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教案)7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师精品教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手足口病的认识与预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3. 增强学生的疾病防范意识,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概念、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洗手液、口罩等)。
学具:彩笔、画纸、洗手液、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影响。
2. 讲解:(1)展示PPT,介绍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2)讲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手足口病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分享彼此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的认识与预防》2. 内容:(1)手足口病的概念(2)传播途径(3)主要症状(4)预防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2)列举三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
(2)预防方法:①勤洗手:用洗手液洗手,保持手部清洁;②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减少病毒传播;③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幼儿园常见疾病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课程目标。
2024年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年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四章“幼儿常见病防治”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症状及危害。
2. 掌握幼儿常见病的家庭护理措施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健康,增强卫生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幼儿卫生保健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常见疾病,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详细讲解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症状、危害、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幼儿感冒护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幼儿常见疾病识别和护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冒的症状及家庭护理措施。
(2)如何预防幼儿咳嗽和发热?2. 答案:(1)幼儿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
家庭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多喝水,适当休息等。
(2)预防方法: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感冒、咳嗽、发热的幼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实习中实践所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水平。
同时,教师可推荐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疾病预防的教案

幼儿园疾病预防的教案
教案标题:幼儿园疾病预防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的幼儿园疾病和传播途径。
2. 学习正确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常见的幼儿园疾病:如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等。
2. 疾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 正确的卫生习惯: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定期剪指甲等。
4.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玩具和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幼儿园疾病预防的话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向幼儿介绍常见的幼儿园疾病,并简单解释疾病的传播途径。
3. 游戏互动:组织幼儿参与洗手、咳嗽遮住口鼻等卫生习惯的游戏,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角色扮演:安排幼儿分角色模拟疾病传播的情景,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预防疾病的传播。
5. 情景训练:设计模拟场景,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洗手、咳嗽等操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6. 总结提醒:通过简单的总结提醒,强化幼儿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日常生活
中能够自觉地预防疾病。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游戏互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操作洗手、咳嗽等卫生习惯。
2. 通过情景训练的效果来评估幼儿是否能够在指导下正确预防疾病的传播。
3. 对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测试,检查他们对于疾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幼儿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确保幼儿能够有效掌握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课件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详细内容涉及:感冒、腹泻、佝偻病、贫血等常见婴幼儿疾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及家庭护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2. 掌握家庭护理方法,提高对婴幼儿的照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幼儿常见疾病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重点:感冒、腹泻、佝偻病、贫血等疾病的家庭护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婴幼儿生病时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健康问题。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感冒、腹泻、佝偻病、贫血等疾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感冒为例,讲解家庭护理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疾病设计家庭护理方案。
5. 学生展示(5分钟):每组代表汇报护理方案,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常见疾病:感冒、腹泻、佝偻病、贫血;2. 疾病病因、症状、预防措施;3. 家庭护理方法:保暖、饮食、用药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针对感冒、腹泻、佝偻病、贫血等疾病,设计一份家庭护理指南。
2. 答案:(1)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多喝水,遵医嘱用药等;(2)腹泻:保持饮食清淡,补充水分,注意个人卫生,遵医嘱用药等;(3)佝偻病:合理饮食,补充钙、磷等营养素,多晒太阳,遵医嘱用药等;(4)贫血: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遵医嘱用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健康问题,学生对疾病的认知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幼儿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和家庭护理方法的详细说明;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幼儿园宝贝护航:儿童常见疾病防护教育教案

标题:幼儿园宝贝护航:儿童常见疾病防护教育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的健康始终是家长和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防护教育尤为重要。
本教育教案将围绕儿童在幼儿园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手足口病、呼吸道感染等,提供预防和防护的指导,以保障宝贝们的健康成长。
二、感冒的预防和防护1. 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穿着合适的衣物等。
3.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4. 家长配合: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让宝贝过度疲劳等。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和防护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疱疹、口腔溃疡等。
2. 保持环境清洁:经常清洁幼儿园环境,勤换洗宝贝的衣物和床上用品等。
3. 避免密切接触:在疫情期间,避免宝贝密切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其他宝贝。
4. 加强室外活动:阳光照射有利于抵抗病毒。
四、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防护1. 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2. 室内湿度调节: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避免空气干燥。
3. 注意饮食营养:多喝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4. 科学预防:注重科学的预防接种,定期带宝贝进行体检。
结语:本教育教案旨在提供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防护指导,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关心和呵护幼儿园里的宝贝们。
只有保障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观点和理解:作为写手,对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护教育,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卫生习惯、饮食营养和室内环境的调节等。
关键在于提高家长和老师们的健康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和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一、感冒的预防和防护的重要性儿童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病毒引起。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接触机会增加,感染传播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孩子们的家长和老师们需要重视感冒的预防和防护工作,从而减少儿童感冒的发生率。
第四章_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教案)7

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课题: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学习目的: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知道传染病发生的环节3掌握传染病发生的环节4知道传染病的预防的基本方法学习重点:1、病源体病程规律传染病传染和流行的环节2、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的基本方法计划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2、你知道传染病都有哪些危害吗?请说出来3、阅读课本P52---P53的内容二、自主学习(一)、疾病的分类学习讨论:1、生活中的病为什么有的要传染,有的不传染?2、传染性疾病是怎样传染给人们的?3、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有什么不同之处?阅读课本P53(二)的内容(一)、传染病发生的环节学习讨论:1、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哪些条件?2、什么叫传染源?3、传染性疾病的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的?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你对知识的理解)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二)、传染病的概念:学习讨论1、传染病是指人的机体被什么侵入引起的?3、传染病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三)传染病具有那些特征学习讨论:1、什么是病源体?2、传染病的病程有无规律?是以怎样的规律出现的?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三、课堂练习:(一)相关知识问答:1、病源体指的是什么?2、是不是没有发病就总味着自己是健康的?为什么?3、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免疫力吗?举例说明?(二)、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学习讨论1、要有效预防传染性疾,我们是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为什么?2、在幼儿园作教师,应做哪些具体工作呢?四、相关问题:相关知识问答:1、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指的是哪能三个2、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在幼儿园我们通常要做哪些工作?3、预防传染病发生,只要做好前两项工作就行了,不必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4、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免疫力吗?举例说明?课题: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见病毒性传染病(1)学习目的:1知道幼儿常见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名字2掌握流行性感冒和麻疹的特点和预防。
幼儿园疾病预防教案

幼儿园疾病预防教案幼儿园疾病预防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疾病预防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疾病预防教案1【授课时间】:20xx年3月24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流行性疾病的病症状况,懂得了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
2、增强了学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预防流行性疾病【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天气转冷,班上好多同学都生病了。
学生讨论:感冒给你带来哪些不便?这段时间,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天气多变忽冷忽热。
此时,同学们应该注意身体的保健、保暖,以免患上春季流行性疾病。
二、流行性疾病基本常识:预防疾病应该从了解疾病开始。
疾病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类。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主要的传染病有结核病、乙肝、流行性感冒等,性病大多也是传染病。
对于传染病,切断其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那些因为身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损伤、功能缺失或非传染性病变而发生的疾病,如癌症、损伤、心脏病等等。
非传染性疾病可能存在于任何组织或器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就事论事进行预防、保健或治疗。
注意营养、作息、运动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主要做法。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传统中医很注意“七情”与疾病的关系。
最近许多西方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正是“情绪因子”大大缩短人的寿命。
在疾病发作的时候,合理治疗是使身体恢复健康必不可少的。
合理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饮食、合理运动、多休息等。
幼儿卫生学预防常见病教案模板(通用(1)

幼儿卫生学预防常见病教案模板(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学教材第四章《预防常见病》,详细内容包括:感冒、手足口病、腹泻等常见幼儿疾病的预防知识,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幼儿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卫生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冒、手足口病、腹泻等常见幼儿疾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的洗手方法、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卫生宣传画。
学具:洗手液、毛巾、餐具、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卫生宣传画,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常见病预防。
2. 知识讲解:(1)感冒的预防:讲解感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强调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
(2)手足口病的预防: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
(3)腹泻的预防:讲解腹泻的原因、预防方法,强调饮食卫生。
3. 实践操作:(1)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 例题讲解:(1)感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2)如何正确洗手?(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2)判断题:关于常见病预防的说法,正确与否?六、板书设计1. 感冒的预防:勤洗手、戴口罩、加强锻炼。
2. 手足口病的预防:正确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
3. 腹泻的预防:饮食卫生、勤洗手、加强锻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感冒、手足口病、腹泻的预防方法。
2. 答案:(1)感冒预防方法:勤洗手、戴口罩、加强锻炼。
手足口病预防方法:正确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
腹泻预防方法:饮食卫生、勤洗手、加强锻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预防常见病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提高其预防常见病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流感的症状:
前潜伏期时间是——?
早期症状如什么——?
体温多在多少度以上——?
幼儿的发病率怎样——?病情较——?
禽流感预防:
远离家禽的————?
吃禽肉应——?
加强每日检查制度,发现类似症状要及时——?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首发症状——?
伴有其他症状是——?
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护理及预防:
避免——?
发热超过38度怎么处理——?
腹泻患者注意什么——?
体温太高怎么处理——?
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三、课堂练习
1、腮腺炎是以什么为主要特征?该病在什么地方极易用暴发流行?
学习目的: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细菌性痢疾的特点和预防。
学习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因、护理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病源体主要有哪些?
2、由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3、除了病毒可以引起身体不适而生病,还有什么也可以引起身体不适?
4、禽流感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通过什么进行传播?
2、对接触过腮腺炎患者的幼儿可用什么药物预防?
3、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是什么?在我国被列为哪类传染病/?
课题: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见病毒性传染病(4)
学习目的:1、掌握禽流感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特点和预防。
学习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因、护理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护理及预防的方法是:避免——?发热超过38度怎么处理——?
体温太高怎么处理——?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2、腮腺炎的预防方法是怎样的?
二、自主学习
教材P58
(一)禽流感
1、看书自学禽流感内容,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禽流感的特征:
禽流感是什么和什么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
禽流感的病因:
病源体是——?
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
病毒在什么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
1、禽流感是什么和什么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源是什么?怎样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3——14
课题: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见病毒性传染病(5)
学习目的:1、掌握病毒性肝炎和狂吠病的特点和预防。
学习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因、护理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二、自主学习
(一)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浏览教材P59-P61完成以下目标:
1、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有哪些——?
2、是什么侵入人体而引发了这些疾病——?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看书自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内容,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特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行季节——?
是由什么病菌引起——?
2、传染病的病程有无规律?是以怎样的规律出现的?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
三、课堂练习:
(一)相关知识问答:
1、病源体指的是什么?
2、是不是没有发病就总味着自己是健康的?为什么?
3、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免疫力吗?举例说明?
(二)、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对高热幼儿降温的方法是什么?
2、流行性感冒和麻疹是否都具有终身免疫性?
3、麻疹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课题: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见病毒性传染病(3)
学习目的:1、掌握流行腮腺炎和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特点和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和预防:
隔离患者的时间不少于——?
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对易感人群如何分保护——?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二)狂犬病
教材P59
1、看书自学狂吠病阅读课本P52---P53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一)、疾病的分类
学习讨论:1、生活中的病为什么有的要传染,有的不传染?
2、传染性疾病是怎样传染给人们的?
3、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有什么不同之处?
阅读课本P53(二)的内容
(一)、传染病发生的环节
学习讨论:1、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哪些条件?
2、什么叫传染源?
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课题: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的: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2知道传染病发生的环节
3掌握传染病发生的环节
4知道传染病的预防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1、病源体病程规律传染病传染和流行的环节
2、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的基本方法
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
2、你知道传染病都有哪些危害吗?请说出来
得流行性感冒后有什么表现——
对流行性感冒病人应如何照顾——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三)麻疹
1、看书了解麻疹病的特征
2、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麻疹病的特征:
麻疹是属于什么传染病?
传染性如何?
病后是否可获得终身免疫?
麻疹病的病因:
患过风疹病后可否终身免疫——?
风疹病的病因:
病源体是——?
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
病毒主要是通过什么进行传播的——?
风疹病的症状:
皮疹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起?
几小时遍及全身?
哪些地方没有皮疹?何时消退?
有无科氏斑?
病后常有什么别的症状?
风疹病的护理及预防:
食——
保——
注射——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病菌是怎样传播给人体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
病初——?
患者面色——皮肤——颈部——神志——?
呕吐状——白细胞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和预防:
接种——?
不组织——?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三)细菌性痢疾
1、看书自学细菌性痢疾的内容,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细菌性痢疾的特点:
细菌性痢疾是什么传染病?
发病多在哪季——?
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病源体是——?
病菌存在于人体的什么部位——?
病菌主要通过什么进行传播——?
细菌性痢疾有免疫能力吗——?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起病——?体温在——以上?大便次数——以上?大便中有——?
少数患者有——?病程过两个月叫——?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二)急性非典型性肺炎
1、看书自学急性非典型性肺炎内容,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特征:
WHO称它为——?简称——?
起病——传播——发病率——?
被列为——类传染病?
是属于——传染病?
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因:
病源体是——?
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症状:
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
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水痘的症状:
皮疹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起——?是什么颜色——?
什么时候转为水疱——?几天结成痂皮——/?
患者上可见哪三种皮疹——?
出疹期间皮肤有何异样——?
水痘的护理及预防:
食——
避免——
患儿隔离到——
接触者检疫多少天——?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4、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免疫力吗?举例说明?
课题: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见病毒性传染病(1)
学习目的:1知道幼儿常见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名字
2掌握流行性感冒和麻疹的特点和预防。
3、掌握风疹和水痘的特点和预防。
学习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因、护理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传染病主要是由哪些病源体引起的?
1、病毒性肝炎和狂吠病是属于什么病源体引起的疾病?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毒经过血液对人体的哪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
3、禽流感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通过什么进行传播?
二、自主学习
教材P58——P59
(一)病毒性肝炎
1、看书自学病毒性肝的炎内容,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病毒性肝炎的特征: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是由什么病毒引起——?
病毒主要侵犯人体哪个部位——?
病毒性肝炎分为哪几类——?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病源体是——?
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甲肝、乙肝的病源体在身体的位置一样吗?)
它们病毒分别是通过什途径传播的——?
甲肝、乙肝哪个的传染性更强——?为什么?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甲肝多为——?
乙肝多为——?
感染乙肝后“肝炎抗原”呈什么性——?
7、麻疹病的传染性和风疹病的传染性哪个强些?
二、自主学习
教材P57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看书自学流行性腮腺炎内容,讨论完成以下目标:
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是属于什么传染病——?
在什么地方极易发生暴发性流行——?
是以腮腺的什么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