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管理研究论文

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管理研究论文
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管理研究论文

探究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对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麻醉的管理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份在我院进行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治疗的60例,随机分为六组,在手术期间分别进行麻醉机控制呼吸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并记录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小儿唇腭裂回复手术中,气管插管保留式自主呼吸麻醉的成功率比较高,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率为10%;紧闭式循环回路麻醉机控制呼吸不良反应率达40%,麻醉效果不理想,术后患儿不良反应强烈。结论: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中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效果好,患儿术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小儿唇腭裂;恢复手术;麻醉管理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52-01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对颜面美观影响极大的的畸形病,患病率一般为0.1%,国内医治唇腭裂的最佳办法是早期手术恢复。尽管目前小儿麻醉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小儿唇腭裂恢复术中麻醉处理的难度比较大,唇腭裂手术靠近气道操作,存在分泌物、血液误入气道的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是相对安全的选择。本文就小儿先天性唇腭裂行唇腭裂恢复手术中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一.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1. 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 2. 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 3. 会厌短,常呈Ω形或U形; 4. 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 5. 3个月以下婴儿的气管短,平均长度仅5.7cm; 6. 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达最大形状; 7. 头大,颈短; 8. 氧耗增加和氧储蓄低; 9. 面罩通气容易胃扩张,易反流误吸、FRC、肺顺应性易下降; 10.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心率是心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麻醉的加深,维持上呼吸道开放的肌肉逐渐松弛,咽气道易塌陷,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11.小儿呼吸道开放活动的调节。 二. 面罩通气 1. 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 透明面罩:最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鼻部情况; Rendell-Baker面罩:形状符合小儿的面部轮廓,无效腔量较小,但没有充气密闭圈; Laerdal面罩:质地柔软的硅橡胶面罩,密闭性较好,能进行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 2. 面罩通气的操作要点: ①正确放置面罩: ②手法: 3. 面罩通气时的监测 —监测呼吸音或呼吸运动 —监测P ET CO2波形 —监测呼吸囊的运动 4.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小儿常选用Guedel和Berman口咽通气道。 注意点: 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三. 气管内插管 1.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 气管插管基本器械的准备 预氧和通气器械 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 2. 准备小、中、大号面罩 3. 准备小、中、大号口咽和鼻咽通气道 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 4. 准备小、中、大三根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 5. 准备柔韧的插管芯(大小各一) 6. 准备润滑剂(最好含局麻药) 7. 喷雾器(含局麻药) 8. 准备注气注射器 喉镜操作相关设备 9. 打开吸引器,并连续硬质 10. 插管钳 11. 光源正常的1#、2#、3#Miller喉镜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 12. 置病人头部呈“嗅物位”的枕头或薄垫 固定气管导管所需的物品 13. 胶布(布质或丝质为好,不用纸质)或固定带 14. 牙垫(大、小) 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所需的器械 15. 听诊器 16. P ET CO2监测仪 17. 脉搏氧饱和度仪 2. 喉镜检查 ①保持头的正确位置:6岁以下小儿头置于水平位,以头圈固定,由于这种年龄组小儿喉头位置高,如有必要可在环状软骨上加压,以更好地暴露声门。 6岁以上小儿,头置于小枕头上轻度屈曲颈椎,可改善插管角度和更好地显示声门。 ②仔细检查牙齿:因许多儿童开始更换乳牙,在喉镜检查必须注意,在插管时用大拇指推开嘴唇,对牙齿不施加任何压力。术前如发现有明显松动的牙齿,需向其家长说明拔掉松动牙齿能保证小孩在麻醉中的安全,拔出的牙齿在术后归还给家长。 ③在婴幼儿和儿童

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戚翔张惠军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在小儿腹部外科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气腹引发的生理改变及不利影响比成年人严重。因此,麻醉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难度。现将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气腹的影响 1. 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CO 2气腹的建立,使腹内压增高,CO 2 向血流弥散,易引起高碳酸血症。而且,腹 内压的增高,使膈肌上移,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 从而使气道内压升高,膈肌运动受限,肺内气体分布不均,通气/灌注(v/Q)比值失调,最终导致缺氧和CO 2 潴留,尤以合并小气道和肺泡萎陷时为甚。另外,膈肌的移位可使气管导管偏深或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发生意外的单肺通气;加之婴儿呼吸道短、细,咽喉反射不敏感,中枢对缺氧的耐受性差;尤其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功能余气量小,闭合气量较高,呼吸储备差,故更易发生缺氧。研究 表明,年龄越小,气腹对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 CO 2 )的影响越明显。这可能是 由于潮气量较小,而全麻下的机械无效腔增大,肺泡通气量降低,使CO 2 更易蓄积。因此,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是对呼吸的管理。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要使用高浓度氧及较大的潮气量。必要时采用改良T形管控制呼吸,使机械无效腔减少,增加新鲜气流量。 2.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主要源于CO 2 气腹和高碳酸血症。腹内压的骤然上升,使胸膜腔内压变为正压,引起回心血量减少。而心血管的代偿反应使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毛细血管楔压显著升高,同时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上升,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心脏后负荷小儿的增加,又可引起心室功能曲线右偏,体循环阻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心脏容量和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腹内压的升高会影响心室的前后负荷,但心脏的收缩功能维持不变。Huetteman等研究发现,15~63个月的小儿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在12 mmHg时,会引起室间隔运动显著减少,而左心室前壁和后壁运动不受影响。有人通过超声心动检查发现,气腹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期末纵向侧壁压力显著升高有关。Baroncini等建议,在麻醉期间,应使新生儿的腹内压不超过6 mmHg,而较大儿童的腹内压不超过12 mmHg。如果腹内压为15 mmHg或更高时,有发生低心排.出量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左心室收

唇腭裂手术的麻醉

唇腭裂手术的麻醉 近年来多主张唇裂修复术在3~6个月的年龄施行、腭裂修复术在12~18个月的年龄进行,以尽早开始语音功能训练和改善喂养困难。 唇腭裂手术邻近气道操作,为提高安全性,目前这类手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以吸入麻醉为主要诱导方法,在确认维持面罩通气无困难后方可给予肌肉松弛药。肌松药不仅可有助于呼吸管理,而且能松弛口咽部肌肉以利腭裂手术操作。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全身肌肉发育仍较差,应掌握好肌松药的用量。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至今在国内仍被广泛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但氯胺酮可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还可抑制喉反射、抑制呼吸、增高颅内压,故麻醉中要密切观察。另外,对于同时伴有心血管畸形并已有明显心功能损害的小儿,使用小剂量氯胺酮有发生严重循环抑制的可能,应慎用。 对于麻醉前预测无气道困难的小儿,可在麻醉诱导后保留自主呼吸或使用肌松药进行气管插管,而肌松药通常应在确认面罩通气无异常后再使用。腭裂小儿插管时,喉镜凸缘叶常会嵌入裂缝中,使喉镜在喉部移动困难,并可能对咽喉组织造成损伤、出血。采用低凸缘的弯镜片如Robert-Shaw或 Oxford镜片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但多数情况下,在口咽腔有足够空间的小儿中,使用标准的直型Miller镜片已能满足需要。 唇腭裂伴先天性颅颌面畸形的小儿在麻醉后维持气道常有困难。例如,在Pierre-Robin 综合征的小儿中,小下颌和高喉头使得喉镜下无法窥见会厌和声带而造成插管困难,较大的舌体嵌于腭部裂隙中还有导致气道完全阻塞的可能。采用让小儿俯卧使其舌、下颌前移的方法可使其获得暂时的通气。而已有慢性气道阻塞的小儿在插管过程中对缺氧的耐受力极差,将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去氧饱和的发生。因此,对于可能存在气道困难的小儿麻醉诱导时忌用肌松药插管,以防意外。年龄小于2岁的婴儿,可采用直接喉镜在清醒辅助表麻下插管。年龄稍大的小儿,由于其不合作、口咽部肌肉对抗和反射过于活跃等因素影响,这种方法插管较难成功。经鼻盲探插管虽在成人较易完成,但在婴幼儿中也很少能成功。目前,小儿纤维光导支气管镜被公认为是解决婴幼儿气道困难十分有用的辅助器械。大于1岁的小儿,可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作直接引导插管;小于1岁的小儿,可利用其可视性以窥视气管导管通过另一鼻孔插入至喉部的操作情况作间接引导插管。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在十几例小儿气道困难病例中采用光索引导插管,均获得成功,其中年龄最小的仅8个月。 除咽成形术应选经口插管外,大多唇腭裂手术可选用经口插管、也可选用经鼻插管。采用RAE(Ring-Adair-Elwyn)气管导管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暴露手术区域。由于手术常需采用过度后仰的头位,在放置手术体位和术中移动头位时还可使导管产生2cm左右的移动,使用RAE导管对预防导管的突然滑脱也有一定作用。唇腭裂小儿体格状况欠佳,麻醉维持用药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避免药物过量。局麻药混合1:20 0000的肾上腺素作局部浸润可减少术中创面出血,但应警惕氟烷麻醉下有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肾上腺素用量须限制在3~5μg/kg的剂量范围,以策安全。一般情况下,单侧唇裂修复手术失血量多在20~30ml以内;双侧唇裂、腭裂修复手术失血量为50~100ml不等;而齿槽突裂修复手术需植骨移植、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2014) 上官王宁(共同执笔人)王英伟左云霞李师阳连庆泉(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姜丽华张建敏 一、目的 在已报道的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中,新生儿和婴幼儿、急诊手术以及合并呼吸问题(气道梗阻、意外拔管、困难插管)等仍是高危因素。气道和呼吸管理仍是小儿麻醉主要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小儿麻醉科医师必须了解与熟悉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并根据不同年龄选用合适的器械设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患儿手术麻醉的安全。 二、小儿气道解剖特点 1. 头、颈婴幼儿头大颈短,颈部肌肉发育不全,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即使施行椎管内麻醉,若体位不当也可引发呼吸道阻塞。 2. 鼻鼻孔较狭窄,是6个月内小儿的主要呼吸通道,分泌物、粘膜水肿、血液或者不适宜的面罩易导致鼻道阻塞,出现上呼吸道梗阻。 3. 舌、咽口小舌大,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易患增殖体肥大和扁桃体炎。 4. 喉新生儿、婴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位于颈3~4平面,气管插管时可压喉头以便暴露喉部。婴儿会厌长而硬,

呈“U”型,且向前移位,挡住视线,造成声门显露困难,通常用直喉镜片将会厌挑起易暴露声门。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呈漏斗形(最狭窄的部位在环状软骨水平,即声门下区),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易发生喉水肿。当气管导管通过声门遇有阻力时,不能过度用力,而应改用细一号导管,以免损伤气管,导致气道狭窄。 5. 气管新生儿总气管长度约4~5cm,内径4~5mm,气管长度随身高增加而增长。气管分叉位置较高,新生儿位于3~4胸椎(成人在第5胸椎下缘)。3岁以下小儿双侧主支气管与气管的成角基本相等,与成人相比,行气管内插管导管插入过深或异物进入时,进入左或右侧主支气管的几率接近。 6. 肺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新生儿肺泡数只相当于成人的8%,单位体重的肺泡表面积为成人的1/3,但其代谢率约为成人的两倍,因此新生儿呼吸储备有限。肺间质发育良好,血管组织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造成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炎症也易蔓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炎。由于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膨胀不够充分,易发生肺不张和肺气肿;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或释放不足,可引起广泛的肺泡萎陷和肺顺应性降低。

最新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相关要点 1 2 3 一、腹腔镜手术的病理生理特点 4 Co2人工气腹内压一般维持10—15mmhg、注气速度0.5—2L/min,成人腹内 5 气体维持3—4L。主要经腹膜吸收,吸收率约14ml—90ml/min。腹腔内的co2 6 在腹膜内压小于10mmhg时,co2吸收量与腹内压成正比,大于10mmhg时,co2 吸收量不再增加而呈平台,因腹内压增高,腹膜毛细血管受压,血流量减少,7 8 阻止了co2进一步吸收。吸收后的co2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成碳酸氢盐, 9 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血中的co2主要经肺排除,未排除的暂时贮存在体内, 主要在骨骼肌和骨内,术后逐渐排除。 10 11 12 二、人工气腹对呼吸功能影响 13 腹内压升高,使膈肌上抬,运动受限,至呼吸道峰压值增加,肺顺应性和 14 肺活量降低,呼吸死腔增大,co2排除减少,Paco2明显升高,BE和PH降低, 15 可出现高碳酸血症,因此,要求在人工气腹中施行过度通气。 16 17 三、人工气腹对循环系统影响 18 腹内压增高,小于18mmhg,可促使腹内脏器和下腔V的血回心,增加前负 荷;大于20mmhg,则阻碍血液回流,使前负荷降低。腹内压和co2刺激儿茶酚19 20 胺、血管加压素等分泌增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呼吸性酸中毒,缺o2反应 21 性交感神经刺激,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在手术牵拉内脏和吸痰易于发 生。急性高co2血症可引起强烈的脑血管扩张,当Paco2从40mmhg上升到60mmhg, 22 23 脑血流量增加一倍,脑血容量也增加一倍,使颅内压升高

24 25 四、麻醉选择的原则 26 应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能避免co2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 27 1.全身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肌松剂、施行控制呼吸,利于保证适当的麻醉28 深度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又可避免膈肌运动,利于手术操作,时最适宜的麻醉29 方法。 30 2.硬膜外麻醉则要求麻醉平面很宽,对循环影响大,手术刺激牵拉反射病人31 不适,常需辅用强效麻醉性镇痛剂,将带来呕吐、误吸的危险,加上气腹所致32 的生理改变不易纠正和控制,这些均是硬膜外麻醉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宜推荐33 采用。 34 35 五、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36 1. 人工气腹后,因胃内压升高可能致胃液返流,出现误吸可导致吸入性37 肺炎、术前禁食、禁饮和应用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以提高胃液PH。 38 2.在腹腔镜手术中较易出现气胸和皮下气肿,气胸多与膈肌损伤或先天39 性膈肌缺损有关,皮下气肿可能是穿刺部位有大量co2弥入皮下组织或腹内压40 过高所致。一旦出现,解除气腹并作腹腔闭式引流,观察呼吸情况作相应处理。 41 3.手术时间一般较短,要求麻醉诱导快,苏醒快,后遗症少。 42 4.麻醉诱导可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等。 5.麻醉维持可采用:七氟醚、安氟醚、异氟醚吸入,其中七氟醚的组织血 43 44 液溶解度低,血气分配系数也低,因此诱导和苏醒更迅速。

小儿麻醉流程

小儿麻醉流程 一, 小儿年龄范围:出生→12岁 二, 气管内全麻适应症:危重小儿,头、颈、胸部手术以及腹部大手术,俯卧位,侧卧位手术或估计手术中呼吸道难以管理的手术。 三, 要点:1,询问术前禁食时间和是否有呼吸道感染: 固体食物牛奶糖水果汁 <6个月4h 2h 6—36个月 6h 3h >36个月 8h 3h 2,查对术前必用药:阿托品 0.02mg/kg im 或海俄辛0.01mg/kg im 3,麻醉静脉诱导:(未开放静脉通路的小儿可行基础麻醉后入室:氯胺酮4-8mg/kg im) 咪唑安定0.1-0.2mg/kg iv或丙泊酚1-2mg/kg iv 芬太尼0.005mg/kg iv 或氯胺酮1-2mg/kg iv 维库溴胺0.1mg/kg iv 或阿屈库胺0.6-1mg/kg iv 4,麻醉维持: 可根据麻醉深度以丙泊酚+芬太尼+肌松剂单次或持续维持. 5,气管导管选择:导管内径=年龄(岁)/4+4.0 (需备多大一号和小一号两根导管) 6,插管深度: 经口途径=年龄(岁)/2+10cm 经鼻途径比经口长2cm 7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容量模式8-12ml/kg O之间 压力模式15-20cmH 2 呼吸频率: 16-40次/分可根据ETCO2调整 I:E=1:2或1:1.5 四,小儿骶麻适应症: 适用于腹部以下的手术. 用药: 1%利多卡因1ml/kg用于骶管腔总量不超过20ml 五,小儿腰麻适应症: 适用于下腹部以下的手术.穿刺点L3-4或L4-5 用药: 下腹部手术0.15mg/cm椎长下肢会阴部手术 0.12mg/cm椎长 椎长即颈7棘突至骶裂孔距离 六,臂丛神经阻滞适应症: 上肢手术. 用药: 1%利多卡因8-12ml/kg肌间沟或腋路给药

唇腭裂病历模板

先天性唇腭部裂开畸形月月前,患儿出生时即发现其唇腭部裂开畸形,伴吮吸困难、进食呛咳、食物鼻腔返流,患儿易感冒,曾来我院就诊为“左右皿。唇裂,左右皿。腭裂”,今患儿家长要求手术,门诊以“左右皿。唇裂,左右皿°腭裂”收入院。患儿出生来精神、食欲、大小便未见异常。 面型不对称,左右上红唇至鼻底全层裂开,鼻小柱歪斜,左右鼻翼塌陷,左右上牙槽突有一切迹,悬雍垂至左右牙槽突完全裂开,裂隙最宽处位于悬雍垂根部,约cm ,距咽后壁约cm ,软腭活动度可。辅助检查:暂缺 初步诊断:左右皿°唇裂,左右皿°腭裂 手术同意书 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1:麻醉意外,致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或成植物人;2:术中术后窒息,术中术后大出血;3:术后感染,伤口裂开,二期愈合,疤痕明显;4:术后外形不佳,仍畸形,需二期手术; 5:术后继发畸形; 术后腭瘘术后语言功能恢复欠佳 术后需进行语音训练术后可能入ICU 监护6:因意外情况终止手术;7:难以预料和避免的并发症。 术前讨论记录 年月日 地点:五官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xxx 主治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主治医师主持人:主治医师

经治医师:某,男女,岁,因先天性唇腭部裂开畸形月于年月日入院。专科检查:面型不对称,左右上红唇至鼻底全层裂开,鼻小柱歪斜,左右鼻翼塌陷,左右上牙槽突有一切迹,悬雍垂至左右牙槽突完全裂开,裂隙最宽处位于悬雍垂根部,约cm ,距咽后壁约cm,软腭活动度可。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生化、肝功、感染全套、胸片、心电图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准备手术提出讨论。 Xxx主治医师:患儿左右皿。唇裂,左右皿。腭裂的诊断明确, 有手术指证,目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患儿年龄小,手术部位小,术中需操作仔细,保护好腭大血管神经束,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Xxx主治医师:诊断明确,有手术指证,患儿无咳嗽、流涕、腹泻,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同意行唇腭裂修复术。术中操作仔细, 止血充分,保护好腭大血管神经束。术前告知手术及麻醉风险,尤其告知术中术后窒息;术后感染;伤口裂开,二期愈合,疤痕明显;术后外形不佳,仍畸形,需二期手术;术后继发畸形;术后腭瘘;术后语言功能恢复欠佳;术后需进行语音训练等。 医患沟通记录 今就患者疾病诊治情况与其家长沟通如下:1患儿左右皿°唇 裂,左右皿。腭裂的诊断明确,有手术指证。2:治疗方案为全麻下 行左右皿°唇腭裂修复术。3:手术及麻醉有一定风险,女口:麻醉意外,致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或成植物人;术中术后大出血;术中术后窒息;术后感染;伤口裂开,二期愈合,疤痕明显;术后外形不佳,仍畸形,需二期手术;术后继发畸形;术后腭瘘;术后语言功能恢复欠佳;术后需进行语音

先天性唇腭裂诊疗指南

先天性唇腭裂诊疗指南 【入院处置】 ⒈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检,特别是注意有无心脏等其他脏器畸形征象。 ⒉安排适宜的病床入住。 ⒊常规检查项目:血分析、凝血四项、大小便常规、主要病毒感染的免疫标志物、肝肾功能、胸部X光片、心电图、腹部B超、疑先天性心脏病者行心脏彩超检查。腭裂患者行术前肺功能检查,3岁以上行术前语言评估。 【入院诊断】 临床分型依据《小儿外科学(第四版)》。 ⒈先天性唇裂 ⑴单侧唇裂: ①隐性唇裂:皮肤完整,肌肉断裂。 ②Ⅰ°唇裂: 唇红裂开。 ③Ⅱ°唇裂:唇红至鼻孔前缘(鼻槛前缘)裂开。 ④Ⅲ°唇裂:唇红至鼻底(可伴牙槽嵴裂)裂开。 ⑵双侧唇裂: ①双侧隐性唇裂:双侧皮肤完整,肌肉断裂。 ②双侧不完全性唇裂:双侧唇红至鼻孔前缘(鼻槛前缘)裂开。

③双侧完全性唇裂:双侧唇红至鼻底(可伴牙槽嵴裂)裂开。 ④双侧混合性唇裂:一侧为不完全性裂,一侧为完全性裂。 ⑶正中唇裂:上唇正中部分裂开。 ⒉先天性腭裂 ⑴隐性腭裂:软腭中线肌肉或硬腭部分骨质缺如。 ⑵Ⅰ°腭裂:又称腭垂裂。为悬雍垂裂开。 ⑶Ⅱ°腭裂:软腭及部分硬腭(切牙孔后部)裂开。 ①浅Ⅱ°腭裂:悬雍垂至软腭裂开。 ②深Ⅱ°腭裂:悬雍垂至软腭、部分硬腭裂开。 ⑷单侧Ⅲ°腭裂:悬雍垂至硬腭(切牙孔前部)以至单侧牙槽嵴裂开。 ⑸双侧Ⅲ°腭裂:悬雍垂至硬腭(切牙孔前部)以至双侧牙槽嵴裂开。 ⒊唇腭裂 ⑴单侧唇腭裂:可分完全性与不完全性。 ⑵双侧唇腭裂:可分完全性与不完全性。 【术前准备】 ⒈指导用汤匙喂养患儿,使患儿习惯于此种喂饲方法。 ⒉可制备金属唇弓,以便手术后使用,减少伤口张力。 ⒊核查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确认有无手术禁忌证。

唇腭裂)

唇裂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唇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唇裂(ICD-10:Q36) 行唇裂修复术(ICD-9-CM-3:27.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唇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 2.有的上唇皮肤与黏膜完整,但肌发育或连接不全,称为唇隐裂。 3.可同时伴有鼻孔、鼻翼、鼻小柱、牙槽嵴不同程度的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选择唇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 1.单侧唇裂年龄一般在3个月左右,双侧唇裂年龄在6个月左右; 2.体重应在5公斤以上;

3.血尿常规以及其他化验检查应在正常范围; 4.无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等症状; 5.胸片无异常,胸腺大小在正常范围; 6.无其他脏器的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系统等疾病; 7.口、鼻唇区皮肤、黏膜无糜烂和皮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36唇裂疾病编码。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 (3)肝肾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超声心动图(心脏杂音/先心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温州医学院附二院连庆泉 一.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1. 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 2. 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 3. 会厌短,常呈Ω形或U形; 4. 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 5. 3个月以下婴儿的气管短,平均长度仅5.7cm; 6. 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达最大形状; 7. 头大,颈短; 8. 氧耗增加和氧储蓄低; 9. 面罩通气容易胃扩张,易反流误吸、FRC、肺顺应性易下降; 10.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心率是心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麻醉的加深,维持上呼吸道开放的肌肉逐渐松弛,咽气道易塌陷,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11.小儿呼吸道开放活动的调节。 二. 面罩通气 1. 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 透明面罩:最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鼻部情况; Rendell-Baker面罩:形状符合小儿的面部轮廓,无效腔量较小,但没有充气密闭圈;

Laerdal面罩:质地柔软的硅橡胶面罩,密闭性较好,能进行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 2. 面罩通气的操作要点: ①正确放置面罩: ②手法: 3. 面罩通气时的监测 —监测呼吸音或呼吸运动 —监测P ET CO2波形 —监测呼吸囊的运动 4.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小儿常选用Guedel和Berman口咽通气道。

注意点: 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三. 气管内插管 1.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 气管插管基本器械的准备 预氧和通气器械 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 2. 准备小、中、大号面罩 3. 准备小、中、大号口咽和鼻咽通气道 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 4. 准备小、中、大三根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 5. 准备柔韧的插管芯(大小各一) 6. 准备润滑剂(最好含局麻药) 7. 喷雾器(含局麻药) 8. 准备注气注射器 喉镜操作相关设备 9. 打开吸引器,并连续硬质 10. 插管钳 11. 光源正常的1#、2#、3#Miller喉镜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 12. 置病人头部呈“嗅物位”的枕头或薄垫 固定气管导管所需的物品 13. 胶布(布质或丝质为好,不用纸质)或固定带 14. 牙垫(大、小) 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所需的器械 15. 听诊器 16. P ET CO2监测仪 17. 脉搏氧饱和度仪 2. 喉镜检查 ①保持头的正确位置:6岁以下小儿头置于水平位,以头圈固定,由于这种年龄组小儿喉头位置高,如有必要可在环状软骨上加压,以更好地暴露声门。 6岁以上小儿,头置于小枕头上轻度屈曲颈椎,可改善插管角度和更好地显示声门。 ②仔细检查牙齿:因许多儿童开始更换乳牙,在喉镜检查必须注意,在插管时用大拇指推开嘴唇,对牙齿不施加任何压力。术前如发现有明显松动的牙齿,需向其家长说明拔掉

口腔颌面外科 唇腭裂 整理笔记 完整版

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形成 1.胚胎发育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第3周,此时胚胎长约3mm,前脑的下端及腹面膨大,形成一个圆形的突起,称为额鼻突;同时由第一对鳃弓分叉发育而形成上下颌突。上颌突位于下颌突的上方,它们均是从两侧向中线生长发育。上述突起之间的空隙即为口凹,以后发育为原始口腔。 第5周时,额鼻突的下缘两侧各出现一个由外胚层增厚下陷而形成的嗅窝,嗅窝的内外侧缘高起,称为内侧鼻突和外侧鼻突,嗅窝即为原始鼻腔。第7周时,嗅窝底破裂而形成鼻孔。左右侧上颌突与外侧鼻突相连形成鼻孔底及上唇;两侧内侧鼻突相连形成鼻小柱、人中及前颌。同时,下颌突也向内侧生长并在中线相连而形成下颌。至此,由上下颌突围成的扁圆形口裂即告发育完成,口裂的腔隙也增大加深,形成了原始口腔。 胚胎发育至第8周时,胎儿的面部初步完成。同时,左右上颌突的内面(口裂面)生出一对板状突起称为继发腭突。两侧的继发腭突在中线融合而形成腭的大部,与形成前颌骨的原发腭突相结合处即为切牙孔。腭的形成使口腔和鼻腔分隔开。在已融合的组织内,其前端与鼻中隔相连部分骨化后形成硬腭;其后端不与鼻中隔相连部分无骨质发生,即为软腭,其中的中胚叶组织即发育成为软腭的肌肉组织。额鼻突在左右原始鼻孔外侧之间的部分增高后形成鼻梁和鼻尖,两原始鼻孔外侧之间的中胚层组织垂直向下生长成板状称鼻中隔,此隔下缘与腭前部愈合后将鼻腔分隔为左右两个鼻道,至此,胎儿的口和鼻即具备成人的形态结构,此时即胚胎发育的第12周左右。 2.唇、面裂和腭裂的形成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胎儿发育成形的前12周,若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各胚突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到干挠时,就有可能使胎儿发生各种不同的相应畸形。例如:左右两侧下颌突未能在中线相互融合,则产生下唇正中裂或下颌裂;一侧上颌突未能在一侧与内侧鼻突融合,则在上唇一侧产生单侧唇裂,如在两侧发生,则形成双侧唇裂。上颌突与内侧鼻突有一部分或全部未融合,则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唇裂,以及不同程度的牙槽突裂,两个内侧鼻突未能正常融合则发生上唇正中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融合则形成面横裂。上颌突与外侧鼻突未能融合则形成面斜裂。 腭裂的形成与唇裂相似,同样为胚突融合不全或完全不融合所致。如原发腭突未能在一侧或两侧与继发腭突融合,则形成了单侧或双侧腭裂;如在前颌部分未能融合,则形成牙槽突裂。由于腭突的融合过程是由前向后逐渐发生的,软腭裂与不完全腭裂都是在硬腭已经完全或部分融合后才发生的,因此,单纯的软腭裂只有正中裂而无单侧或双侧之分。 3.发病因素—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营养、感染和损伤、内分泌、药物、物理、烟酒) 唇裂(cleft lip) 1.唇裂按裂隙部位可分为(国际上常用) (1)单侧唇裂—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裂隙未裂至鼻底) 单侧完全性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2)双侧唇裂—双侧不完全型唇裂(双侧裂隙均未裂至鼻底) 双侧完全型唇裂(双侧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双侧混合型唇裂(即一侧完全裂,一则不完全裂) 2.按裂隙程度分为(国内常用) (1)单侧唇裂 Ⅰ度唇裂—只限于红唇部分裂开。 Ⅱ度唇裂—为上唇部分裂开,鼻底尚完整。 浅Ⅱ度为裂隙未超过唇高的1/2 深Ⅱ度为裂隙超过唇高的1/2 Ⅲ度唇裂—为上唇、鼻底完全裂开。 隐裂—指皮肤、黏膜虽然未裂开,但缺少肌层。 (2)双侧唇裂 例—双侧Ⅲ度唇裂、双侧Ⅱ度唇裂、左侧Ⅲ度右侧Ⅱ度混合唇裂 正常上唇形态: 红唇缘明显,两侧对成型的构成唇弓; 上唇下?部微向前翘; 红唇中部稍厚呈珠状微向前下突起; 上下唇厚度、宽度比例协调; 鼻小柱及鼻尖居中,鼻底宽度适中,两侧鼻翼和鼻孔呈弓状,鼻孔大小位置对称。 单侧唇裂: 口轮匝肌收缩—牵拉鼻小柱向健侧倾斜和牵拉患侧鼻翼基部向下、向后和外方向扩展,至鼻中隔软骨呈扭曲状,患侧鼻孔大而扁平。 健侧上唇的唇峰和人中切迹在较高的位置。 双侧唇裂: 两侧口轮匝肌因不能在中线连接而附着在两侧鼻翼基部—牵拉两侧鼻孔外展。前唇缺乏口轮匝肌的作用—前唇发育的较为短小,鼻小柱过短。 手术年龄: 单侧唇裂整复术—3~6个月,体重>6~7kg 双侧唇裂整复术—6~12个月

唇裂修复手术步骤

唇裂修复手术步骤 【文章价值】无我享受【文章附属】医学美容教育网【文章属性】基骤型实践研究【责任编辑】number one 【文章语种】汉语【起稿日期】2015-03-17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1000。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唇裂修复手术比较常用的就是旋转推进法三角瓣法矩形瓣法这些手术方法。 一、定点设计 1、先找出唇红缘的点 在健侧唇红缘找出唇峰点D和人中最低点C,然后按CB=CD,定出B点。在患侧唇红缘最厚处定B′点。手术时最后将B、B′两点对缝,即形成患侧之唇峰点。 2、测量两个基本数据 自鼻翼根部至鼻小柱根部,分别测量正常鼻孔底部与患侧鼻孔底部的宽度,得到两者相差的数目为X。自健侧鼻底中点至D点测出h,为正常唇高,亦即修复手术后应恢复的上唇高度。 3、定出其他各点,划线

在患侧鼻底裂隙两侧分别定点A、A′。使AA′等于两鼻孔底部宽度的相差数X,使AA′两点相缝合后,两侧鼻孔等大。连接AB。以正常唇高h减去AB而得y,此为患侧需增加的唇高。于B点,作BE大约=y并与下唇唇红缘近于平行。以A′作圆心AB作半径,B′作圆心y(需增加的唇高)作半径,分别作弧而交于B″(最好B′B″近于与唇红缘垂直)。又以B′B″两点分别作圆心,以BE作半径,作弧交于E′。连接A′B″、B″E′及E′B′各线(注意不要划出B′B″线,此处不作切口)。校正各点后,以皮下针头蘸美蓝刺入皮内,划出线,以碘酒固定。 二、切开与缝合 1、切开 切开时先用手指捏紧切口外侧的上唇,以减少出血。依次按设计线切开AB、BE、A′B″、B″E′及E′B″。切开后,健侧上唇即可下降,在BE处敞开形成三角形裂隙。将在患侧形成之B″E′B′三角形组织瓣插入此裂隙之中。 2、缝合 AB线的创缘则与A′B″相对。依次分层缝合。修整红唇,根据情况采用嵌入或Z形对偶三角瓣法,以增加唇红的丰满度。鼻崎形者,一般主张推迟到13岁以后进行根治性鼻畸形矫治术。完全唇裂之裂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温州医学院附二院 连庆泉 一.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1. 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 2. 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 3. 会厌短,常呈Ω形或U 形; 4. 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 5. 3个月以下婴儿的气管短,平均长度仅5.7cm ; 6. 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达最大形状; 7. 头大,颈短; 8. 氧耗增加和氧储蓄低; 9. 面罩通气容易胃扩张,易反流误吸、FRC 、肺顺应性易下降; 10.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心率是心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麻醉的加深,维持上呼吸道开放的肌肉逐渐松弛,咽气道易塌陷,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11.小儿呼吸道开放活动的调节。 二. 面罩通气 1. 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 透明面罩:最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鼻部情况; Rendell-Baker 面罩:形状符合小儿的面部轮廓,无效腔量较小,但没有充气密闭圈;

Laerdal 面罩:质地柔软的硅橡胶面罩,密闭性较好,能进行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 2. 面罩通气的操作要点: ① 正确放置面罩: ② 手法: 3. 面罩通气时的监测 — 监测呼吸音或呼吸运动 — 监测P ET CO 2波形 — 监测呼吸囊的运动 4.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 小儿常选用Guedel 和Berman 口咽通气道。

注意点: 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三. 气管内插管 1.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 气管插管基本器械的准备 预氧和通气器械 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 2. 准备小、中、大号面罩 3. 准备小、中、大号口咽和鼻咽通气道 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 4. 准备小、中、大三根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 5. 准备柔韧的插管芯(大小各一) 6. 准备润滑剂(最好含局麻药) 7. 喷雾器(含局麻药) 8. 准备注气注射器 喉镜操作相关设备 9. 打开吸引器,并连续硬质 10. 插管钳 11. 光源正常的1#、2#、3#Miller喉镜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 12. 置病人头部呈“嗅物位”的枕头或薄垫 固定气管导管所需的物品 13. 胶布(布质或丝质为好,不用纸质)或固定带 14. 牙垫(大、小) 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所需的器械 15. 听诊器 16. P ET CO2监测仪 17. 脉搏氧饱和度仪 2. 喉镜检查 ①保持头的正确位置:6岁以下小儿头置于水平位,以头圈固定,由于这种年龄组小儿喉头位置高,如有必要可在环状软骨上加压,以更好地暴露声门。 6岁以上小儿,头置于小枕头上轻度屈曲颈椎,可改善插管角度和更好地显示声门。 ②仔细检查牙齿:因许多儿童开始更换乳牙,在喉镜检查必须注意,在插管时用大拇指推开嘴唇,对牙齿不施加任何压力。术前如发现有明显松动的牙齿,需向其家长说明拔掉

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

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 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为定点设计、切开和缝合。定点设计方法很多。现仅介绍下三角瓣法。其步骤如下: 一、定点设计 1、先找出唇红缘的点 在健侧唇红缘找出唇峰点D和人中最低点C,然后按CB=CD,定出B点。在患侧唇红缘最厚处定B′点。手术时最后将B、B′两点对缝,即形成患侧之唇峰点。 2、测量两个基本数据 自鼻翼根部至鼻小柱根部,分别测量正常鼻孔底部与患侧鼻孔底部的宽度,得到两者相差的数目为X。自健侧鼻底中点至D点测出h,为正常唇高,亦即修复手术后应恢复的上唇高度。 3、定出其他各点,划线 在患侧鼻底裂隙两侧分别定点A、A′。使AA′等于两鼻孔底部宽度的相差数X,使AA′两点相缝合后,两侧鼻孔等大。连接AB。以正常唇高h减去AB而得y,此为患侧需增加的唇高。于B点,作BE大约=y并与下唇唇红缘近于平行。以A′作圆心AB作半径,B′作圆心y(需增加的唇高)作半径,分别作弧而交于B″(最好B′B″近

于与唇红缘垂直)。又以B′B″两点分别作圆心,以BE作半径,作弧交于E′。连接A′B″、B″E′及E′B′各线(注意不要划出B′B″线,此处不作切口)。校正各点后,以皮下针头蘸美蓝刺入皮内,划出线,以碘酒固定。 二、切开与缝合 手术时要求细致、轻巧、减少创伤、切开准确、缝合整齐。切开时先用手指捏紧切口外侧的上唇,以减少出血。依次按设计线切开AB、BE、A′B″、B″E′及E′B″。切开后,健侧上唇即可下降,在BE处敞开形成三角形裂隙。将在患侧形成之B″E′B′三角形组织瓣插入此裂隙之中。AB线的创缘则与A′B″相对。依次分层缝合。 修整红唇,根据情况采用嵌入或Z形对偶三角瓣法,以增加唇红的丰满度。鼻崎形者,一般主张推迟到13岁以后进行根治性鼻畸形矫治术。完全唇裂之裂隙较宽,张力较大,需在前庭沟处切开,作潜行分离,以利组织就位缝合。

17、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解析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 一、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及仪器设备的发展与进步,麻醉相关并发症与死亡率已明显降低。然而,在已报道的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中,新生儿和婴幼儿、急诊手术以及合并呼吸问题(气道梗阻、意外拔管、困难插管)等仍是高危因素。气道和呼吸管理仍是小儿麻醉主要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管理好围术期小儿气道和呼吸非常重要。小儿麻醉科医师必须了解与熟悉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并根据不同年龄选用合适的器械设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患儿手术麻醉的安全。 二、小儿气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头、颈:婴幼儿头大颈短,颈部肌肉发育不全,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即使施行椎管内麻醉,若体位不当也可阻塞呼吸道。

2、鼻:鼻孔较狭窄,是6个月内小儿的主要呼吸通道,且易被分泌物、粘膜水肿、血液或者不适宜的面罩所阻塞,出现上呼吸道梗阻。 3、舌、咽:口小舌大,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易患增殖体肥大和扁桃体炎。 4、喉:新生儿、婴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位于颈3~4平面,气管插管时可压喉头以便暴露喉部。婴儿会厌长而硬,呈“U”型,且向前移位,挡住视线,造成声门显露困难,通常用直喉镜片将会厌挑起易暴露声门。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呈漏斗形(最狭窄的部位在环状软骨水平,即声门下区),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易发生喉水肿。当导管通过声门遇有阻力时,不能过度用力,而应改用细一号导管,以免损伤气管,导致气道狭窄。 5、气管:新生儿总气管长度约4~5cm,内径4~5mm,气管长度随身高增加而增长。气管分叉位置较高,新生儿位于3~4胸椎(成人在第5胸椎下缘)。3岁以下小儿双侧主支气管与气管的成

外行关于目前微型唇裂手术方法的总结

外行关于目前微型唇裂手术方法的总结 潜心研读各类微型唇裂科研文献,做为一个外行,将自己理解的手术方式做总结,可能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帮忙修改。并增加新的医师和新的技术。微型唇裂的一种,包括鼻下皮肤深槽和上唇峰部分红唇深入白唇,其中鼻下至红白唇相间处深槽的修复是微型唇裂的难中之难,涉及切开真皮层。 笔者总结如下: 一、国内大部分二线城市医院手术方式为所谓的外切法 湖南,四川,徐州,沈阳等医院的方法: 从鼻孔向下至红白唇相接处切开,然后翻开表皮,表皮内部再次缝合。即所谓得外切法,皮肤表面会有切口,个人觉得有可能留疤痕。 二、所谓的内切法:从红白唇相间处切开,从皮下真皮层切开至鼻孔下方的真皮层。 1、协和整形外科王友彬的做法: 如图,从红白唇相间处切开,从皮下开口至鼻孔下方。在鼻孔至红白唇相间处三处圆圈型缝合,如图C,图D中黑色的一块儿组织是从患者自身耳后取的皮下组织,经修整成与手术时切口相吻合的形状,填充至人中脊下方,以形成新的人中脊。愈合期就是自身肌肉的重新生长在一起即可。 2、八大处整形医院的尹宁北同样属于内切法,切口在红白唇之间: 如下图,切口方式一样,不同的是形成新的人中脊方法,尹宁北是将图A中绿色的肌肉重新缝合成图D中,即交叉缝合,构成新的人中脊。愈合期是将交叉缝合的肌肉叠起,即形成新的人中脊。

3、北大口腔马莲 没有关于微型唇裂的相关文献,主要专注于唇腭裂,牙槽恢复等。 上唇唇峰的手术方式: 红白唇相间处学名为丘比特弓,丘比特弓的修复极为简单,不涉及真皮层,仅表皮切口即可。手术方法图解:

国外微型唇裂修复技术: 根据相关文献微型唇裂修复方式有3种,由三个人发明,三人排名不分先后。 一、首先是日本东京昭和大学的Onizuka教授。笔者查询从1996年至今Onizuka 教授没有再发表过任何文章,不知是否老人家已经仙逝了。 鼻型修复: 二、美国的Mulliken教授,他目前任职于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世界上最好的

唇腭裂病历模板

唇腭裂 先天性唇腭部裂开畸形月 月前,患儿出生时即发现其唇腭部裂开畸形,伴吮吸困难、进食呛咳、食物鼻腔返流,患儿易感冒,曾来我院就诊为“左右Ⅲ°唇裂,左右Ⅲ°腭裂”,今患儿家长要求手术,门诊以“左右Ⅲ°唇裂,左右Ⅲ°腭裂”收入院。患儿出生来精神、食欲、大小便未见异常。 面型不对称,左右上红唇至鼻底全层裂开,鼻小柱歪斜,左右鼻翼塌陷,左右上牙槽突有一切迹,悬雍垂至左右牙槽突完全裂开,裂隙最宽处位于悬雍垂根部,约cm,距咽后壁约cm,软腭活动度可。 辅助检查:暂缺 初步诊断:左右Ⅲ°唇裂,左右Ⅲ°腭裂 手术同意书 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 1:麻醉意外,致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或成植物人; 2:术中术后窒息,术中术后大出血; 3:术后感染,伤口裂开,二期愈合,疤痕明显; 4:术后外形不佳,仍畸形,需二期手术; 5:术后继发畸形; 术后腭瘘 术后语言功能恢复欠佳 术后需进行语音训练 术后可能入ICU监护 6:因意外情况终止手术; 7:难以预料和避免的并发症。 术前讨论记录 年月日 地点:五官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xxx主治医师xxx主治医师xxx主治医师 主持人:主治医师 经治医师:某,男女,岁,因先天性唇腭部裂开畸形月于年月日入院。专科检查:面型不对称,左右上红唇至鼻底全层裂开,鼻小柱歪斜,左右鼻翼塌陷,左右上牙槽突有一切迹,悬雍垂至左右牙槽突完全裂开,裂隙最宽处位于悬雍垂根部,约cm,距咽后壁约cm,软腭活动度可。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生化、肝功、感染全套、胸片、心电图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准备手术提出讨论。 Xxx主治医师:患儿左右Ⅲ°唇裂,左右Ⅲ°腭裂的诊断明确,有手术指证,目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患儿年龄小,手术部位小,术中需操作仔细,保护好腭大血管神经束,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Xxx主治医师:诊断明确,有手术指证,患儿无咳嗽、流涕、腹泻,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同意行唇腭裂修复术。术中操作仔细,止血充分,保护好腭大血管神经束。术前告知手术及麻醉风险,尤其告知术中术后窒息;术后感染;伤口裂开,二期愈合,疤痕明显;术后外形不佳,仍畸形,需二期手术;术后继发畸形;术后腭瘘;术后语言功能恢复欠佳;术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有关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小儿神经外科手术69例的麻醉管理方法。采取麻醉前访视与禁食、麻醉诱导、气道管理、术中监测、麻醉维持、术中液体和电解质管理等方法,观察患儿预后情况。结果1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后经抢救成功,预后良好;1例术后死亡,其余均麻醉经过平稳,康复出院。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风险大,麻醉应从术前评估,术中气道、循环、脑保护、体温管理及疾病本身各方面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对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esthesia of pediatric neurosurgery.Methods Anesthesia methods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69 cases of pediatric neurosurgery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To visit before anesthesia and fasting,anesthesia induction,airway management,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maintain anesthesia,intraoperative fluid and electrolyte management method,the prognosis of children were observed.Results 1 case after cardiac arrest in the successful rescue,prognosis was good;1 case of postoperative death,the procedures of other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Conclusion The risk of pediatric neurosurgery anesthesia is big,Pediatric neurosurgery anesthesia risk big,the anesthesia from preoperative assessment,intraoperative airway,circulation,brain protection,temperature control and disease itself various aspects accurate judgment,timely treatment,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s important. [Key words]Child;Neurosurgery;Anesthesia 由于年龄的差别和神经外科手术的特殊性,使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与成人差别很大[1]。小儿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和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均有异于成人,要对此充分了解,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是临床麻醉专业中较复杂的麻醉亚专业,小儿解剖结构、生理指标、药理代谢等与成人差别很大,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风险比成人更高,所以在手术复杂性,麻醉风险评估,术中监测及呼吸、循环管理等方面有很多棘手问题,几乎涉及到手术的各个环节[2]。本文对我院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总结,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小儿神经外科手术69例,其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2~10岁;体重12~24 kg,ASA分级1~2级,排除心、肺、肝及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长期服用阿片类或镇静类药物者;手术时间6~10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