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扶贫先进个人事迹六篇

扶贫先进个人事迹六篇

扶贫先进个人事迹六篇【篇一】“‘尖刀班’肩负重大使命,每个人无论级别、年龄,加入了‘尖刀班’就是普通战士……” 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表态发言,源自 **县 **乡政府一名普通干部**, 25 岁的阳光女孩, **年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从宜昌来到 **工作。

2 月 26 日,她成为 **乡 **村脱贫攻坚“尖刀班”班长。

**村山高路远,平均海拔 900 米,属于非重点贫困村。

辖 6 个村民小组, 178 户 523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78 户239 人。

脱贫攻坚,吃住在村。

27 日, **火线入住三组留守妇女 **家。

“刚开始有点恐惧感,心里忐忑不安,害怕小山村的孤单……”**坦言。

“第一晚,白天在村里走访入户一整天,晚上陪刘阿姨看了一会儿电视剧,睡得特香特踏实。

” **分享了入住“初体验”。

“尖刀班”三人,每人走访入户 2 个组,摸实情,定规划,谋发展,这是班长 **做的成员分工。

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大会,对脱贫项目进行进一步优化,确立了以解决三、四、五、 xx 个组安全饮水困难和硬化 3.7公里乡村路为主的攻坚方向。

九个到户,一个不能少。

3 月 7 日,桃花雪点缀了小山村。

春寒料峭, **又踏上了入户走访之路。

三组贫困户雷安魁,妻子冯家菊1998 年挂玉米棒的时候,从木梯上摔下来,腰椎粉碎性骨折,三级残疾,每年自费医药费 1 万元以上,因病致贫。

老两口养殖一头母猪,两头小猪, 3 亩核桃挂不住果,产量低…… **拉家常,话发展,与村民聊得火热。

“现在 **出台了健康扶贫政策,像您这种病,最好不要轻易在网上购买高价药。

去正规医院住院治疗,每年自费部分总计不超过 5000 元。

”“您说的核桃挂不住果的问题,全村普遍在反映。

针对 **年发展的300 亩核桃,我们将迅速邀请林业部门的专家来会诊,并立即启动春管。

”面对问题,**丝毫不含糊,一一表态作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夜晚的屋场院子会,大家畅所欲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搭建了脱贫攻坚的沟通交流平台。

个人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汇总

个人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汇总

个人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汇总个人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汇总3篇个人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1自办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来,该同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牵手致富工程和扶贫工作队驻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有力地改善了村集体经济。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白马镇三里店村积极寻求合作发展之路,发展优质苹果成为全村主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立足“合作社+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为贫困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为全村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

该同志亲自抓扶贫工作,县监督所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局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督查,负责帮助被帮扶单位制定脱贫帮扶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导二是制定方案。

我们及时制定了《庆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明确帮扶资金、项目、责任、考核等5个方面的内容,为扶贫工作的运行畅通、协调夯实了基础。

三是明确责任。

单位干部和特困户“一对一”帮扶。

驻点帮扶的重点是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不但促进了问题的尽快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在扶贫工作中,某某同志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扶智。

一是解放思想强脑子。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带领系统职工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1是捉住了村支两委班子思想建设工作这个牛鼻子。

__村6个行政组,220户,838人,是1个小村。

村支两委班子4人,村支书兼村主任1人,秘书1人,计划生育专干1人,另外一名支委终年在外打工,实际在岗的村领导唯一3人。

村民小学及以下文化占75%,多数人眼光短浅,观念陈腐,思想怠惰,胸无大志。

全村水田340亩,旱地90亩,耕地少,土壤贫瘠。

缺少资源,交通闭塞,环境卫生差,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20__年人均收入__元,有的村民基本生活没法得到保障。

全村重病特困户__户,孤寡老人__人,残疾人__人,未婚大男人12人。

了解到村里的这些情况后,我认为抓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激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其建扶工作的牛鼻子。

只有村领导班子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热忱才能充分激起出来。

进村的第1天,我就带着自己连夜在家写好的5大方面36个问题的调查提纲与村支书、村文书1起谈情况、摆问题、找优势、寻前途,连续几个晚上与曾建长支书彻夜长谈,同时与建扶工作队的另外一位同志在建长的陪同下走遍村里的水田旱土山包和河岸,并与1个个农户深聊。

以后又反复听取__镇驻村干部、分管的镇领导及原来在村里工作过的1些县乡干部的意见,在3月中旬就写出了《__》,提出了“架好__桥,接通致富路”的修建村组公路,重建__河__大桥,“让村里人融入村外面的精彩世界,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大胆思路,并对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改良农业产业结构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供村支两委参考。

我的调查报告出来后,在村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特别是村里的老党员,退休教师、干部认为找到了__村贫困落后的根本缘由,牵住了__村致富的牛鼻子,积聚在__村的近百年的造桥梦、修路梦做起来了,大家的思想意志聚集在改变贫困面貌的美好欲望当中。

村支两委班子斗志昂扬,斗志高昂。

车头启动了,车子也就会跑起来。

针对村里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今年我们建扶工作队同村支委1起,发展了1名年轻的高中毕业生为中共豫备党员。

精品-扶贫个人事迹材料六篇

精品-扶贫个人事迹材料六篇

扶贫个人事迹材料六篇扶贫个人事迹材料六篇【篇一】“刚哥躬耕百十天,野生散养君莫嫌,瓜熟蒂落巴土香,皮脆肉沙味甘甜……即可游步亲采摘,**来相见。

”8月5日,一首打油诗在朋友圈传开,不到一周,**村富隆富硒农庄6亩西瓜第一批成熟瓜全部销售。

这是驻**县**镇**村第一书记**支持农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水果、提供务工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的一件小事。

**村位于长江巫峡口北岸,8个村民小组,村民316户11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37人。

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村纳入精准脱贫整村推进村,当年12月,县交通运输局推荐、县委组织部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

近两年来,这个第一书记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村里广为流传。

**村的“公务车”“家住八组的**、四组的向家孝均已七十高龄,行动不便,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了让两位老人参加活动,他总是提前开车把他们接到村党员活动室。

”该村副主任李大兵说。

这样,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开屋场会、道路施工,**总是开着“公务车”,毫无怨言地服务村民。

一次,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六组李远成、向传西、张贵成走回去太远。

**看到他们正在发愁,连忙开车将他们送回家。

**接送六组李远成好几次了,他心想:“徐书记送我这么多次了,我得给他‘油钱’”。

便顺手从兜里掏出20元钱塞给他,**婉言拒绝。

500多天,每天行程数十公里,先后几次更换轮胎。

在扶贫路上,**的私家车成了名符其实的**村“公务车”。

**村的“亲戚”多作为第一书记,**在村里的联系户有九户。

现在九户贫困户都成了他的“亲戚”,最有缘分的要数**老人家。

**介绍说:“之所以和老人家很有缘分,是因为刘老今年69岁了,到农历7月19日就是他七十大寿,比我父亲大两岁。

我参军三年,刘老的儿子还正在服兵役,我应该替远在部队服役的刘先才照看着老人。

” “过年了,他儿子不能回家尽孝,我就去送几瓶酒。

八一建军节他儿子要为国尽忠,我就送点生活用品慰问一下,让做父亲的多一份自豪。

扶贫个人事迹材料5篇精选

扶贫个人事迹材料5篇精选

2020扶贫个人事迹材料5篇精选2020扶贫个人事迹材料1“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应牢记树立三大工程,就是为民工程、爱心工程、带动工程,做好三大工程的同时,通过我们三园一中心的一些构思构想,形成一个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和产业培训中心,通过农旅结合,带动我们全村170户540人整体脱贫步入小康。

”今年36岁的__面带微笑地告诉记者。

养殖山羊1590只,鄂西黑母猪30多头,葛根种植面积400余亩,水果标准化种植面积579亩、天然草场改良2000余亩,饲料加工年产量1500余吨,679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在__的身后是繁忙热闹却如世外桃源般的__村生态农业基地,每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道路不通、五谷不生的贫困村,这些面带笑容的工作人员以往还是吃着低保的贫困户。

说起__现在的身份,他既是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__县政协委员,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__早年在野三关镇经营超市,挣了一些“小钱”。

然而,回到家乡后,山里面闭塞的交通,低矮简陋的房屋给了__沉沉一击。

“经济发展这么快,外面的世界早已经变得发达便捷,想不到家乡还是这个样子。

”__出身农家,自小对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怀,在他看来,家乡的土地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大量土地实行粗放型种植,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上一年,所获也不过只能维持温饱。

“看到家乡落后贫穷的面貌,我20XX年就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想立足本土,利用我们家乡的一些资源,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正是这份乡土情怀促使__开始考虑回家乡创业,他心想,要是能把家乡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新型农村合作社,合理有效利用这些闲置未开发的土地,一定能让家乡富裕起来。

有了“土里刨金”这个看似头脑发热的念头,__没有鲁莽地开始投资,而是经过认真分析和长时间的市场调查,直到20XX年年初,他的计划逐渐变得成熟,才终于下定决心,在__镇__村注册成立了现在的__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将军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学习总结-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7篇

学习总结-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7篇

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7篇【篇一】xx,一名xx县阿用乡里往村委会那根村小组的普通群众,家庭人口4人,由于长期受制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条件落后,仅靠种植家中的几亩地,只够维持温饱,难以脱贫致富。

但xx不甘贫困,不等、不靠,找准发展路子,用好扶持政策,通过2年的艰苦奋斗,硬是带领同村10户群众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一、结合实际,深挖当地发展优势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当地群众,xx虽然家境贫困,但他总是舍不得离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总是想着如何在家乡的这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乡亲父老的命运,让家乡脱胎换骨。

终于,xx看准了流经乡土的西洋江——一条生生不息的生态宝藏,由于该流域海拔低、气温高、河水深、水流平缓、河面宽阔,特别适合罗非鱼的生长,再做到科学开发、科学管理、科学利用,必定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可观的收益。

于是,xx当机立断,随即向阿用乡党委、政府了解了相关养鱼扶持政策,学习养鱼技术。

在阿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xx与同村10户群众商议后,于2014年7月28日成立了阿用乡那根罗非鱼养殖合作社,xx任法人代表。

于是,xx正式开启了带领群众艰苦拼搏、创业致富的新征程。

二、真抓实干,打铁还靠自身硬养鱼合作社正式成立后,xx不敢有丝毫马虎,鱼苗、鱼食、网箱的采购,日常管理,寻找销售渠道等无不亲力亲为,将个项事务做实做细。

为了管理不出任何差错,他总是不分阴晴、不分昼夜地转战在养殖点上,从不与群众计较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

他总是说:多干就意味着多得,技术进步快一步,就意味着事业的成功可能性提高一分。

只有自己拥有一身真功夫,才能让自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三、联合发展,提高产业影响力xx在事业发展中,并不会只为自己考虑,他总是把自己掌握的本领向合作群众倾囊相授,不断提高合作社的整体战斗力,然后让大家形成合力,使合作社的产品实现物美价廉,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巩固合作社销售渠道,让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

个人精准扶贫典型材料范文(12篇)

个人精准扶贫典型材料范文(12篇)

个人精准扶贫典型材料范文(12篇)(篇一)**,我县交通运输局干部,该同志自任下伊村“第一书记”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沉下身,传好话,带好头,办实事,办好事,使该村精准扶贫开展得扎实有序,有力地改善了该村集体经济及贫困户现状,其主要事迹如下:一、沉下身,确保对象识别精准。

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经常进村入户,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将相关资料建档立卡,上传上报,确保扶贫对象识别到位。

二、传好“话”,确保项目安排精准。

要致富,先修路,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经常多处走访,实地考察,发现交通不便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今年“5?19”洪灾后,路毁桥塌,针对此情况,他及时地做好了“上传下达”的工作,将筹集到的66.5万元专项资金迅速、精准地使用到位,进行了上棚至下棚、河斜古党至旱坑、河斜树林坝等9个交通项目维修,确保了扶贫项目安排精准。

三、带好头,确保措施到位精准。

任“第一书记”后,他积极参与村各项事务,亲自带头,具体指导,使河斜昌顺水稻专业合作社、下伊硕穗农业专业合作社、金源养殖专业合作社顺利成立,并稳健发展,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奠定了基础,做到了措施到位精准。

**时刻谨记习总书记对“第一书记”的要求,以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群众,立足村情,不断地干实事,办好事,在农村教育,农民增收,共同致富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干部到村任职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篇二)脚踏实地谱写精准扶贫新篇章**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

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

自**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谋化扶贫思路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全镇各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3篇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3篇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第一篇: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中最深处——某省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某省扶贫先进个人吴老师,从事扶贫工作已有20年之久,他将这份事业放在了心中最深处,把扶贫工作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

吴老师在工作中极其勤勉,他的工作方法十分科学、有效。

对于贫苦户的情况,他一定要核实真伪,调查问询,然后为贫苦户六个字:“分级分类、有针对性”。

同时,吴老师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扶贫工作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扶贫工作中,以提高贫苦户的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自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全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19年,全县共有贫苦户超过6000户,到2020年,全县人均收入增长了一倍以上,超过全国贫困县平均增长率,全县贫困户人均收入实现了脱贫。

吴老师的扶贫工作是一种艺术,他的艺术在于将科学有效地方法融入到扶贫工作中,同时将传统文化与扶贫结合,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

第二篇:被贫困的生活深深感动——某市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某市扶贫先进个人李老师,在工作中开始时不太适应,他觉得扶贫工作并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在接触了一些贫困群众之后,他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了解到,有些贫苦户的日常生活甚至连温饱都没有保证,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落后,纷争不断,缺乏自信心。

在经过了不懈的工作之后,李老师不仅获得了这些贫苦户的信任,同时也打破了心理的障碍,把扶贫工作想象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为了更好地实施扶贫工作,李老师积极争取到了各方的支持,多次与社会组织、公益机构、企业以及志愿者沟通合作,共同开展扶贫工作。

在他带领下,全市的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到2020年,全市的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超过了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全市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全国各地的肯定。

李老师的扶贫工作,是一种情感,他通过与贫苦户的交流了解,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中的细节与琐碎,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就是扶贫。

第三篇:调研勤奋,情感细腻——某县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某县扶贫先进个人黄老师,是一名非常勤奋的调研员,他通过了解调查贫苦户的情况,提出了扶贫的方案,成为一名可敬可亲的扶贫干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
精准扶贫个人事迹材料
**山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记**县**镇**村村主任**带领全村成立高山生态蔬菜合作社助力全村贫困人口脱贫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镇**村积极寻求合作发展之路,发展高山生态蔬菜成为全村唯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立足“合作社+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依托**山区季节差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种植,坚持以反季节蔬菜促增效,以产业促增收,为贫困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为贫困村和精准扶贫村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抓住政策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年以来国家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了扶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好多地方的农民以合作社为支柱,率先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最终实现了增收致富目标。

**村村主任**得知这一消息后,一阵兴奋:“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合作社带领父老乡亲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呢?”,他深深的感受到**村地处县城**山区,正常种植的蔬菜比县城内其它地方要晚上市半个来月,且种植的蔬菜生长周期长,蔬菜质量非常优良,口碑也很好,由于产量少没有形成产业,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就开始琢磨如何利用这个季节差,打好**村生态蔬菜种植反季节牌。

**年初,他借助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部国家法律和全国开展精准扶贫开展这一国策,自筹资金50万元发动全村蔬菜种植大户参与发起组建了**县**镇**村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

**年,他又多主奔走找项目,争取贷款资金,建立了100多亩的反季节生态蔬菜种植大棚,当年生产生鲜蔬菜100多万斤,助农增收200余万元。

并与县城猛洞河、万家、佳又多等大型超市鉴定了长年蔬菜供应合同。

稳定了态蔬菜产销链条,稳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最大限度增加贫的困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增收脱贫目标,合作社一方面与县农业局、继福种业等农业科研机构联系,立足本地资源,广泛采用本地品种,优化种植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好系列服务,严格履行合同,争取广大农民信任,最大限度的为民谋利。

2015年全村生态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50%以上的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整户加入和采取技术指导等形式享受了合作社的实惠,全村农民增收明显,为2019年全村脱贫打下了坚实的生产发展基础。

二、依托地理优势,做大蔬菜产业
**镇**村位于县城南边海拨1300多米的**山区,地理环境丰富,辖区19.1平方公里。

全村共计 4 个村民小组 248 户 1080 人,劳动力
350 人。

田土面积 1735 亩,其中稻田面积 375 亩,旱地面积13**亩。

林地面积 2050 亩,其中:油茶面积 278 亩,退耕还林105亩,全村属沿山冷凉灌区,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和地域环境造就了生态蔬菜的品质,得到县城区市民的一致认可,改变了过来种出的菜上市不上不下没有市场,多以散户自产自销卖不上价钱。

合作社成立后,利用反季节栽培种植技术,采取集中打捆销售,不仅入了超市,还成了消费者抢手的香饽饽,特别是反季节本地蔬菜深受城区市民的欢迎。

**村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主任的带领下一手抓产品质量、结构,一手着力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合作社产出的蔬菜保持原生态,符合当地老百姓一直记忆的味道。

**主任对合作社的种植户实行“七个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提供农具、统一提供技术、统一肥料配方、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规划采收、统一包装销售。

从而使生态蔬菜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差异化,确保了“**生态蔬菜”的品质声誉。

三、发挥合作职能,真心助民脱贫
为帮助贫困户脱贫,从**年起,合作社成立这初就积极与全村贫困户开展蔬菜种植扶贫模式探索。

合作社采取自愿带土地加入的方式,合作社再根据土地情况合理调整种植品种,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种植规划,解决技术难题,谋划销售渠道。

通过不断摸索**村先入社的村贫困劳动力年均收入达到了1万余元。

合作社在推动本村贫困人口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经过近两年多的发展,共带动全村贫困人品1**余人,涉及贫困户40余户,入社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稳步提升,人居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全社在**主任的带领下2020年与全团同步实现小康充满信心。

下步,据**主任介绍,将多方争取资金,建一个蔬保鲜库,提升**村生态蔬菜市场竞争力。

组建一支专业的销售队伍,争取扩大销售地域,立争成为湘西地区蔬菜产业的龙头产品。

并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继续吸收贫困人员,做大做强生态产品,逐步辐射周边村落,争取全村早日实现脱贫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