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共同的家
共同的家.ppt1

13
项
执
城
教
市
人
工
业
陈
路
小
清
学
lantiān
蓝天
tǔdì
土地
hémioo
禾苗
Shùlín
树林
dìqiú
地球
boiyún
白云
dàhǎi
大海
蓝天 土地 禾苗 树林 大海 白云
地球
白云
共同 土地
蓝天 地球
树林
大海
禾苗
白云
共同 土地
蓝天 地球
树林
大海
禾苗
蓝天是白云的家,
土 地 是 禾 苗 的 家,
▪
▪ ▪
大海是鱼儿的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土地是禾苗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大海是鱼儿的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拓展延伸※
我会编儿歌:
树林是(小鸟)的家, 大海是(鱼儿 )的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草地 )是羊群的家。
泥土是(植物)的家, (中国 )是(我们共同)的家。
小学生《共同的家》教案

小学生《共同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共同的家——地球,明白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家园。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位置、大小、结构等。
2. 地球的环境问题:森林砍伐、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
3. 保护地球的方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知识。
2. 地球的环境问题。
3. 保护地球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环境问题。
2. 保护地球的方法的具体实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环境问题,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地球环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地球的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共同的家》2. 课件:地球图片、环境问题图片、保护方法图片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家在哪里?引出本课的主题——共同的家。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位置、大小、结构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森林砍伐、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保护地球的方法:讲解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保护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保护地球的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6.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地球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
3. 学生对保护地球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表现。
《共同的家》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 共同的家》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 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03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黑板
用于书写重点和示例,方便学生观看 。
教学软件
使用互动教学软件,方便学生参与互 动。
投影仪
展示PPT和相关视频,增强课堂视听 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
讲解法
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 解,帮助学生理解。
课程价值
知识价值
《共同的家》这篇文章涵盖了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 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
能力价值
通过学习《共同的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能力不仅在考试中很重要,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重要。
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我通过亲切的语言和自 然的教态,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
教学改进建议
1 2 3
丰富教学资源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 ,如视频、图片等,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 性。
加强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 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 意识。
05 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包括知识、技能和情 感态度等方面。
教学内容深度
评价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 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 程和学生的课堂表现, 评估教学实施效果。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地球的位置、大小、地貌、气候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球家园的影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 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保护地球家园的具体做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保护地球家园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环五、教学准备:1. 课件: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教材:准备《共同的家》教材,以便学生上课时跟随教学进度。
3. 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环保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垃圾分类桶、绿色出行宣传册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家园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大小、地貌、气候等。
3. 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家园的影响,包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保护地球家园展开讨论,让学生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法。
5. 总结:总结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某个环保话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历或感悟,激发其他学生的环八、实践活动:1. 垃圾分类: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社区和家庭,意识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和社区的积极情感,增强对家庭和社区的归属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社区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讲述自己家庭成员的作用和关爱,体会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 社区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功能和构成,认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3. 家庭和社区的互动:探讨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强调家庭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4. 社区文化: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文化特色,培养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5. 共建和谐家庭与社区: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社区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社区的积极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社区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家庭和社区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区参与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讨论。
2. 设计好讨论话题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3. 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庭和社区的定义、功能和构成,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家庭和社区的作用。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家庭和社区情况进行思考和实践。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3. 家庭的作用:温馨的港湾、成长的摇篮、情感的纽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家庭的作用,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家和万事兴》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
2. 图片展示: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情景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情景表演,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家和万事兴》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
2. 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情景表演,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基本成员和关系的认识。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家庭作用的理解和对亲情的珍惜程度。
3. 检查幼儿的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家和万事兴》故事书籍或视频。
2. 家庭成员的图片和卡片。
3. 家庭情景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饰。
4.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故事书籍或视频,确保播放设备正常运行。
2. 准备家庭成员的图片和卡片,用于教学展示。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共同的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汇。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共同的家》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
一、第一章节:导入和课文阅读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讲解课文《共同的家》的含义。
2.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开场白: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家乡和祖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二、第二章节:课文理解和讨论教学内容:1. 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讲解生僻词汇:逐一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汇。
2. 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三、第三章节:情感体验和表达教学内容:1.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步骤:1. 情境教学:利用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让学生描述和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 表达爱意:让学生用词语或句子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四、第四章节: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学内容: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步骤:1. 小结课堂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生的表现。
小学生《共同的家》教案

小学生《共同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特点、地球的重要性2. 保护地球: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环保行动3. 珍惜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能源节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的特点、重要性和环保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行动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绿化校园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地球图片、环保行动案例、相关视频等。
2. 教学素材:垃圾分类指南、环保知识手册等。
3. 实践活动道具:垃圾分类箱、绿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地球的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3. 讲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4. 分析环保行动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学会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道关于地球特点的填空题,加深学生对地球的了解。
2. 出一道关于环保知识的问答题,检验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2. 强调环保行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 提醒学生珍惜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习惯。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2. 布置一道关于环保行动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用电情况,提出节能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百慕大三角
•
关于船只和海员在百慕大三角连人带船神秘失踪的事件, 最早的记载是在1840年。当时,一艘由法国起航的船只 “罗莎里”号,运载大批香水和葡萄酒,行驶到古巴附近 失去联络。数星期后,海军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内发现了 “罗莎里”号,船只没有任何的损坏痕迹,船上空无一人, 所有船员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但是货舱里的货物均完整 无缺,而且水果仍很新鲜。可是,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失 踪了,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唯一幸存的生物就是一只饿 得半死的金丝雀。到底船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从 此之后,类似的失踪事件在百慕大三角频频发生 。飞机失 踪
二、英国巨石阵
• 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
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这些石柱排成 圆形,最高的石柱高达10米,不少横架在两根竖直的石柱上。 • 巨石阵的主要材料是蓝砂岩,小的有5吨,大的重达50吨。 但在索尔兹伯里地区的山脉中并没有蓝砂岩,最后,考古学家在
•
金字塔以其形体极似汉字的“金”字,因此在中国 称为“金字塔”。在欧洲则称为“庇拉米斯”,是古埃 及语“高”的意思,可见高大是金字塔的特征。
三、埃及金字塔
•
在埃及有大、小金字塔70余座。第1座是埃及第三王朝国王 杰赛尔的阶梯形金字塔,后来的角锥形金字塔,是在此基础上发 展演变而来的。其中位于开罗郊区吉萨城附近的胡夫和哈夫拉两 座金字塔。被列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观之首,这两座金字塔加上显 示国王威严的狮身人面像,成为埃及金字塔风光的象征。 • 胡夫金字塔规模最大,所以又称为“大金字塔”。它身高 146.5米,象一座40层高楼,拔地而起。于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 塔((312,5米)修建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该塔占地 80亩,边长2300多米,周长约1公里。全塔用230多万块大、小不 同的巨石砌成,总体积250万立方米。平均每块石头重2.5吨,最 重的一块约160吨。石块连接没有丝毫粘着物,但石块间丝隙皆 无,使人赞叹!
第四讲:共同的家园
一、神秘的复活节岛
一、神秘的复活节岛
•
1722年复活节的下午,荷兰人罗格温率领一批欧洲水手,
首次登上孤悬于太平洋东部智利的波利尼西亚最东的一个小岛
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岛上遍布着1000多尊巨大的 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 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最重的达300多吨。有些 石像头顶还带着红色的石帽,重达10吨。这些石像都长着奇形
三、埃及金字塔
• 1962年开罗大学生物理学博士伊瑟订·塔亚医生,发现许 多人是感染上一种曲霉汀菌致死的。但是经过电子显微镜 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细菌不是解开法老咒语之谜的最 后答案。因为许多进入墓穴后死亡的人,并没有患上感染 该种病菌的征兆。 对进入金字塔墓穴先后死亡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新 见解:认为金字塔的形状是否会吸引和聚集宇宙射线、磁 性振荡或其他未知的能波?是否对某些能源有电容器或透 镜的集聚作用?所以才使人致死的,但至今也没有肯定答 案。金字塔笼罩的神秘面纱,引起中外学者、考古学家们 的密切关注与深入考究。
和完整的船。
三、埃及金字塔
• 第200个被跌死的人 一听到埃及金字塔,这一古老而诱人的名字,它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不少斗 胆的勇士来到塔旁,都想尝尝爬上金字塔顶峰的滋味,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如愿以 偿。在1989年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一队英国旅行团,其中有一个叫彼得的青年, 他英气勃勃,乘旁人不觉,竟毅然悄悄从西面斜壁沿着石隙爬上一座500尺高的金字 塔。当他爬到大约距离塔顶还有三分之一时,彼得转向下面的游人和向导,大声叫 道:“你们看啊!我快要爬上塔顶了!”这时负责带队的导游奥文立即高声朝着仍在塔上爬 行的彼得警告道:“金字塔是不能爬的!你赶快下来!”但他却连续向塔峰爬去。大约两个 小时后,彼得终于爬上了塔顶,围观的人们都格外惊奇。这时一些警车和红十字车也 闻讯驰抵现场。他在那里支持了大约10分钟左右,结果从塔顶上直摔下来,当场粉身 碎骨而死亡。集聚在塔下观看的群众纷纷嚷嚷,“那简直是太恐怖了!真是太恐怖了I” 一位目睹惨状的女游客布连达惊慌地喊着。第一个跑到死者彼得身旁的警车长夏迪 说:“我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象一根木头似的直滚下来!” 经过尸体验证,报告指出:早在彼得身体摔落地面之前,他已因头部重伤而死去; 他体内每一根骨头几乎全部折断,并且因血肉模糊,其容貌已不可辨。 根据当地警方纪录:从1940年以来,至今爬上这座大金塔的整整200人,结果都以 跌死告终,包括彼得在内。 爬上金字塔顶,而无一人活着回来,这也算是金字塔的一大奇同
的角度瞅着你,使人不寒而栗„„ • 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而坚硬的玄武岩、 凝灰岩雕凿而成。
一、神秘的复活节岛
令人不解的是,岛上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 • 刻的呢?它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 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有人说这 是外星人的杰作。 总之,有关复活节岛的石人像,种种说法 很多。近200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们,一代代 地对复活节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做了大 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直到今天, 还没有得出一个使大家信服的、科学而又圆满 的解释。
四、百慕大三角
•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百慕大三角见证了,700艘船只和120多架 飞机在该地区失踪,更有2,000多人命丧此 地。
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
重量近30吨,更有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
起的石柱上。
三、埃及金字塔
三、埃及金字塔
• 在非洲古国埃及的尼罗河畔,开罗城近郊的广裹沙漠中 巍然耸立着一群巨大的方锥形建筑物,这就是全球著名 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观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它气势威严 历经沧桑,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又是古埃及 高度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邀远历史的见证。
南威尔士普利赛力山脉中发现了蓝砂岩。
• 巨石阵的几十块巨石围成一个大圆圈,其中一些石块足有8 米之高。科学家知道建造圆形石林的石头来自威尔士。但是没有 人知道古代的威尔士人如何把这些几十吨重的巨石运到三百多公 里之外的索尔兹伯里平原。
二、英国巨石阵
•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
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 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 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 奥布里发现 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
三、埃及金字塔
• 秘密的通道和完整的船
在埃及国王陵墓金字塔,以及难解之谜,它留给后人无 数遐想,让人们去推测、去追寻、去探索。1986年5月,由 于大金宇塔内部出现裂痕,致使许多专家纷纷赶到现场进行 实地考察。其中法国专家发现金字塔内部竟有一些洞穴,且 石块走向不同,纵横不一。于是提出:1000多年前曾被打开过, 现被游者参观的胡夫国王的墓室,可能不是真的,并推测可 能另有一条通道通往真正墓室。日本考察队用先进的电磁探 测仪,对金字塔的“五脏六腑”进行细致检查后报道:通过扫 描表明,金字塔下面那些洞穴里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证实 了金字塔下至少有一条秘密通道,而且在塔外还埋着一条完 整的船。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埃及金字塔
• 然而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卡纳冯爵士时年57岁, 身体一直很好。但他在墓室里时,左颊突然被蚊子叮了一 口,没想到这小小的伤口竟使他受感染患了急性肺炎,最 后丧命。而据后来检验法老木乃伊的医生报告说,木乃伊 左颊下也有个伤疤,与卡纳冯被蚊子叮咬处疤痕的位置完 全相同。 • 在卡纳冯伯爵死后不久,他的老朋友、美国铁路业巨 头乔治.杰戈德,由于对老友之死满怀疑窦,也前往埃及。 卡特领着这位百万富翁走进了图坦卡蒙的陵墓,仔仔细细 地看了一遍。参观第二天的清晨,杰戈德便无缘无故地发 起了高烧,并且就在当天夜里猝死。
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三、埃及金字塔
•
关于金字塔,有太多的未知,这里,列举出比
较令人关注的10大未解之谜,以供未解之谜爱好者 讨论研究。它们分别为图拉古迹的探索、浇铸条石 的密接、人面狮身像、建筑的秘密、动植物死后千 年不腐、第200个被跌死的人、奇妙的功能及其它、
金字塔的仰角、墓穴笼罩的神秘面纱、秘密的通道
四、魔鬼三角州——百慕大三角
四、百慕大三角
• 百慕大三角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 部,具体是指由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 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 个东大西洋三角地带,每边长约2000千米。 由于这片海域常发生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 术手段,或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及推理方 式难以解释的超常现象,因而到了近现代 时,它已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 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二、英国巨石阵
二、英国巨石阵
• 巨石阵由巨大的石头组成,每块约重50 吨。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 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 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是欧洲著名的 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 郡索尔兹伯里平原。2008年3月至4月,英国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 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 右。
•
1916年,英国著名探险家卡纳冯爵士和英籍埃及人、考古学家卡特率领 的一支考察队,为寻找图唐卡门法老的陵墓,在埃及帝王谷的深山中整整奔 波了7年,直到1922年11月,他们才终于找到了图唐卡门陵墓的封印。而挖 掘古墓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纳闷容易,直到次年2月18日。他们才凿开墓室时。 卡特他们被眼前的场景深深的震惊了:图坦卡蒙的墓室就像一个收藏极为丰 富的博物馆。墓内的珠宝、工艺品、家具、衣物、化妆品以及各种兵器多达 五千余件。
三、埃及金字塔
• 法老的诅咒 • “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这是写在古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墓中的诅咒铭文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年轻的法 老,他9岁时便即位,仅仅统治了9年,在18岁时神秘的死去,随后便葬于金 字塔内,而在埃及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诞生了世界最为古老的文明之 一,也孕育了太多的神奇传说。法老的墓室更是吸金纳银的大宝库,然而与 之相伴的是法老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