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册(二)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流体力学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本次流体力学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结合,使我对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实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训,我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流体力学基本实验(1)流体流速分布测量实验通过实验,我学习了流速分布的测量方法,掌握了流速分布曲线的绘制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流速分布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抛物线形状,符合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2)流量测量实验在流量测量实验中,我学习了流量计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不同流量计的优缺点。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流量测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伯努利方程实验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我加深了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学会了如何运用伯努利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伯努利方程在流体力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1)管道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在管道摩擦系数测定实验中,我学习了管道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不同管道的摩擦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管道摩擦系数与管道材料、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2)弯管流量测量实验弯管流量测量实验使我了解了弯管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学会了如何测量弯管流量。

实验结果表明,弯管流量与弯管角度、管道直径等因素有关。

(3)流体阻力实验流体阻力实验使我掌握了流体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了解了流体阻力系数与流体特性、管道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流体阻力系数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实验技能提高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流体力学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实验仪器、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分析实验数据,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理论知识深化在实训过程中,我结合实验现象对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思考,使我对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对流体力学的基本方法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流体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学综合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流体力学实验的综合测试,旨在加深对流体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实践流体力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流速测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习压力测量的原理和方法;3. 熟悉状态方程的测量方法;4. 分析流体力学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2. 实验仪器与装置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与装置主要包括:1. 流量计: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速;2. 压力计:用于测量流体的压力;3. 热敏电阻温度计:用于测量流体的温度;4. 试验台:用于固定仪器和装置。

3. 实验原理3.1 流速测量流速测量的原理基于流体通过管道的体积流量和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流体的平均流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实验中使用了流量计。

流量计根据不同的原理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旋转式流量计、压差式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等。

3.2 压力测量压力测量的原理基于流体对容器内壁面施加的压力与流体深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所施加的压力,可以计算出流体的压强。

在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压力,使用了压力计。

压力计主要分为摆盘式压力计和压电式压力计。

通过测量压力计的示数,可以间接地得到流体的压力。

3.3 状态方程的测量流体的状态方程描述了流体的温度、压力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使用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流体的温度,结合压力计测得的压力和容器的体积,可以得到流体的状态方程。

4.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4.1 流速测量首先将流量计插入管道中,连接相关的测量仪器。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流速,记录下每组数据,并计算平均流速。

根据实验数据,在相同的压力下,流速与管道截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4.2 压力测量首先将压力计插入容器中,保证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的压力值,记录下每组数据,并计算平均压力。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流体压力与深度成线性关系的结论。

4.3 状态方程的测量在一定的温度下,根据实验要求改变流体的压力和容器的体积,记录下每组测量数据。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体力学原理。

2. 学习流体力学实验的方法,掌握实验的技能。

3. 通过实验,明白流体力学中流体的各种属性及其产生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流体力学综合实验主要通过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研究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压力、压降、流量、冲力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流体间的力学特性(如阻力、压力损失率、混合性等),量化表征流体运动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流体力学的原理。

三、实验设备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1.供水管2.压力表3.流量计4.定压调节装置5.实验室水压测试系统6.实验室水压实验系统四、实验步骤1. 打开供水管,启动实验装置,并记录初始温度和流量。

2.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定压调节装置,使实验装置持续运行。

3. 逐步记录实验装置的运行参数,如流量、压力、温度等。

4. 观察实验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5. 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实验意义,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实验中测量的参数如下:1. 流量:1.32mL/min;2. 压力:2.45MPa;3. 温度:18℃。

六、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流量、压力和温度是流体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改变这些参数,可以影响流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压力的变化可以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

随着压力的增加,流体的物理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即流量也相应增大。

2. 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

随着温度的升高,流量会增加。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压力、压降、流量、冲力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流体间的力学特性,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流体受到压力、温度等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结论。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力学性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了解流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加深对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容器装满了水,并通过一个小孔使水流出。

通过测量水的高度和流量,我们可以了解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小孔的面积增大时,流出的水流量也随之增加,而当容器的高度增加时,流出的水流量也会增加。

实验二:流体动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水泵和一段水管,通过改变水泵的转速和水管的直径,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流的速度和压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泵的转速增加时,水流的速度也会增加,而当水管的直径增加时,水流的速度会减小。

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流的速度和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水流速度增加时,压力会减小。

实验三:流体粘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粘度计和一种称为甘油的液体。

通过测量液体在粘度计中的流动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实验结果表明,甘油的粘度较大,流动时间较长,而水的粘度较小,流动时间较短。

这表明不同液体的粘度是不同的。

实验四:流体流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流量计和一段水管,通过改变水管的直径和流速,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流的流量和流速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水管的直径增加时,水流的流量也会增加,而当流速增加时,水流的流量也会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流速增加时,流量也会增加。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流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我们发现,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并且不同液体的粘度是不同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流体的流量和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工程领域的流体力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康达效应实验报告一发现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

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

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

只要物体表面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流速的减缓会导致流体被吸附在物体表面上流动。

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康达为名。

二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流体流动发现某些问题和现象2.实验装置自来水龙头,汤匙,照相机,记录工具3.实验过程及现打开水龙头,放出小小的水流,把小汤匙的背放在流动的旁边。

水流会被吸引,流到汤匙的背上。

这是附壁作用及文土里效应(Venturi Effect)作用的结果。

文土里效应令汤匙与水流之间的压力降低,把水流引向汤匙之上。

当水流附在汤匙上以后,附壁作用令水流一直在汤匙上的凸出表面流动。

4.现象分析Coanda 效应指出,如果平顺地流动的流体经过具有一定弯度的凸表面的时候,有向凸表面吸附的趋向。

开自来水的时候,如果手指碰到水柱,水会沿着手臂的下侧往下淌,而不是按重力方向从龙头直接往下流。

毛细现象实验报告一毛细现象毛细作用,是液体表面对固体表面的吸引力。

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的现象。

毛巾吸水,地下水沿土壤上升都是毛细现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

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

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

二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流体流动发现某些问题和现象2.实验装置自来水,红墨汁,大小玻璃杯各一个,毛巾,不同粗细的吸管三根,照相机,记录工具3.实验过程及现象1. 把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装在玻璃烧杯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把不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本身的表面张力大于水银与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弯曲。

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册(二)

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册(二)

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册(二)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三沿程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λ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沿程损失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3-1所示。

接水盒图3-1 沿程损失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确定出水阀完全开启,进水阀半开启。

启动水泵,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2. 逐渐开启进水阀,稳定2~3分钟,观测各个测压计中液面液高,并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定流量。

每次测量流量的时间应大于10秒。

3. 调整流量,继续测量,直至进水阀全开。

4. 如此测量10次以上,其中层流流动时测量3~5次。

5. 每次实验均要测量温度。

6. 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d = cm ,管长l = cm , 水温t = ℃,水的密度3______/kg m ρ=。

运动粘度621.7751010.03370.000221t t υ-⨯==++2/m s2.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什么是沿程损失,影响沿程损失的因素有哪些?2.沿程损失系数 与雷诺数Re之间有什么关系,请采用经验公式验证所计算得到的沿程损失系数。

实验四局部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管路中测定局部阻力系数的方法。

2、通过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了解。

二、实验装置实验设备为局部损失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4-1所示。

实验管道具有突扩与突缩段,在突扩与突缩段前后设置有测压计,用来测量突扩与突缩所造成的压力损失。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阎宇杰丁继辉编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目录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2)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实验 (4)实验三毕托管测速实验 (7)实验四文丘里实验 (9)实验五雷诺实验 (11)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表1.1 流体静压强测量记录及计算表5、讨论题什么是测压管水头线?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 (1)量 测 (γpz +)(gpz 22ανγ++)并 记 入 表 2 .1及表2.2(2) ;(2)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3)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E-E 和测压管水头线P-P ;表2.1 测记(pz +)数值表(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单位:cm)表2.2 计算数值表 (1)流速水头(2) 总 水 头 (gpz 22ανγ++) ( 单位:cm)5、讨论题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实验三毕托管测速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5、讨论题(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2)为什么在光、声、电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常用毕托管这一传统的流体测速仪器?实验四文丘里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1d = cm , 2d = cm ,水温t = ℃,(2)记录计算表格表5.1记录表表5.2 计算表 K= cm 2.5/s5、讨论题文丘里的实际流量与实测流量为什么有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实验五雷诺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管径 d = cm , 水温 t = ℃运动粘度 =++=2000221.00337.0101775.0tt ν cm 2/s表4.1注:颜色水形态指:稳定直线、稳定略弯曲、直线摆动、直线抖动、断续、完全散开等。

流体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流体力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 掌握流体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研究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基本特性,包括流速分布、压力分布、流量测量等。

实验采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如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雷诺数等,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公式,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台:包括管道、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

2.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实验数据。

3.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数据采集:a. 打开阀门,调节流量,使流体在管道中稳定流动。

b. 在管道不同位置安装压力计,测量压力值。

c. 在管道出口处安装流量计,测量流量值。

d.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流量、压力、管道直径等。

3. 实验数据处理:a. 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流速。

b. 利用连续性方程计算流量。

c.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公式。

4. 实验结果分析:a. 分析流速分布、压力分布的特点。

b. 分析流量测量误差。

c. 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a. 管道直径:D = 0.02 mb. 流量:Q = 0.01 m³/sc. 压力:P = 1.0×10⁵ Pad. 流速:v = 0.5 m/s2. 实验结果分析:a. 流速分布:实验数据表明,管道中流速分布均匀,流速在管道中心最大,靠近管道壁面最小。

b. 压力分布:实验数据表明,管道中压力分布均匀,压力在管道中心最大,靠近管道壁面最小。

c. 流量测量误差:实验数据表明,流量测量误差较小,说明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可靠。

六、实验结论1. 实验验证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如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册(二)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三沿程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λ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沿程损失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3-1所示。

接水盒图3-1 沿程损失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确定出水阀完全开启,进水阀半开启。

启动水泵,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2. 逐渐开启进水阀,稳定2~3分钟,观测各个测压计中液面液高,并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定流量。

每次测量流量的时间应大于10秒。

3. 调整流量,继续测量,直至进水阀全开。

4. 如此测量10次以上,其中层流流动时测量3~5次。

5. 每次实验均要测量温度。

6. 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d = cm ,管长l = cm , 水温t = ℃,水的密度3______/kg m ρ=。

运动粘度621.7751010.03370.000221t t υ-⨯==++2/m s2.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什么是沿程损失,影响沿程损失的因素有哪些?2.沿程损失系数 与雷诺数Re之间有什么关系,请采用经验公式验证所计算得到的沿程损失系数。

实验四局部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管路中测定局部阻力系数的方法。

2、通过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了解。

二、实验装置实验设备为局部损失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4-1所示。

实验管道具有突扩与突缩段,在突扩与突缩段前后设置有测压计,用来测量突扩与突缩所造成的压力损失。

图4-1 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测记实验有关常数。

2.打开实验台电源开关,使恒压水箱充水,排除实验管道中的滞留气体。

3.打开出水阀至最大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测压管读数,同时用体积法测记流量。

4.改变进水阀开度3~4次,分别测记测压管读数及流量。

5. 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实验台号No1d = cm , 2d = cm ,2.记录表格3.计算六、成果分析与讨论1.请推导突缩段局部阻力系数实验计算公式与理论值。

2.结合实验成果,分析比较突扩与突缩在相应条件下的局部损失大小关系。

3.什么叫局部阻力,影响因素是什么?4.产生局部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对比实验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计算实验误差,试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实验五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流体能量守恒方程。

2、学会压强、流速、流量的测量,掌握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能量方程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5-1所示。

接水盒图5-1 伯努利方程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熟悉实验设备,分清普通测压管、总压管,以及两者的功能与区别。

2. 开启电源开关,向水箱充水,使水箱保持溢流状态,并稳定一段时间。

3. 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4. 关闭出水阀,观察各测压计中的液面是否齐平。

5. 打开出水阀,观察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观察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压管水头变化情况。

6. 调节阀门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流量。

7. 改变流量2次,重复上述实验。

8. 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1d = cm ,管径2d = cm ,管径3d = cm , 管长1l = cm ,管长2l = cm ,管长3l = cm ,管长4l = cm 高度差H = cm ,水温t = ℃,水的密度3______/kg m ρ=。

运动粘度621.7751010.03370.000221t tυ-⨯==++2/m s2.数据记录3.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什么是速度水头,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什么关系?2.测点1、2、3处的总压是否一致,为什么?3.请利用实验三所测得的沿程损失系数,验证本实验测点1、2、3的能量是否平衡。

即验证21112fp Vz h constgγ+++=。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流量系数,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测量管道流量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文丘里流量计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文丘里流量计、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6-1所示。

图6-1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确定出水阀完全开启,进水阀半开启。

启动水泵,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2.逐渐开启进水阀,稳定2~3分钟,测读测压计中液面高度差,并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定流量。

每次测量流量的时间应大于10秒。

3.调整阀门,改变流量,测量6~8次;每次调节流量应缓慢,调节后应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读。

4.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

5.如测管内液面波动时,应等液面基本稳定,并取平均值。

6.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d1= cm,管径d2= cm,仪器常数=⨯-=g d dd K 21)(442121π。

2.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文丘里流量计在安装时是否必须保持水平,如不水平,上述计算公式是否仍可应用?2.由于流动损失的存在,实测的μ值小于1,试分析文丘里管中影响μ值的因素有哪些?3.流量系数μ是否为常数?若不是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七孔板流量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孔板式流量计测量原理。

2、学习并掌握用孔板式流量计测量流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孔板流量计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孔板流量计、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7-1所示。

图7-1 孔板流量计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确定出水阀完全开启,进水阀半开启。

启动水泵,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2.逐渐开启进水阀,稳定2~3分钟,测读测压计中液面高度差,并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定流量。

每次测量流量的时间应大于10秒。

3.调整阀门,改变流量,测量5~8次;每次调节流量应缓慢,调节后应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读。

4.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

5.如测管内液面波动时,应等液面基本稳定,并取平均值。

6.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d1= cm,孔径d2= cm。

2.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试比较文丘里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根据实验所求得的K 值,计算小孔出流收缩系数ε。

g d d d K 21)(14421221⨯-=επ3.试分析孔板局部流动损失对K 值的影响。

实验八毕托管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际流速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方法。

2、了解毕托管的构造和使用性,并检验其测量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测量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毕托管测速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毕托管、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8-1所示。

图8-1 毕托管测速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确定出水阀完全开启,进水阀半开启。

启动水泵,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2.逐渐开启进水阀,稳定2~3分钟,测读测压计中液面高度差,并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定流量。

每次测量流量的时间应大于10秒。

3.调整阀门,改变流量,测量5~8次;每次调节流量应缓慢,调节后应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读。

4.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

5.如测管内液面波动时,应等液面基本稳定,并取平均值。

6.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d= cm,管道截面积A= cm2。

2.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根据实验所得K 值计算毕托管校正系数c ,并分析校正系数c 的影响因素。

(g c K 2=)2.毕托管在安装和使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实验九水流流动形态及绕流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各种几何边界条件下产生的旋涡现象,搞清旋涡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2、通过对各种边界下旋涡强弱的观察,分析比较局部损失的大小。

3、观察绕流现象、分离点及卡门涡街现象。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如图9-1所示,由7型自循环流动演示仪组成。

该演示仪是以空气气泡为示踪介质,以狭缝过流道为特定边界流场,用以显示内流、外流等多种流动图谱。

水在半封闭状态下受水泵的驱动自蓄水箱经掺气后流经显示板,形成无数小气泡,小气泡相对水流流动的跟随性达到一致。

仪器内日光灯照射到显示板上,使小气泡发出明亮的折射光,在后盖底板衬托下,清楚的显示出小气泡随水流流动的迹象。

图9-1 自循环流动演示仪示意图Ⅰ型:用以显示逐渐扩散、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流动图像。

Ⅱ型:显示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圆弧进口管嘴流量计以及壁面冲击、圆弧形弯道等串联流道纵剖面上的流动图像。

Ⅲ型:显示30°弯头、直角圆弧弯头、直角弯头,45°弯头以及非自由射流等流段纵剖面上的流动图像。

Ⅳ型:显示30°弯头、分流、合流、45°弯头、YF溢流阀、流段纵剖面上的流动图谱。

Ⅴ型:显示明渠逐渐扩散,单圆柱绕流、多圆柱绕流及直角弯道等流段的流动图像。

圆柱绕流是该型演示仪的特征流谱。

Ⅵ型:显示明渠渐扩、桥墩形钝体绕流、机翼型绕流、直角弯道和正、反流线体绕流等流段上的流动图谱。

Ⅶ型:显示流体进入圆弧集流器与圆锥集流器时的流动情况,集流器多按装于风洞进口,使流体收敛、均匀进入风洞,并可利用其形状的变化引起的前后压差的变化,作进口流量的测量。

集流器的外型几何尺寸已经列入了国家标准,设计及制造时均有参照。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1.检查演示仪水箱内水位是否达到所要求水位:如水位过高,请放水至适宜高度;如水位过低,请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