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2.尾气处理方法 (1)用适当试剂吸收
球形干燥管
固体试剂吸收多余 气体装置,如碱石 灰吸收Cl2、SO2等
液体试剂吸收多余 气体装置,右3图 装置有防倒吸功能。
(2)可燃性气体可在导管末端处放一燃
着的酒精灯烧掉,但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 气体纯度。
小结: (一)遵守实验室规则:
进实验室前、后,试验中、毕的要求
3.气体收集方法 (1)排气集气法
气体进口
气体进口
向下排气集 气法收集密 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例 如:氢气、 甲烷、氨气
等
集气瓶
向上排气 集气法收 集比空气 密度大的 气体。例 如:氯气、 氯化氢、 二氧化碳
等
(2)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例如:O2 、H2 等
短进长出
该装置既可收集气体, 也可测量气体体积
思考:如何检验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准备工作、操作、现象描述与结论
装置2: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量筒中加适量 水浸没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锥形瓶,若量筒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形成一小段 水柱,则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装置1
装置1:分别向长颈漏斗和烧杯中加适量水浸 没导管口,用双手紧握锥形瓶,若烧杯中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形成一小段水柱,则 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
一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事故的
二
保障。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三
1.遵守安全规则
四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五
4.重视并逐步熟记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方法(包括有害气体、废液、固体废弃物 的处理)
一、实验室规则: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范文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范文一、前言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制度旨在规范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的处理流程,确保废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置和妥善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废物分类与标记1. 废物分类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废物分为以下几类:a. 生物危险废物:包括具有感染性、毒性、致癌性等危害的废物,如病原微生物、病人用品、感染性动物器官等。
b. 化学废品:包括具有化学危害性的废物,如化学试剂、溶剂、废液等。
c. 普通固体废弃物:指没有特殊性质或危害的固体废物,如纸张、塑料、玻璃等。
d. 有害垃圾: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荧光灯管等。
2. 废物标记为了明确废物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废物容器应在明显的位置标注以下信息:a. 废物类别:生物危险废物、化学废品、普通固体废弃物、有害垃圾。
b. 废物的成分和性质。
c. 废物的危害特性,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等。
d. 废物产生单位、日期和人员姓名。
三、废物收集与储存1. 废物收集a. 生物危险废物应采用双层密闭塑料袋进行收集,并进行密封和标记,严禁将生物危险废物投入普通垃圾桶。
b. 化学废品应采用相应的密闭容器进行收集,严禁将化学废品与其他废物混合投放。
c. 普通固体废弃物应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严禁将有害垃圾投放到普通垃圾桶中。
d. 有害垃圾应投放到专用垃圾桶中,严禁将有害垃圾与其他废物混合投放。
2. 废物储存a. 生物危险废物应存放在专用生物安全柜或冷冻设备中,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b. 化学废品应存放在防爆柜或防腐蚀柜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引发危险反应。
c. 普通固体废弃物应存放在密闭的垃圾桶中,避免产生异味和传播病菌。
d. 有害垃圾应存放在特定的有害垃圾集中区域,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四、废物处理与处置1. 废物处理a. 生物危险废物应在实验室内进行必要的处理,如高温消毒、化学处理等,确保废物不再对人体和环境构成危害。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1.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实验室中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鞋。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化学品的溅泼和其他意外伤害。
2.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性质: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储存方法以及安全使用和处理这些化学品的方法。
并且要在实验室中储存和操作这些化学品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3.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中通常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操作步骤、安全要求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等。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4.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器材:在化学实验室中,有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包括玻璃仪器、电子设备和特殊的试剂盒等。
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和器材,并在使用前检查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5.合理设置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实验操作方便、安全。
例如,将易燃和毒性化学品存放在防火柜中,并使用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7.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如发现异常现象或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8.正确处理废弃物: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经过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对于有毒、易燃和腐蚀性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储存、运输和处理。
9.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在实验室中,意外情况可能发生,如火灾、泄漏和意外中毒等。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冷静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0.持续进行安全培训和学习: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术,掌握应对新的化学物质和实验方法的安全处理和操作方法。
总之,在化学实验室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和化学品,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废弃物产生、收集、储存、处理等环节。
三、定义1. 实验室废弃物:指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险性或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2. 废弃物产生单位:指产生废弃物的实验室或实验室部门。
3. 废弃物管理人员:指被授权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人员。
四、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1. 废弃物分类:(1)化学品废弃物:按照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进行分类,包括易燃物、腐蚀物、毒性物、有害物等。
(2)生物废弃物:按照生物安全级别进行分类,包括生物性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等。
(3)放射性废弃物:按照放射性水平和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类,包括低放射性废弃物、中等放射性废弃物和高放射性废弃物等。
2. 废弃物标识:(1)在废弃物容器上应标注明确的废弃物类型和性质,以便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2)废弃物容器应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处理人员注意安全。
五、废弃物的产生和收集1. 废弃物产生:(1)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应尽量减少,遵循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原则。
(2)实验室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分类、分装和清理,并存放在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 废弃物收集:(1)实验室应设立相应的废弃物收集区域,以便于废弃物的分装和集中收集。
(2)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具备防漏、防过载和易于清洗的特点,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收集和储存。
六、废弃物的储存和运输1. 废弃物储存:(1)废弃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区域内,并进行适当的分区和标识。
(2)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和排水设施,并设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理。
2. 废弃物运输:(1)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密封、稳定的包装方式,防止泄露和碰撞。
(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装混载,确保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清晰可辨。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知识

对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损坏
腐蚀性废弃物:对金属设备造成腐蚀,缩短使用寿命 毒性废弃物:对仪器内部的电路和元件造成腐蚀,导致仪器故障或损坏 爆炸性废弃物:可能导致仪器内部压力升高,引起爆炸或破裂 感染性废弃物:可能引起微生物感染,导致仪器内部电路和元件损坏
实验室废弃物的 处理方法
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投入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实验 室废弃物处理设 施,确保废弃物 的分类、储存、 处理等环节得到
有效管理。
加大对实验室废 弃物处理设施的 投入,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对环
境的污染。
制定严格的废 弃物处理标准, 确保废弃物得 到合规处理, 符合环保要求。
加强废弃物处理 设施的日常维护 和管理,确保设 施的正常运转和
对实验室内其他物品的污染
实验室废弃物可能含 有有害化学物质,会 污染实验室内的空气、 水源和实验台等设施。
废弃物中的细菌、病 毒等微生物也可能对 实验室内其他物品造 成污染,影响实验结 果和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废弃物如果不 及时处理,还可能对 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 造成腐蚀和损坏,缩 短使用寿命。
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还 可能对实验室内人员的 健康造成危害,引发各 种疾病和不适症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容器规格: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和数 量选择合适规格的容器
容器检查:定期检查容器的完好性 和密封性,确保无泄漏
废弃物存储环境要求
温度:保持适宜 的温度,避免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 影响废弃物的性 质和安全
湿度:保持适当 的湿度,避免废 弃物过于干燥或 潮湿,影响其存 储安全
光照:避免阳光 直接照射,以防 某些废弃物的性 质发生变化
实施有效的学校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

实施有效的学校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学校实验室的环保和健康,确保实验室废物的合理处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实现实验室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2. 实验室废物分类实验室废物按照有害性质分为以下几类:- 生物类废物:如动物尸体、植物残体、病原微生物等。
- 化学类废物:如废液、废固体、过期试剂等。
- 放射性废物:如废放射源、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体等。
- 其他废物:如废纸、塑料、玻璃等。
3. 实验室废物管理流程3.1 分类收集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初步分类。
生物类废物应放入生物废物,化学类废物应放入化学废物,放射性废物应放入专用放射性废物,其他废物应放入可回收废物。
3.2 标签标识每个废物应贴上相应的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废物类别、产生部门、产生日期等信息。
3.3 存放要求废物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安全的地方,防止泄露、溢出和被盗。
3.4 定期运输学校应定期将废物运输至专业处理单位。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废物稳固、密封,防止废物泄露、溢出。
3.5 专业处理专业处理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实验室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4. 责任与监督4.1 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确保实验室废物得到有效处理。
4.2 学校管理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应对实验室废物的运输、处理和处置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废物处理单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4.3 师生员工师生员工应积极参与实验室废物的分类、收集工作,遵守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提高环保意识。
5. 培训与宣传学校应定期组织实验室废物处理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废物处理能力。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增强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
6. 制度修订学校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和实验室废物处理实际情况,适时修订本制度。
实验室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安全规范本

实验室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安全规范本实验室化学固体废物是指实验室在化学实验或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器皿、试剂瓶、药品包装、塑料袋等各类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物中往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其处置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化学固体废物处置的安全规范。
一、废物收集与储存1. 废物应及时集中收集,并分类储存于密闭、耐腐蚀的废物容器中。
不同类型的废物应分别储存,避免相互混合引发反应。
2. 废物容器应标明废物的种类和名称,以便后续处置时进行识别和分类处理。
3. 废物容器的盖子应保持紧闭,并经常检查以确保密封。
4. 废物容器应置于专用储存柜或储存区域,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环境。
二、废物处理1. 废物应由专业化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不得随意丢弃或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处理。
2. 废物处置前应进行充分的标识和记录,包括废物种类、数量、特性等信息,以便准确处理和记录。
3. 废物处理机构应具备必要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进行安全、高效的处理操作。
4. 处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好防护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废物。
5. 废物处理完成后,废物容器应及时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三、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废物泄漏或其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停止漏洞、隔离区域、通知有关人员等。
2. 应急处理时,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废物。
3. 应急处理完成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记录,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废物运输1. 废物运输前,应进行充分的包装和标识,确保废物容器的密闭性和稳定性。
2. 废物运输时应遵循相关的运输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
3. 废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废物泄漏和散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五、废物处置记录1. 废物处理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废物种类、处理方式、处理机构等信息。
2. 废物处置记录应保存至少3年,以备查阅和追溯。
校园实验室化学废料处理规定

校园实验室化学废料处理规定1.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降低化学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化学废料的处理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所有实验室化学废料的分类、收集、存储、运输和处理。
3. 化学废料分类化学废料分为以下几类:- 有机溶剂- 酸碱溶液- 重金属盐- 生物制剂- 放射性物质- 其他危险废物4. 化学废料处理原则- 预防为主,减少产生。
实验室应尽量减少化学废料的产生,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试剂。
- 分类收集,规范存储。
根据化学废料的种类进行分类收集,并在指定的中存储,严禁混合。
- 安全运输,合规处置。
化学废料的运输应遵守相关法规,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5. 化学废料处理流程5.1 分类与收集实验室产生的化学废料应按类别进行分类,使用指定的进行收集。
有机溶剂、酸碱溶液等应分别收集,避免混合。
5.2 存储化学废料应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场所进行存储,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存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
5.3 运输化学废料运输前,应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并提供详细的化学废料清单。
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安全。
5.4 处理化学废料的处理应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处理过程中应确保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6. 监督与检查学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化学废料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7. 培训与宣传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化学废料处理相关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学校应定期开展化学废料处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8. 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cont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07月29日
精品课件
基本知识
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日常研究、实验和生活中产生的,已 失去使用价值的气态、固态、半固态及盛装在容器内的液态物品。 主要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废固)物质、实验 用剧毒物品以及麻醉品、药品的残留物、放射性废弃物和实验动物 尸体及器官等。
精品课件
一、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处理
精品课件
一般性废弃物(生活垃圾) 固体性废弃物 化学性废溶液 生物性(生化性)废弃物 放射性废弃物
精品课件
▪1.1 一般性垃圾分类和处理
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 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 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有机污泥: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有机性污泥,例如:油污、发酵废 污等。
无机污泥: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无机性污泥,例如:混凝土实验室 或材料实验室的沉砂池污泥、雨水下水道管渠或钻孔污泥
精品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修订)
国主席令[2004]第三十一号
精品课件
理、处置的形态。
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
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 改变固体废物组成和结构,
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 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
其对环境的危害,法包括焚化、热解、湿
理过程。
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
精品课件
固体废物处置: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 废物的归宿问题。
海洋处置:深海投弃、海上焚烧 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 土地填埋、深井灌注
精品课件
▪1.3 液体性废弃物
精品课件
1.3.1 一般实验室废液特性:
量少 种类繁多 废水排出形态复杂 排出的废水量变化大且不定时性
精品课件
1.3.2 实验室液体废弃物分类
一般废水。指冷却水及清洗用水 实验废液。依性质可分为: (1)化学性实验废液;
内,造成累积性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卤代烃释放出的氯原子对臭氧分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对
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
精品课件
有机废液
不含卤素有机溶剂
不含卤素脂肪族化合物或不含卤素芳香族化合物如各种醇、醚、烷烃、带苯环的芳香 族化合物等
危害: 易燃 直接毒害
!苯中毒导致白血病,
!去年12月30日媒体报道,广东省某企业的工人徒手 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手机显示屏,发生四肢对称性痛触 觉减退和肢体无力,个别严重者有明显下肢瘫痪和肌 肉萎缩,致使无法自行站立,住院患者达到27名。经 过有关方面认定,是一起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事件 。
精品课件
有机废液
甲醛有机溶剂类 生物解剖、标本保存等研究过程 中使用的含甲醛类有机类化合物
危害: 易燃,腐蚀性 直接毒害: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
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 起鼻咽癌。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 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 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青岛城阳杨淑香女士买回一套实木家具后,一家三口人先后病倒:出现神经功能紊乱、胃糜烂、胃 肠功能紊乱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慢性甲醛中毒。
精品课件
实验室废弃物特性
1. 量少 2. 种类繁多 3. 具尖端性及前瞻性 4. 形态复杂 5. 具毒性物质 6. 腐蚀性 7. 爆炸性 8. 具感染性
精品课件
分几个方面跟大家探讨:
一、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处理 二、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途径 三、实验室废弃物涉及常见标识 四、宁波大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例如松节油、油漆、重油、绝缘油(脂)(不含多氯联 苯)、润滑油、切削油、冷却油及动植物油(脂)等。
危害:易燃、环境富营养污染、油污染
精品课件
有机废液
含卤素有机溶剂
含卤素类脂肪族化合物,如氯仿、二氯甲烷、氯代甲烷、四氯化碳、 甲基碘等,或含卤素类芳香族化合物,如氯苯、苯甲氯等。
危害: 易燃 直接毒害(对肝、肾、肺产生中毒性损伤) 相当稳定,在环境中不易被降解,通过食物链富集在动物体
固体废物处理:指将固体废物
转变成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 处置的过程。
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相 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 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 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 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 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 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 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 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2)生化性实验废液; (3)物理性实验废液(过热、过冷…); (4)放射性实验废液。
精品课件
化学性废溶液分类
有机废液
油脂类
含卤素有机溶剂
不含卤素有固机体溶废剂弃物 含甲醛有机溶剂
无机废液类
酸碱废液
含水银废弃物
pH ≦ 2 or pH > 12
含金属废液
含氟,氰,六价铬废液
精品课件
有机废液
油脂类:
精品课件
▪1.2 固体性废弃物(跟一交集)
上部分中的一般性固体废弃物 可燃感染性废污:由实验室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性废弃
物,例如:废检体、废标本、器官或组织等, 废透析用具、废血液或血 液制品等。 不可燃感染性废污:由实验室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燃性 废弃物,例如:针头、刀片、及玻璃材料的注射器、培养皿、试管、试 玻片等。
精品课件
▪1.1 一般性垃圾分类和处理
厨余垃圾
食堂残余垃圾 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精品课件
▪1.1 一般性垃圾分类和处理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 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 理。
精品课件
过期药品
▪1.1 一般性垃圾分类和处理
其它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 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 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