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组合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门窗尺寸和有关内容根据建筑功能划分建筑空间:1使用空间(房间)分为主要使用空间(主要房间),辅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两部分。

2交通空间(交通联系部分分为垂直水平交通联系)。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房间的面积(指使用面积)包括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室内交通面积。

房间的面积大小影响因素:使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家具设备的配置。

商场面积由货架占用面积、使用面积、交通面积组成,货架与柜台间距≥900mm,柜台外双人通道宽度≥1500mm,单人通道宽度≥750mm。

双侧取货货架高度≤1200,柜台高900-950,宽度≥600mm,人站立取货时占用宽度≥450mm,人蹲下取货架底层占用宽度900mm。

房间的面积大小确定根据卧室的家具使用时所需尺度确定卧室床头距墙≥550mm,床头有大立柜时,从立柜取东西,柜门宽500-600,人站立宽度空间≥300,人坐桌前学习,椅子距墙占用宽度≥700mm。

旅馆客房标准间尺寸,根据家具布置确定房间尺寸,2张单人床宽1100mm,两床间有床头柜≥650mm,单人床距墙≥500mm。

非住宅房间开间3300-3600mm,进深4200-5100mm。

卫生间门的标准尺寸是2000*700毫米。

洗脸池600*1650,浴缸700*1600,马桶所占的面积尺寸:37cm×60cm,前侧活动区宽:不小于610 mm,两侧活动区宽:300-450mm,有手纸盒的一侧宽:300mm。

如何做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

如何做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

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一、引言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设计是指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结合场地环境和空间限制,对建筑空间的平面布局进行设计和组合。

其目的是在确保功能性的基础上,使建筑空间更具观赏性和美感,为用户提供舒适、实用的空间环境。

本文将以一座商业综合体的平面组合方案设计为例,探讨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场地分析商业综合体的场地位于城市的繁华商业区,周围是高层写字楼和商业建筑。

场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东西向宽120米,南北向长80米。

场地形状较为规则,周围道路宽敞,交通便利。

在分析场地环境的基础上,建筑师开始对商业综合体的平面组合方案进行设计。

三、功能需求商业综合体包含购物中心、餐饮区、办公楼和公共活动空间。

购物中心包括服装、鞋包、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店铺,需要合理的布局和通道设置,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浏览和购买商品。

餐饮区包括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等,需要考虑就餐人数和用餐环境。

办公楼需要提供独立的入口和电梯,保证办公区域的私密性和独立性。

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等,需要提供休闲和娱乐设施,吸引人流和增加活动氛围。

四、设计理念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师提出商业综合体应该体现“开放、多元、共享”的设计理念。

开放是指商业综合体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空间格局,使人们可以自由流动和互动。

多元是指商业综合体应该包含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共享是指商业综合体应该提供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和互动。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建筑师开始进行平面组合方案的设计。

五、平面布局1.购物中心区:购物中心区位于商业综合体的中心位置,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

建筑师将购物中心区划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域:服装区、鞋包区、家居区和休闲区。

这四个区域围绕中央广场展开,形成环绕式的空间布局,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穿行和购物。

2.餐饮区:餐饮区位于商业综合体的东侧,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内部的三维空间结构。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形态、方向、位置等方面相互组合而成的整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一、基本组合形式1. 线性组合线性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沿着一条直线依次排列,构成一条线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走廊、通道等公共区域。

2. 平面组合平面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平面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室内设计中,如客厅、卧室等。

3. 立体组合立体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三维空间中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立体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中,如商场、写字楼等。

二、复杂组合形式1. 集群式组合集群式组合是指多个不同功能或用途的建筑空间在同一场地内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等。

2. 分层式组合分层式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不同的高度上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垂直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高层住宅、办公楼等。

3. 环状式组合环状式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围绕一个中心点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环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公共广场、博物馆等。

三、设计要点1. 功能需求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需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需要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

如商场需要采用集群式组合,而医院需要采用分层式组合。

2. 空间布局建筑空间的布局是指建筑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关系。

在进行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连通性和流线性,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舒适性。

3. 空间比例建筑空间比例是指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进行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空间的功能需求和使用需求,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具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总结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功能需求、空间布局和空间比例等因素进行设计。

房屋第2篇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房屋第2篇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住宅中的厨房、浴厕等辅助用房的平面和室内透视图。
第二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的主要要求有: (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 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满足采光通风要求; (4)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一、过道(走廊)

过道(走廊)是连结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 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
四、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各类民用建筑中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和上述使 用房间的设计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厕所、盥洗室等 辅助房间,通常根据各种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使用 人数的多少,先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见表2-3)。

根据计算所得的设备数量,考虑在整幢建筑物中
厕所、盥洗室的分间情况,最后在建筑平面组合中,
图2-7为一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学校专用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图2-9所
示是各种不
同形状的音
乐教室实例。

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例如住宅、宿舍、学校、
办公楼等建筑类型,大多采用矩形平面的房间。

大型性民用建筑的平面以至整个体型可能采 用多种形状。例如室内人数多、有视听和疏散要 求的剧院观众厅、体育馆比赛大厅等(图2-10)。
第二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 平面组合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包括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主要 使用房间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 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以上内容以大量性民用建筑为主,论述了 平面设计一般原理和方法,在分析过程中,着 重于建筑的共性,运用一般性的原理阐明民用 建筑中平面设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学 习本章时要总结其规律,灵活运用,勤于观察 与思考,不断地实践,这是搞好民用建筑方案 设计非常重要的基础。

浅谈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方法

浅谈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方法

在针对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其中顶板是对于上部建筑的一 个具有水平约束作用的支座,所以其剐度越大其对于上部的约束能力就 会更好。所以说在针对地下室结构中顶板的设计中厚度通常都会大于 160mm。对于人防地下室来说还需要让顶板的厚度必须满足人防的特殊 要求。 根据我国有关建筑物抗震的技术规范来看,在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 设计中顶板作为对于上层建筑物的嵌固端,对于楼板的厚度以及旌工中 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和楼层侧向刚度都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并且地下 室层数不宜少于两次。有关技术规范来固定处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上部 结构嵌冠部位所以地下室的瑗楼顶板必须要选择梁板结构才可以满足 安全要求。这就意味着建筑物物的地下室的层数并不简单的由地基基础 的深度来决定,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在对地下室的结构进行计算
掌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房间的主次关系:②房间的内外关系;③房间的联
系与分隔;④房间的流线与顺序。
1.2结构体系合理
在平面组合设计时,应选定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也应充分考虑结 构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结构形式带来的空间效果。目前民用 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等。 (1)砖混结构。建筑物的主要成重构件有基础、墙(柱)、楼板、屋面板 等。如果建筑物主体结构是由砖墙、钢筋混泥土楼板等材料构成,使称之 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构造简单,造价较低,施工也方便。由于
直接反映。在平面组合设计时要为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打下良好的基
础,创造有利条件.使建筑形象美观大方、得体。
2设计过程中平面组合形式
2.1走道式组合
走道式组合是用走道把使用的房间连接起来。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 两侧布置。它的特点是使用房间与交通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相对独立, 有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联系各个房间。走道式组合有单外廊、单内 廊、双外廊、双内廊等几种形式: (1)单外廊:房间位于走道一侧,房间朝向及采光通风效果良好,房 间之间干扰较小。为了使房间有较好的隔声、保温效果,也可将单外廊封 闭。这种组合方式,交通路线偏长,占用土地较多。 (2)单内廊:这种组合方式充分利用了内走廊,服务较多的房间,应 甩较广。房屋进深较大有利于节约土地,同时减少了外围护结构面积,在 寒冷趣区对保温节毹有翻,它的缺点是走廊两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房

房屋建筑学 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 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处的内外过度空间,是 人流集散的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 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过道、楼 梯等)的街接。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卧室
厨房
餐厅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的主要设计要求:
交通系统应当满足路线 短捷、明确、方便 、适用、 安 全及有利建筑造型等要求
在许多公共建筑中门厅、中庭 是建筑平面组织中的活跃元素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因此较少人 流使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都不得 小于1100mm. 对于有大量人流通过的走道,其宽度根据使用情况,相关 规范都作出了下限的要求。例如民用建筑中中小学的设计 规范中规定,当走道为内廊,其净宽度不得小2100mm; 而当走道为外廊,并为开敞式明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 1800mm。 有些建筑物必须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进行设计时, 相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也是重要的设计依据。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平面组合形式 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平 面组合是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同房 间组合起来。 平面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 ①走道式组合可分为单内廊、单外廊、 双内廊及双外廊四种组合方式; ②套间式组合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组合方式; ③ 大厅式组合; ④单元式组合;
第五章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

1.建筑平面设计内容:单一功能房间的平面设计(主要使用功能,辅助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也包括三类功能空间的平面组合设计。

2.房间平面形状确定,从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合理性,空间技术效果,总体组合的灵活性,房价朝向,施工便利性考虑;房间面积确定,掌握室内家具及设备数量及尺寸和人的室内活动和交通面积大小;房间平面尺寸的确定,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视听要求,良好的天然采光,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3.平面组合形式考虑因素,有使用功能,结构类型,基地环境,设备管线,建筑造型。

平面组合形式有以下,走廊式,穿套式,单元式,大厅式,庭院式,综合式。

4.房间剖面形状的确定因素,室内房间的使用性质和活动特点,采光和通风要求,结构类型的要求,设备位置的要求,室内空间比例关系。

5.房间高度的确定,层高是国家对各类建筑物房价高度的控制指标.净高是供人们直接使用的有效室内高度,它与第4的考虑因素有关。

(起居室,卧室大于或等于2。

50m,办公,工作用房2。

7,教学,会议3。

00,走廊2。

10,小学教室3。

10,中学教师3.40,幼儿园2.80。

影响房屋层数的要求,建筑本身的使用要求,城市规划要求,结构类型要求。

建筑结构1、混合结构(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混合结构最普遍) 2、框架结构(以框架梁柱作为承重系统)3、空间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薄壳、索膜等)6.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高层加裙房,错层,跃层。

⑴错层剖面组合是指在建筑物纵向和横向剖面中,房屋几部分之间的楼地面,高低错开。

主要适合坡地上建筑或建筑体部之间由于房屋高度不同造成高差的情况,如住宅、中小学等。

错层之间的高差可用楼梯或踏步来解决。

⑵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主要用于住宅建筑中。

这些房屋的公共走廊每隔1~2层设置一条,每个住户可用前后相通的一层和上下层房间,住户内部以小楼梯上下联系。

其特点是节约公共交通面积,各住户之间干扰小,由于每户两个朝向,因此通风条件好,但其结构布置和施工均较复杂,每户面积大,标准高。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方案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方案

17
(3)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①串联(Series)式组合 ②并联(Parallel)式组合 ③混合(Both series and parallel)式组合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18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19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53返回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5返4 回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5返5 回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56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公共卫生间:
卫生间应位于人流交通线旁,既使用方
便又较隐蔽的地方;位于朝向较差、通风较好 的地方。
卫生间应设前室。
卫生间应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通风,
使用人次少的卫生间可间接采光,但必须设通 风道。
男女卫生间在人流路线、视线、声响等方 面应做到严格的隔离。
注意管线集中布置。
非公共卫生间: 9
②厨房的平面设计 厨房设计原则: 厨房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和便于清洁, 地面应比一般房间地面低20~30mm。 厨房的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 的操作空间,方便使用。 厨房内应布置足够的储藏设施。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20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
21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平面组合设计要点
摘要: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是将建筑平面中的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使用方便、结构合理、体型简洁、构图完整、造价经济及与环境协调的建筑物。

本文就建筑物的各部分之间的水平方向的组合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平面组合;设计要点
1、建筑物使用功能分区要明确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分区要求也不同。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借助功能分析图明确使用功能分区。

例如,一栋普通的大学教学楼中,往往需要同时组织安排普通教室,不同规格的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和卫生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

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教学区、办公区和辅助用房三大部分。

在教学区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普通教室、有特殊功能的教室甚至是实验室。

有特殊功能的教室按照具体项目要求,可以是会产生较大音响的音体教室,有特殊采光要求的美术教室,可以容纳不同专业和班级同时上课的阶梯教室,或是需要特殊设备的多媒体教室、微机房等。

这样,就有必要根据诸如减少干扰、利用朝向、集中使用设备及管线等原则再做明细的归类分区。

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区时,经常会受到各种技术因素的制约,除了采光、管线布置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建筑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例如,在对教学楼的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将一组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验室上下对齐,与普通教室分开布置,而不是集中设置
在某一层。

这主要是因为单个教学实验室的面积要大于普通教室,把它们集中在某一层布置,布置与其上下的普通教室要取得结构布置上的一致性,往往需要作特殊处理。

因此,功能分区并非是简单的使用功能归类,还应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物诸多部分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根据它们的密切程度进行划分,使之分区明确,方便联系。

具体设计时,可根据不同的特征,从主次、内外和联系与分离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

主次关系:一般是将主要使用房间布置在朝向较好的位置,靠近主要出入口,并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次要房间可布置在条件较差的位置。

内外关系:一般是将对外联系密切的房间布置在交通枢纽附近,位置明显便于直接对外。

联系与分隔:在分析功能关系时,常根据房间的使用性质进行功能分区,使其既分隔而互不干扰且又有适当联系。

2、建筑物流线的组织要合理
在建筑设计中,流线组织主要是指对于人流和物流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安全和方便。

人流和物流进入建筑物,首先始于建筑物的入口部分,因此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考虑人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

例如,某学校的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东部,其西侧及北侧均是教学楼,其南侧是行政办公楼。

考虑师生使用图书馆的人流来源方向,图书馆的主要进口应设在其西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出入。

但为了不使书库日常进出书籍会有车辆货运行为堵塞人流出入口,
可以将书库设在图书馆的东北侧,另在相关位置设图书的专用出入口。

这样既避免了人流和物流的交叉,又为书库安排了一个避免过量光照的环境,还为在内部布置一个方便联系读者又易于连通书库的借阅台提供了良好基础。

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尽可能使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

另外,建筑物平面流线组织要明确,即是要各种流线简捷、通畅、不迂回逆行,尽量避免相互交叉。

房间的使用顺序和它们的联系与分隔要求,主要通过房间位置的安排及组织一定方式的交通路线来实现。

通常联系主要出入口的主要房间的是主要交通路线,人流较少的部分可用次要交通路线。

3、建筑物平面组合与结构布置方式
其一,墙承重结构方式。

(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划分为纵墙承重和横墙承重两种方案。

纵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楼板支承于梁上,梁把荷载传递给纵墙。

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

其优点是房屋的开间相对大一些,使用灵活。

横墙承重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楼板直接支承在横墙上,横墙是主要承重墙。

其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是平面使用灵活性差。


其二,框架结构方式。

走廊式和套间式的平台组合,当房间面积较大、层高较高、荷载较重,或建筑层数较多时、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结构。

其特点是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与围护作用,这样房间布置灵活,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自由,但钢筋
及水泥用量较大,造价相对较高。

其三,空间结构方式。

在大厅式平台组合中,面积的体量都很大的厅室,其覆盖和围护问题是结构布置的关键,如剧院的观众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

由于空间结构支承系统是以各向受力,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因而结构自重小是覆盖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薄壳、网架、悬索、拱等。

4、建筑物的平台组合方式
走廊式组合。

走廊式组合形式分为内廊式和外廊式,房间的相互联系和房屋的内外联系主要通过走廊,这种组合能使各个房间不被穿越,较好地满足了单独使用的要求。

用走廊连接使用房间,使用房间与交通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相对独立,各有直接的采光和通风。

常见的建筑有教学楼、办公楼、医院、旅馆、宿舍等。

套间式组合。

这是房间与房间通过一定序列直接穿通的组合方式,既减少了走道,节约了交通面积,平面布局也比较紧凑,房间联系也方便,但各房间使用不灵活,相互干扰较大。

这种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房间之间的联系最为简捷,通过房间的交通面积和房间的使用面积结合起来,使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结性增强,使用房间无需单独分隔的情形下形成的组合方式。

常见的建筑有展览馆、车站、住宅等。

大厅式组合。

这种组合是在人流集中,厅内具有较大活动特点并需要较大空间形成的组合方式。

围绕这个大厅为中心在其周围布置其它辅助房间,大厅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与其它辅助
房间尺寸相差悬殊。

常见的建筑有火车站、剧院、会场、体育馆等。

混合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混合使用以上三种方法,往往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例如托幼建筑、住宅等。

5、结语
建筑物主要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建筑物的各个使用部分,需要通过交通联系部分来加以连通。

但究竟该如何将这些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是建筑平面设计中的一项
重要任务。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不只是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有序排列,组合后的建筑平面还涉及到通风、采光等诸多问题。

这都需要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黄忠洲:《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方法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
[2]于红疆:《浅谈住宅平面组合设计的几个问题》[j]广西城镇建设,2011(06)
作者简介:韩波,女;汉族;1978.12。

毕业学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房屋建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