旋输送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如螺旋轴、壳体、驱动装置等,结合教材图示,使学生掌握其结构特点。
3. 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讲解螺旋输送机设计所需的主要参数,如输送量、功率、转速等,并介绍相应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

根据电动机容量、转速,查手册得出可供选择的电机有:
序号 电动机型号
1 Y100L-2 2 Y100L-4 3 Y132S-6 4 Y132M-8
额定功率
3 3 3 3
满载转速 堵转转矩 最大转矩 质量
nm
额定转矩 额定转矩 �kg�
2870
2.2
1430
2.2
960
2.0
710
2.0
2.3
33
2.2
Ⅳ轴� PⅣ � PⅢ � �34 � 2.01 � 0.98 � 0.95 � 1.87 kW
工作机轴� PⅤ � PⅣ �� 45 � 1.87 � 0.98 � 0.99 � 1.81kW
(3)各轴的转矩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Td
� 9550
Pd nm
2.24 � 9550 �
1430
� 14 .96 N � m
11 11.5 11 13 15 20 25 28 32 35
8 8 8 16 16 16 8 8 16 16
10 10 10 10 10 10 10 8 8 8
3、已知条件�
1、作情况�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 2、工作环境�室内� 3、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 380/220V� 4、工作机效率�η j=0.94�包括轴承的效率损失�� 5、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生产制造�小批量
故电动机所需效率为�
pd
�
pw �a
�
1.7 0.759
� 2.24 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工作机轴转速 n= 28r / min 查表得�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i' � 8 ~ 40 ,
1
西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

机械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机械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螺旋输送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化工、建材、冶金、粮食等行业中。
它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工操作。
作为螺旋输送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动装置的设计关系到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螺旋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一、传动形式的选择常见的传动形式有三种:定轴式、流动式、变速式。
1.定轴式在定轴式传动中,电机输出轴直接连接到螺旋轴,完成物料的传送,它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
但该形式需要一个质量较重的电机,对精度要求高,减速机的配置难度较大,限制了输送机的整体性能。
2.流动式在流动式传动中,输送机的传动使用了传送机壳体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弹性联接,其工作时产生的负载被分散到输送机中,可以通过调整联接弹性来实现机器的优化调节。
该传动形式的优点是转矩平稳、传动能力有限、设备排布灵活。
但不足之处是机器维护难度较大,常出现卡轴故障。
3.变速式变速传动方式可以让螺旋输送机适应更复杂的物料输送,它能根据不同的物料输送速度要求,通过变速器的调整,改变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速度。
该传动形式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但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维护成本较高。
二、传动装置设计要点1.齿轮减速器选型要将传动装置所需的携带扭矩所需的功率和所需的减速比,与实际的齿轮减速器进行匹配。
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齿轮减速器,并根据工作负载、周转速率等要素,推断轴承的规格、尺寸及类型等。
2.定位轴的选用定位轴的位置直接影响到输送机的稳定性。
它应在输送机的中心位置,而不是靠近支撑点。
为了增加定位轴的吨位,通常需增加定位轴的端壁厚度并加强支撑点。
3.轴承的选型轴承是传动装置的支撑,要在保证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基础上选用符合要求的轴承。
一般的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轴承采用的是滚动轴承。
螺旋输送机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螺旋输送机传动传动系统设计学院(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朱勇学号: 12405701114 班级: 1205指导教师姓名:江湘颜评定成绩:目录1 设计任务书 (1)2 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的计算 (3)2.1电动机的选择 (3)2.2传动比的分配 (3)2.3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 (4)3各齿轮的设计及计算 (5)3.1、圆柱斜齿轮的减速设计 (5)3.2、圆锥齿轮的减速设计 (10)4 轴的设计计算 (14)4.1、输入(高速)轴的设计 (14)4.2、输出(低速)轴的设计 (20)5 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6)5.1、输入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26)5.2、输出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26)6 联轴器的选择 (27)7 润滑与密封 (27)8 其它附件的选择 (27)9 设计小结 (29)10 参考文献 (30)一、设计任务书传动系统图:螺旋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1-电动机;2--联轴器;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开式圆锥齿轮传动;6-螺旋输送机原始数据:输送机工作主轴功率KWP5.3=输送机工作轴转速 n=120r/min工作条件:螺旋输送机连续运行、单向转动,启动载荷为名义载荷的1.25倍;工作时有中等冲击;螺旋输送机主轴转速 n的允许误差%5±;二班制(每班8小时),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大修期为2-3年,中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V。
二、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的计算2 1电动机的选择2.1.1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确定传动的总效率η总;其443221ηηηηη⋅⋅⋅=总中1η、2η、3η、4η分别为联轴器、一对锥齿轮、一对圆柱齿轮、球轴承的效率。
查表可得:99.01=η,95.02=η,97.03=η,98.04=η7518.098.097.095.099.0432=⨯⨯⨯=η总工作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d =P总η655.47518.05.3=KW由表12-1可知,满P P de ≥条件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P e 应取为5.5KW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前言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按其轴线在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卧式减速器和立式减速器。
前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如图1-2-1a所示。
后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如图1-2-1b所示。
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卧式减速器,故以卧式减速器作为主要介绍对象。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可以采用直齿、斜齿或人字齿圆柱齿轮。
图1-2-2和图1-2-3所示分别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轴测投影图和结构图。
减速器一般由箱体、齿轮、轴、轴承和附件组成。
箱体由箱盖与箱座组成。
箱体是安置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机座,并存放润滑油起到润滑和密封箱体内零件的作用。
箱体常采用剖分式结构(剖分面通过轴的中心线),这样,轴及轴上的零件可预先在箱体外组装好再装入箱体,拆卸方便。
箱盖与箱座通过一组螺栓联接,并通过两个定位销钉确定其相对位置。
为保证座孔与轴承的配合要求,剖分面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但可以涂上一层密封胶或水玻璃,以防箱体内的润滑油渗出。
为了拆卸时易于将箱盖与箱座分开,可在箱盖的凸缘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起盖螺钉(参见图1-2-3),拧入起盖螺钉,可顺利地顶开箱盖。
箱体内可存放润滑油,用来润滑齿轮;如同时润滑滚动轴承,在箱座的接合面上应开出油沟,利用齿轮飞溅起来的油顺着箱盖的侧壁流入油沟,再由油沟通过轴承盖的缺口流入轴承(参图1-2-3)。
减速器箱体上的轴承座孔与轴承盖用来支承和固定轴承,从而固定轴及轴上零件相对箱体的轴向位置。
轴承盖与箱体孔的端面间垫有调整垫片,以调整轴承的游动间隙,保证轴承正常工作。
为防止润滑油渗出,在轴的外伸端的轴承盖的孔壁中装有密封圈(参见图1-2-3)。
减速器箱体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装置各种不同用途的附件。
为了观察箱体内的齿轮啮合情况和注入润滑油,在箱盖顶部设有观察孔,平时用盖板封住。
在观察孔盖板上常常安装透气塞(也可直接装在箱盖上),其作用是沟通减速器内外的气流,及时将箱体内因温度升高受热膨胀的气体排出,以防止高压气体破坏各接合面的密封,造成漏油。
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目录一、传动系统方案选择与拟定 (1)二、电动机的选择 (2)三、计算总的传送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4)3.1 计算总传动比 (4)3.2 分配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 (4)四、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4)4.1 已知条件 (4)4.2 各轴转速(r/min) (4)4.3各轴功率(kw) (4)4.4各轴的转矩(N.mm) (5)五、内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5.1选择蜗杆传动的类型 (5)5.2 选择材料 (5)5.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6)5.4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7)5.5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8)5.6 效率验算 (9)5.7 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9)六、外传动设计 (9)6.1材料选择 (9)6.2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设计 (9)6.3计算各参数 (10)6.4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设计 (12)6.5几何尺寸计算 (13)6.6转速误差验算 (14)七、轴的设计计算 (14)7.1蜗杆轴 (14)7.2蜗轮轴 (16)7.3圆柱齿轮轴 (18)八、轴的校核 (20)8.1蜗杆轴校核 (20)8.2蜗轮轴的校核 (25)九、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9.1蜗杆轴上的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31)9.2蜗轮轴上轴承的选择计算 (32)9.3,圆柱齿轮轴轴承的选择计算 (33)十、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4)10.1输入轴与电动机轴采用平键连接 (34)10.2输出轴与悬臂齿轮连接采用平键连接 (34)10.3输出轴与蜗轮连接用平键连接 (35)10.4圆柱大齿轮与轴联接选用A型平键 (35)十一、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35)11.1与电机输出轴配合的联轴器 (35)11.2与二级齿轮降速齿轮轴配合的联轴器 (36)十二、润滑和密封说明 (37)12.1润滑说明 (37)12.2密封说明 (37)十三、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37)十四、减速箱体的附件说明 (37)十五、设计小结 (39)十六、参考文献 (40)设计任务书设计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参 数题 号1 2 3 4 5 6 7 8 9 10工作机轴上的功率/w P kW 0.68 0.7 0.65 0.8 0.9 1.2 1.5 1.7 2.0 3.2 工作机轴上的转速/(r/min)n1111.51113152025283536已知条件:1.螺旋筒轴上的功率:0.65w P kW =;2.螺旋筒轴上的转速:11/min w n r =3.工作情况:三班制,单向连续运转,载荷较平稳;4.使用折旧期:10年;5.工作环境:室外,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6.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220V ;7.检修间隔期:三年一大修,两年一中修,半年一小修; 8.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单件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螺旋输送机
——传动装置
学校:华南农业大学
学院:工程学院
班级:
制作小组:
制作人:
辅导老师:
目录
摘要 (1)
设计要求 (2)
螺旋输送机传动简图 (2)
第一章:电动机的选择
1.1:选择电动机 (3)
1.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3)
1.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3)
1.4: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4)
1.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第二章:普通V带的设计计算
P (6)
2.1:确定计算功率
ca
2.2:选取普通V带的型号 (6)
D和2D (6)
2.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1
2.4:验算带速V (6)
L和中心距0a (7)
2.5:确定V带基准长度
d
2.6: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7)
2.7:确定V带的根数z (8)
F.............................................v (8)
2.8:确定带的初拉力
2.9:计算带传动的轴压力 (9)
2.10:V带轮的结构设计 (9)
第三章:单极齿轮传动设计
3.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11)
3.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1)
3.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4)
3.4:几何尺寸计算 (17)
3.5齿轮结构设计 (19)
第四章:轴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输入轴的设计
4.1:输入轴的设计 (19)
4.2:输入轴的受力分析 (22)
4.3:判断危险截面和校核 (25)
第二节:输出轴的设计
4.1’:输出轴的设计 (25)
4.2’:输出轴的受力分析 (28)
4.3’:判断危险截面和校核 (31)
第五章:轴承的计算与选择
5.1:轴承类型的选择 (31)
5.2:轴承代号的确定 (32)
5.3:轴承的校核 (32)
第六章:平键的计算和选择
6.1:高速轴与V带轮用键连接 (35)
6.2:低速轴与大齿轮用键连接 (36)
6.3:低速轴与联轴器用键连接 (36)
第七章:联轴器的计算和选择
7.1:类型的选择 (37)
7.2:载荷计算 (37)
7.3:型号的选择 (37)
第八章:减速器密封装置的选择
8.1:输入轴的密封选择 (38)
8.2:输出轴的密封选择 (38)
第九章:减速器的润滑设计
9.1:齿轮的润滑 (38)
9.2:轴承的润滑 (39)
第十章:减速箱结构尺寸的设计
10.1:箱体的结构尺寸 (38)
设计小结 (41)
参考文献 (42)
摘要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不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旋转类型的物料输送机械,俗称绞龙,是矿产、饲料、粮油、建筑业中用途较广的一种输送设备,由钢材做成的,用于输送温度较高的粉末或者固体颗粒等化工、建材用产品。
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简单、横截面尺寸小、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便于中间装料和卸料,输送方向可逆向,也可同时向相反两个方向输送。
如果从输送物料位移方向的角度划分,螺旋输送机分为水平式螺旋输送机和垂直式螺旋输送机两大类型,主要用于对各种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状等松散物料的水平输送和垂直提升。
其中,螺旋输送机的传动装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本次小组设计的是水平螺旋输送机,由电机带动,V带传动,经减速器减速然后带动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物料输送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螺旋输送机、减速器、物料输送
设计要求:
螺旋输送机题目:
设计一个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用普通V带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组成减速器。
输送物料为粉状或碎粒物料,运送方向不变。
工作时载荷基本稳定,二班制,使用期限10年(每年工作日300天),大修期四年,小批量生产。
工作量:一张A0装配图,零件图3-4张,不少于30页设计计算说明书。
原始数据:输送机主轴功率w P(KW):5.6
输送机主轴转速n(min
/r):100
螺旋输送机传动简图:
图1 螺旋输送机传动装置简图
1—螺旋输送器2—1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3—V带传动4—电动机5—联轴器
综上所述,根据ZB/TK 22007-1988,JB/T 5274-1991,取型号为Y160M-4的电动机,其技术数据如下:
电动机的安装及有关尺寸
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h为齿顶高系数(=1);*c为顶隙系数(=0.25)。
表中,*
a
大齿轮腹板式结构参数:
输入轴的基本尺寸如下表:
输入轴的结构图:
4.2.1:画出受力简图:
4.2:输入轴
的受力分
析:
续4.2:输入轴的受力分析:
m
N
M
M
M H
V
⋅
=
+
=
+
=80
.
1628
08
.
1549
33
.
5032
2
2
1
2
1
1
m
N
M
M
M H
V
⋅
=
+
=
+
=80
.
1628
08
.
1549
33
.
5032
2
2
2
2
2
2
2
1
M
M
M=
=
(4)计算转矩:
m
N
n
P
T
I
I⋅
=
⨯
=
=17
.
149
500
81
.7
9550
9550
(5)计算截面当量弯矩:
()()2
2
2
217
.
149
6
80
1628⨯
+
=
+
=.
.
αT
M
M
m
N⋅
=89
.
1632
取应力校正系数6.0
=
α。
(6)绘制输入轴的载荷分析图:
2
1
M
M=
m
N⋅
=80
.
1628
m
N
T
⋅
=17
.
149
m
N
M
⋅
=89
.
1632
输出轴的基本尺寸如下表:
输出轴的结构图:
4.2.1:画出受力简图:
4.2’:输出
轴的受力分
析:
减速箱结构尺寸如下表:
设计心得
在这短短的两周内,我们小组完成了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虽然有点累,但也觉得很充实。
之前还没开始做的时候,觉得我们是学车辆工程的,做这种课程设计,必要性不大,但做完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次的课程设计是对车辆工程学生的一种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综合考察方法,加深了我们之前学习的机械基础原理的理论知识。
并且,把所学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UTOCAD,等等许多机械的学科知识很好的综合起来。
对我而言,这样的一种练习,不仅仅只是课程设计,而是对专业综合知识的强化训练。
虽然基本完成了设计,但依然有着不少的缺陷,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遇到的不少的问题,例如标准件的选择,装配图的绘制等等,虽然是课程是设计出来了,但是我也明白,对于其中的尺寸的设计,以及查表之后的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等都没能够很好地把握。
让我更加彻底的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
从而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知识的仅仅是所学课程的理论层面,而且在考试之后,很快就会淡忘,那么如何将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产联系在一起?如何锻炼我们的实践层面?我想这次的课程设计为我们提
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以实践的形式去学习,既能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提高动手的能力,是十分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孙恒陈作模葛文杰. 机械原理(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 机械设计(第九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赵卫军任金泉陈钢.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安琦王建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周元康林昌华张海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时光荏苒,感谢教给我人生道理的老师。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