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管理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以爱为针,为童真“加马”—小儿腭裂手术麻醉优化方案

以爱为针,为童真“加马”—小儿腭裂手术麻醉优化方案

以爱为针,为童真“加马”—小儿腭裂手术麻醉优化方案
摘要:
1.小儿腭裂手术的背景和重要性
2.麻醉优化方案的提出
3.麻醉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
4.麻醉优化方案的效果和意义
正文:
小儿腭裂手术是一项常见的整形手术,它对于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恢复其正常的语言和饮食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手术过程中的风险,麻醉环节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以爱为针,为童真“加马”—小儿腭裂手术麻醉优化方案应运而生。

该方案首先针对小儿患者的生理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麻醉前准备措施。

包括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其健康状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以及进行必要的麻醉前药物治疗,以减少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在麻醉过程中,方案要求麻醉师必须全程监控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稳定。

同时,为了避免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及时处理呼吸道阻塞,维持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以及预防术后的恶心和呕吐等。

该麻醉优化方案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小儿腭裂手术的成功率,也极大地改善了患儿的术后生活质量。

小儿唇腭裂手术全身麻醉术中并发症研究

小儿唇腭裂手术全身麻醉术中并发症研究

径 >8mm和卵圆孔瓣消失作为诊断标准 。由于继发孔 型房 间隔缺损与卵 圆孔增 大鉴别 困难 , 以继 发孔型 房间隔缺损 的 所 产前诊断更要谨慎 。单纯 胎儿 室间 隔缺损 的超 声检查 易 出现 假阳性或假 阴性 。 目前高 分辨 率二 维超 声可 发现 4 mm 以 上的室间 隔缺损 , <3mm的 室间 隔缺损 应用 彩色 多普勒 可 对 明显提高该病 的检 出率 。 3 5 心外 畸形对胎儿心 脏畸形诊 断 的意义 . 胎 J d 脏 畸形 常 L ̄ ,
2 0, 2: 5 9 0. 01 3 9 9— 6
( 收稿 1期 :0 1— 9— 7 3 21 0 0 )
d i1 .9 9 ji n 10 7 8 .0 2 0 . 9 o :0 3 6/ . s. 02- 3 6 2 1 .4 0 s 4

临床 研 究 ・
4 J 唇 腭 裂 手 术 全 身 麻 醉术 中并 发 症 研 究 ,L
乃庚 戚岩 雅健 宋铁鹰 张雷 马朋羽 白莉 郭清 王春平 赵建辉
【 关键词l 小儿; 唇腭裂; 不良事件 ; 并发症 麻醉, 全身; 安全性 【 中图分类号】 R6 12 . 【 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 1)4— 57 0 02 78 (02 0 06 — 2
重大 。
h atdsa e BrMe , 9 6,9 1 7 1 9. er ie s. dJ 1 8 2 2:71 —71
3 4 单纯胎儿房 、 . 室间隔缺损 的诊 断
单纯 胎儿房 、 间隔缺 室
损的产前超声诊断较 困难 , 常发生漏诊 。孕程 中多时期 的检查
有 助 于 诊 断 。对 于 继 发 孔 型 房 间 隔 缺 损 , 献 报 道 以 卵 圆孔 直 文

431例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期间的观察与护理

431例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期间的观察与护理

431例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期间的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431例唇腭裂麻醉复苏期患儿细致做好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正确抽吸气管、鼻咽腔分泌物,及时发现处理呼吸系统并发症,口腔塞纱期间适当镇静防止躁动,针对患儿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结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麻醉的风险,使患儿安全复苏。

结论我们通过做好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减少创面出血,以及采取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是确保患儿安全苏醒的重要保证。

标签:唇腭裂;麻醉复苏;护理唇腭裂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引起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

一般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能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由于手术的创伤及麻醉剂的应用,改变了小儿正常的生理功能,加之小儿的耐受力差、病情变化快、且进展迅速,使麻醉风险大大增加。

因此唇腭裂患儿复苏期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很关键。

1 临床资料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唇腭裂、腭裂修复术后入复苏室复苏431例,其中唇腭裂患儿230例,腭裂201例,男309例,女122例,患兒年龄3月~16岁平均年龄2岁5个月。

2 观察和护理2.1基础护理患儿术后直接使用复苏室床单位运送,减少不必要搬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滑脱,进行各种操作动作要轻稳,以免发生意外。

患者在复苏室内除确保监护和实施治疗外还要注意细节的舒适护理。

术后婴幼儿易发生低体温,应注意保暖,减少患者暴露,选择厚薄相应的盖被,必要时使用暖风机保暖。

躁动的患儿使用衬以棉垫的约束带并在床头护栏旁放置软枕以防撞击。

2.2生命体征的观察持续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使用Aidrer评分,满分为10分,但要结合具体情况,一般要求达大于或等于9分,经麻醉医生认定后,才能出复苏室。

2.3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小儿术后最凶险的并发症[1]。

小儿先天性腭裂修补术麻醉处理分析

小儿先天性腭裂修补术麻醉处理分析

若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则给出方差值 , 并进一步利用 q 检验进 行组间的两两比较。P . <00 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儿 常规禁食禁饮 6~ h入 手术室后 , 8, 听诊心 、 , 肺 如无异 常, 则测体重 , 然后肌 肉注射阿托品针( . ~O 2m /g建立静 0 1 . )g , 0 0 k 脉通道 , 静注咪唑安定 0 m /g患儿入睡后 , . g , 2 k 连接多功能监护仪 测血压 、脉搏 、呼吸心 电图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面罩吸氧去氮
2 结果
麻醉前和麻 醉后各个时间点的心率 、 血压统计值 见表 1 。对 心率数 据进行方差分析 , F 为 1 1 0 5 得 值 . ,. 显著性 F临界值为 6 0
5 i, m n开始麻醉诱导 : 依次 为芬太尼 5 g g 维库溴铵 01 g g /、 k . /、 mk
依托咪酯 03 gk , . /g同时辅助呼吸。3 i m a rn后行气管内插管 , 经口明
本组 患儿 3 , 中男 1 例 , l , 0例 其 8 女 2例 年龄 2~5岁 , 体重
1 ~2k , 1 1g均无呼吸及循环 系统合并症 , 肾功能等各项化验指 肝
标未 见 异 常 。
1 操 作 方 法 . 2
M T A R 0 7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A L B 20 a 麻醉前后各时间点 的心率 、 平均动脉压分别进行对 比, 组内比较采用重 复方差分析 ,
22 , 为 01 ,因此麻醉前后各 时间点心率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 P值 7 . 6
义 ( >00 ) P . 。对 平均 动脉 压数 据进 行方 差分 析 ,得 F值 为 5
视, 导管 固定于一侧 口角。完成后接麻醉机行机控呼吸 , 潮气量

唇腭裂手术的麻醉

唇腭裂手术的麻醉

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近年来多主张唇裂修复术在3~6个月的年龄施行、腭裂修复术在12~18个月的年龄进行,以尽早开始语音功能训练和改善喂养困难。

唇腭裂手术邻近气道操作,为提高安全性,目前这类手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以吸入麻醉为主要诱导方法,在确认维持面罩通气无困难后方可给予肌肉松弛药。

肌松药不仅可有助于呼吸管理,而且能松弛口咽部肌肉以利腭裂手术操作。

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全身肌肉发育仍较差,应掌握好肌松药的用量。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至今在国内仍被广泛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

但氯胺酮可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还可抑制喉反射、抑制呼吸、增高颅内压,故麻醉中要密切观察。

另外,对于同时伴有心血管畸形并已有明显心功能损害的小儿,使用小剂量氯胺酮有发生严重循环抑制的可能,应慎用。

对于麻醉前预测无气道困难的小儿,可在麻醉诱导后保留自主呼吸或使用肌松药进行气管插管,而肌松药通常应在确认面罩通气无异常后再使用。

腭裂小儿插管时,喉镜凸缘叶常会嵌入裂缝中,使喉镜在喉部移动困难,并可能对咽喉组织造成损伤、出血。

采用低凸缘的弯镜片如Robert-Shaw或 Oxford镜片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但多数情况下,在口咽腔有足够空间的小儿中,使用标准的直型Miller镜片已能满足需要。

唇腭裂伴先天性颅颌面畸形的小儿在麻醉后维持气道常有困难。

例如,在Pierre-Robin 综合征的小儿中,小下颌和高喉头使得喉镜下无法窥见会厌和声带而造成插管困难,较大的舌体嵌于腭部裂隙中还有导致气道完全阻塞的可能。

采用让小儿俯卧使其舌、下颌前移的方法可使其获得暂时的通气。

而已有慢性气道阻塞的小儿在插管过程中对缺氧的耐受力极差,将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去氧饱和的发生。

因此,对于可能存在气道困难的小儿麻醉诱导时忌用肌松药插管,以防意外。

年龄小于2岁的婴儿,可采用直接喉镜在清醒辅助表麻下插管。

年龄稍大的小儿,由于其不合作、口咽部肌肉对抗和反射过于活跃等因素影响,这种方法插管较难成功。

小儿唇裂腭裂修复术气管内麻醉及护理

小儿唇裂腭裂修复术气管内麻醉及护理

小儿唇裂腭裂修复术气管内麻醉及护理【摘要】小儿唇裂腭裂修复术,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镇病药,气管内麻醉行人工呼吸,能保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及流误吸和喉头水肿,患儿的麻醉风险大大降低。

【关键词】唇裂腭裂气管内麻醉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均为6岁以下小儿,最小为1岁,患儿入院后经X线胸透及有关检查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且全身情况良好者方可麻醉与手术,有呼吸道感染者暂缓手术。

1.2 麻醉方法患儿禁食禁水4~8 h ,麻醉前0.5 h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

基础麻醉:K.L合剂(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100 mg+东莨菪碱性0.3mg)0.4 mL/kg肌内注射,入睡后开放静脉,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1.5mg/kg,咪达唑仑0.1mg/kg,大约5 min后,试其麻醉深浅,如无反应,可行气管插管。

如有反应可静注氯胺酮1~2mg/kg,导管口径F=年龄(岁)+18-(2-4)。

预插长度按Levine公式计算:长度=年龄÷2+14。

插管成功后患咽部堵塞油纱条以防误吸,同时就注意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气管导管移位。

听诊确认两侧呼吸间对称时,用缝线固定导管以防滑脱,如在手术过程中患儿减浅,可静脉给予氯胺酮1~2mg/kg加深麻醉,必要时可静脉泵入丙泊酚每小时4~6mg/kg随时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及潮气量。

如出现呼吸抵制应给予辅助呼吸,同时也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输注复方氯化钠6mL/kg(第1小时)手术终止,一定要把口腔血液及分泌物吸引干净,清除口鼻腔一切异物。

拔管前0.5 h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2 mg;1例患儿术毕拔管后出现屏气,口唇紫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78%~85%,经面罩加压给辅助呼吸短时间缺氧改善。

1.3 护理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是围术期的重要环节,手术结束后最初几小时内较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耐受及药物分布降解,都与成人有大的差距,因此,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患儿头偏向一侧,密切注意呼吸脉搏的改变。

重视麻醉在唇腭裂整复术中的作用

重视麻醉在唇腭裂整复术中的作用
【 图 分 类 号 】 7 2 ; 7 20 4 中 R 8. R 8. 2 5 【 献标 志码] 文 A 【 章 编 号】 1 0 .9 9 2 1 ) 20 3 .3 文 0 54 7 ( 0 2 0 . 1 30
di1 . 60i n1 0 —9 92 1.2 1 o: 03 9 .s. 54 7 . 20 . 7 9 s 0 0 0
C i e e e o o c p o p rt,t e n mb r o o p tl i h c ry o t l f s r e e r rwi g  ̄ me d u l .Bu h n s c n mi rs e y h u e f h s i s wh c a r u c e u g r s we e g o n i a t i e n o sy t
f au e f lf l e t r s o c e i t p/p ae i f n s a d t e c a a trs c fc e a e h mp r n e o n s eit n ce i / aa e l a t n a t n h h r ce t s o l f c r .T e i o a c fa e t t si lf l p lt i i t t h s t p
P y n t n i n t e t e i n Clf r a i g Ate to o An sh s i e t Ca e a
WANG Gu — n, o mi YANG — h n Yu s e g
( e at e tfO a n xl a i ug r, h r ya dR sac e t l Lp P a , D p r n rl dMa io ca S rey T ea n ee hC ne o C i a t m o a l l h sz d A e o c p f” a e b t e n t e h r n h o tie e ii n s r e y wa mp a ie . n w c n e to r c e w e h a e a d t e tros ”wa as d wi mp a i n s r i t e h sso e h

小儿先天性唇裂的麻醉呼吸管理研究进展

小儿先天性唇裂的麻醉呼吸管理研究进展

“ , I ' , , 型呼吸气囊 , 当应用肌松 药或者其 他原 因引起 呼吸暂停 时 才脱离简易 “ T ” 型 呼吸气囊 , 连接 紧闭式/ ] , J L 麻醉 机。此过 程 浪费时间 , 操作过程 容易污 染手术 范 围及 出现麻 醉意外 , 且 对 于呼吸抑制 而没有暂停 的患儿 , 令麻 醉师很难抉 择。小儿 呼吸 易于抑制 , 术前用药过量或病儿对术前 药有高敏反应 即可 引起 呼吸抑制 。应用肌松药后必须加强 呼吸管理及 监测 , 术后 呼吸 抑制可 因全麻过深或 ( 和) 肌松药残余作用引起 , 应 针对原 因进 行处理 J 。高频通气用于/ ]  ̄ J L 麻醉 的呼 吸管理 , 本 文就/ ] , J L 先
先天性唇裂是一种发病率较 高 、 并严 重影响颜 面美观 的先 天性疾病 , 由于病 因未 完全 清楚 , 目前 尚无 有 效 的预 防措 施 。 早期手术整复仍是治疗唇裂 的唯一办法 , 多在学 龄前完成 。近
插 管下 维持麻 醉 , 保 留 自主呼吸 , 接麻醉机 可开放吸氧 , 避免 二 氧化碳 蓄积及减少 呼吸阻力。吴运斌 应用依托咪酯 、 芬太 尼
仍 以全 麻 下 插 入 气 管 导 管 为 好 。 呼 吸 管 理 上 麻 醉 师 须 远 离 手 术范围对呼 吸进 行管 理。对 于存 在 自主呼 吸 的患儿采 用简 易
诱 导气 管插管下 维持麻 醉 , 保 留 自主呼吸 , 气管导管接 “ T ” 形 管 供氧, 自主呼吸时无 效腔 量小 , 不会 因重复 吸入 问题产 生二 氧 化 碳蓄积 , 并可随时施行辅助呼 吸。以上 报道气管插 管全身麻 醉下保 持 自主呼吸 , 开放式 吸氧 , 由于麻醉 方法及 用量 不尽 相 同, 呼吸管理上容 易 出现呼 吸暂 停 、 呼 吸抑制 。处 理上仍 需进 行 人工辅助呼吸 , 操作过程容易造成缺氧及污染手术范围。 2 . 2 控制 呼 吸 : 肌 松药广 泛应 用于麻 醉 中, 具有 减少麻 醉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对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的管理研究。

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份在我院进行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治疗的60例,随机分为六组,在手术期间分别进行麻醉机控制呼吸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并记录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在小儿唇腭裂回复手术中,气管插管保留式自主呼吸麻醉的成功率比较高,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率为10%;紧闭式循环回路麻醉机控制呼吸不良反应率达40%,麻醉效果不理想,术后患儿不良反应强烈。

结论: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效果好,患儿术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麻醉管理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52-01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对颜面美观影响极大的的畸形病,患病率一般为0.1%,国内医治唇腭裂的最佳办法是早期手术恢复。

尽管目前小儿麻醉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小儿唇腭裂恢复术中麻醉处理的难度比较大,唇腭裂手术靠近气道操作,存在分泌物、血液误入气道的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是相对安全的选择。

本文就小儿先天性唇腭裂行唇腭裂恢复手术中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到2012年4月在本院进行唇腭裂医治的患儿60例,年龄2 ~ 10岁,平均年龄(4±3.25)岁,体重7~30kg,其中男30例,女30例,被诊断为唇裂20例,腭裂10例,唇腭裂30例,入院后常规心电图、x线胸透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排除先天性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和麻醉禁忌症。

1.2 麻醉方法
从本院60例唇腭裂患儿中随机分为六组:a组10例,采用drager 麻醉机控制呼吸;b组10例,采用小儿麻醉机以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控制呼吸;c组10例,采用紧闭循环回路,小儿模式或pcv机械控制呼吸;d组10例,采用吸入维持麻醉,并保留自主呼吸;e组10例,采用气管插管维持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导管接“t”形管供氧;f组10例,采用肌内缓慢注射氯胺酮,并静脉注射慢诱导下麻醉,进行经口腔明视插管,保持自主呼吸。

患儿实行术前常规的禁食禁饮,对abc三组患儿进行麻醉机控制呼吸,对def三组患儿进行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监测术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呼吸抑制、气管痉挛水肿、窒息、出血、心律失常、呕吐、苏醒期躁动、嗜睡等症状)的例数,从而得出两种麻醉呼吸管理下的手术成功率。

2 结果
2.1 唇腭裂恢复术麻醉期间的控制呼吸管理结果
在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麻醉机控制呼吸中,采用drager麻醉机控制呼吸方式,患儿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好;小儿模式pcv机械通气麻醉不良反应率为20%,紧闭式循环回路机械通气不良反应率是40%,患儿术后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详细见表1。

表1 控制呼吸麻醉方式表
组别例数(n)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n)不良反应率(%)
a组10 0 0
b组10 2 20
c组10 4 40
2.2 唇腭裂恢复术麻醉期间的自主呼吸管理结果
在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的不良反应率均只有10%,患儿术后反应不强烈,麻醉效果相对较好,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是最为理想的麻醉管理方式,详见表2。

表2 自主呼吸麻醉方式表
组别例数(n)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n)不良反应率(%)
d组10 1 10
e组10 1 10
f组10 1 10
3 讨论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身体缺陷,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发育有一定
的损伤,具体表现在语言的发育障碍、学习的功能损伤、社会适应等问题上,引起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有颅面发育和脑发育的同源性,语言发育相关的听力问题,遗传基因作用。

恢复手术可以改善唇腭裂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的麻醉有着小儿外科麻醉和口腔外科麻醉的双重特点[1]。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全身麻醉是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最安全、最有效的麻醉方法,不仅能保证患儿充足的呼吸,而且方便麻醉控制、手术操作,但它对麻醉设备以及麻醉技术的要求颇高,不便于在医院里广泛推广[2]。

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专用的小儿麻醉设备等特点,而且气管插管的应用,方便气道管理,安全性很高,效果更好,可以在医院广泛使用,需注意的是全身麻醉会抑制患儿呼吸,因而需同时监测etco2 以及spo2,随时准备给予辅助性呼吸[3]。

本研究表明,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可确保患儿手术安全,但如果患儿体重过小,则需专用的小儿麻醉机,要求较高的麻醉技术,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小儿专用麻醉机,因此,保留式自主呼吸麻醉比麻醉机控制呼吸效果更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法在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是可行的,而且安全性很高,麻醉效果非常好,患儿术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朱冬敏.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中麻醉管理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2,4(11):340-341.
[2] 骆晓攀,陈龙,方俊标,翟雯.右美托咪定、氯胺酮、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比较[j].浙江实用医学.2012,6(25):173-175.
[3] 蔡剑波,赖伟荣,吴丽芬.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4(25):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