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三层办公楼全套建筑设计图纸

建筑策划与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

建筑策划与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综合办公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办公功能,还往往融合了商业、餐饮、休闲等多种元素,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高层综合办公楼的建设过程中,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建筑的品质和价值。
建筑策划是指在建筑项目开始之前,通过对项目的目标、功能、需求、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功能规划、经济评估等多个方面。
在高层综合办公楼的建筑策划中,首先要明确项目的定位和目标。
是要打造一个高端的商务中心,还是一个注重创新和活力的创意园区?不同的定位将决定建筑的风格、功能布局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差异。
市场调研是建筑策划的重要基础。
需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办公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等。
例如,在一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园区,可能对灵活的办公空间、高速的网络设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有更高的要求;而在一个传统的商业中心,可能更注重建筑的形象和品牌展示。
用户需求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如企业的规模、业务类型、工作方式等。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能需要独立的办公楼层和专属的电梯系统;而对于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共享办公空间和灵活的租赁模式可能更具吸引力。
功能规划是建筑策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高层综合办公楼通常包含办公区域、会议室、接待区、商业区、餐饮区、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如何合理地安排这些功能区域,使其相互协调、高效运作,是建筑策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例如,办公区域应该尽量保证采光和通风良好,减少噪音干扰;会议室应该分布在方便到达的位置,并且具备先进的会议设备;商业区和餐饮区应该与办公区域有适当的分隔,以避免干扰。
经济评估也是建筑策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高层写字楼标准层设计指引

高层写字楼标准层设计指引
一说明二设计标准
n层高
n面积
n尺寸
n核心筒布局
n交通动线
n电梯
n卫生间
n管井
三参考平面
一说明二设计标准
n层高
n面积
n尺寸
n核心筒布局
n交通动线
n电梯
n卫生间
n管井
三参考平面
本指引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写字楼产品定位,编制完成,本指引规定的各“技术指标”为下限。
总部平台及各项目公司,在使用本指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本标准化设计作为设计控制及指导性的文件,仅对未来实施相似定位的项目进行设计指导,并对应该控制的部位提出控制性的要求。
2、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可以对某些控制性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
3、标准化不是简单的复制,应根据地域、地形、控规等要求因地制宜。
4、标准化是设计准则不是强行复制。
5、各项目公司在执行本文件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应规范的规定。
高层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

高层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办公楼的建设中变得愈发重要。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空间。
本文将探讨高层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一、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在高层办公楼中,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首先,建筑的朝向和外形设计对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至关重要。
合理的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而优化的外形设计能够降低风阻,促进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
其次,高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能够有效隔热和保温,降低能源的消耗。
采用优质的隔热材料、双层或三层玻璃窗户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的能源性能。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和节能电器设备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感应装置和定时器控制灯光的开关,以及选择能效等级高的电器设备,能够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建筑屋顶和立面合适的位置布置太阳能板,可以为办公楼提供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结合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能源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节能机会,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同样不可忽视。
高层办公楼可以通过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来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和地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系统则对办公楼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如用于空调冷却系统的补水。
在建筑内部,采用节水型洁具和水龙头能够显著降低用水量。
感应式水龙头和双冲水马桶等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控制水流,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此外,通过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减少管道的漏损,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环节。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办公楼设计规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3.1.1 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 3.1.2 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 3.1.3 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 75m 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 3.1.4 条窗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 3.1.5 条门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 1m,高度不应小于 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 3.1.6 条门厅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
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第 3.1.7 条走道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 3.1.7 的规定。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 1∶8。
第 3.1.8 条采光一、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 1∶6。
二、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 1∶5。
注: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第 3.1.9 条隔声一、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 55dBA 声级总机房、计算机房、打字室、图书阅览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 50dBA 声级。
二、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办公用房、会议室贴邻,否则应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
办公楼设计规范规程

3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4、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5、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
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6、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高度分类24m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24mx100m高层办公建筑100m超高层办公建筑1办公建筑组成部分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所开水间等一般性服务用房服务用房等技术性服务用房2一般规定1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b、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
注:临空的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 起计算不应低于0.80m; 门厅、隔声……
走到: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下表:
走道净宽(m) 走道长度(m) 单面布房
≤40
1.30
>40
1.40
双面布房 1.50 1.80
注:1、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2、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 不得 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 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 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超高层办公楼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超高层办公楼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企业形象和实力的象征。
然而,超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与普通建筑相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高度较高,建筑物所承受的风力、地震力等水平荷载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等。
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框架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中。
巨型框架结构则是通过设置大型的框架梁和柱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造价相对较高。
此外,结构材料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高强度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构件的尺寸和重量,从而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
二、垂直交通设计超高层办公楼中的人员数量众多,垂直交通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电梯是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因此需要合理配置电梯的数量、速度和载重。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电梯的数量。
同时,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可以采用分区运行、高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
例如,将建筑物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电梯组,减少电梯的停靠次数,提高运行速度。
此外,还可以设置转换层,方便不同区域的电梯转换。
除了电梯,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不仅是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也是日常人员活动的辅助通道。
楼梯的数量、宽度和位置应符合消防规范和使用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疏散。
三、消防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消防设计是重中之重。
由于高度较高,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消防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防火分区。
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标准化设计指引

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标准化设计指引前言结合已有项目工程案例结构设计特点,并对典型项目进行分析计算,总结高层/超高层办公塔楼结构设计规律,包含结构材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尺寸、超限措施、材料用量等内容,希望能为100~200m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一、结构材料1.1、混凝土墙柱等竖向构件宜采用C60~C35,低区尽量使用高强度混凝土,中高区根据轴压比控制要求逐级递减;当条件允许时,外框柱可适当考虑C70等高强混凝土,充分发挥混凝土受压性能,取得经济性的同时,能更好的控制柱截面;梁板可使用C30~C35;桩基采用C30~C50,应根据桩身强度进行比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单桩承载力匹配,桩基比选时,尽量按桩身强度控制;1.2、钢筋主体结构的钢筋材料选用参考如下:常用的钢筋为HRB400、HRB500等,当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考虑HRB500、HRB600等高强钢筋的应用。
当采用高强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并应注意由于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会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1.3、钢材常用的钢筋为HRB400、HRB500等,当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考虑HRB500、HRB600等高强钢筋的应用。
当采用高强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并应注意由于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会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二、结构体系2.1、抗侧力体系200m以下的超高层建筑宜采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一般无需设置加强层,框架梁柱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特殊情况:•当施工工期是控制因素时,可对比混合结构方案;•由于政策原因有强制性的装配率要求时,可对比混合结构;在方案阶段,应通过结构每平米质量指标从宏观层面判断整个结构方案是否合理、经济,常规项目的荷载取值、结构布置往往差异不大,各结构体系的每平米质量参考范围如下:各结构体系每平米质量(KN/m2)注: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混合结构:楼面体系为钢结构楼面;钢结构:主体结构以钢结构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84年建成的纽约 电报电话大楼是后现 代主义高层建筑的代 表。顶部是引人注目 的老式家具的山花, 底部的入口为圆拱形 柱廊。
• 约翰逊
• 格雷夫斯 (MichaelGraves)美国 后现代主义建筑最具有代 表性的作品。1982年落成 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市政大厦,高15层,外观 方墩型,下部明显地表现 为基座形式,基座外表以 灰绿色的陶瓷面砖和粗壮 的柱列构成,上部主体为 奶黄色,立面中隐喻的壁 柱、拱心石等反映了美国 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旨趣。 这座市政府新楼改变了公 共建筑领域近半个世纪流 行现代主义建筑风貌的趋 势,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 的第一批里程碑中的一个。
1885年10层高的芝加哥家庭生命保险大厦建成。
原始高层建筑风格
蒙纳诺克大楼
• 伯恩汉姆和鲁特 • 16层
建筑风格的演变
• 1.原始高层建筑风格,强调水平部分,顶部为 府邸式 。
• 2.扩展府邸式风格或三段式构图,运用柱式隐 喻(如基座、柱身、柱头),伸长中间部分。 装饰为罗马式,如大檐口,半圆拱、薄檐口、 砖石结构。
• 南京紫峰大厦450米
• 上海环球金融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心474米上海金茂大厦• 421米
• 深圳地王大厦 • 383.95米
二 办公楼组成与设计要点
•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将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 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划称为高层建筑。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 • 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密斯、格罗皮乌斯先后到美国从事建筑设计和教
学工作;
• 密斯现代高层建筑奠基人, “少就是多”在外形 上强调净化建筑形式,作品芝加哥湖滨公寓双塔, 西格拉姆大厦。
• 勒.柯布西耶强调忠实现代材料和结构,他忠实于 粗糙和沉重“粗野主义”
“芝加哥框架”的网格式 处理手法,表露出框架 的静态,中立的特性, 框架外贴白瓷砖
2.折中主义高层建筑时期 (1900-1940)
• A.复古主义(1900--1920)。纽约学派 受过巴黎美术学院的教育的建筑师。坚 持把传统的风格(主要是古典和哥特式) 的装饰系统连接到框架之中,把框架隐 藏起来。他们向往希腊的神庙、罗马的 银行、文艺复兴和哥特式高层建筑。
太平洋西岸的挑战
• 马来西亚石油大厦 • 高451米是2009年之
前世界第一高塔
迪拜塔
• 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 营造,从2004年就开 始动工的迪拜高塔, 有162个楼层,建筑物 总高度有828米,且 拥有56部电梯,速度 达每秒18米,那将是 世界速度最快且运行 距离最长的电梯。 “这一设计将触及技 术所能达到的巅峰, 在此之前没有一座建 筑能修那么高。在 2010年2月完工启用, 成为当今世界最高的 建筑。建筑土木工程 师比尔·贝克参与设计
• D.主要处理手法:高耸体型,垂直竖线 条(垂直细长的窗)、对称后退的体形、 非传统的服装风格装饰、商业化 图案、 活泼的金属下墙和石灰石墙面等。
克莱斯勒大厦
帝国大厦
• 高层建筑大师胡德 1881—1934 竞赛第一名
作品: 芝加哥报坛大厦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楼
纽约洛克菲勒 中心大楼
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期(1950--1975)
• 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福斯特;贝隶铭; 格雷夫斯;
• 福斯特与高技派 • 贝隶铭的复杂几何体 • 约翰逊、格雷夫斯的后现代
旧金山泛美大厦
福斯特 香港汇丰银行
• 强调精密的建筑 技术的表现力, 同时又不失去人性、 自然的表现力
香港中国银行
• 打破现代主义矩形 方盒子的单一,极 力创造多样的丰富 形体
• (二).办公楼分类:a.行政办公楼 b.专业办公楼 c.出租办公楼 d.综合办公楼
• (三).设计要点: 1.组成: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 2.办公楼内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 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一般应将对外联系多的部门,布 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
3.楼梯设计应符合防火规范规定。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楼 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米的办公楼电梯应分区或分 层使用。主要楼梯及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主要楼梯及 电梯应设于入口附近,位置要明显。
• B.塔楼标志建筑是歌手大厦和大都会人 寿保险大厦。
•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 C.装饰艺术风高层建筑(1920--1940)。 它从古典式过渡而来,是神化再现的装 饰艺术,也是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艺术。 注重外部的装饰,形成装饰的立面建筑 学,表达一种混合了历史知识的现代主 义精神。
• 国际式风格反对外部包装,建筑含义和历史风格, 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和技术,技术上升到艺术层次。 平顶的高层建筑被建在世界各地,称为“国际式 风格”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芝加哥湖滨公寓双塔
联合国秘书处大楼
马赛公寓
纽约利华大厦
• Som设计事务所
新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期 (1970-现在)
• 简单的几何形式,使高层建筑走向极端, 世界各地大同小异的玻璃盒子式高层建 筑使城市失去特色,让人厌烦。
高层建筑(办公楼)
设
计
一。高层办公建筑发展简 史
• 按高层建筑的发展规律,可将其分为四 个时期八个阶段。
1•.第工一业次革命高后层建建筑技筑术时成期就(1890—1900年)
1871年芝加哥大火(48h、18000幢、10万人无 家可归、300人烧死) 建筑师聚集芝加哥:
詹尼--家庭生命保险大厦--第一栋高层建筑; 布恩海姆--信托大楼--第一采用大面积玻璃墙; 鲁特--蒙纳诺克大楼--最高砖结构; 沙利文--高层建筑之父 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1880年建起了 312m埃菲尔铁塔)促成了1890年奥迪斯发明了 现代电力电梯。
• 3.商业风格(“芝加哥框架”),不强调立面 构图,而是明确的表现支撑结构和自然的表现。 形象特征为:大方窗,无檐口,窗下墙凹部有 装饰或无装饰,块状和板状体量
扩展府邸式风格或三段式
• 圣。路易斯马车大厦 1891年
• 沙利文 • 钢结构框架
商业风格(“芝加哥框架”)
• 沙利文“形式随从功能” • 1904年 • 卡森百货公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