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知识介绍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二篇)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员,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
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一、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低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范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等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重大事故。
2、有毒气体危险性在分析实验室中很多化学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许多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室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到20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到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引发的爆炸事故。
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还要割断玻璃管,给玻璃管连接胶管等易碎易破性操作,操作者疏忽大意或思想不集中,便会造成皮肤或手指创伤、割伤。
5、放射性危险性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的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的侵入和污染人体。
二、防火与防爆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
一切可燃物质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予氧也不会燃烧。
因而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1)易燃液体: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
(2)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
(3)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甲酰等。
(4)压缩及液化气体:如H2、O2、N2液化石油气等。
(5)可燃气体:一些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
小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点梳理

小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点梳理小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之一。
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实验室安全的意识和知识可能存在不足。
因此,小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梳理小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保障其安全学习环境和健康成长。
1. 实验室规则和行为准则小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应该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比如:- 不随意进入实验室,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
- 严禁喧哗、奔跑、嬉戏,以免引发事故。
- 小心地行走,避免碰撞弄乱器材。
- 遵守实验室内禁止吃东西、喝水的规定。
- 不可以触摸实验设备,除非老师允许。
2. 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器材小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并正确使用它们:-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的安全出口,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撤离。
- 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学生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或呼叫教师和相关人员。
- 使用实验设备时,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并遵守使用时的安全规则。
- 使用化学试剂时,学生应该了解其性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佩戴好实验室必备的安全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等。
3. 实验室危险品和安全知识小学生应学习认识实验室中的常见危险品及其相关安全知识:- 学生要学会认识危险标志,如“易燃”、“腐蚀”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要避免触碰有毒有害物质,如酸碱溶液、有机试剂等,并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 学生要远离易燃材料,避免使用明火等对其进行操作。
4.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小学生应该了解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学生要注意实验室的整洁和清理,并保持实验台面的整齐和无杂物。
杂物可能引起跌倒、碰撞等事故。
-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认真关注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 学生在观察实验时,要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和意外发生。
- 学生要学会如何处理实验室常见的应急情况,比如碰伤、烫伤等,并及时寻求老师和相关人员的帮助。
实验室相关安全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相关安全知识点总结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但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往往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例如化学品、尖锐器具、高压设备等。
因此,正确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和介绍一些实验室安全知识点,以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处理各种危险情况,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一、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定1. 实验室的进出应控制,不得随意进入未经许可的实验室,不得私自调用实验室设备。
2. 在实验室内应穿着合适的实验服装,不得穿着拖鞋、短裤、短袖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3. 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喝水和进食,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食物和饮料。
4.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经常进行卫生消毒,及时清理干净各种废弃物。
5. 在实验室内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
二、常见实验室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1. 化学品危害(1) 化学品泼溅伤害: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化学品溅入眼睛、皮肤等部位,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相应部位,并寻求医疗救助。
(2) 化学品吸入:化学品可能通过气体、蒸气或粉尘的形式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呼吸道刺激或损伤。
在操作化学品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使用抽风设备等。
(3) 化学品火灾爆炸:许多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性质,操作中应注意避免火种,严禁在化学品库房周围吸烟等火源。
(4) 化学品储存:化学品在储存时应分类、分门别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防护措施。
2. 生物实验室安全(1) 生物实验室内如操作高致病性微生物,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相应操作规程,佩戴合适的防护服装,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防护工作。
(2) 生物实验室内要做好垃圾处理工作,不得将实验室内的生物垃圾带出实验室,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理。
(3) 在实验室内接触到生物制品后,应及时进行手部清洁工作,以防交叉感染等。
3. 实验装备和器具(1) 实验室的各种实验装备和器具在使用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三篇)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工作时,需要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实验室场地安全、操作安全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一、实验室场地安全1. 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要合理布局,保证实验室内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和隔离性。
各种试剂、化学品等应有专门存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化学反应。
2. 安全标志齐全:实验室内应设置标示明显的警示牌、安全标志和应急救援设施。
如瓶柜、危险化学品存放区等应明确标示,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3. 电气设备安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线、插座等设备没有漏电、短路等情况。
禁止在实验室中乱拉乱接电线,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等事故。
4. 火灾防护措施: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具,并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
不得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必须使用电炉、热板等安全的取暖工具。
5. 防护设施完备:实验室内应有台上、台下换气系统和排风机,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实验台面上应设置安全屏风,做到操作隔离。
二、操作安全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如查看实验记录、阅读实验方法、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等。
了解实验步骤,避免操作失误,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个人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镜、手套和口罩等。
根据实验情况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3.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熟练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尝试不熟悉的实验方法,以免引发危险。
4. 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正确选择、存放和处理化学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造成危险。
在使用有毒、易燃、腐蚀等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戴上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在实验室里,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
想象一下,周围是各种仪器和化学品,一不小心就可能酿成大祸。
因此,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才能让我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一、实验室基本安全1.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首先,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可不能马虎。
像实验室大白,实验服、手套、护目镜,这些都是基本的装备。
它们能有效防止化学品的侵害。
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却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记住,安全第一,面子第二!1.2 熟悉实验室环境其次,了解实验室的布局和紧急出口也很重要。
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特定结构。
熟悉这些能让你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比如,知道在哪能找到灭火器、急救箱,甚至是紧急冲淋设施。
只要你心中有数,心里也会踏实。
二、化学品管理2.1 分类存储化学品的管理绝对不能忽视。
不同的化学品有不同的性质,存放时要分门别类。
酸碱、易燃、有毒,千万别混在一起。
这样做不仅能避免化学反应引发的危险,还能在使用时更方便。
好比“对症下药”,一目了然,心里也有底。
2.2 标识清晰其次,确保每一种化学品都有清晰的标签。
标签上要写明化学品的名称、危害和使用注意事项。
想象一下,如果你拿错了化学品,那可就麻烦了。
清晰的标识让一切都变得简单,也能减少错误的几率。
2.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化学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非常重要。
过期的化学品就像老鼠屎,坏了整锅汤。
要定期清理,避免安全隐患。
把实验室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伴的保护。
三、事故处理3.1 及时报告事故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若有意外,立即报告老师或负责人。
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
及时的沟通能有效减少损失,避免更大危害。
要相信,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3.2 了解急救措施其次,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也是必须的。
比如,如果化学品溅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冲洗15分钟。
记住,不要等!时间就是生命。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基本的急救常识,为他人和自己提供保护。
四、总结总的来说,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践中的每一步。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1. 嘿,你知道吗?在实验室里,那些化学试剂可不能随便乱动啊!就像你不会随便去招惹一只正在生气的老虎一样!比如浓硫酸,那玩意儿腐蚀性超强,要是不小心弄手上了,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啊,进实验室一定要清楚各种试剂的性质和危害,这可太重要啦,你说呢?
2. 哇塞,使用仪器设备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呐!这就好比开车,你得熟悉车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实验室的那些设备也一样呀,不按正确方法操作,可能就会出大问题。
像酒精灯,要是使用不当引起火灾咋办?可不能马虎呀,得认真对待才行!
3. 我跟你们讲哦,个人防护真的超级重要啊!在实验室里就像是上战场,得把自己武装好!穿好实验服、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这就像战士穿上铠甲一样。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防护,那些危险的东西伤到你了咋办?那可不得了哇!
4. 大家要记住啊,实验室的环境也不能忽视呀!整洁有序的环境能减少很多潜在危险呢。
就好像你的房间乱七八糟容易摔倒一样,实验室要是乱糟糟的,也容易出事呀。
把东西摆放整齐,该清理的清理掉,这样才能安心做实验嘛,对不对?
5. 嘿呀,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呀!可不能三心二意的。
你想想,要是一边做实验一边玩手机,那得多危险呐!就像开车分心容易出事故一样,做实验分心也会出问题的呀,可得警醒着点!
6. 还有哦,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报告呀!别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怕麻烦。
这就像是身体不舒服要赶紧去看医生一样。
要是你发现什么安全隐患不吭声,后面出大事了后悔都来不及啦!一定要勇敢地说出来呀,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实验室安全知识一定要牢记在心,严格遵守,这样我们才能在安全的环境里尽情探索科学的奥秘!。
实验室安全知识

实验室安全知识(一)实验室安全知识在实验室中,经常与毒性很强、有腐蚀性、易燃烧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常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质器皿以及在煤气、水、电等高温电热设备的环境下进行着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1.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应了解煤气总阀门、水阀门及电闸所在处。
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将室内检查一遍,应将水、电、煤气的开关关好,门窗锁好。
2、使用煤气灯时,应先将火柴点燃,一手执火柴紧靠近灯口,一手慢开煤气门。
不能先开煤气门,后燃火柴.灯焰大小和火力强弱,应根据实验的需要来调节.用火时,应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
3.使用电器设备(如烘箱、恒温水浴、离心机、电炉等)时,严防触电;绝不可用湿手或在眼睛旁视时开关电闸和电器开关。
应该用试电笔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凡是漏电的仪器,一律不能使用.4.使用浓酸、浓碱,必须极为小心地操作,防止溅出.用移液管量取这些试剂时,必须使用橡皮球,绝对不能用口吸取.若不慎溅在实验台上或地面,必须及时用湿抹布擦洗干净。
如果触及皮肤应立即治疗。
5.使用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如乙醚、丙酮、乙醇、苯、金属钠等)时,应特别小心。
不要大量放在桌上,更不要在靠近火焰处。
只有在远离火源时,或将火焰熄灭后,才可大量倾倒易燃液体。
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准在火上直接加热,只能在水浴上利用回流冷凝管加热或蒸馏。
6.如果不慎倾出了相当量的易燃液体,则应按下法处理:(1)立即关闭室内所有的火源和电加热器.(2)关门,开启小窗及窗户.(3)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7.用油浴操作时,应小心加热,不断用温度计测量,不要使温度超过油的燃烧温度。
8.易燃和易爆炸物质的残渣(如金属钠、白磷、火柴头)不得倒入污物桶或水槽中,应收集在指定的容器内。
9.废液,特别是强酸和强碱不能直接倒在水槽中,应先稀释,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水槽及下水道.10.毒物应按实验室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领取,使用时严格操作,用后妥善处理。
《实验室安全知识》PPT课件

针对性预防措施制定和推广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 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1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 个人防护用品,为实验
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03
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和处理机制,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05
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安全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确保实验活动的规范化
和安全化。
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案例一
某生物实验室高压反应釜爆炸事故。事故原因:反应釜超压运行,安全阀失效 。后果:实验室严重损毁,两名实验人员受伤。教训: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 备,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案例二
某化学实验室气体钢瓶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气体钢瓶阀门损坏,气体泄漏引 发爆炸。后果:实验室及周边设施受损,一名实验人员死亡。教训:加强气体 钢瓶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部件。
眼镜
佩戴时要确保眼镜与面部贴合紧密, 防止有害物质从缝隙中进入;使用后 要及时清洁和消毒。
个人防护用品保养与更换周期
防护服
定期清洗和消毒,发现破 损或污染严重时要及时更 换。
眼镜
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 ,发现镜片模糊或损坏时 要及时更换。
手套
使用后要及时脱下并清洗 手部,发现破损或穿孔时 要立即更换。
辐射安全
放射性物质和辐射设 备使用不当可能对人 体和环境造成辐射危 害。
机械与电气安全
实验室机械设备和电 气设备操作不当可能 引发机械伤害、触电 等事故。
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
01 国家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对实验室安全提出明确要 求。
02 行业标准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废弃物处理的管理
特殊废弃物的类型:反应活性较高的化学药品、 易与水反应的、易爆的、浓缩的强氧化剂或还 原剂、不能通过兼容性测试的废弃物、废弃药 品、过期药品。 特殊废弃物的处理:尽可能将化学药品存放在原 容器中,若原容器不够大,则可把其封装在塑 料袋或能与之兼容的坚固容器中,封装好容器 后,每个容器(内装按规定收集的废弃物)都必 须附带一个“特殊废弃物复核身份证明表”。
2013-8-26 3
1995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大四学生梁同学因吸
入别的同学泼洒的酸酐而不治身亡。 1997年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因未按规定使用 通风橱造成他人肺部伤害而永不被香港各大学 录用。 2011年4月14日,四川某大学化工学院实验室 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 2012年2月,南京某大学化学楼内甲醛反应釜 发生泄漏,从化学楼到靠近该校北门的道路边 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上百名师生紧急疏散,幸 未发生人员伤亡。
2013-8-26 24
化学废弃物收集的管理
5、润滑剂类废弃物容器:收集泵油,润滑油, 液态烷烃,矿物油等; 6、胶片显影剂类废弃物容器:用于胶片处理过 程中产生的显影剂废弃物; 7、金属溶液类废弃物容器:收集含金属(离子或 沉淀)离子的溶液,含汞、铬(VI)、硼的废料应 另外单独收集; 8、有机酸类废弃物容器:用来收集废有机酸, 如有机酸的产量较低时,允许分别在 “非卤溶 剂或卤代溶剂”废弃物容器中处理;
18
GB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气体钢瓶的相关信息
气体名称 瓶体颜色 字 样 字样颜色 横条颜色
氧气 氢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压缩空气 硫化氢 二氧化硫 石油气 氩气 乙炔
2013-8-26
天兰 深绿 黑 黑 黑 白 黑 灰 灰 白
对于气瓶盛装的高压气体,通常按照气体的临界温 度进行分类,通常有三类: 临界温度小于-10℃的为永久气体; 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70℃ 的为高压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大于70℃的低压液化气体。
2013-8-26 20
危险性气体的管理
1、危险性气体(氢气、各种氧化氮类、乙炔、乙 烯、各种其他烃类气体、氨气、液化石油气、 氯气、硅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须有固定设施以防倾倒。 2、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等)不得混放 在一起,并应远离热源(明火、电炉等)和火源, 保持通风。 3、不得使用过期、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气瓶, 各种气瓶必须按期进行技术检验。 4、空瓶和暂时不用的危险性气体钢瓶一律存放 到危险品仓库。
2013-8-26 9
2003年SARS大流行至今记忆犹新,一年后中
国(包括台湾在内),新加坡等国的一些实验 室未经批准急于开展了针对SARS病毒的研究, 但因实验室本身条件、操作粗心或管理不善等 引发了许多问题,发生严重的实验室感染,其 危害让人们异常震惊。 工程菌培养液,实验室废液,不经处理倒入水 池之中,这些重组DNA进入水体,土壤后会流 向何处呢?目前已知DNA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 留40万年。
2013-8-26 10
2011年9月,东北某大学的27名三年级学生,
由于在做“羊活体解剖学”实验过程中患上了布 鲁氏菌病的乙类传染病,从而忍受着身体和心 灵的双 2009年德国汉堡Bernhard Nocht热带医学研究 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因被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注射 器刺到一事受到科学界普遍关注,重折磨。
2013-8-26
27
可能发生爆炸化学品废弃物主要:
①有严重危害的过氧化物(包括二异丙醚、二乙烯 基乙炔、金属钾、钾酰胺、氨基钾、、二氯乙烯等) 须在三个月内丢弃;高危害的过氧化物(包括异丙 基苯、环己胺、二乙醚、 二氧杂环乙烷、甘醇二 甲醚、呋喃、乙烯醚等)须在六个月内丢弃
② 多硝基化合物:不得储存在带金属盖的容器中或 与任何金属接触;储存在阴凉处并经常检查 ;切 勿试图打开旧的或干的苦味酸的瓶子,尽可能将它 们送至化学废弃物管理部门;
2013-8-26 21
重点化学品须特别注意
对剧毒品须严格执行“五双”管理制度(双人收发、 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保管) 以下化学品(有相关的目录)尽量少涉及: 麻黄碱等28种易制毒化学品 64种易制爆化学品种 还有涉及化学武器相关的化学品
2013-8-26
22
实验室废弃物排放安全管理
2013-8-26 14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3) 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试剂时要小心,以免 溅在皮肤、衣服和鞋袜上,一旦溅上应立即用水 冲洗、擦净。如果溅入眼中应迅速用洗眼器冲洗。 如果溅在身上的化学品较多的话,需立即进行冲 淋。 (4)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在不断搅拌中沿玻棒缓 缓注入水中,绝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迸溅。 (5) 使用HF、HCl、HNO3、HClO4、H2SO4等试剂 溶解样品时,以及用挥发性大的有机溶剂溶解或 萃取样品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操作。尤其是使 用HClO4时,千万不能将其与有机化合物共同加 热,否则将发生严重事故。
2013-8-26 4
2003.1.19.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化学原 料爆炸,起因为电线短路。
2013-8-26
5
2003.6.12.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突发爆炸,3名教师受 伤。
2013-8-26
6
放射性铊中毒: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物理化学和仪器 分析专业学生朱令两次中毒,昏迷多日,几近植物人。 如今已经37岁的她生活不能自理,全身瘫痪、100% 伤残、大脑迟钝,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
2013-8-26 25
化学废弃物收集的管理
9、氢氟酸类废弃物容器:若现场没有此类容器, 且此废料量又少(小于无机酸废料总体积的 30%),可在无机酸废弃物容器中处理; 10、氰化物类废弃物容器:用来收集含氰化物的 废料,此类废料务必保持强碱性,以免有氢氰 酸气体逸出; 11、含有硼和六价铬的溶液:专用于收集含有硼 和六价铬的废液,实验室要为它们设计专用的 排放管道; 12、凝胶状废弃物容器:用来盛装凝胶废弃物, 如聚丙烯酰铵或琼酯糖凝胶;
2013-8-26 23
化学废弃物收集的管理
1、卤代溶剂类废弃物容器:收集含卤有机溶 剂(如三氯甲烷,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等)和 其他含卤的有机化合物; 2、非卤代溶剂类废弃物容器:收集不含卤的 有机溶剂和其他化合物,如丙酮、己烷、石 油醚等; 3、无机酸放入无机酸类废弃物容器,有机酸 应装进有机酸废弃物容器中; 4、碱类废弃物容器:收集氢氧化钠,氢氧化 钾,氨水等;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1) 使用 CCl4、乙醚、苯等有毒或易燃有机溶剂时 要远离火源和热源,敞口操作应在通风柜中进行。 试剂用后及时加盖,置于阴凉处存放。低沸点、 低闪点的有机溶剂不得在明火或电炉上加热,可 用水浴、油浴或可调压电热套加热。用过的溶剂 不可随意倒入水槽中排放,应回收集中处理。 (2) 加热和浓缩液体时,试管口要朝向无人处。会产 生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嗅刺激性气体时不能直接凑近容器口,应用手将 气流扇向自己的鼻孔。
(一)化学实验废弃物是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各实验室 必须结合安全、卫生值日制度,做到及时清理实 验废弃物,至少每星期清理废弃物两次。 (二)化学实验废弃物必须粘贴标签、标明主要成分、 类别,分类存放。不得大量积聚化学废弃物,不 要对自己不了解的化学废弃物进行合并(混合)操作。 (三)必须按规定安装(排)风设施。排放HCl、H2S、 SO2等气体必须安装废气吸收系统进行吸收处理。 (四) 加强排污处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做到达标排 放。严禁将废弃物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箱。
2013-8-26 16
化学实验室危险性物质与设备主要有
易燃物质 易爆物质 有毒物质 环境污染物质 (三废)
高压设备
高温和低温设备
高能设备
放射性物质及设备 微生物等。
2013-8-26 17
化学危险品的分类
分类序号 第1类 第2类 第3类 第4类 第5类 第6类 第7类 第8类 第9类
2013-8-26
GB6944-86分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GB13690-92分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 遇湿易燃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杂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
2013-8-26 15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6) 使用汞盐、氰化物、砷盐等有毒试剂时应特别小 心,用过的废物不可乱扔、乱倒,应及时回收或 进行特殊处理。严禁在酸性介质中加入氰化物。 少量洒到实验台上的汞滴应及时用硫磺粉覆盖, 收集后集中处理。 (7)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切勿以实验器皿代替 水杯、餐具等使用,防止化学试剂入口。实验结 束后要洗手,如曾使用过有毒药品,还应漱口。 (8) 保持水槽的清洁和通畅,切勿将固体物品投入水 槽中。废纸和废屑应投入废纸箱内,废液应小心 倒入废液缸中集中收集和处理,切勿随意倒入水 槽中,以免腐蚀下水道及污染环境。使用过的钠 丝尤要小心,需集中处理。
2013-8-26
7
2013年1月7日下午4时20分左右,日本京都大学能源研 究科实验室发生爆炸。系实验中把氢、氧、乙烯等气 体灌入一铁质容器中点燃突然发生爆炸,容器破裂。 爆炸造成硕二男生骨盘骨裂。
2013-8-26
8
微生物危害往往更恐怖
1979年,前苏联乌拉尔南部的大工业城市斯
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生物武器实验室发生爆炸, 约10公斤的炭疽芽孢粉剂泄露,爆炸释放出 大量的细菌毒雾,造成附近1000多人发病, 数百人死亡。 2001年,在英国波布特莱尔实验室东北方向 50公里的布伦特伍德地区首先发生了口蹄疫。 据分析,口蹄疫病毒很可能就是从波布特莱 尔实验室里泄漏出来,经过空气传播到布特 伍德的地区,从而造成了大规模的口蹄疫爆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