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学实验题(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力学1.游泳运动员用手、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水不是施力物体,而是受力物体【答案】B【解析】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D、水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两选项均错误.故选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分析】(1)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 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但是受力物体是一个; 相互作用 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5.如图是 2009 年 6 月 30 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 5 死 4 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 形.汽车变形说明()
A. 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挂环分别受到向上和向下都是 5N 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
自重),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
合力大小无关。
1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手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 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 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后物块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的受力情况.物体若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ρ1 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 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 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ρ2 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 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 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A.
(4)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需要的是物体的惯性.
【解答】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题 意. B、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形状,所以力能使物体 发生形变.符合题意. C、汽车地面上运动时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维持物体的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掌握摩擦力发生的条件. (4)掌握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1.(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数据如表:次数12345接触面木板木板木板棉布毛巾压力/N 1.0 1.5 2.0 1.0 1.0弹簧测力计示数/N0.40.60.80.50.6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______,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为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______;(3)分析______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在接触面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成______比;(4)分析1、4、5次实验,小明得出结论______;(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______,理由是______;(6)一个实验小组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块,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1.(4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上左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2.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长方体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运动。

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_____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2)比较图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3)比较图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关系。

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答案:。

(5)小明将甲图中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8分)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序号实验条件测力计示数/N 长方体木块的放置表面情况压力/N1 平放木板82 平放木板123 平放木板164 侧放木板165 竖放木板166 平放木板上铺棉布87 平放木板上铺毛巾8(1)由序号为1、2、3的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填字母);(2)要验证猜想B,应选取序号为________的三次实验;(3)根据表中信息,能否验证猜想D?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4)以上实验主要采取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4.(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____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初二物理 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 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答案】D【解析】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去判断选项正误.2.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B.3NC.6ND.12N【答案】C【解析】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3.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A.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3N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4N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答案】B【解析】已知货物的质量,则货物受到的重力为G=mg=9×103kg×10N/kg=9×104N,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C、D选项都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C.“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D.上述说法都正确【答案】A【解析】公式G=m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没有关系,故B错误;g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大小不同,所以不能说是一个恒定的值,故C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5.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人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若以人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人【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2014山东济南)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A.猫B.羊C.牛D.象【答案】B【解析】中学生的体重和羊的体重接近.7.图甲中小朋友的话,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其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6【解析】大人用手打小孩时,手对小孩施加一个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孩也对大人的手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0.2N×3=2.6N.8.如图所图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你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二)测滑动磨擦力[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三)探究浮力大小[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N,物体的体积是m3,物体的密度是kg/m3.(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四)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示例]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根据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h2<h3<h4<h5<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同学密度ρ(×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厘米)橡皮薄膜凸出程度1 5 h1小华0.82 10 h23 10 h3小明 1.04 20 h45 18 h5小红 1.26 20 h6①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由此可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由此他们验证了的猜想是正确的.(五)测量大气压[示例]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①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②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③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④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⑤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答案】B【解析】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3.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答案】 C【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 4×10−4m3, 液 面 下 降 的 深 度 为 : △ h =
=0.02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p=ρ 水 g△ h=1.0×103kg/m3×10N/kg×0.02m=200Pa.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利用排开水的体积计算受到的浮力,根据总重力计算 对地面的压力,根据液面深度计算液体的压强的大小.
B. 容器内水的体积 V=Sh=300cm2×30cm−1000cm3=8000cm3=8×10−3m3,由 ρ= 可得,水的 质量 m 水=ρV=1.0×103kg/m3×8×10−3m3=8kg,因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则容器对 水平地面的压力 F=G 总=(m 水+mB)g=(0.4kg+8kg)×10N/kg=84N,B 不符合题意; C. 绳子断和断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故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没有变化,C 符合题意; D. 物块 B 的重力:G=mg=0.4kg×10N/kg=4N,剪断绳子,待物块 B 静止后漂浮,F′浮=G= 4N ; 由 F 浮 = ρ 液 gV 排 可 得 , 木 块 漂 浮 时 排 开 水 的 体 积 : V′ 排 =
能转化为动能,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且在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离开
弹簧后,因水平面光滑,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静
止释放物块 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所以动能的变化是先增加后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转化为动能时,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离开弹簧 后物块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的受力情况.物体若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件),涉及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两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是本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1.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2.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

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cm3。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3.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

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4.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

序号液体深度
(cm)
-
橡皮膜
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
(mm)
1

3朝上
>
186
21428
2
)
3
朝下
18621428
3
3
朝侧面186
214
28
46朝侧面171229
*
58
59朝侧面15824284

6
盐水9朝侧面15424692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
质量
/g

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g/cm3

110181.8
#
2
20361.8
33054
(
1.8

41080.80

5
20160.80
63024

0.80
9.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运动。

据__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_。

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21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21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


10.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但第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比第二组的大。

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
2)
实验序号压力(N){
受力面积(cm2)
13.01043.020
%
2
4.51554.530
3,
6.0
2066.040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现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
12.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

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

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ρB=___________。

13.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
接触面~
毛巾
棉布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

14、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___;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