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原理

合集下载

织机的工作原理

织机的工作原理

织机的工作原理织机是一种能够将纱线或线材等经纬纱彼此互交融合,形成织物的机器。

它是纺织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那么,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纱线的输送到织物的形成,为你详细解析织机的工作原理。

一、纱线输送系统织机的纱线输送系统主要由供纱装置、导纱装置和织机鼓组等组成。

供纱装置用于供给纱线,导纱装置则负责将纱线导入鼓组中。

织机鼓组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够将纱线从纬轴上自由脱落,使纱线顺利进入织机的下一工序。

二、织机梭体系统织机梭体系统是织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由梭体、梭壳和梭梁组成。

梭体是织机中装载纬纱的部分,它能够在织机鼓组两侧自由来回滑动。

梭壳则是保持梭体在鼓组中来回滑动的固定装置,而梭梁则通过连接梭体和梭壳,使梭体能够自由运动。

三、织机的机构系统织机的机构系统可以说是织机的核心部分,它驱动织机的各个部件进行工作。

其中,织机通过薄圆盘机构来调整纬纱的张力,使其达到适当的状态,保证织物的质量。

同时,织机还借助于凸轮机构来控制梭体的运动速度和振幅,从而实现纬纱与经纱的交织。

四、织物的形成在织机工作的过程中,纬纱和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

当梭体从一侧滑向另一侧时,纬纱会被梭体从纬轴上带过,与经纱交织。

通过织机的反复工作,纬纱和经纱在相互交错的过程中,将纺织品不断地织制出来。

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纱线的输送、梭体的滑动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等基本运动原理。

通过不同的机构和装置的协调作用,织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织物的生产。

织机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织物的质量,还能够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织机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和传感器的应用,织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生产过程也更加稳定和可靠。

这一系列的创新不仅提高了织机的生产能力,还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结起来,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复杂而精密的,它同时涉及到纱线输送、梭体系统、机构系统和织物的形成等多个方面。

编织机原理

编织机原理

编织机原理
编织机是一种用于制造编织物的机械装置,它由各种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共同工作以实现编织的目标。

编织机的主要原理如下:
1. 起动装置:编织机通过起动装置提供动力,如电机或蒸汽机等。

这些装置能够向编织机提供所需的能量。

2. 经纱系统:经纱系统负责将经纱线输送到编织机上的织物区域。

经纱线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装置和张力装置,最终被送入织物区域。

3. 组织装置:组织装置用于形成织物纱线的编织结构。

常见的组织方式有平纹、斜纹、提花等。

4. 纬纱系统:纬纱系统用于将纬纱线穿越经纱线以形成织物的纵向。

纬纱线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装置和张力装置,最终被送入织物区域。

5. 织物区域:织物区域是编织机中的主要工作区域,经纬纱线在这里相互交叉,形成编织物的结构。

6. 其他辅助设备:编织机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传送装置、剪刀装置、停车装置等,它们用于帮助提高编织的效率和品质。

综上所述,编织机的原理是通过动力装置提供动力,经纬纱线分别输送到织物区域,经纬纱线在织物区域交叉编织,最终形成编织物。

不同组件的协作使得编织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编织任务。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纺织机的动力系统:纺织机通常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纺织机各部件,驱动纺纱、织布等工序的进行。

2. 纺纱:纺织机中的纺纱部分主要由纺纱装置和纺纱筒组成。

首先,将纱线原材料(如棉花、化纤等)通过供纱装置送入纺纱筒,纺纱筒中的纺纱头将纱线拉伸并扭转,使其变为连续的纱线。

3. 织布:纺织机中的织布部分主要由织布装置和织布机构组成。

织布装置中的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织物。

经纱在织布机构中通过织筘、梭子等部件穿过纬纱,并由梭子将纬纱松弛,形成织物的织布过程。

4. 整经整织:纺织机中的整经整织部分主要由整经整织装置组成。

整经整织装置将经纱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如经纱穿线、上轴、引纱等,使之成为整齐的经纱簇,供给织布装置进行织布。

5. 控制系统:纺织机中的控制系统起到控制整个机器运行状态和工作过程的作用,包括电控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

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纱线张力、速度等参数,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再通过输出信号控制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实现机器的运行和工作过程的调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协同作用,纺织机能够实现纺纱、织布和整经整织等工序,从而实现纺织品的生产。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

纺织机的工作原理纺织机是一种用于纤维成形的机器。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它已经经历了多次革命性的变化,现代的纺织机已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机器视觉技术,能够高速、精准地进行纤维成形和纱线制造。

本文将介绍纺织机的不同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1.送纱机构纺织机的送纱机构是由一些类似于筒形圆锥体的部件构成的,因为这些部件直径变化很大,在传输纱线时可以保持恒定的张力。

送纱机构还配备了一个张力器,可以调整纱线的张力和速度,使其适合实际生产需要。

2.整经机构在纱线弯曲和捻合之前,需要整经机构将纱线整齐排列。

整经机构通常包括两个筒形部件,其中一个支撑纱线,另一个旋转以确保纱线的张力和整齐排列。

整经机构确保了纱线的质量,并防止了织物中的缺陷。

3.编织区编织区是纺织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负责将纱线从细线转变为宽带,使其根据需求可以成为各种不同的织物。

编织区通常由一个鞋部、一组针、一组导板和一组织织板(用于织入填充纱)组成。

其中鞋部是织放器,用于压缩纱线并将其捻合在一起,形成织物中的纵向线。

针是纺织机的核心部件,它们将横向的纱线(也称为变经)穿过织放器的放针槽中,并将其钩在纵向的纱线上,形成纺织品中的横向线。

导板是一个织物模具,用于固定横向纱线,并确保它们在正确的角度上通过鞋部和针。

织织板可以增加织物的密度,并使其更加坚韧。

4.卷轴机构一旦织物完成了,就需要用卷轴机构将它收起来。

卷轴机通常由一个集线器和一个织物卷轴组成。

织物沿着卷轴滚筒上缠绕,收集在织物卷轴上供后续加工使用。

织绸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些先进技术,如计算机控制和机器视觉,这些技术能够监控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性能和质量,并尽可能地消除缺陷和错误。

总体来说,纺织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纱线整理好后,通过编织区进行编织和织造,最后将成品收卷。

纺织机械工作原理

纺织机械工作原理

纺织机械工作原理
纺织机械的工作原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纺织原料处理:纺织原料(如棉纱、毛线等)首先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剥脱、漂白等步骤,以达到纺织要求的干净度和色泽。

2. 纱线的纺制:经过预处理的纺织原料被送入纺纱机,经过拉伸和纺纱的过程,使纤维成为理想的纱线。

纺纱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纺纱器将纤维拉伸并扭转成纱线,同时将纱线卷绕在纱锭上。

纱锭的旋转速度和纺纱器的形状可以调节纱线的粗细和质量。

3. 织造:纱线经过纺纱机制成细长的纬纱和经纱,然后通过织机进行织造。

织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经纱和纬纱疏密地交织在一起,并通过梭子或者综合装置将纱线穿梭过网孔,形成织物的图案和结构。

4. 成品处理:经过织造的织物需要进行后续的整理和处理。

这些工序包括漂白、印花、染色、整烫等,以达到所需的颜色、图案和手感。

以上是纺织机械的一般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纺织机械可能有所不同。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机械的工作原理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织机的工作原理(精品课件)

织机的工作原理(精品课件)
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精密的机械制造技术,现代织机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品。
推动纺织业转型升级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对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升级。现代织机的出现,为纺织业提供了更加先进、高 效的生产工具,推动了纺织业的转型升级。
02
织机的基本构造
开口机构
综框
用于悬挂经纱,在织造过程中上下运 动形成梭口。
织机各机构间的协调配合
开口与引纬的配合
开口机构与引纬机构需 精确配合,确保在梭口
形成时引入纬纱。
打纬与引纬的配合
打纬机构需在引纬完成 后及时进行打纬,确保 纬纱与经纱紧密交织。
卷取与送经的配合
卷取机构和送经机构需 保持同步,确保织物均
匀且张力稳定。
04
织机的工艺参数与调整
经纬纱线的张力调整
经纱张力
定期打开织机外壳,清理内部的灰尘和杂物,特 别是梭道、梭箱和送经机构等关键部位。
检查油位和油路
每天检查织机的油位,确保润滑油充足;同时检 查油路是否畅通,防止油路堵塞。
织机的定期维护与保养
更换润滑油
根据织机使用情况和油品质量,定期更换润滑油,保证织机正常 运转。
检查紧固件
定期检查织机各部位的紧固件,如螺丝、螺母等是否松动或脱落, 及时紧固或更换。
备份易损件
为了缩短维修时间,建议厂家或维修部门提前备份一些常用的易损 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更换。
THANKS
连杆、曲轴等传动件
将动力传递给综框,实现综框的升降 运动。
踏盘或共轭凸轮
控制综框的运动规律,使其按照工艺 要求开口。
引纬机构
01
02
03
投梭机构
控制梭子在梭口中的往复 运动,将纬纱引入梭口。

织布机的机械原理

织布机的机械原理

织布机的机械原理
织布机是一种能够将纱线或线束交叉编织成织物的机器。

其机械原理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提纬、上纬和打纬。

1. 提纬:提纬是指将纱线或线束从纬线筒中拉出,并排列在织布机上。

这一步骤通常由一组呈圆盘状的提纬组件完成,它们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将纱线或线束从纬线筒中拉出并交叉放置在织布机的纬线栅上,形成织物的纬线。

2. 上纬:上纬是指将纱线或线束从提纬组件上抬升到织布机的纬线栅上。

上纬通常由具有开合机构的织布机构件完成,它们使用机械力或气动力将纱线或线束抬升到纬线栅上,使其与已经排列好的纱线或线束交错。

3. 打纬:打纬是指将纱线或线束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交叉编织,形成织物的纬线。

打纬通常由织物机构件完成,它们在提纬和上纬的基础上,通过摆臂、细绳等机构安排纱线或线束的动态交织,使其逐渐形成织物。

织布机的机械原理不仅包括上述的三个基本步骤,还涉及到织物机构件的移动、升降、旋转等运动,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传动。

通过这些机械原理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织布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织布工作。

织机的原理

织机的原理

织机的原理织机是一种用来制造织物的机器,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使用织机来生产纺织品。

织机的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纺织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大大满足了人们对服装的需求。

织机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高低梭传送织布:织机通过高低梭传送织布的方法来实现织造。

首先,织机上方悬挂着一个或多个梭子,梭子上通常有纱线,通过机器上的引导装置使梭子在织机的工作区域内移动。

在织机下方也有一个或多个梭子,同样通常带着纱线。

这两个梭子分别在织机的上下沿线之间穿梭,将纱线织成织物。

2. 经纬结构:织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纬结构。

经(也称为纬线)是横向的线,通常由织物的纱线组成。

纬线被穿在织机中固定的绞纬机上。

绞纬机是一个具有许多绞绾旋轮的装置,可以使织物绷紧,并确保纱线的间距均匀。

纬线通常由绞绾机的辅助装置穿过织机上方的一系列钩子,然后缠绕在织机底部的绞线筒上。

3. 工作原理: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经纱和纬纱糅合在一起形成织物。

首先,经纱和纬纱在织机的工作区域内进行交错穿插,形成纱线的交点。

接下来,织机上方的梭子通过一个称为梭子通道的空间,将经纬纱线引入,形成一层纱线在另一层纱线上方穿梭的结构。

梭子的构造允许纱线顺畅地通过梭子通道,并且在移动时保持纱线的张力。

4. 动力来源:织机通常使用机械力来运作。

在早期的织机中,人们通常使用手动或脚踏方式来操纵织机,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织机的动力来源逐渐转向蒸汽、电力和计算机控制等方式。

这些动力来源使得织机的运行更加高效和精确。

织机的原理最终实现了纺织品的批量生产。

通过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人们可以大量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织物产品。

织机的原理对纺织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为经济发展和商品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同时,织机的原理也为纺织工人节省了大量的体力劳动,为工业化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机原理
织布机是由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五大机构组成,俗称五大运动。

各机构调整的方法及要求如下:
一、卷取机构
本机卷取运动采用涡轮式间歇卷取机构。

卷取涡轮蜗杆搭齿要求,要灵活并且要居中。

卷取动程的调节,右侧筘座上有一个滑动转子,朝上动程大,也就是撑齿数多,朝下动程小,撑齿数也就少。

纬密的计算如下:
英制:棘轮齿数=纬密*每纬卷取牙数/3
公制:棘轮齿数=纬密*每纬卷取牙数/1.175
二、送经机构
1、本送经机构是外侧立式送经,这套装置比较理想。

根据经轴的大小来调
节簧力大小。

通过经纱的张力来自动调节送经量的大小,并保持一定的经纱张力。

2、盘片与送经齿轮搭齿良好。

张力的调节:
A、三根弹簧上的螺杆顺时针旋转,布面张力会变大,反之张力会变小。

B、张力重锤往前布面会变紧,往后会变送。

C、两根12cm螺杆收紧布面张力会变大,反之张力会变小。

D、在织造过程中,不同的纬密所要求的送经补偿量是不同的,一般纬密
32~80根/厘米用单头蜗轮蜗杆,16~32根/厘米用双头蜗轮蜗杆,6~16跟/厘米用三头蜗轮蜗杆送经,双头蜗轮蜗杆卷取。

三、传动和制动机构
1、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制动器是织机的传动关键部分,间隙0.2mm~0.5mm,两摩擦面四周均匀。

2、不应有油。

如打滑用布擦去油或用柴油洗净以免刹车位置不良。

3、小皮带盘要经常检查键肖是否脱落,以免小皮带盘轴孔变大,马达轴及键槽磨损,传动轮不能失油,否则轴承易磨损,间隙过大,都会造成异响声,
4、传动皮带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检查皮带歪斜情况。

四、开口机构
743是采用踏盘开口,747织机是采用多臂来完成,下面采用弹簧钢综。

链轮通过链条传递多臂链轮上做运动连接,它的运动原由曲轴,开口时间为285°~310°,一般以290°左右为好。

第一片综框端面距顶梁内端面为310mm~315mm (曲轴在180°时,从大龙至综框端面265mm~270mm左右),综框不能相互打架,多臂上面的机前第一片提综臂到滑轮和钢综箱要基本成一直线,多臂上的提综臂第一、二片以三档或三档半开始为好,提综臂上的滑块向上是开口小,向下是开口大,综框运动要平稳。

五、引纬机构
1、该引纬机构系两组连杆机构复合组成,扇形齿轮可绕0点摆动,托脚与筘座脚固装成一体而同步摆动,因此当曲轴回运动通过牵手带动筘座脚摆动时,0点即绕摇轴中心0点摆动使扇形齿轮相对筘座脚产生——摆动运动,此运动构成引纬运动中的运动。

2、曲轴回运转带动中心轴转动,连杆一端与中心轴连接,它与中心轴回转中
心有一偏心“e”产生一个小曲柄转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扇形齿轮连接,由此使扇形齿轮相对于筘座脚产生一附加运动。

3、以上两运动(即主运动和附加运动)叠加后成为扇形齿轮相对于筘座脚的复合运动,圆柱齿形与圆锥齿形固装在同一轴上,传剑轮装在圆锥齿轮的轴上,这样扇形齿轮的摆动通过齿轮间的齿合传递为传剑轮的往复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传剑杆带连同剑头而完成引纬运动。

根据所织造织的筘幅,调节连杆与扇形齿轮的连接点A位置在保证剑杆头在筘座中央能正确交接的情况下,使剑杆头进纱口时织机弯轴处于70°~75°之间。

六、打纬机构
导轨片要用定规校正,要轻松通过不要太松,梭箱与导轨要垂直,不得歪斜。

剑带在轨道和梭箱里要轻松自如。

要经常检查轨道片和梭箱螺丝松动情况,剑带胶木片宽度磨损到225mm,厚度磨损到1.5mm时,就要及时进行调换,否则会磨损到剑带剑头,从经济角度来讲,经常调换胶木片较合算。

七、选色机构
1、选色杆与梭箱盖板的高低距离为2~3mm,6根选色杆互相不能碰擦,选色滑轮与摇臂要灵活,垂直。

2、选色箱里面有一个偏心轴。

借助于轴的偏心作用,使齿轮之间齿合要良好。

传动链轮张力要适中。

3、选色杆的高低与边撑盖的高低和送纬剑的关系,选色杆过高,边撑盖过高,纬纱从剑头上面过去,带不进纬纱,造成引纬失误。

选色杆过低会碰撞梭箱盖板,造成选色杆头子折断,梭箱表面磨损。

边撑盖过低纬纱可能从剑头下面走,剑头也不能带进纬纱,造成引纬失败。

同时会产生断经率,并且布面会割断经纱。

八、断经机构
a、本机的断经自停机构系采用接触式六列电气停经结构。

b、电气停经装置固装在织机中横梁的停经架托脚上,其中六根停经条长杆由铜条和不锈钢皮组成,它们之间的接触面放置了绝缘用涤纶膜有一根来自电控箱15、16号电缆的两根引线分别接在与其对应联结的支座的两个螺钉上。

当经纱断裂后,停经片籍自身重量而下落,在停经片长槽上端斜面作用下,使停经片同时与铜条与不锈钢皮相碰,即造成电路短路而实行自动停车。

剑杆织机的常见故障
一、指示灯:
1、红灯:断经关车。

处理方法:找出断头后接好直接开车。

2、绿灯:断纬关车。

(注意稀密路)
处理方法:平纹:只须将撑头板起,将断纬处理后按点动开关,送剑将一根纬纱送进梭口后,拉清断纬,将撑头放下,直接开车。

斜纹或提花织物,将撑头板起,将文纸向后(逆时针)拨过2格,然后将断纬处理好。

将活线打出后,将纬纱放进梭口补一纬放下撑夹后直接开车。

3、黄灯:缺纬纱开车。

处理方法:接好纬纱或将储纬器张力瓷片内花衣弄干净,按电控箱上的停车按钮再按启动开关开车。

4、白灯:电气箱故障自我保护关车。

处理方法:将电箱电源关掉过10秒钟后再打开电源,白灯熄灭后直接开车,如仍旧亮,关车叫电工修理。

二、电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A、储纬器
1、储纬器不工作。

a、检查保险丝是否完好,中间继电器是否损坏,
b、检查引线22、23、24、25、26接线是否脱落。

2、储纬器纱线断但不关车
a、检查引线22、23、24、25、26之间接线是否脱落。

b、传感器与信号盘之间位置是否正确,传感器是否损坏,传感器引线17、18、19、20、21是否脱落。

3、储纬器纬纱不断但停车。

a、检查引线22、23、24、25、26之间接线是否脱落。

B、经停
1、经纱断,但不停车
a、检查引线15、16是否脱落。

b、检查传感器与发信盘之间的位置是否正确,传感器引线是否脱落,传感器是否损坏。

2、经纱不断但停车
a、检查引线15、16是否短路(线接反)。

b、停经架是否绝缘。

C、纬停
1、断纬不停车
a、检查纬纱检测器是否损坏,灵敏度是否太低。

b、检查电脑板上回位拨码N,是否拨下
c、信1、信2、信3都不亮需检查引线及5V输出是否脱落,传感器是否损坏。

d、检查传感器与发信盘的位置是否正确。

2、纬纱不断但停车。

a、检查纬纱检测器灵敏度是否太高,纬纱检测器是否损坏。

b、检查传感器(霍尔元件)其中一只是否损坏。

C、检查传感器引线之间是否短路。

备注:发信座及传感器角度:
D、白灯亮
1、检查离合器,制动器引线之间是否短路。

2、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漏电和外壳搭电。

三、织造常见故障的发现和排除。

A、断经关车
1、检查导轨片是否起毛。

2、检查剑带及剑头部分是否起毛,锐口。

3、检查经纱高低。

a、剑头和剑带是否摩擦上下层经纱。

b、经纱是否与筘座相碰(在180°时弯轴后死心时)
4、检查停经装置,摆动杆两两是否碰撞,弹簧是否松弛。

B、断纬关车
1、检查储纬器上是否缺纬,校正储纬器上纬纱的圈数。

2、检查剑头加持力是否适中。

3、检查剑头的进剑时间与纬剪的剪切时间是否配合良好。

进剑时间70°~75°剑头进入第一根废边纱,
4、检查出剑时间与综平时间是否配合良好(出剑时间与综平时间一致,均为285°~310°,要在相应的角度使剑头退到第一根废边纱位置。

5、检查纬纱张力片的张力是否适中。

6、选色杆是否下落时间过迟或偏高,送纬剑头到达纬纱时纬纱是否位于剑头上方无法进入钳口内,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调整选色杆的高低,并转动织机到达夹纱位置,检查夹纱位置是否正确。

7、检查送纬剑头是否变形,头部是否已经翘起。

8、检查剑带是否严重磨损,使剑带与导轨间隙过大,剑带运动不稳上下跳动。

9、检查剑头夹纱弹力,是否有不足或调节不当。

检查剑头进入梭口后,纬纱有无从钳口中滑落现象。

(将织机转动到送纬剑头刚入织口时,查看钳口有无杂物,并用手拉纬纱)如有容易滑落现象,应调整钳口加持力。

10、检查纬纱剪刀剪切时间是否过早(一般在75°~80°之间)纱在尚未完全进入送纬剑头钳口时已被切断,使纬纱的张力减少从钳口中滑脱。

11、检查纬纱是否由于张力过小而导致接纬失误。

12、检查送剑、接剑交接是否良好,将织机转动到180°位置。

检查剑头位置是否正确,用手推动剑带检查其活动量。

13、检查是否因为导轨高低不平使两侧接头时剑头跳动。

14、检查是否因传剑轮与剑带孔眼严重磨损,剑头位置不稳交接不良。

15、检查是否因为钳口磨损,使纬纱在拉进梭口前从钳口中滑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