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收藏·整理·命名共63页文档
《奇石的收藏与欣赏》课件

在选购奇石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审美和喜 好,选择那些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奇石。
奇石的保养技巧
01
02
03
04
避免剧烈温差
避免奇石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或极寒环境中,以防温差变化
引起破裂或产生裂纹。
保持干燥环境
存放奇石的地方应保持干燥, 避免潮湿,以防石体长霉或被
腐蚀。
定期清洁
使用软布轻轻擦拭奇石表面, 去除灰尘和污垢,保持其光泽
故事一
古代文人墨客如苏东坡、米芾等,他们不仅善于诗词书画 ,还对奇石情有独钟,常常收集各种形状奇特的石头,置 于书房或庭院中,以增添雅趣。
故事三
古代的奇石收藏家们还有许多关于奇石的传说和故事,如 “太湖石”、“灵璧石”等,这些传说和故事丰富了奇石 的文化内涵。
现代的奇石收藏家与故事
现代的奇石收藏家们对奇石的独特见解和珍藏方式, 以及他们与奇石之间的故事。
《奇石的收藏与欣赏》ppt 课件
目 录
• 奇石的基本知识 • 奇石的收藏技巧 • 奇石的欣赏要领 • 奇石的展示与传播 • 奇石的收藏家与名人
01
奇石的基本知识
奇石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奇石是指形状奇特、纹理独特、色彩斑斓、富有美感的天然 石材,通常分为造型石、纹理石、色彩石、生物化石等几大 类。
杂志
发行奇石相关的专业杂志,刊登奇石作品、鉴赏文章、市场动态等内容,为读 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奇石资讯。
05
奇石的收藏家与名人
古代的奇石收藏家与故事
总结词
古代的奇石收藏家们对石头的热爱和珍视,以及他们与奇 石之间的故事。
故事二
古代的皇帝如宋徽宗,他不仅喜欢收藏奇石,还专门设立 了“花石纲”机构,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奇石供他欣赏 。
奇石收藏知识

奇⽯收藏知识 古代奇⽯收藏是⼠⼤夫们最⾼雅的⾃然物收藏,那么你对奇⽯收藏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奇⽯收藏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奇⽯的采集 供⽯获得的途径,除了流传、购买、交换所得,还可⾃⾏采集。
采⽯是⼀项⾼尚⽽有意义的活动,它让你⼴泛接触⼤⾃然,尽情享受⼭河湖海慷慨的馈赠;它让你在实践中加深对地质科学的理解,增长丰富的感性认识;它让你增强体魄、养⾝保健、培养耐⼼、增强毅⼒、陶冶⼼性;它让你以⽯会友、切磋⽯艺、⼴泛交流。
更重要的是,采⽯本⾝就是你⽯艺创作⾃我意念的表现当你所得愈⼴,所获愈丰,采集⼒、鉴赏⼒⼤为提⾼时,你⼀定会由衷地赞美采⽯活动,许多藏⽯家就是从不经意的偶尔采⽯到痴迷上奇⽯艺术的。
(⼀)⼭⽯的采集 岩⽯破碎为⼀定块度后,经地下⽔长时期溶蚀,有的就能形成可供观赏的奇⽯。
它形成后原地保存,并被泥沙埋藏起来,这才能保证不被风化破坏。
要寻找⼭⽯类供⽯,⾸先应了解所需⽯种的⽯脉⾛向,范围路线也应⼤致确定。
然后到⼭坡上有形成和保存条件的地段去找,有时在新滑被处更易找到,因为⾃然⼒已为我们扒开了复⼟层。
采集⼭⽯应主要采⽤挖掘的⽅法,其好处⼀是可以保存原⽯的完整性,⼆是不会破坏⾃然景观。
露头⽯较易挖掘,深藏⽯则⾮得有齐整的装备及较强的⼈⼒才能动⼿。
有的⽯种,⾮钢锯、斧凿不能采取,也应抱着谨慎观察的态度。
⾸先要明了是否违反当地政府有关⽔⼟保持之禁令,⽤硬⼒采集后对当地⾃然景观是否起到破坏作⽤,其次是采集的部位、⾓度要明确,⼤⽽⽆当反不如⼩⽽精巧。
(⼆)江河⽯的采集 河流的不同地段,所存⽯头的造型差异很⼤。
上游⽯系刚从母岩分裂诞⽣不久,⼤部分呈多边多⾓,⼏何形,阳刚性强烈,⽯表过于粗糙。
中游⽯在被⽔流冲运的过程中,⽯块间也互相碰撞磨擦,棱⾓磨得较为柔和,⽯肌纹理显⽰得也⽐较理想,是江河⽯采集的最佳地段。
下游⽯因长久的冲滚磨练,⼤部分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已形成砂砾。
其中圆浑、纹理清晰的卵⽯佳品也有不少。
奇石收藏_精品文档

奇石收藏引言:奇石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石头,具有非凡的美丽和独特的形状,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奇石已经成为一项流行的收藏活动,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都能找到其存在。
本文将介绍奇石收藏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奇石种类和收藏的方法。
一、奇石收藏的背景和意义1.1 奇石的起源奇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就开始欣赏和收藏具有独特形态的石头。
在中国,《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奇石的描写,说明奇石收藏的活动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存在。
1.2 奇石的价值奇石因其独特的外观和自然形态,被视为一种艺术品。
奇石的收藏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它还具有触及自然、感受大自然力量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奇石还与风水学有关,被认为能为人们带来好运和福气。
二、常见的奇石种类2.1 云石云石是一种以石灰岩为主要成分,形成独特图案的石头。
它常被用来制作奇石摆件和装饰品,被誉为石头艺术的代表之一。
2.2 美人石美人石是一种形如人脸的奇石,其独特的形态使其备受欣赏和收藏者的喜爱。
根据形态的不同,美人石可以分为男性美人石和女性美人石。
2.3 瑞士红石瑞士红石是一种由石英和云母构成的矿石,其红色和金色的颜色使其在奇石收藏中备受追捧。
瑞士红石以其高质量和珍稀性而闻名于世。
三、奇石的收藏方法3.1 考察石材的品质在开始奇石收藏之前,需要先了解各种奇石的特点和品质。
比如,云石的颜色和纹理,美人石的形态和比例等等。
3.2 寻找合适的购买渠道奇石的收藏通常需要花费较高的金额,因此选择合适的购买渠道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专门的奇石收藏店或者参加奇石拍卖会。
3.3 妥善保管奇石奇石收藏需要妥善保管,以防止石头受到损坏。
可以选择使用专门的奇石展示盒或储藏柜来保护奇石。
结论:奇石收藏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活动。
通过收藏奇石,人们既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奇石收藏也能成为一种投资和保值的方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奇石收藏需要谨慎对待,不仅要选择高质量的石材,还要妥善保管和修复奇石。
奇石收藏·整理·命名

(四)· 配置衬具
源自人靠衣-马凭鞍-奇石依 底座 底座-实用作用 底座-美饰作用 底座-各种材质 各种样式 各种风格 底座-为托之石增色添彩 底座-把石体最佳角度垫 稳、便于观赏 以座捧石 石座具佳、双赏目的
1· 雕花木座 材质-红木 樟木 杂木 一般木材 雕花-镂雕 浮雕 各种造型雕 要求-忌千篇一律 工艺要精细 视烘托奇石主题需要
二· 奇石的整理
奇石的整理或整治是对原 石进行表面处理 (一)· 原石的表面处理 1·山石表面处理 去泥 剔除杂质、附着物 浸水 冲刷 漂洗 晾干
2· 江河石、海石表面处理 清水浸泡 用1:5稀释冰醋酸浸泡 刷去附着物 反复清洗 晾干
(二)· 石伤的养护
修整 置于露天石架 定时浇水 石肤自然风化 自然变色 奇石在质感、色感 方面完全调和为目 的
2·购买 补充石种 组成对石 完善主题 组合文字 3·交换 以物易石 以石易石 以石会友 切磋石 艺 广泛交流 4·受赠-流传
(三)收藏保管
获得奇石-如何保管好- 十分重要 1·存放 透明塑料袋封装 放置标签 不要堆放 选好地方 注意通风 避免污染 要留标记、便于识记 防止摔、牙、碰、擦、 划
三、奇石命名
(一)奇石命名要点 1.奇石命名-奇石赏玩- 重要环节 2.基本看法-校正、深化、 提炼 形式-创造性思维活动 基本特征-感知 奇妙之处-联想 最佳角度-推理 意境主题-判断
3.结论性看法-高度概括-表达 4.本质性看法-奇石价值-揭示 5.鉴赏性看法-鉴定价值-结论 赏玩再三 推敲再三 修改再三 议论再三 定论再三
(二)奇石命名原则
奇石分类介绍

奇石分类介绍1、巴林石巴林石的开采----据传,清代在旗北沙巴尔台的地方,有个名叫德力格尔的老艺人曾挖掘过巴林石,并将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献给旗给旗札萨克乌尔衮。
乌尔衮又将此碗贡奉给康熙帝赞不绝口。
自此以后,历代巴林王公每逢进京,都要携带巴林石雕做为贡礼。
----民国初年,热河毅军驻林西镇守使米振标曾组织开采过,但得石甚微。
----日伪统治时期,伪巴林右翼旗公署曾雇佣当地群众采石探矿,将采得的石料加工成图章、墨盒之类,流入日本国至今仍被视为珍宝。
在日伪《大巴林蒙古情况调查》中记载;大巴林旗公署将叶腊石做为唯一的土特产,并建立开采机构,公布兴安西省矿业法令通告,严加管理。
----建国后,1958年“大办工业”时曾开采,但得石甚少,不久“下马”。
1973年建叶腊石矿,开始有计划地开采,当时有职工24人,1978年轻工部把叶腊石矿列为中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将叶腊石命名为巴林石,并拨款资助开采。
经专家评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泽可与我国传统雕刻原料寿山石、青田石齐名,更在南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的叶腊石之上,可与宝石、玛瑙相媲美,遂引起国内外用户注意,争相采买矿石与雕件,到1986年巴林石矿为全国17个省市近百家工艺石雕与镶嵌厂家供应原料。
----巴林石为季节性开采。
采矿运用立井、斜井、露天等多种方法,实行采探并举。
巴林石的历史购员-曾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属地——喀啦沁旗锦山的灵悦寺内,供奉着一尊石佛(高14厘米、宽7厘米、厚4.5厘米),其石质属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杂质。
因属朝产,多年供奉,具体资料已无从考证。
观察石佛,与众不同,头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态,带发罩,露出两根辫子,服饰为窄袖长袍,衣纹线条流畅,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盘坐在莲花台上,应该说,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
从雕刻手法上看,此佛应是唐宋时期所刻。
----有文字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落的庆功宴上,属下奉献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口地称赞:“腾格里朝鲁!”意思是“天赐之石”。
奇石集锦,

奇石集锦,能吃的石头在意大利有一种可以食用的石头,那就是维苏威火山附近那不勒地区的泥灰岩。
当地人们常用它掺上小麦做成饼,其颜色雪白,吃起来酥软可口,老人小孩都很喜欢吃,如有远方客人或亲友来访,他们便端上一盘请你尝尝。
在日本有一种称为饲料石的沸石。
在温度200℃时,这种沸石便会沸腾,当地农家常用它拌入其它饲料喂养家禽、牲畜,以使饲料营养充分地被家禽、牲畜吸收。
据日本使用这种饲料石喂猪和鸡的实践证明,在饲料里加人10%的沸石比不加沸石喂养的猪体重增加16%,鸡的体重增加8%以上。
变色石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有一块世界称奇的怪石,它周长约8公里,高达438米,俨然如一座大山屹立,巍巍壮观。
曾经有人计算此石,仅露出地面的部分大约就有几亿吨。
这块奇石每天都很有规律地改变自己的颜色。
早晨旭日东升时呈棕色,中午时呈灰蓝色,夕阳西卞时蓦然变成鲜艳的红色熠熠闪亮,蔚为神奇。
古代当地居民把它当作天然“时钟”,根据它颜色的变换来准确地掌握每天的时间,安排生活和农事,从未发生误差。
自古至今,怪石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游客,也招来世界各地的许多考古学者和地质学家,他们对怪石的每天变换颜色兴趣强烈,对其作过种种探究和猜想。
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沙漠地势平坦,天空终日无云,而怪石表面颇为光滑,好像一面镜子,对光线反射力较强。
由于从清晨到傍晚的日照变化,因而使怪石在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但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解释不够全面,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怪石的奥秘至今仍是个谜。
音乐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片宽广无边的沙漠,沙漠中有一块十分雄伟壮观的巨大岩石,人们称其为“音乐石”。
每当夜晚来临,皓月当空,居住在附近的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聚集在音乐石旁,燃起熊熊篝火,唱歌跳舞,享受人间欢乐。
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则成双搭对地依偎在岩石上。
一面谈情说爱,一面欣赏巨石发出的引人入胜的奇妙音乐,煞是有趣。
巨石何以能发出美妙的音乐呢?据专家考察,原来这块巨石有许多相联相通的孔洞,当人们燃起篝火时,那滚滚烟火一会儿被这些孔洞吸进,一会儿又被排出,一进一出,便发出了节奏不同的乐曲。
80种中国奇石,你见过几种?(完结篇)

80种中国奇石,你见过几种?(完结篇)66.姜石姜石,因其形状似生姜而得名。
是一种分布广泛、有悠久应用历史的石种,但作为观赏用,则是近几年才崛起的新兴事物。
67.新疆蛋白石新疆是优质宝玉石产地,新疆哈密地区出产的蛋白石(欧泊),有白色、红色、紫青色、棕红色和鸡油黄。
呈胶质状,温润、半透明,打磨后的精品可出现猫眼光感,适宜制作戒指和佩件,可做精美的雕刻用料,备受玩石者推崇。
其中,暴露于地表的原石一般都带有太阳锈,多为紫色胶质状或蛋白色,质地较好。
地下蛋白石一般伴生于坚岩其它矿脉中,储量很小,机械采矿很容易震裂,色泽有红色、紫色、鸡油黄、黑色、五彩等。
地下采集的蛋白石一般表层约1——2厘米质地较好,多呈胶质透明状,有红色紫青色光泽,可达宝石级别,其摩氏硬度达7.5度以上,硬度高于玛瑙。
现地表蛋白石资源基本枯竭,堪称收藏珍品。
地表原石一般较小,地下蛋白石因其优质层面很薄,一般只可以制作小饰品,半透明能够打出手镯的材料基本很难发现。
68.逊克玛瑙逊克玛瑙石,产于黑龙江逊克县宝山乡。
该石质地坚硬,硬度可达8度;色彩绚丽温润,俏色丰富,颜色有粉红、红、深红、杏黄、浅绿等;透明度好,块度大;储藏量丰富。
逊克玛瑙石可用于雕制刻人物、花卉、酒杯、项链等工艺品,晶莹明亮,颜色俏丽。
逊克玛瑙石多为紫红色块状,产于第三系孙吴组松散砂砾层中。
主要分布于逊克县阿延河流域,宝山乡因玛瑙石的产量丰富、品位上乘而得名。
玛瑙石毛石的棱角线和不规则的凸起部分过度圆滑,石上平面部分,亦有当年裸露在地表上风蚀雨浸的斑斑坑洼。
尤以当地10米以下的深土层中挖出者色、质最佳。
1978年曾采过32.4公斤的水胆玛瑙,还采到重达100公斤的特大玛瑙。
69.战国红玛瑙战国红指近年开采于辽宁北票,至2015年6月10日为止在宝石学上被定义为红缟玛瑙的一种。
其与战国时期出土文物的一些玛瑙饰物同料,而此料先秦时期被称为赤玉,目前此种玛瑙被称为战国红。
战国红,黄为尊,红为贵,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此曰“君臣之纲”;缟玟幻化无常,水线穿梭其中,此曰“无常之道”;光华内敛,华而不张,乃玛瑙中君子者也。
中国最值得收藏的十大名石

中国最值得收藏的十大名石人们习惯把奇石分为孤品、绝品、精品、上品、中品、下品,这是以石头本身的优劣而分。
赏玩石头的人,却无高低贵贱之分。
“罗卜青菜,各有所爱”,“石优石劣,快乐就好”。
“阳春白雪”有人听,“下里巴人”有人赏,石文化,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它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着我们这个时代。
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名石,除了这四大名石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石料也同样值得关注和收藏。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具油脂感。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
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
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一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
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
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
硬度2~3,比重2.6~2.7,耐火度1630℃~1730℃。
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
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