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控方案

合集下载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及重点监控措施【最新版】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及重点监控措施【最新版】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及重点监控措施一、深基坑概述: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二、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施工准备阶段一)周边环境调查、充分掌握风险控制重点根据住建部《地铁与地下工程风险管理指南》要求,项目开工前各方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

1、地下管线情况2、地下建(构)筑物情况3、周围建筑(构)物情况4、地下水位及地质情况5、其它注意事项:1、对照设计图及现场情况逐一核查,并留下完整的核查记录及影像资料。

2、核查必须会同相关参加方一同进行,不能遗留。

3、对存在问题的建(构)筑物,必须进行相关证据保存和鉴定资料。

4、通过风险核查,为制定相应的监理措施打下基础,且融入安全风险监理细则中去。

二)审查深基坑相关施工方案(一)需要专家论证的方案·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3、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 以上。

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5、其它需要专家论证的方案(监测、降水等)。

注意事项:1、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13号)文件规定,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监理企业,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加盖执业资格注册章。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一、监控量测内容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如下监测内容:根据明挖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有:基坑内外观察、桩体位移及变形、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监测、土体测向变形、临近重要建筑物沉降及倾斜、地下管线沉降及位移等。

围护结构施工前做好场地现状的仔细调查和记录、拍照等,设置变形观测点并测得初始数据。

二、监控量测注意事项1、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前,要先对既有建筑物布设监控量测点,为施工中的监测、抢险及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必要的依据。

2、在基坑影响范围内的管线上方设置管线沉降测点时,测点沿管线走向布置。

3、各项监测工作的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

结构变形过大或现场情况有变化时应加密量测,有事故征兆时则需连续监测。

4、各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小于3次。

5、钻孔测点遇既有管线及构筑物避开设置。

6、井体间明挖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和支护结构进行动态监测,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信,以达到科学指导施工,合理修改设计或及时采取施工技术措施的目的。

7、在支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对邻近建筑物基础沉降、变形、倾斜、裂缝等进行全方位监测。

8、在支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周围邻近道路的沉降进行监测,如发现有地面开裂、沉陷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

9、在支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周围管线进行监测,并满足各管线权属单位要求的允许值,如发现超过允许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单位,采用有效处理措施。

10、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

11、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应根据检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

12、对地下管线的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控制值应严格按管线管理部门的要求执行。

13、基坑监测图如下,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布点间距及数量。

14、在进场施工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⑴.对周围原有的建筑进行仔细调查、检测和技术鉴定,并做好记录、拍照、录像等工作,为施工过程中监测抢险及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必要的依据。

电力竖井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案

电力竖井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案

电力竖井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壮大,越来越多的电力竖井开始建设。

对于电力竖井的建设,深基坑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基坑施工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安全顺利施工,需要对电力竖井深基坑施工进行安全监测。

本篇文档将介绍电力竖井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案。

1. 监测对象本方案针对深基坑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测,包括基坑支撑、开挖、回填、排水以及下水道等设施的建设。

监测内容包括土压力、渗流压力、位移、沉降等多个方面。

2. 监测技术2.1 岩土监测技术岩土监测技术主要关注地下岩土变化情况,是深基坑监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具体监测内容包括:•土压力:采用传感器监测基坑支撑结构受到的土壤压力变化情况,通过监控土壤压力变化情况来判断基坑支撑结构的安全性。

•渗流压力:采用渗流计监测水流情况,以判断基坑内外水压差,保证基坑排水安全。

•位移和沉降:采用测距仪和仪器监测地下岩土变形情况。

2.2 测量技术测量技术主要关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位置变化等情况。

具体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开挖深度:采用激光测量仪器,测量基坑开挖的深度。

•建筑物沉降:计算建筑物沉降变化情况,并通过监测其变化情况,预测尚未发生的建筑物沉降变化。

3. 监测管理在深基坑施工的全过程中,监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监测管理主要包括监测人员、监测频次、监测方式等多个方面。

3.1 监测人员监测人员须具备岩土工程相关经验和资质,并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

同时,要求监测人员能够准确反映监测数据,及时汇报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基坑变形情况进行调整。

初期监测频次高,工程进度后期则可适当降低。

3.3 监测方式监测方式包括实时监控和非实时监测。

实时监控采用传感器和监测仪器,能够及时反映变化情况,并发送预警消息。

非实时监测则采用日报表、周报表等方式进行汇报。

4. 安全应对针对监测数据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调整基坑深度: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土体状态变化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基坑深度调整。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施施工工监监测测方方案案1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做到信息化安全施工,必须对地表、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通过监控量测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3、了解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确保它们仍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将量测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和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

2仪器选择和精度要求1、基坑位移监测采用拓普康TKS-202全站仪,精度2秒。

仪器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2、沉降观测使用徕卡N2精密水准仪(带测微器)及2米铟钢水准标尺。

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 。

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 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视线高度 二等DS0.5≤30m≤1.0m≤0.5m>0.3m项目 等级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3监测项目及控制标准3.1监测项目1、本次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监测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执行。

2、本次监测可分为基坑工程主体监测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监测,施工监测项目和内容有:3、水位观测、钢筋应力等监测见第三方监测方案。

3.2监测控制标准1、基坑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所示:2、水位变化控制标准为:要求水位变化值累计值不大于1m或每天变化值不大于0.50m。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包括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包括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包括1. 基坑工程监控的必要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基坑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基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基坑工程的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监控方案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基坑工程中的问题和风险,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保证基坑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

2.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的内容基坑工程监控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坑工程前期调查在开始进行基坑工程前,应对基坑周边的地质情况、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等进行调查,了解地下的情况并进行评估,明确周边环境的情况,为后续的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2)基坑工程监控点的设置在进行基坑工程监控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控点的建立位置。

通常包括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表沉降等多个方面的监控点。

通过设置合理的监控点,能够全面监控基坑周边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3)基坑工程监测设备的选择针对不同的监控点,需要选择相应的监测设备。

例如,地表沉降可以使用变形传感器进行监测,地下管线可以采用地下探测雷达进行监测。

监测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保证监控的准确性。

(4)基坑工程监控指标的制定基坑工程监控指标的制定是基坑工程监控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监控指标应包括基坑土体的变形、地表沉降、水位变化、地下管线的变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制定合理的监控指标,能够对基坑工程进行全面的监控。

3.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的实施(1)监控方案的制定在进行基坑工程监控前,需要对监控方案进行详细的制定。

监控方案中应包括监控点的设置、监控设备的选用、监控指标的制定等多个方面,全面保障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2)监控设备的安装根据监控方案制定的监控点和设备,应进行监控设备的安装工作。

监控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监控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基坑工程进行过程中,应对监控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

深基坑监控专项方案

深基坑监控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深基坑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4. 项目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二、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2. 科学监测、合理分析,为施工提供依据;3. 系统全面、责任明确,确保监控工作顺利进行。

三、监控范围1. 基坑支护结构:围护桩、支撑系统、锚杆、土钉等;2. 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3. 基坑内部:土体、地下水、施工设备等。

四、监控内容1. 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包括桩顶水平位移、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倾斜等;2.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包括周边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变形、道路沉降等;3. 基坑内部监测:包括土体位移、地下水位、施工设备运行状态等。

五、监控方法1. 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测量;2. 监测频率:根据基坑深度、周边环境、施工进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每2-3天进行一次;3.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基坑安全状态。

六、监控措施1.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明确监控内容、方法和责任人;2.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3.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4.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七、监控实施1. 监测人员:配备专业监测人员,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2. 监测设备: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3.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对监测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和分析;4. 监测报告: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对基坑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八、结语深基坑监控专项方案的实施,旨在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降低事故风险。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深基坑监控工作,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控量测要求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控量测要求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控量测要求1、项目监测管理项目部检测数据分析流程:测量主管拿到监测方每日上报的监测日报,对监测结果进行筛选、分析;工程部部长对监测数据提出处理意见;项目总工对监测结果进行审批,得出结论,并将监测报告结论传达到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总监,指导施工。

2、监测项目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及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围护结构本工程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二级的要求,确定本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监测项目,各种观测数据需相互印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监测项目详见下表。

监测项目一览表3、监测方案3.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本项监测是深入到围护体内部,用测斜仪自下而上测量预先埋设在围护体内的测斜管的变形情况,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作为围护体的围护桩在深度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情况。

实测时首先将测头导轮高轮向基坑内侧方向放入测斜管,使测头上的导向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划至管底以上50cm (防止掉入异物时测头无法到达起测位置而影响数据连续观测),测读时由管底开始,利用测读仪每提升0.5 m读数一次,直至管口。

拿出侧头后旋转180度重测一次,两次测量的深度必须一致。

由管底到管口的各段位移累计相加,即为各测点的实际位移。

性能指标:传感灵敏度0.04‰、精度±4mm/15m。

3.2、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道路沉降监测(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地下结构的施工会引起周围地表的下沉,从而导致地面建筑物的沉降。

这种沉降一般都是不均匀的,因此将造成地面建筑物的倾斜,甚至开裂破坏,应进行严格控制。

设点前对周边所有需进行监测保护的建筑物进行拍照存档。

建筑物沉降监测点一般均匀布设在施工场地周围的建筑物外墙上主要在大的边角等易变形位置设点。

建筑物沉降监测点间距一般为10~15m。

离基坑较近的建筑物和建筑物近基坑侧在中部适当加密监测点,测点埋设如下图所示或在建筑物外墙上直接打入射钉作为测量标志。

深基坑工程监督方案

深基坑工程监督方案

深基坑工程监督方案深基坑工程监督旨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本文将对深基坑工程监督方案进行详细讨论。

一、监督范围深基坑工程监督范围包括施工前调查设计、施工过程监督和工程结束后的验收工作。

监督包括坚持设计方案的落实、确保施工资料的正确性、规范施工过程和组织验收。

同时,还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监督,并对监督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

二、监督机构深基坑工程监督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

监理单位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监理经验,有较强的监督能力和技术水平。

监理单位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监督人员监督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工程技术资质和专业知识。

监督人员应当了解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并能够准确判断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监督人员应当在施工现场与相关工程人员进行配合,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四、监督内容(一)设计监督设计监督主要包括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审查。

监督人员应当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认真审查,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工程质量进行严格评价。

同时,还应当对土建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进行审核。

(二)施工监督施工监督包括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检查。

监督人员应当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工艺进行抽查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还应当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作业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安全监督安全监督是深基坑工程监督的重要内容。

监督人员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

监督人员还应当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掌握和处理。

(四)材料监督材料监督是深基坑工程监督的关键环节。

监督人员应当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认真把关,确保材料的合格性和完整性。

监督人员还应当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和监督。

五、监督方法监督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工程资料的审查和资料收集分析。

监督人员应当针对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采取巡查、质量抽检、验收和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监控网络。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一标施工现场:
1、高清快速球机位置在下穿通道大榭方向(K0+450)旁边主要 监控下穿通道的施工。监控半径100米范围。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一标施工现场:
2、高清快速球机位置在C9(CK0+503.300)旁边与设计位置
BK0+340(大概在C8(CK0+469.800)位置)相差60米左右,主要 监控C匝道C9、B匝道B7及下通道的施工,监控范围半径100米。
➢ 1、一标场地监控材料报价清单 ➢ 2、二标场地监控材料报价清单 ➢ 3、现场监控布置图(附件:329工程监控现场布置图)
目录
➢ 二、驻地监控
➢ 1.工程概况 ➢ 2.设计依据 ➢ 3.设计位置 ➢ 4 系统设计 ➢ 4.1前端设备的布设 ➢ 4.2前端摄像机的作用 ➢ 4.3主控系统 ➢ 4.4系统功能 ➢ 4.5系统结构拓扑示意图如下 ➢ 4.6系统设计说明 ➢ 4.7系统设计标准 ➢ 4.8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 附件: ➢ 1、一标办公区监控布置图 ➢ 2、一标办公区监控材料价格清单 ➢ 3、二标办公区监控布置图 ➢ 4、二标办公区监控材料价格清单
现场监控方案
➢ 二、设计依据
329国道改建工程根据质监站相关文件,结合工程 投标要求,为方便工程监督部门能够实时对现场重要区域 进行实施监管,防止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造成经济损失。 针对安全隐患适时提出329国道改建工程安全施工防范监 控系统建设需求,对工程重点施工区域、主要道路、出入 口等重点位置设置监控,建立一个有易于扩充、升级和管 理使用的综合监控平台。实现重点区域的集中监测和数字 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职工人身财产安全。 329国道改建工程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和建立满足以下要 求:
前端设备在整个监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目中前端设 备包括前端摄像机和前端探测器两部分。
➢ 4.2前端摄像机的作用:
前端摄像机是最主要的图像采集设备,发挥着二个方面的重要 功能:现场监看功能和图像复核功能。摄像机主要安装在重点施工 区域“重要监视区”及要害部位。这些摄像机通过对现场的实时监 视,能及时发现不文明施工、安全质量问题、不法行为和治安问题,
现场监控方案
➢ a) 系统能够常年连续地稳定运行,保证监控系统的实时 性和可靠性要求。
➢ b) 设备性能精良,适应多边的自然环境气候。 ➢ c) 方案设计周密、科学、合理,便于实施。 ➢ d) 选用设备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能够完全满足用户实
际要求。 ➢ e) 各种信号传输顺畅无干扰,常年使用无衰减。 ➢ f) 易于操作和维护,用户可自行组态。 ➢ g) 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 h) 与其他监控系统实现网络连接,并可成功纳入统一的
的施工。监控范围半径100米。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 二标施工现场:
➢ 以上部位各设一个高清一体快速球机,共计3个高清一体快速球机。 在钢筋加工场地安装2个红外彩色枪击头。接入质监站4个点,3个 高清一体快速球机,1个红外彩色枪击头。
现场监控方案
➢ 四、系统设计
➢ 4.1前端设备的布设
329国道改建工程视频监控
实 施 方 案
中铁十局329国道改建项目部
目录
➢ 一、现场监控
➢ 1.系统概况 ➢ 2.设计依据 ➢ 3.设计位置 ➢ 4.系统设计 ➢ 4.1前端设备的布设 ➢ 4.2前端摄像机的作用 ➢ 4.3主控系统 ➢ 4.4系统功能 ➢ 4.5系统结构拓扑示意图 ➢ 4.6设计制造标准 ➢ 4.7 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 4.8连接方法及原理 ➢ 4.9系统先进性 ➢ 附件: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一标施工现场:
3、高清快速球机位置在D21(DK0+620.380)旁边与设计位置 DK0+595相差50米左右,主要监控C、D匝道及下穿通道的施工。 监控范围半径100米。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一标施工现场:
4、高清快速球机位置C4(CK0+312.800)旁边与设计位置 CK0+340相差30米左右,主要监控C匝道、下穿通道和搅拌站的施 工。监控范围半径100米。

1、高清快速球机位置A16旁边,主要监控A、D匝道的施工。监
控范围半径100米。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 二标施工现场:

2、高清快速球机位置D0旁边,主要监控A、D匝道的施工。监控
范围半径100米。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 二标施工现场:

3、高清快速球机位置在与二十一局施工交叉处,主要监控E匝道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一标施工现场:
以上部位各安装一个高清一体快速球机,共计4个。在搅拌站出料口、 钢筋棚、小构件预制场和工人宿舍安装10个红外彩色枪击头,以满足 现场需求。接入质监站4个高清一体快速球机,2个红外彩色枪击头, 共接入6个点。
现场监控方案
➢ 三、监控设备位置
➢ 二标施工现场:
现场监控方案
➢ 一、系统概况
329国道改建工程监控系统是为了工程施工过程中便与全程监 控、预防和制止入侵盗窃、破坏等刑事犯罪,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为便于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329国道改建监控工程计划设 置9个高清快球视频监控点监控重点施工区域,设置16-18个高清枪机 头,监控搅拌站、钢筋加工棚、工人住宿区、驻地等区域。监控区域 覆盖施工现场、重点施工区域、主要道路、出入口,对现场施工场地 全面进行监控,有效的监控现场施工,为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安 全质量控制做保障。
能使问题解➢ 4.3主控系统:
该系统是围绕智能化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以下 简称数字硬盘录像系统)作为主控系统来进行设计的。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像媒体, 集成画面分割切换、录像检索、网络传输等多功能为一 体的,高度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它以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为基础,在其中增加了前端设备的控 制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传输功能等,从而构成完善的 数字化监控系统。其中图像记录部分采用数字视频压缩 技术,利用硬盘录像,使图像的纪录、重放、检索、管 理等更加灵活便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