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材料(最全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必背知识点,期末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必背知识点,期末复习!往期回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易错题,查漏补缺!小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教室里的这个是伤害孩子视力的罪魁祸首之一!孩子为什么读不懂数学题?家长应该如何引导?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今天老师特意整理了必背的知识点,赶紧背一背吧!1、加数 + 加数 = 和和 = 加数 + 加数和–加数 = 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 和–加数2、被减数 - 减数 =差差 = 被减数 - 减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减数= 被减数 - 差差 + 减数 = 被减数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同学们,请记住,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9、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文背诵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文背诵表第一课:数的概念和数的读法- 数字0- 数字1- 数字2- 数字3- 数字4- 数字5- 数字6- 数字7- 数字8- 数字9第二课: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 阿拉伯数字0和汉字“零”- 阿拉伯数字1和汉字“一”- 阿拉伯数字2和汉字“二”- 阿拉伯数字3和汉字“三”- 阿拉伯数字4和汉字“四”- 阿拉伯数字5和汉字“五”- 阿拉伯数字6和汉字“六”- 阿拉伯数字7和汉字“七”- 阿拉伯数字8和汉字“八”- 阿拉伯数字9和汉字“九”第三课:统计家庭人数- 家庭人数统计第四课:统计饼干的数量- 饼干数量统计第五课:比较大小- 比较数字的大小第六课:认识实物1- 认识图形和数量第七课:认识实物2- 使用图形和数量进行比较第八课:认识数字1 - 认识数字0- 认识数字1- 认识数字2- 认识数字3- 认识数字4第九课:认识数字2 - 认识数字5- 认识数字6- 认识数字7- 认识数字8- 认识数字9第十课:认识数字3 - 认识数字0-9第十一课:认识数字4 - 数字的写法和名字第十二课:前后数数- 数数顺序和倒数顺序第十三课:多一多和少一少- 多一多和少一少的概念第十四课:多多少少- 多多少少的概念第十五课: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的名称和特点第十六课:图形的对称性- 认识图形的对称性第十七课:认识长方形- 认识长方形的特征第十八课:认识正方形-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第十九课:看图数图形- 观察图形并计数第二十课:认识圆形- 认识圆形的特征第二十一课:比较长短- 比较长度的概念第二十二课:比较轻重- 比较重量的概念第二十三课:认识钟表上的时间- 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和指针的位置第二十四课:时间的先后- 认识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二十五课:整点- 认识整点时间第二十六课:说说时间- 表达时间的方式第二十七课:认识钱币- 认识不同面额的钱币第二十八课:购物- 研究购物和找零第二十九课:认识几何- 认识几何图形第三十课:认识平面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十一课: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第三十二课:统计班级男女人数- 统计班级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第三十三课:认识数字5- 认识数字0-9第三十四课:比一比,看谁多- 比较数字的大小第三十五课:竖式加法- 竖式加法的概念和方法第三十六课:竖式减法- 竖式减法的概念和方法第三十七课:日历的使用- 使用日历和理解日期第三十八课:几年几月几日- 表达日期的方式第三十九课:认识半圆- 认识半圆的特征第四十课:认识正方体-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第四十一课:认识长方体-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第四十二课:认识圆柱体- 认识圆柱体的特征第四十三课:认识圆锥体- 认识圆锥体的特征第四十四课:认识圆台- 认识圆台的特征第四十五课:认识轴对称图形-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第四十六课:认识邮票- 认识邮票的种类和特点第四十七课:认识字母- 认识字母的名称和发音第四十八课:认识算杆- 认识算杆的概念和使用方法第四十九课:认识坐标图- 认识坐标图和坐标的表示方式第五十课:认识数字6- 认识数字0-9第五十一课:认识数字7- 认识数字0-9第五十二课:认识数字8- 认识数字0-9第五十三课:认识数字9- 认识数字0-9第五十四课:成绩统计- 成绩的统计和表达第五十五课:认识比较符号- 认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第五十六课:认识数字0- 认识数字0的特点和应用第五十七课:认识数字1- 认识数字1的特点和应用第五十八课:认识数字2- 认识数字2的特点和应用第五十九课:认识数字3 - 认识数字3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课:认识数字4 - 认识数字4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一课:认识数字5 - 认识数字5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二课:认识数字6 - 认识数字6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三课:认识数字7 - 认识数字7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四课:认识数字8 - 认识数字8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五课:认识数字9 - 认识数字9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六课:认识数字10 - 认识数字10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七课:认识数字11 - 认识数字11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八课:认识数字12 - 认识数字12的特点和应用第六十九课:认识数字13 - 认识数字13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课:认识数字14 - 认识数字14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一课:认识数字15 - 认识数字15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二课:认识数字16 - 认识数字16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三课:认识数字17 - 认识数字17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四课:认识数字18 - 认识数字18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五课:认识数字19 - 认识数字19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六课:认识数字20 - 认识数字20的特点和应用第七十七课:认识正方形-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七十八课:认识长方形- 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七十九课:认识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课:认识圆- 认识圆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一课:认识椭圆- 认识椭圆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二课:认识正方体-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三课:认识长方体-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四课:认识圆柱体- 认识圆柱体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五课:认识圆锥体- 认识圆锥体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六课:认识圆台- 认识圆台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七课:认识轴对称图形-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八课:认识不规则图形- 认识不规则图形的特征和应用第八十九课:认识矩形- 认识矩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九十课:认识梯形- 认识梯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九十一课:认识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九十二课:认识几何图形的变换- 认识图形的变换和转换第九十三课:认识字母大小写- 认识字母的大小写和应用第九十四课:认识交通信号灯- 认识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和意义第九十五课:认识面值- 认识货币的面值和应用第九十六课:认识温度计- 认识温度计的刻度和表示方式第九十七课:认识计量- 认识计量的单位和应用第九十八课: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应用第九十九课:简单加法运算- 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第一百课:简单减法运算- 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第一百零一课:简单乘法运算- 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第一百零二课:简单除法运算- 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第一百零三课:认识角- 认识角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零四课:认识角度- 认识角度的大小和表示方式第一百零五课: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 认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性质第一百零六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研究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一百零七课:减法规律- 研究减法的规律和应用第一百零八课:认识平行和垂直- 认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零九课:认识角平分线和垂线- 认识角平分线和垂线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一十课:认识等腰三角形- 认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一十一课:认识直角三角形- 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一十二课:认识等边三角形- 认识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一十三课:认识四边形- 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和应用第一百一十四课:认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 认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和应用第一百一十五课:认识数轴- 认识数轴的表示方式和应用第一百一十六课:简单的数的排列- 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列和应用第一百一十七课:认识集合- 认识集合的概念和应用第一百一十八课:加减混合运算- 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第一百一十九课:认识负数- 认识负数的概念和应用第一百二十课:认识小数- 认识小数的概念和应用第一百二十一课:认识百分数- 认识百分数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要点.doc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1【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缺了( 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2【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3【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5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 )、( )、( )、( )、( ) 10、20、30、( )、( )、( )、( )、( )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 )、( )、( )、( )、( )2、10个一( ),10个十( );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 ),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 );我是79,我的前面是( ),后面是( );我是85,比我少3是( )。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 算数运算:
- 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认识数字的前后大小关系。
- 数量对应关系:通过数量对应的关系来进行加法运算,如1加1等于2。
- 数字的组成:认识数字的组成结构,十个单位可以组合成1个十位,十个十位可以组合成1百位,以此类推。
-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满10进1:当个位数达到10时,拆分成1个十位和0个个位。
2. 计量单位:
-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不同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测量:使用长度单位(如厘米、千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时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事件的先后顺序,了解时间的大小关系。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3. 几何图形:
- 比较形状: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和属性,了解形状的分
类和特点。
- 绘制形状:学会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来绘制不同形状。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4. 数据分析:
- 图形的解读:观察和解读不同图形(如柱状图、折线图、图
片图等)所表示的信息。
- 数据的整理和比较:学会整理和比较不同数据的大小和特点。
-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
结论。
2019一年级下数学素材知识点总结_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

★数学考试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人数8 4 2、按男女分男女人数 6 6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一年级下册数学背诵资料

一年级数学背诵资料一、认识图形1、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3、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4、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6、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7、一套七巧板有( 7 )块板拼成,由( 3 )种图形组成,其中三角形有( 5 )个,正方形有( 1 )个,平行四边形有( 1 )个。
8、在数图形时,有”拼成”两个字只需要数小的,没有拼成两个字大的小的都要数。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③平十法②破十法★2、应用题:1)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2)求谁比谁多多少?或谁比谁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
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等。
三、分类与整理1、在涂统计图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涂。
2、数的时候数一个划掉一个,反复数三遍在动笔写。
3、你能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1)( )和()一共有多少?(2)()比()多(少)多少?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十个(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完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长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长方形:长长四条边,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四条边,有一组对边是斜斜的三角形:三条边2. 立体图形2. 平面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只能拼成(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 4 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 个小正方体3. 七巧板: 2 大 2 小一个中,一个正方一个平(注意三角形个数,七巧板用的是哪几种平面图形)4. 数:当有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记数最底层或者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5. 补砖题:缺()砖二、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 2 )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三、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破十法过程:见9 想1如:12—9= 3 12 — 9 = 3 12 可以分成10 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12-9= 3 10 2 再算:1+2=31★2、应用题:(1)求一共、共、总的、原来有等,用加法。
公交车到站了,下车 6 人,车上还有9 人,原来公交车上有多少人?(2)求还剩、剩下、还有、应找回、贵多少钱,便宜多少钱,吃了等用减法。
(3)知道总数求部分用减法总数-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一共有15 只兔子,白兔 5 只,灰兔有几只?15-5=10 (只)答一共要栽32 棵树,还要栽9 棵正好栽完。
已经栽了多少棵树?32-9=23 (棵)答(4)比多少,大数减小数小红家养了公鸡30 只,母鸡8 只,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母鸡比公鸡少多少只?(5)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有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还有几人没来?16-9=5 (人)(6)和价格有关的解决问题:一共多少元找回多少元一个比另一个贵(或便宜)多少元还差多少钱(7)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要看清公交车上有18 人,下车 3 人,又上车 5 人,现在有多少人?(8)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一辆车有 4 个轮子, 5 辆车有多少个轮子?(9)减去相同数妈妈买了35 瓶牛奶,8 瓶一箱,可以装几箱?(10)够不够,三步写(计算,比较大小,答)我们班有28 人,每人一根跳绳,准备30 根够吗?(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想要学好数学的同学请往这边看,想要考好数学的同学更要看下文,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要点认识人民币复习要点知识点1:元角分三者关系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知识点2:换人民币1张5元可以换( 5 )张1元,1张10元可以换( 10 )张1元;1张20元可以换( 2 )张10元,1张50元可以换( 5 )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 10 )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 2 )张50元;1张10元可以换( 2 )张5元;1张5角可以换( 5 )张1角;1张1元可以换( 2 )张5角;1张20元可以换( 4 )张5元.知识点3:“正好”表示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题型一:5角=( )分 6元=( )角 20分=( )角3元9角=( )角 1角2分=( )分1元=( )角=( )分13角=( )元( )角 26分=( )角( )分题型二:简单计算4元+8元=( )元 5角+1元3角=( )元( )角4角+9角=( )角=( )元( )角3元-1元5角=( )元( )角 1元5角-8角=( )角7元6角-1元6角=( )元( )角7元6角-1元6角=( )元=( )角题型三:比大小(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最后比较分)5角○5元 1元○100分89角○8元9角 5元6角○6元5角3角4分○3元4角 3元6角8分○3元6角4分58分○6角 1元○10分9元9角○100分 1元2角○1角2分题型四:1张1元可以换( )张1角或( )张5角;1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 )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和( )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或( )张10元。
(提示:“和”表示两边相加,“或”表示还可以换成)题型五:解决问题(1)19元正好可以买哪两种玩具?(2)买一个洋娃娃和一个皮球需要多少元钱?(3)买一辆玩具车比买一个小熊玩具便宜多少元钱?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材料(一)
1、凑十法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齐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五五相凑就满十
2、退位减儿歌
退位减,我会算,十几减9,是几加1,
十几减8,是几加2,十几减7,是几加3,
十几减6,是几加4,十几减5,是几加5。
3、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
4、减法表
11-9=2 11-8=3 11-7=4 11-6=5 11-5=6 11-4=7 11-3=8 11-2=9
12-9=3 12-8=4 12-7=5 12-6=6 12-5=7 12-4=8 12-3=9
13-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
14-9=5 14-8=6 14-7=7 14-6=8 14-5=9
15-9=6 15-8=7 15-7=8 15-6=9
16-9=7 16-8=8 16-7=9
17-9=8 17-8=9
18-9=9
5、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6、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花掉、借走、剩余、吃掉、卖出、摘掉、划走、还缺、还差等。
③购物中实际问题:付出的钱-商品价格=应找回的钱
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相差几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材料(二)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是十。
3、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两位数
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4、1元=10角=100分1角=10分
5、人民币换算:
1元可以换10个1角;
1元可以换2个5角;
1元可以换5个2角;
10元可以换2个5元;
10元可以换5个2元;
10元可以换10个1元;100元可以换2个50元;100元可以换5个20元;100元可以换10个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