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说明文森林阅读答案

说明文森林阅读答案

说明文森林阅读答案说明文森林阅读答案「篇一」让森林走进城市(1)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以乔木为主体,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度,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的各种生物综合体。

(2)除了美化环境外,城市森林还有非常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城市森林对包括PM2.5在内大的颗粒具有明显的防控作用。

(3)城市森林可以改变低空气流,具有防止风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由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后风速会明显减弱。

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最多可减弱风速50%。

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

人类便利用了森林的这一功能,减小风沙,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危害。

(4)干湿沉降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融入森林枯落层。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后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吸尘、吸污功能。

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小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雨水所拦截的'PM2.5等颗粒物首先会进入枯落层,最终变成森林土壤的一部分。

(5)森林对微细颗粒具有去除和过滤作用。

这是城市森林防治PM2.5的主要途径。

工业与城市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它们通过森林时,树木叶片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等能拦截住大量微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平方米,榆树林为3.39克/平方米。

平均来看,北方一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约32吨。

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

(6)空气负氧离子可捕捉PM2.5。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当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

负氧离子具备主动出击捕捉PM2.5的能力,健康的成熟森林就是负氧离子的主要制造者。

(7)森林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城市中的重要成员。

新部编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保护湿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①2019年2月2日是第23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这一主题彰显了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中国湿地面积有6600万公顷,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中国境内,从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

③湿地生态系统,与海洋、森林生态系统合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同时也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湿地具有极其多样化的生物,自我调节能力极强,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蓄水抗洪,防风,净化水资源,甚至给路过的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而对于人类来讲,湿地中极其多样化的动植物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湿地提供了大量干净的水资源,更有旅游休闲的价值,不管是于自然环境或于人类自己的利益而言,都没有要去破坏它的理由。

④同时,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湿地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

湿地专家介绍说,湿地类型多样,包含了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它们在抵御极端天气,缓冲、减少洪涝灾害,缓解干旱,以及吸收、储存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湿地中的沼泽地特别是泥炭地储存了大量的碳,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专家还指出,(A)湿地具有强大的储碳功能,(B)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湿地一旦遭到破坏,(C)被安全封锁在土壤中的碳将被释放到大气中,湿地由储碳库转变成碳排放源,将加剧全球变暖进程。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保护湿地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保护湿地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保护湿地保护湿地①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国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半咸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处不超过6米。

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

②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美誉。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③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

④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

近40年来。

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

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

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

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

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已成为公害。

⑤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

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

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第②段说“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这一组数据说明的作用是4.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哪三种威胁,各会造成什么危害,请分别用8个字加以概括。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1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

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

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

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

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

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

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

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

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

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你只想略略了解本文将要说明什么,你会抓住文中的哪句话?(2分)2.假如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主要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答题不得超过20字)3.假如你想用表格来举例说明本文的说明方法(限三种),请把它画出来。

【说明文阅读】阅读《湿地》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阅读《湿地》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阅读《湿地》有答案阅读《湿地》,完成6-11小题。

(10分)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种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誉为、称为、喻为、视为)自然之肾。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材)、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

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藻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从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

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禽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

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

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6. 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1分)7. 试用表格显示第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文字内容。

(2分)8.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誉为、称为、喻为、视为中选一个恰当的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做在原文中)(1分)9. 要理解第三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2分)①②10.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第三段画线文字的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是:。

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

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虽然现有的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

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15%左右。

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增强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红树林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红树林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红树林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diǎn,zhuì海滩。

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

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

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仅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一棵棵红树带着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现在滩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③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一种”胎生植物”。

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落于地,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来。

倘若被海水冲走,在海上漂流两三个月也不会死,一旦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一至二年便繁衍成林。

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④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

长势良好的红树林能为鸟类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成为鸟类的”天堂”。

据有关部门调查,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 122种,以鹭鸟为主,最珍贵的鸟类也来此居住,如属全球性保护的卷羽鹈鹕,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白琶鹭、黑脸琶鹭、小青脚鹜等。

每当秋冬季节,候鸟南迁,这儿便成了鸟类的乐园。

清晨,百鸟比翼,啼声清脆,令人xīn,kuàng,shén,yí。

落潮时,海风吹拂,海浪声里夹杂着红树林的涛声,树上雀鸟啁啾,树下鱼虾跳跃……充满了一派生机。

因此,红树林成了人们休闲赏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⑤红树林素来被人们誉为忠实的”海上卫士”。

它深深地把根扎进海岸滩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些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并借助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固堤护岸。

⑥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

据测算,100米宽的,红树林带,能把10级台风刮起的波浪化为平波。

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平方米红树林一年净释放的氧气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这比一般的城市绿地高出4—5倍。

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孕育了无数的海洋生物,还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深处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秘密,等待人类去探索和发现。

1.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A. 61%B. 71%C. 81%D. 91%2. 海洋生态系统中孕育了什么?A. 植物B. 动物C. 海洋生物D. 微生物3. 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什么?A. 没有影响B. 有重要影响C. 影响很小D. 影响很大4. 海洋深处有什么?A. 未知的秘密B. 宝藏C. 沉船D. 珊瑚礁5. 人类对海洋的态度是什么?A. 忽视B. 保护C. 探索D. 开发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文章标题:《森林的守护者》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为人类提供了氧气、食物和木材等资源。

森林中的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此外,森林还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6. 森林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A. 水B. 氧气C. 食物D. 木材E. 以上都是7. 树木能够吸收什么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甲烷D. 氮气8. 森林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什么?A. 加速变暖B. 减缓变暖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9. 森林是哪些生物的家园?A. 人类B. 野生动物C. 植物D. 微生物10. 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供资源B. 减缓全球变暖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文章标题:《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紧张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规划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1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变化是什么?A. 减少B. 增加C. 稳定D. 不确定12.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哪些?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住房紧张D. 以上都是13. 城市规划者需要采取什么措施?A. 增加绿地B. 改善交通C. 减少污染D. 以上都是1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A. 没有影响B. 负面影响C. 正面影响D. 无法确定15. 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 经济发展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C3. B4. A5. C6. E7. B8. B9. B10. D11. B12. D13. D14. B15.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案
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

说明文阅读题
(09____(省、市、区、县))(共13分)
①森林、海洋和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水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价值表现在它是许多化学物质、生物物种和基因的源、汇和库。

②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通过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等生态系统产品。

此外,湿地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并且具有美学价值。

同时,湿地还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因此,湿地这些综合功能从来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环境及物质基础。

白枕鹤1000多只、小天鹅2000多只、白琵鹭2000多只、雁鸭类3万多只。

⑥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也有很多湿地资源。

____(省、市、区、县)的湿地资源分为天然河流和人工库塘、湖泊2种类型。

其中天然河流湿地占3.5万公顷:北京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分属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河流面积合计5000公顷左右。

人工库塘、湖泊湿地有1.5万公顷,但目前保存典型的芦苇、香蒲沼泽湿地很少,面积较大的仅有顺义汉石桥、延庆野鸭湖、门头沟三家店等处,约有2000公顷左右。

⑦正是有了这些湿地的存在,才使得自然环境如此的丰富多彩,人们也因为有了湿地的存在免遭很多灾难。

希望人们能善待湿地,因为那也是善待人类本身。

20.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A.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B.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都属于湿地。

C.根据湿地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湿地是气候调节器。

D.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其价值远高于陆地。

21.概括文章第④自然段的内容。

(2分)
22.下列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之一。

B.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枯水期和丰水期形态的不同是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的影响。

C.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鸟类唯一的越冬地,在那越冬的白鹤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

D.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有水禽108种,主要包括白鹤、白鹳、天鹅等多种雁鸭类。

23.____(省、市、区、县)的湿地资源有和两种类型。

(2分)
24.为介绍我国湿地的鸟类,文中集中运用了两组数据,请分别指出其所在的自然段,并说说这两组数据个说明了什么?(4分)第一组:第自然段,说明了。

第二组:第自然段,说明了。

参考答案:
20 3分)D
21、(2分)我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属中国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22(2分)C
23、(2分天然河流人工库塘湖泊
24、(3分)第一组第 4 自然段说明了我国的湿地鸟类种类繁多第二组第 5自然段说明了在鄱阳湖保护区越冬的鸟类数量以及种类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