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10套)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正确的是( )A 腔的韵母是angB 悔的韵母是ueiC 逞的韵母enD床的韵母uang【答案】选D。
【解析】腔的韵母是iang,悔的韵母在汉语拼音里缩写为ui,逞的韵母eng。
2. 下列有韵头的是( )A. ua iang uengB. ei ou ieC. ua en ingD. uei in ai【答案】选A。
【解析】只有 i u ? 可以作韵头。
3. 多音字和面和泥中和念( )A he (二声)B huo(四声)Chu(二声)Dhuo(二声)【答案】选D。
【解析】“和”的读音: [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
~泥。
[huò]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
奶里~点儿糖。
~弄。
~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h 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4. 下面后一音节读轻声的( )A上头B棉花C意义D虾子【答案】选B。
【解析】上头有两个读音:[shàngtou][shàngtóu] ,意义[yì y ì ],虾子[xiā zǐ]。
5. 从字的结构方式看,是会意字的是( )A泰B想C闻D涉【答案】选D。
【解析】涉:会意。
从水步。
甲骨文字形。
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
本义:趟水过河。
泰:形声字、亦作汰。
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上部三人,下部是水,在高处可避水患,本意为避水患而得平安。
想:形声字。
从心,相声。
闻:形声字。
内形外声。
从耳,门声。
本义:听到。
如闻、问。
6. 下面一组是形声字的( )A 案明楷B 休旗闷C 荆惊清D 体娘甘【答案】选C。
【解析】明:会意休:会意甘:指事体:会意7. 女,写,长的笔画各为多少( )A.4,5,4B.3,5,4C.3,6,5D.4,6,5【答案】选B。
2018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卷含参考答案.docx

2018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卷含参考答案一、( 29 )1、从做教的第一天起,老就自己定下“干一行、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
她真学秀教的成功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堂教学效果秀,表明了老能做到()A .人不倦B.关学生C.勤敬D.治学2、下所示中国古代明的一种器,其名称是()A.日暮B.司南C.地D.天3、“京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表形式,每个都有一种主色以示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的主色是色的,曹操的是白色的,包拯的是黑色的⋯⋯你“白”表示()A .忠勇正B.奸狡猾C.凶猛残暴D.直果敢4、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出“哎”的叫声,老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了几子。
下列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是()A.立即找肇事者B.学生把子敲平,开始上,后理C.幽默,置之不理D.先班干部自我反思5、《国家中期教育改革和展划要(2010 ~2020 年)》提出,完善教培制度,教行每年一周期的全培。
()A .五B.三C.八D.十6、“和同一家”是哪个少数民族首唐皇信中的一句?()A .回B.蛛蝎C.吐蕃D.南7、以下哪部是我周古代的地理学巨著?()A .《太平广》B.《梦溪笔》C .《天工开物》D.《水注》8、陶行知先生曾:我做教的人,必天天学,天天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而无教学之苦。
句指出教要()A.身学,拓展野B.于律己,作正派C.虚慎,相互帮助D.敬,尽尽9、学校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失的教,可以予()A .行政B.行政分或解聘C .撤教格D.追究民事法律任10、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听之任之B.严慈相济,既有“慈母”之爱,也有“严父”之爱C.对优秀学生的关爱D.师爱有必要,但并不具有育人的作用11、下列关于“元宵节”的别称,不正确的是()A .元夕节B.上元节C.正月半D.中元节12、下列音乐家中,创作了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是()A .肖邦B.贝多芬C.舒伯特D.李斯特13、我国实行的教育考试制度是()A.国家教育考试制度B.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教育考试制度C.地方教育考试制度D.学校教育考试制度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是教师的特定()A.使命B.权利C.义务D.责任15、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2018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进城考试语文专业知识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渴(sì),崇山峻岭B。
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处心积虑,随声附和(hè)C。
不屈不挠(náo),瞠目结舌,茅塞顿开,从容不迫D。
无的(dì)放矢,揠苗助长,宁死不屈,买椟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好高务远,XXX,再接再厉,举世无双B。
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C。
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D。
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他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
5个B。
6个C。
7个D。
最少8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A。
化险为夷B。
口蜜腹剑C。
前赴后继D。
阳奉阴违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惯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
狗吠猿鸣B。
马嘶蝉噪C。
鹤啼虎啸D。
鸡叫狼嚎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XXX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A。
XXX,明明起床了。
B。
明明起床了,亮亮。
C。
XXX说:“明明,起床了。
”D。
XXX说:“明明起床了。
”7.把“XXX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A。
XXX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
XXX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
XXX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
XXX爱月夜,也爱星天。
8.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2018年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语文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经济发展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D、基础教育水平2、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道法自然C、绝圣弃智D、以史为师3、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五四三学制C.壬寅学制D.“六三三学制”4、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A、稳定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体差异性5、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A、马斯洛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罗森塔尔6、在发生火突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是()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A、更具客观性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8、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
这属于()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游戏活动D、主题活动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幸福感10、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
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1、芳芳学习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语文试卷一(小学)第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一、填空:(10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作为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
教材教法部分(20分)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2018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业务考试题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018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

2018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或是国编试题及参考答案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本卷与教育学心理学卷考试时量共150分钟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1、(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 )( )( )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 )的选择,( )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 )和( )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 )和(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和(),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8、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评价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和答案解析解析

2017年上半年小学综合素质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时间仓促,答案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题。
每小题2分,共58分。
)1.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勤写作,力争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是篮球打得很好,庄老师鼓励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庄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善于因材施教B.注重学生的全面性C.善于激发学生自信D.注重学生的差异性2.小成脸上有一块较大的太急,小磊经常嘲笑他,还给他起不雅的外号,小成很伤心。
对此,老师不恰当的做法是( )A.要求小磊向小成道歉B.教育小磊要尊重同学C.告诉小成尽量远离小磊D.帮助小成学会悦纳自己3.肖老师正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杰大声问道:“老师,床前怎么能看到月光呢”,对此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批评小杰不经许可就发言B.装作没听见继续上课C.告诉学生不要钻牛角尖D.组织学生就此开展讨论4.美术课上,曾老师指导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曾老师具有( )A.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B.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C.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D.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9年)》提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实行县域内老师交流制度B.减少重点学校C.实行县域内校长交流制度D.加快薄弱学校改造6.某小学给学生订购校服,校长从中拿回扣,尚未构成犯罪,依照《教育法》的规定,应没收非法所得并对该校长( )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强制措施C.给予刑事处罚D.给予治安处罚7.某公立小学符合办学条件,具有法人条件,该校取得法人资格应该始于( )A.批准之日B.批准次日C.登记注册之日D.登记注册次日8.小学生姚某经常扰乱课程秩序,学校责令家长将姚某转走否则予以开除该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拥有教学管理权力B.正确,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C.不正确,学校应对姚某长期停课D.不正确,学校应对姚某批评教育9.小学教师余某在课件休息时习惯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吸烟,该教师的行为( )A.合法,教师有课间休息的权利B.合法,教师未侵犯学生的权利C.不合法,教师不得在学生集体活动场所吸烟D.不合法,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以后方可吸烟10.小学生孙某旷课,班主任未立即联系家长,决定第二天再去找家访,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B.正确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责任C.不正确教师应及时与学生的监护人取得联系D.不正确教师应首先与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11.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六年级的学生小枫与15岁的哥哥单独居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小枫的父母予以训诫的应是( )A.教育行政部门B.乡政府C.学校D.公安机关12.教学途中,11岁的强强在人行道上被同班同学小刚撞倒,导致骨折,对该事故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小刚B.小刚监护人C.学校D.班主任13.姜老师听到晓成等几个学生说不喜欢自己,更喜欢原来的班主任,因此对他总是没有好脸色,动辄斥责或罚跪,这表明姜老师没有做到A.严格要求学生B.维护课堂秩序C.调节自我心态D.督促学生学习14.在数学课上,余老师注重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七嘴八舌”的议论,从中发现他们不懂得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形成一种“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下列对余老师教学行为描述不正确的是A.余老师善用信息技术B.余老师注重改革创新C.余老师善于教学重构D.余老师勤于教学反思15. 数学老师多才多艺,在文体活动方面会给各个班级的同学很多帮助,这说明数学老师()A.因材施教能力B.团结协作能力C.严谨治学精神D.课堂教学能力16.张老师生气时,在学生面前会不自觉的爆粗口,小学生很反感,张老师应该()A.依然如故,顺其自然B.无意为之看,不必在意C.努力改进,尽量避免D.改变自己,不说脏话17.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了阿尔法粒子的散射实验,用阿尔法粒子轰击金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15分)(前9题每格0.5分,第10题1.5分)1、用下列拼音拼写出东阳的二个地名(每个字母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n s h e a a h u g u s i h( )( )2、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出汉字:东阳木雕鬼斧()神工,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3、用下列偏旁组成一个成语(每个偏旁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各亡金刀足雨衣丰文艹()4、成语接龙:扬眉吐()味相()机取()立明()不暇()二连()言两()重心()语短叹。
5、填歇后语后面部分:王婆卖瓜——()。
千年铁树开了花——()。
6、填警句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
(),下笔如有神。
7、填古诗: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李白8、写出杜甫带“风”的两句古诗:(),()。
(),()。
9、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岳阳楼记》——()《鲁滨逊漂流记》——()10、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
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
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
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的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
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
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
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
怎么办?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跑。
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你还算人吗?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
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
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
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
"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
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
"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
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
""我。
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
"什么也别说了。
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
"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
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
"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
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
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
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
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你怎么还来?""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老太太说:"知道。
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
看得出你的心不坏。
""那、那您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
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
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选自《三月风》,有删改)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 。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三、写作题(15分)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不少于200个字)古诗:——————————————————————————————————————————————片段:教学实践部分(60分)一、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二、回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在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有哪三条 ?3、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三、分析题(15分)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
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生甲:小鸟说的对。
生乙: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
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
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
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四、教学设计。
(20分四年级选读课文《阳光彩虹》。
见附课文参考答案语文知识部分一、填空题1、歌山画水2、fu 伦3、初露锋芒4、气投巧目接三语长5、自卖自夸难得6、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破万卷7、孤云独去行只有敬亭山8、(略)9、宋濂鲁迅范仲淹笛福10、(略)二、阅读题1、①母亲生病做大手术要10万押金②车开上了人行道撞伤了老太太2、(略)(围绕道德良心进行评价便可给分)3、语言(或对话)慈祥善良、宽容(意思基本对即可)4、略(含有"母亲"二字,如《被撞伤的"母亲"》,不超过8个字,表意明确,可给分。
)略(课外阅读要求写出题目或书名和作者,无错别字,给分。
)11. 略(符合语境,合乎情理,语句通顺,给分。
)三、写作题(略)教学实践部分一、是非题1、2、3、4、5、6、7、8、9、10、二、回答题1、2两题见《课程标准》3、说的有理酌情记分三、分析题说的有理酌情记分四、教学设计。
把握教材准确;目标明确、完整;过程清楚、顺畅;能体现新理念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二)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50分)一、汉语拼音(10分)1、读拼音写词语(5分)Yǔwén sùzhìjiào yùpéi xùn ào yùn(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便宜(pián biàn)校对(xiào jiào )结束(sùshù)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共有()画。
“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共有()画。
(3分)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叹为观只()暗然失色()按步就班()惩前毙后()谈笑风声()丰功伟迹()义不容词()3、在下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6分)()水一战袖()旁观孤()难鸣屈()可数()有成竹()缠万贯得()应()牵()挂()()大()细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