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文学活动《秋天的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秋天的雨》。

通过描绘秋天雨后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与诗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雨后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讲解,如“金黄色的叶子”、“清凉的雨”等。

(2)学生模仿例句,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画笔描绘秋天的雨后景象。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交流。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秋天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2. 内容:课文优美词句秋天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秋天的雨”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观察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

大班语言公开课优质课《秋天的雨》

大班语言公开课优质课《秋天的雨》

大班语言公开课优质课《秋天的雨》一、概述在大班语言教学中,优质的公开课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针对一场名为《秋天的雨》的大班语言公开课优质课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期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课堂概况《秋天的雨》是一节针对大班语言学生的优质课,课程主要内容是关于秋天的雨的主题教学。

课堂时间为40分钟,共分为引入、展示、练习和作业四个环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秋天的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1. 引入在引入部分,老师通过展示秋天的景色图片、播放有关秋天的视瓶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变化和自然景色,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候和景色,激发学生学习秋天的兴趣。

2. 展示在展示环节,老师通过幻灯片或者实物等展示方式,向学生介绍秋天的雨的特点、气候变化以及对大自然的意义,让学生了解秋天的雨对自然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练习在这一环节,老师设计了一系列与秋天的雨相关的语言知识练习,包括秋天的雨的汉字书写、秋天的雨的描述练习、秋天的雨相关的歌曲或者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秋天的雨的理解和掌握。

4. 作业在课程的老师布置了与秋天的雨相关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雨的小故事、或者设计一幅秋天的雨的画作,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对秋天的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练习。

四、教学特点1. 多媒体辅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瓶、动画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秋天的雨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天的雨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 互动性强课堂氛围活跃,老师与学生互动频繁,提问和回答形式多样,学生也能跟随老师的引导,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也能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个性化教学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大班语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大班语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好。

2. 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的雨》的学习,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2.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4. 进行语言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天的雨》的图片素材。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小组讨论卡片。

4. 语言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征。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课文《秋天的雨》,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3. 观察与想象:教师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小组讨论:教师分发小组讨论卡片,让幼儿围绕秋天的特征展开讨论,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 语言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游戏,如“秋天的雨滴”、“秋天的树叶”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7. 总结与展示:教师组织幼儿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并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4. 定期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秋天特征的理解和表达。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12篇)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12篇)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12篇)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1)设计意图: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美丽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深吸引、感染着孩子。

对孩子常常开展文学观赏启蒙教育活动,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真的启迪、善的熏陶、语言的积累、美的享受”。

《秋天的雨》是一篇美丽的散文,如诗如画,不仅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范例,还向孩子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秋之美,在观赏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

因此,本活动设计以幼儿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绽开活动,奇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敬重孩子们的爱好,敬重其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悟,使他们在观赏中感悟、表述、积累、迁移。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感受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妙变化,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

2、能乐观投入地观赏文学作品,体悟观赏的乐趣,对秋天的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3、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4、情愿沟通,清楚明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1、与散文内容相符,并依据教学过程有交互的Flash动画课件。

2、幼儿能够参与互动的送颜色动画课件。

3、道具:金钥匙把、五彩画笔一支。

4、配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滴答、滴答……”幼儿:下小雨的声音……1、师:现在是秋天了,那现在下的雨就是什么雨呢?幼儿:秋天的雨、秋雨……2、师: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落到了我们的身上,有什么撼觉?幼1:很舒适!幼2:很凉快!幼3:很温顺,很凉爽!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凉爽和温顺,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留意,秋天的门就静静地打开了。

(师拿钥匙道具,在多媒体屏幕前做开门状,课件中的画面门就打开了,消失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并定格此综合画面(图1)。

)评析:老师创设了问题情境,调动幼儿已有的阅历,同时运用了钥匙道具,配以轻柔的动作与声音为幼儿呈现了一幅多彩好看的秋景,不仅集中了幼儿的留意力,还激活了幼儿的好奇怪心和学习爱好。

二、分段观赏,叙述沟通(一)观赏第一段,感受秋天的颜色美。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16篇)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16篇)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同学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同学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音乐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语》)1、同学们,今天黄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同学各抒己见)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3、请小朋友读读课题。

(展示个人对语言不同的感悟)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个性化读书。

(自主读)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的情况。

3、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同学说)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还是想闻闻秋的味道?还是听听秋的声音呢?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选择自身喜欢的局部,有感情地朗读;(同学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1、说说是怎样体会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的?(因为它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俺们身边,打开秋天的大门)(1)请同学读一读不知不觉,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写的?(同学说轻轻地,轻轻地)(2)请你读一读。

即时评价读得怎样?齐读。

(3)它打开了丰收的大门。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出示多媒体投影)a、同学读课文边读边思。

指名同学说。

b、这么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读的?读读,如何读出五彩缤纷。

c、教师范读指导。

(配音乐朗读)(同学倾听)d、和老师竞赛,相信你们读得要比老师好。

同学再读,读出五彩缤纷的味道。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一、教学内容秋天的雨秋天,缤纷的落叶,飘摇的菊花,是孩子们眼中的美丽季节。

它给予孩子们丰富的感官体验。

二、教学目标1. 感受散文优美的语言,丰富词汇。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背诵第2自然段。

3. 发挥想象,感受散文描绘的秋天的美丽画面。

4. 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2自然段。

难点:理解散文中比喻句的含义,发挥想象,感受散文描绘的秋天的美丽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2. 课文插图3. 生字卡片4. 磁带、投影片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学习散文第1自然段。

a. 学生听录音,跟读第1自然段。

b.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c. 教师逐句讲解,学生跟读。

2. 学习散文第2自然段。

a.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b. 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

c. 教师逐句讲解,学生跟读。

3. 学习散文第3自然段。

a. 学生听录音,跟读第3自然段。

b. 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c. 教师逐句讲解,学生跟读。

4. 学习散文第4自然段。

a. 学生听录音,跟读第4自然段。

b.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c. 教师逐句讲解,学生跟读。

二、朗读与背诵(10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整篇散文。

2. 教师选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跟着一起朗读。

3. 学生齐读散文。

4. 教师引导背诵第2自然段。

三、想象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散文中的画面。

2.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

3. 教师选学生朗读散文,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四、生字学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生字的意思。

3. 教师选学生朗读生字,其他学生跟着一起朗读。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抄写生字。

2.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散文。

3. 学生发挥想象,画出散文中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5分钟)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散文《秋天的雨》1.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2.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3.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4.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大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秋天的雨

大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秋天的雨

大班教案:秋天的雨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天气变化,特别是秋雨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通过观察秋雨对植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4.通过唱歌游戏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秋天的雨、水滴、叶子等。

2.幼儿音乐CD。

3.秋天的雨歌谱。

三、教学活动:1.热身活动:老师播放秋天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舞动自己的身体,感受秋天的气息。

2.引入活动:老师出示图片“秋天的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雨滴,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秋雨的特点。

例如:秋雨是细细的、润湿大地的、使大地更加美丽等。

3.观察大自然: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地方,观察雨后的植物。

让学生描述植物的样子,询问学生对植物的变化有什么发现。

4.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颗树或一种植物,观察它们在秋雨中的变化。

学生可以观察树叶的颜色、叶子上的雨水、树叶的状态等。

每个小组将观察到的结果分享给其他小组,并汇报给全班。

5.艺术表演:教师向学生展示秋天的雨歌谱,先唱一遍让学生跟着唱,然后逐句教唱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唱歌后,可以分成小组或个别学生表演给全班观看。

6.音乐游戏:教师播放幼儿音乐CD中的雨声音乐,让学生模仿雨声的节奏来行走或做运动。

例如,听到雨声轻柔时可以放慢脚步;听到雨声变大时可以加快步伐。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秋雨的不同声音和变化。

7.自由活动:在学习结束前,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活动,可以是绘画、玩沙子、搭积木等与秋天雨水主题相关的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秋雨对植物的影响,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唱歌游戏等音乐活动,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但是,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可以将小组合作活动的时间延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讨论和合作。

同时,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图片和网址,以保护学生的体验环境和隐私信息安全。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秋天的雨》教材简介: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彩色的季节,大自然给予了孩子美的感受,让孩子们从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上领略了秋天的美丽。

"秋的畅想"主题活动给孩子深入了解秋天的机会。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幽远的散文,作者巧妙的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秋天的雨赋予了生命,从秋雨的歌唱、颜色、气味和发出的信息四个方面来展开,以秋雨为线索,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情画意的秋天。

其中拟人的手法更能让孩子领略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学习。

目标预设:1、感受散文中表现的秋雨带来的美景。

2、初步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学习"她把×颜色给了××,××××像××"的句式。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散文意境的感受。

活动重点:通过散文感受秋天的美,巩固对秋天主要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体验散文的语言美,学习散文中优美的词句。

设计理念:教与学是一个统一与和谐的过程。

在活动中,要恰当把握好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使教与学相辅相成。

活动中,我主要通过欣赏形象生动、具体的画面帮助幼儿直观感知秋天的美丽。

通过反复倾听,运用完整和分段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辅以提问,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细致、系统的帮助幼儿感受散文所蕴涵的意境美、语言美。

提升对秋天的知识经验积累。

在欣赏散文的过程中我充分创设大胆发言的机会,通过集体与个别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在美的感染下愉快的进行学习,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活动目标。

设计思路: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热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文学活动《秋天的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
课获奖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与大自然的美,感受秋雨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动植物在秋季要准备过冬。

2.让幼儿感受文章的意境美,画面美,语言美。

3.让幼儿能积极投入地欣赏文学作品,体验欣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活动前丰富幼儿关于秋天季节特征的知识。

2.物质准备:《秋天的雨》课件,《秋天的雨》有声读物,配乐《秋日私语》
三.活动过程(1)导入1.猜谜语,教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主题。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小朋友,现在是秋天了,那秋天下的雨是什么雨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秋雨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2)基本部分:
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播放朗诵《秋天的雨》,让幼儿初步感知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