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3、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透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5、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用抗冻等级表示。

3、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 o)的百分率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比。

6、吸水性: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10、软化系数: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1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1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取消外力后,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恢复的性质。

13、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

14、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过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15、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或刻画的能力。

测定硬度通常采用:刻划法、压入法、回弹法。

16、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17、伸长率:指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试样的伸长量占原标距的百分率。

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18、冲击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19、钢材的时效: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明显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降低的现象。

20、时效敏感性:指因时效而导致钢材性能改变的程度的大小。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一、材料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1.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3.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间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5.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6.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7.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8.比强度:指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9.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10.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11.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12.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13.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14.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15.亲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16.憎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憎水性;亲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17.润湿边角:当水与材料接触时,在材料、水和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称为湿润边角;18.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19.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以含水率表示;20.耐水性:指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1.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22.抗冻性: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化作用(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度又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3.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的这种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24.热容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吸收和放出热量的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要点

土木工程材料要点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概念:毛细现象、润湿角、三个密度、孔隙率、软化系数、耐水性、耐久性、弹性、塑性、脆性、韧性、2.计算:三个密度、孔隙率、二、无机胶凝材料一、几个概念: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安定性、活性混合材料、非活性混合材料、凝结时间、水泥的初凝时间、水泥的终凝时间1.石灰熟化的特点2.欠火石灰对工程有何不利影响?过火石灰为什么会对工程造成危害,如何消除。

3.石灰的硬化包含哪几个过程,硬化后体积如何变化.4.了解石灰的技术性质与应用5.建筑石膏与高强石膏有何区别6.建筑石膏有哪些优缺点,为什么说建筑石膏是一种防火性能好的材料7.建筑石膏凝结过快施工中可采取何种措施。

8.有哪几种硅酸盐类水泥9.硅酸盐水泥中有哪几种矿物,每种矿物有何特点.10.生产硅酸盐类水泥为何要加入石膏,石膏掺量过多和过少对水泥有何影响11.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雷氏夹法和试饼法测量的是因何种原因引起的体积安定性不良12.水泥石腐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重点软水腐蚀)13.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有何区别14.根据施工环境合理选用水泥品种(重点)15.大理石与花岗岩异同点三、水泥混凝土几个概念:、碱集料反应、和易性、坍落度、砂率、合理砂率、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碳化1.骨料和水泥在混凝土中各起何种作用,如何选用水泥(水泥品种和水泥强度等级)2.砂的颗粒级配的测试方法,如何评定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如何调整),普通混凝土配制应优先选用哪区砂.3.石子的最大粒径怎样确定4.针片状骨料对混凝土有何危害5.碎石和卵石配制的混凝土有何不同6.混凝土配制前冲洗砂石有何好处,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有何要求7.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减水剂使用后的效果8.引气剂的使用效果9.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合理选用外加剂10.混凝土的和易性的测定方法11.泌水对混凝土的危害1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砂率怎样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合理砂率怎样确定13.和易性不良如何调整1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有何异同15.混凝土强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保罗米公式)16.什么是环箍效应,试验因素使强度试验结果有何影响(试件尺寸、表面粗糙程度、含水量)17.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温度应力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破坏18.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哪些性能。

土木工程材料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重点

第一章1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v m ρ=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0v m ρ= 堆积密度: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0v m ρ=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1000⨯=V V D 100%ρρ0⨯=)和孔隙率(100%)ρρ(1V V 1V VV p 0000⨯-=-=-=)之间的关系(P14#1.4)2 润湿边角θ≤90°时,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材料显亲水性;θ>90°时,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材料表面不会被水浸湿,材料显憎水性。

3 含水率公式:100%m mm W 1⨯-=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g; m1: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质量g 。

4 脆性、韧性材料被破坏的特点:脆性材料的特点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荷 载时的变形值是很小的。

它抵抗冲击荷载或震动作用的能力很差,其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很多。

韧性材料特点是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第二章 建筑钢材1 材料的强屈比与结构安全性和材料利用率的关系: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称为强屈比。

强屈比越大反应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但强屈比太大,反应刚才性能不能被充分利用。

2 冷加工强化: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

冷加工强化后钢材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弹性模量下降,时效强化:将经过冷加工后的钢材于常温下存放15~20天,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一段时间。

时效处理的钢筋,屈服点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稍见增长,塑性和韧性继续有所降低,弹性模量基本恢复。

3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越高,塑性指标越低,强度越高。

4 高强石膏(α型石膏)建筑石膏(β型石膏)第三章 无机胶凝材料1 用溶解沉淀理论解释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建筑石膏与水拌合后,半水石膏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水石膏,由于二水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半水石膏溶解度的1/5左右,半水石膏的饱和溶液对于二水石膏就成了过饱和溶液。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包括材料实体积和内部孔隙的外观几何形状的体积。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3、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o)的百分率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5、比强度:是指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6、润湿边角:水滴表面切线与材料和水接触面的夹角。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9、胶凝材料:指能将散粒材料、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粘结成为整体,并经物理、化学作用后可由塑性浆体逐渐硬化而成为人造石材的材料。

10、过火石灰:若煅烧温度过高或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因高温烧结收缩而使石灰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晶粒变得粗大,这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其结构较致密,与水反应时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水化效果。

11、废品: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安定性、初凝时间中任一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12、不合格品:其他要求任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规定时为不合格品13、陈伏:指石灰乳(或石灰膏)在储灰坑中放置14d以上的过程。

14、碱—骨料反应:当水泥或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强碱(Na2O,K2O)物质时,在潮湿环境下可能与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集料反应,在集料表面生成一种复杂的碱-硅酸凝胶体。

15、徐变:混凝土承受持续载荷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变形。

16、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17、砂浆的流动性: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18、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孔隙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强度、刚度、比强度、冲击韧性、硬度、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陈伏、胶凝材料、初凝、终凝、体积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颗粒级配、砂率、碱骨料反应、徐变、砂浆和易性、抗风化性能、泛霜、低合金碳素结构钢、冷弯性能、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大气稳定性二、1、怎样判断材料属于亲水材料还是憎水材料?2、孔隙从哪两方面对材产生影响?孔隙率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与水有关的性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生石灰的化学组成与特性是什么?生石灰陈伏的原因。

使用石灰砂浆的墙面容易出现鼓包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石膏的化学组成与特性是什么?5、水泥的组成材料有哪些?水泥熟料有哪几种?各种熟料单独与水反应的特性表现如何?水化产物有哪几种?6、六种常用水泥添加混合材料的比例在什么范围内?7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是什么?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8、水泥中加入石膏的目的是什么?加入含量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原因是什么?9、水泥石腐蚀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水泥石腐蚀的方式有哪几种?10、加入混合材料的几种常用水泥的特性是什么?11、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工程中常用水泥怎么选用。

常用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的国家标准是什么?12、水泥的强度等级有哪几种?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

水泥废品怎么判定?13 、混凝土的几种分类方式。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与测定。

14 、混凝土骨料中的泥和泥块、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的含量限值。

15 、加入混凝土外加剂的目的和种类。

16 、坍落度值大小与流动性大小的关系。

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的选用规定。

17、水泥浆和水灰比怎样影响和易性?18、选用合理砂率的技术意义和经济意义是什么?19、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有哪些?20 、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变形的四个阶段。

21、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四个基本要求、三大参数是什么?22、混凝土配制时,流动性太大、太小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怎么调整?23、砂浆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吸水基层和不吸水基层的砂浆强度影响因素各是什么?24 、烧结普通砖的应用,烧结多孔砖与烧结空心砖的孔隙特点及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李金涛·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第一章材料性质1、普通砖240*115*53 mm2、孔隙率P =材料总体积—绝对密实体积)/ 总体积3、比强度: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

4、材料的密实度:指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实际体积占总材料体积的百分率。

5、压强:1 MPa =N/mm平方1Pa= N/m平方6、影响材料强度因素:孔隙率大,强度低;细晶粒晶体结构强度高;干燥材料强度高;温度身高,强度降低;7、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

材料开口孔隙率越大,吸水量越多;粗大开口孔,吸水率较小。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特性:吸湿性。

开口微孔越多,吸湿性越强。

8、材料吸水后,一般强度都降低(吸水后,减弱了分子、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材料软化系数大于0.85,其他不得小于0.759、材料冻融破坏:空隙中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应力(约增大9%)。

孔隙率小,具有封闭孔的材料其抗冻性好。

10、导热性与空隙特征有关,增加孤立的不连通空隙能降低材料的导热能力11、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

12、热容量是指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或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第二章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1、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玻璃)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

2、石灰生产中:温度提高至(1000~~1200 摄氏度)过火石灰:熟化慢,产生膨胀(陈伏)欠火石灰:含Caco3 产生麻面(陈伏、过滤)3、石灰是熟化(石灰浆法):熟化时,放大量热,Ca(oh)2 凝聚在CaO 周围,阻碍反应进行还会产生逆方向,所以加大量水,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不过高4、陈伏: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在储灰坑中放置2周以上,石灰浆表面应有一层水,避免氢氧化钙被碳化5、石灰碳化:氢氧化钙与空气中CO2 反应,形成碳酸钙晶体,6、石灰的应用:制石灰乳涂料、配置砂浆、拌制石灰土和三合土、生产硅酸盐制品、制生石灰粉(储存:防潮防水,周围不堆易燃物,生石灰不宜长期存储)7、石膏:生产原料(二水合硫酸钙、硫酸钙及其化工副产品)生产流程:破碎、加热、磨细建筑石膏:与水拌和后可调制成可塑浆体(制粉刷石膏、制建筑石膏制品)(特点:凝结硬化快、硬化是体积微膨胀硬化后表观密度和强度低、防火性能好具有一定调温调湿作用、耐水抗冻耐热性差)8、水玻璃:以纯碱石英砂为原料,磨碎熔融后冷却制得。

(完整word版)土木工程材料基础知识

(完整word版)土木工程材料基础知识

材料的基本性质:1.密度:是指材料在干燥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不随环境而变)公式:ρ=MV,测量方法:磨碎用李氏密度瓶测量;2.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公式:ρ0=MV0,测量方法:直接测几何尺寸或是在表面涂蜡用排水置换法测量体积;(注:表观密度通常是指在气干状态下,在烘干状态下是干表观密度)3.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公式:ρ′0=MV′04.密实度:材料内部材料的体积所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公式:D=VV0×100%=ρ0ρ×100%5.孔隙率:指散粒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公式:P=V0−VV0=(1−VV0)×100%=(1−ρ0ρ)×100%=1−D6.填充率:颗粒或粉状材料中材料表观密度占堆积密度的比值。

公式:D′=V0V′0×100%=ρ′0ρ0×100%7.空隙率: 颗粒或粉状材料在堆积体积内空隙占总体积的比率。

公式:P′=V′0−V0V′0×100%=(1−V0V′0)×100%=(1−ρ′0ρ0)×100%=1−D′8.孔隙率的影响:(1)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

(2)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中。

(3)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

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材料吸水多。

(4)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被水渗透。

(5)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关注各章习题:选择题、判断题、是非题一、材料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下的质量;2.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3.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间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5.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6.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7.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8.比强度:指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9.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10.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11.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12.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13.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14.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15.亲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16.憎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憎水性;亲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17.润湿边角:当水与材料接触时,在材料、水和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称为湿润边角;18.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19.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以含水率表示;20.耐水性:指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1.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22.抗冻性: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化作用(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度又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3.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的这种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24.热容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吸收和放出热量的能力。

(2)性能及应用1.孔隙率大小和孔隙特征对材料性能影响孔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主要对材料的导热性、力学性能、透气性、耐水性、吸湿性、抗渗性以及抗冻性等有影响,一般来说孔隙率越大的材料力学性能越差;孔隙特征分开口和闭口,在孔隙率相同的情况下,材料的开口孔越多,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越差,一般情况下,孔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对材料越有利。

2.亲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具有亲水性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例如:水泥制品、玻璃、陶瓷、金属材料、石材等无机材料和部分木材等;具有憎水性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例如:沥青、油漆、塑料、防水油膏等。

二、金属材料(1)基本概念1.碳素钢:含碳量为0.02%~2.06%的铁碳合金称为碳素钢,也称碳钢。

根据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含碳小于0.05%;中碳钢:含碳0.25%~0.6%;高碳钢:含碳大于0.6%。

2.合金钢:碳素钢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则称为合金钢,合金钢中除含铁、碳和少量不可避免的硅(Si)、锰(Mn)、磷(P)、硫(S)、氮(N)之外,还加入一定量的硅(Si)、锰(Mn)、钛(Ti)、钒(V)、镍(N)、铌(Nb)等一种或几种元素进行合金化。

按合金元素总含量可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为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

建筑上所用的钢材主要是碳素钢中的低碳钢和合金钢中的低合金钢。

3.普通钢:含硫量≤0.050%;含磷量≤0.045%。

4.优质钢:含硫量≤0.035%;含磷量≤0.035%。

5.钢材强屈比及其意义、屈服点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大。

(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 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而如果机器零件的屈强比高,可节约材料,减轻重量)。

上屈服点是指试样发生屈服而应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点是指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

采用下屈服点作为钢材的屈服强度。

6.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降低塑性韧性,这个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处理。

7.脆性转变温度温度降低时金属材料由韧性状态变化为脆性状态的温度区域,也称韧脆转变温度。

脆性转变温度越低,说明钢材的抗冷脆性能越高。

(以失去支持能力为标准,无保护层时钢柱和钢屋架的耐火极限只有0.25h,而裸露钢梁的耐火极限为0.15h。

温度在200℃以内,可以认为钢材的性能基本不变;超过300℃以后,弹性模量、屈服点和极限强度均开始显著下降,应变急剧增大;达到600℃时已经失去承载能力。

)8.时效处理:在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至100~200℃后保持一定时间(2~3h),其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且抗压强度也提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前者称为自然时效,适合于低强度钢筋,后者称为人工时效,适合于高强钢筋。

(2)性能及应用1.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碳、硅、锰、磷、硫2.建筑钢材的机械性能: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四个过程: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具体自己看书,晓填说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图一定会考^_^ )冷弯性能: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伸长率是钢材在均匀变形下的塑性,而冷弯性能是钢材处于不利变形条件下的塑性,可揭示钢材内部组织是否均匀,是否存在内应力和夹杂物等缺陷。

)冲击韧性:处在简支梁状态的金属试样在冲击负荷作用下折断时的冲击吸收功。

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钢材的冲击韧性越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越强。

硬度:混凝土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耐疲劳性: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条件下突然发生的,危害较大。

一般来说,钢材的抗拉强度越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

3.钢材的伸长率与试件标距有何关系?A80与A200哪个大,为什么?由于钢材拉伸时产生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试件的颈缩处,故原试件标距L0与试件直径d0之比越大,颈缩处的伸长量在总长值中所占比例越小,计算所得的伸长率也就越小。

A80,原始标距小,断后伸长率大。

4.钢材的冲击韧性影响因素有哪些?钢材的冲击韧性与钢材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以及冶炼、加工都有关系。

5.钢筋经冷拉后性能变化的规律屈服极限将有所提高,而其塑型变形能力将有所降低。

6.钢材所采用的防锈(腐蚀)的方法①在钢中加入少量的铜、铬、镍等合金元素,可制成耐腐蚀性较强的耐候钢(不锈钢);②对于钢结构用型钢的防锈,主要采用在钢材表面涂覆耐腐蚀性能更好的金属(镀锌、镀锡、镀铜和镀铬等)和刷漆的方法,来提高钢材的耐腐蚀能力。

③对于混凝土用钢筋的防锈,主要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钢筋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限制氯盐外加剂的掺加量。

④此外,采用环氧树脂层涂钢筋或镀锌钢筋也是有效的防锈措施。

三、气硬性胶凝材料(1)基本概念1.石膏:石膏胶凝材料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

2.石灰:就是石灰咯:-)3.生石灰:将以碳酸钙为主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碳酸钙分解为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4.熟石灰:将生石灰用适量水经消化和干燥而成的粉末,主要成分为Ca(OH)2。

熟化;指生石灰(氧化钙)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又称消石灰)的过程。

5.过火石灰:在煅烧岩石的过程中,若煅烧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将生成颜色较深、块体致密的“过火石灰”6.欠火石灰:在煅烧过程中,若温度过低或煅烧时间不足,使得CaCO3不能完全分解,生成“欠火石灰”7.陈伏:指石灰乳(或石灰膏)在储灰坑中放置14d以上的过程。

8.胶凝材料: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并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

9.有机胶凝材料:以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成分的胶凝材料,常用的有沥青、各种合成树脂等。

10.无机胶凝材料:以无机化合物为基本成分的胶凝材料,分为气硬性的和水硬性的两类。

1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

12.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还能更好的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

(2)性能及应用1.建筑石膏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密度与堆积密度,属轻质材料;凝结硬化快;凝结硬化时体积略膨胀;硬化后孔隙率高;防火性能好;耐水性和抗冻性差。

应用:制备石膏砂浆和粉刷石膏;石膏板及装饰件。

2.建筑石灰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可塑性好;硬化较慢、强度低;硬化时体积收缩大;耐水性差;石灰吸湿性强。

应用:石灰乳,用于内墙和天棚刷白,增加室内美观和亮度;配制砂浆,用于抹面和砌筑;石灰土和三合土。

3.石灰的熟化与硬化(干燥硬化、碳化硬化、结晶硬化)(1)石灰的熟化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熟化时体积增大1~2.5倍。

煅烧良好、氧化钙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较快,放热量和体积增大也比较多;(2)石灰浆体由塑性状态逐步转换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的过程,称之为石灰的硬化。

石灰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过程,是由下面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的:①结晶作用:石灰浆体因水分蒸发或被吸收而干燥,在浆体内的孔隙网中,产生毛细管压力,同时由于游离水分蒸发,氢氧化钙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使石灰颗粒更加紧密而获得强度。

②碳化作用:由于干燥失水。

引起浆体中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结晶出氢氧化钙晶体。

在大气环境中,氢氧化钙在潮湿状态下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并释放出水分,即发生碳化。

碳化所生成的碳酸钙晶体相互交叉连生或与氢氧化钙共生,形成紧密交织的结晶网,使硬化石灰浆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碳化特点: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表面形成的碳酸钙层结构较致密,会阻碍二氧化碳的进一步渗入,因此,碳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

四、水泥(1)基本概念1.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拌和后,成为塑性的水泥浆,其中的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开始在水中溶解并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但还不具有强度所需的时间。

2.初凝时间: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3.终凝时间: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