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共3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

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

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1自20__年_月第一次上课以来,至今已有_个月了,自己感到收获不少。

实际上,在进___国学社之前,我就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爱好,可只是零散的学习其中的只言片语。

这种情况自从参加国学社以后有了改变,有了外力的促使,倒也使我开始去学着坚持。

回想_个月来,收获很大。

大概有三方面的收获:一、在国学领域似乎有了一种要入门的感觉。

从文字关到义理关以及研讨,上课所带来的是古今的一种贯通感,似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不断更新自我的感觉。

有什么疑惑,请教老师和同学,大家都是那么无私、友爱的答疑释惑。

学的很过瘾、很畅快,原有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强。

也许国学就像月光宝盒,里面看似朴素,实则蕴含着大道。

而打开盒子很容易,可是想要开启里面的大道,是需要钥匙来解开其中的密码和玄机的。

原来自学国学容易陷入文字层面,义理层面和人生层面很少引发,有了明师启发引导、同学共修就是最好了。

而这使我开始发酵,这也会使我在人生大道上愈行愈远。

二、心态和情绪方面好了。

原来的我是个急性子的人,有着很多的迷惑,心态不定。

而现在心静了,情绪平了。

很享用现在这种心静如水的感觉,似乎冥冥之中到达了一种早就期待的境界和感觉。

还记得《大学》中的那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太好了,自己似乎对这句话有了一种感性的领悟。

学《大学》使得我对自己的“止于至善”、“至于何方”有了更长远的思考,这样在面对外界的各种纷纷攘攘时,能够做到心静而自有方寸。

心中能够有所静,源自每次不同课程中的收获,有些来的直接,有些潜移默化。

比方说,当我听到“退一退海阔天空不如停一停海阔天空”时,心头一震。

实际上“退一退”更多的是讲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而“停一停”讲述的更多倾向于人面对自我的一种心态和方法。

因为只有“停一停”,才会有时间选择自己的情绪。

也似乎懂得了历史上许多大家能够面对小人时,心有城府含而不露又能合作的原因,至少有一条那就是达到了运用情绪的高境界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情绪。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 感悟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 感悟

国学经典智慧人生感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是一道绚烂的风景线。

作为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义道德、老子的天人合一、庄子的自由闲散、孟子的圣人之道、荀子的人伦思想,以及《论语》、《大学》、《中庸》、《易经》等经典文献等等,都涵盖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乃至整个中国人文化的财富典藏。

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修养的方式。

国学经典充满人生哲理与智慧,引导我们有所领悟,有所思考。

在阅读时,往往需要有耐心,需要刻意地去理解,去感悟。

不仅要囫囵吞枣,更要融会贯通,避免简单的表象理解,从字里行间感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进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结,从而寻找到其中的哲理和实用价值所在,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例如,《大学》中就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里的“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德行、品德,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更加谦虚、宽容、诚信等等。

进而“齐家”,指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要有家庭责任感、亲情关爱等,让自己的家庭经营良好。

最后的“治国平天下”,则是要以身为范,成为更好的领袖,能够更好地组织、管理和领导人们,引领大家走向平和和谐的未来。

因此,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人生、家庭、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有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实用价值,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感悟,深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和修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追求自我完善。

因此,学习国学经典,成为时下年轻人和广大人群关注的重要话题。

让我们将智慧融进生活中,传承文化,发扬国学精神,在阅读国学经典的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更美好的人生。

学习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心得体会篇一:管理之道学习心得《管理之道》学习心得通过高爱霞教授“关于管理之道和企业文化”的课程理解和学习,收获很大,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做一名称职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感触到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对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认为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准确领会公司高层领导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本部门工作上的实施能力。

第一、明确领导意图是前提。

正确领会领导布置工作的意图和初衷,是做好一个高层信息传达者的首要任务,保持工作方向的明确,走在正确的路上,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表率作用是榜样。

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别人,也要靠自己做,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的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形象,成为手下的员工心悦诚服的榜样,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才更有说服力和执行力。

第三,主动积极是作风。

中层管理者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

通过不断的审视自己部门该做的事儿,明晰责权、出台考核、奖勤罚懒,引导员工变得积极主动,才会打造一个主动积极的部门,执行力也就有了保证。

第四,工作到位是准则。

中层管理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把握好工作的程度,做到不急不缓、多做不多说。

第五,不讲借口是态度。

在领导面前不讲借口,恪守职责,不给执行力留缺口。

“借口”的实质就是推卸责任。

在担当责任与寻找借口之间,体现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的敬业和担当,服从和诚信的工作的态度。

第六,团队合作是保证。

中层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虽然不能要求赴汤蹈火,但也是要在各个方面要求成员独当一面的。

彼此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发现优点的团队合作氛围。

为发挥团队的才智和力量,做好基础工作。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对中层领导者能力的放大效应,执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部门工作的各个角落。

第七,公平公正是原则。

公平公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

作为中层干部要公平公正对待下属的工作业绩、表现,正确的做事。

国学与现代管理智慧

国学与现代管理智慧

国学与现代管理智慧国学与管理智慧是近年来国学研究与普及中的热门话题,作为传统学术与文化的国学何以与现代管理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又是如何得以运用的?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与兴趣,在这一讲中,我们打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起。

一、国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智慧管理学是从近代西方兴起的学科,在追求效率、利益最大化的现代社会,会纷繁复杂的各个层面都需要富有管理智慧的人才去统筹协调,大到一个国家,再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可以说每个人都需要懂得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与人相处,高效和谐地工作与生活。

这方面西方早已产生了一套体系严密的管理理论,西方的管理学可以说是一种追求标准化、制度化的科学,有着注重逻辑、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建立在西方独特的文化土壤上的,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就脱离了血缘纽带与农业社会形态,进入城邦文明,形成契约化与法制化的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更是引入工业社会与民主政治的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建构成了现代管理体制。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是血缘宗法制的社会,靠人伦道德而非法律来维系,中国人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和谐。

不一样的文化土壤必然会培育出不一样的管理模式。

中国从几千年前的氏族时代就构建了独特的管理方式。

尧、舜、禹这些传说中的君主都因为他们顺应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来管理教化民众,成为中国几千年来被传颂效仿的最杰出的管理者。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人们敬仰天地,天不但被赋予了抚育万物、奉养人类的属性,也逐渐被赋予了道德比类与审美观赏的属性。

人们不但向天地学习如何做人,也将天地看作拥有最高权威默默无言的管理者。

中国人把天对人类的管理思考总结,应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管理中去。

这些在洪荒时期便播种在中国人身上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在今天也难以改变。

自古的管理者都要顺应这文化基因来进行管理,否则不但达不到管理目的,甚至还会自取灭亡。

秦始皇企图用杀戮和烈火来消灭积淀的思想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来独断管理,却落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问题:“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中没有展现孔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教学之道#忠勇之道#无为之道
问题:在忠恕之道中,“忠”可以理解为尽己之心以待人,“恕”则是推己之心以及人。()
答案:正确
问题: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是忠恕之道。()
答案:正确
第10章
问题:孔子认为()即是“仁”中的“忠道”。
问题:孟懿子与孟武伯都问孝于孔子,孔子的回答是不相同的。()
答案:正确
第8章
问题:哪部书中记载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答案:《中庸》
问题:“弟子““有事,弟子服其劳。”中的含义是()。
答案:家里最小的孩子
问题:孔子的事亲之道体现在()。
答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答案:子贡
问题:孔门弟子中谁被称为“当仁不让于师”的弟子?()
答案:子路
问题:下面哪项不属于孔门四科的内容?()
答案:孝悌、言语、政事和文学#德行、辩论、政事和文学#德行、言语、政事和忠义
问题:“不佞”的意思是口才不好,后来作为自谦的说法使用。()
答案:正确
第16章
问题:孔子用什么来回答子夏问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这个问题?()
答案:正确
第18章
问题: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君子比德于自然,这些都象征着()。
答案:天人合一
问题:孔子和颜回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仍然能感受到乐趣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仁者爱人#安贫乐道#克己复礼
问题:程颐认为孟子是生而知之的,孔子是学而知之。()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
“忠”,就是要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义”,就是要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礼”,就是要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智”,就是要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信”,就是要诚信守法,言行一致
5、官德
(1)官德的涵义:领导干部从 政道德即官德,指的是各级领导 干部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官德, 保持政治操守,是当政者从政德 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 政之本,用权之道。
第二、讲官德,必须情为民所系,就 是为官者从心灵深处要时刻牵挂着人 民群众的冷暖,同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建立一种水乳交融的鱼水真 情关系。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的 “为民、务实、清廉。”它们组成了 现代“官德”的基本内核:“为民” 是官德的核心,所谓“在其位,谋其 政”也;“务实”是官德的基础,扎 扎实实地为民办事,才能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清廉”是官德的内在 要求,为官者要公字当头,永葆共产 党人的浩然正气。
国学与领导智慧 ——修身篇
提纲:
1、修身:做人有原则 2、处世:世道多坎坷 3、为政:仕途当谨慎 4、用人:领导大方略 5、谋事:成功靠运筹 6、应变:困境见真智
前言
1、国学的涵义:国学,在我们心眼里, 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 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 故”,研究这一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 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 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 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 --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
(4)对于新时期应该如何提高 领导干部的官德
第一、讲官德,必须保持自身廉
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 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 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此言不谬。第一道防线 被冲破了, 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 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 就会一泻

国学与管理智慧教育宣传

国学与管理智慧教育宣传

( 北 宋 张 载 )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
为 生 民 立 命 ,
为 天 地 立 心 ,
事 事 关 心 ” ,
国 事 、 天 下 事 ,
入 耳 ; 家 事 、
读 书 声 , 声 声
“ 风 声 、 雨 声 、
人 顾 宪 宗 提 出 :
明 代 东 林 党
之 , 笃 行 之 。 ”
04 打破西方学科体制的一统天下,使国学教育
与西学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国学资 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成果。这是实现文化多 元化,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标志。
国学倡导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格境界论,可以 02
为我们重建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与诚信价值体 系,构铸人生理想,提供学术深层的滋养。
国学的意义思考
05 振兴国学,将使中华文明崛起于东方之林,
加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有助于打破西方话 语的垄断,使世界文明趋于多元化。
国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可以帮
助人们热爱与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树立 03
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
国学所体现出来的开放精神,会通中西的包
06 容精神,可以为中华文化的融入世界,互相
交流,提供学术典范。
“国学”的来龙去脉
章太炎在《民报》1907年第十 五期上有一篇《中华民国解》
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提出
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 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 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 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 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 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 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 称中华如故。以此言之,华之所以为
国学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更是 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新的世 纪,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我国文 化史确有研究价值,即一代而已见其 概… …可以学先辈之人格,可以知学 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艺术课件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艺术课件

05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艺术的融合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东方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性、和谐与稳定,注重人际关系和集体利益;西方管理思 想则强调个体性、竞争与创新,注重制度与效率。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有助于在管理中兼顾整体与个体、和谐与竞争、人际关 系与制度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国学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等;现代管理艺术则注重科学、规范 与创新。
业。
法家管理思想注重“法治”原 则,主张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和法律条文,确保企业的稳定
和有序发展。
法家管理思想强调“功利主义 ”,主张以利益驱动员工行为 ,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法家管理思想注重“实效性” ,主张以实际效果为导向,反 对形式主义和虚假的管理行为 。
03
02
国学智慧在现代管理 中的应用
儒家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 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主张以德治企 ,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员工素质和企 业管理水平。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礼”的制度化, 主张以礼治国、以礼治企,通过礼仪 和规范来约束员工行为,建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儒家管理思想注重中庸之道,主张适 度原则,强调和谐、稳定和团结,反 对过度追求利益和冲突。
儒家管理思想注重“诚信”原则,主 张言行一致,强调信誉和口碑,认为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石。
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道”,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追求天人合一,主张无为而治,通过顺其自然的方式
实现企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输标02入题
道家管理思想注重“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和强 制管理,主张让员工自由发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 创新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