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规范
光伏并网逆变器专用技术规范

光伏并网逆变器专用技术规范1并网逆变器范围的界定和重要功能要求1.1并网逆变器范围的界定并网逆变器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拆分、分包或外协。
并网逆变器的容量、安规、降额系数等必须严格匹配。
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接口为逆变器直流输入侧的成套光伏连接器(含公头和母头),输出接口为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
1.2并网逆变器输入、输出电气接口的特性并网逆变器的每路直流输入为截面积4mm2的光伏专用直流电缆,并网逆变器上的成套光伏连接器(含公头、母头、安装附件等)必须与光伏专用直流电缆相匹配;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接1根据三相铠装电力电缆,铠装电力电缆的截面积由设备厂家根据各自的设备情况提供建议,逆变器应保证三相铠装电力电缆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接线电缆孔必须与设备厂家建议的铠装电力电缆的截面积相匹配并预留调节余量,设备厂家需在此处提供逆变器交流输出接线电缆孔所兼容的截面积范围。
并网逆变器需通过独立的接线端子向外部提供逆变器内所有可通信设备的RS485通信接口,RS485通信接口的有效传输距离不小于100Om o设备厂家对逆变器RS485通信的通信距离、通信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对并网逆变器标准的RS485通信接口的有效带宽、通信距离、通信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并网逆变器上必须明确而清晰的标注出防雷接地点和设备外壳接地点。
设备方必须使用密封盖对未插合状态的光伏连接器等逆变器电气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有效的防潮和防尘保护。
1.3逆变器接地必须保证逆变器整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并网逆变器内部,防雷系统的接地线和漏电监测保护系统的接地线(若有)不能共用。
1.4并网逆变器的防组件PID效应功能(电势诱导衰减)并网逆变器应具备防组件PID效应功能(电势诱导衰减),应能够完全消除组件的PID效应,同时,不能对光伏组件造成损害。
为保证并网逆变器防护组件PID效应功能的有效性,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保证光伏组件方阵负极对地的最大电压≥-6V。
[生活]方阵绝缘阻抗及方阵残余电流检测试验测试方法-光伏并网逆变器
![[生活]方阵绝缘阻抗及方阵残余电流检测试验测试方法-光伏并网逆变器](https://img.taocdn.com/s3/m/52e055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7.png)
方阵绝缘阻抗及方阵残余电流检测试验测试方法-光伏并网逆变器1. 认证技术规范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已于2011年8月22日发布了新版的并网光伏逆变器认证技术规范:CNCA/CTS0004-2009A《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认证技术条件》,并将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
新版规范是旧版规范CNCA/CTS0004-2009《400V 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修订版本,新版规范新增了很多测试项目,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较旧版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光伏逆变器的研发单位和制造企业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更加严格的测试,才能确保获得CQC金太阳认证的证书。
新版本增加的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总逆变效率(包括转换效率,逆变效率曲线,静态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电网频率响应交流测短路保护防反放电保护直流过压保护方阵绝缘阻抗检测方阵残余电流检测温升低电压穿越 (适用中高压并网逆变器)有功功率控制 (适用中高压并网逆变器)电压无功调节 (适用中高压并网逆变器)2. 测试解决方案新版测试规范的发布无疑对测试仪器和设备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并网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测试领域,我们提供业界最全面、性能最优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的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单位、研发和制造企业以及检测和认证机构。
2.1 性能指标试验平台框图2.2 测试仪器详细介绍2.2.1可编程直流电源(太阳能电池阵列仿真电源)用途:模拟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特性推荐产品:PVS1000产品特点:电压输出范围:0~600V,0~1000V主/从并联单机柜输出功率可达150kW太阳能电池阵列I-V曲线仿真功能可模拟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特性(FillFactor)可仿真不同温度及照度下的I-V曲线可仿真遮罩太阳能电池阵列I-V曲线具有100条I-V曲线自动编程控制可测试Static&DynamicMPPT效率可模拟各地区长时间(天/月/年)I-V曲线具有非常小的LeakageCurrent(<3mA)精准的电压及电流量测具有图形化操作软件Softpanel2.2.2可编程交流电源用途:模拟电网推荐产品:pvs70002.2.3功率分析仪用途:电参数量测推荐产品:66202产品特点:使用高速DSP技术,16位ADC最小10mA电流檔位及0.1mW的功率分辨率量测参数:V,Vpk,I,Ipk,Is,W,VA,VAR,PF,CF_I,F,THD_V,THD_I,Energy符合ENERGYSTAR/IEC62301/EUPecodesign的量测需求双Shunt设计,提供大范围高精准的电流量测可量测THD及指定阶数的失真度可量测浪涌电流InrushCurrent及能量Energy电压/电流谐波量测至50阶可显示输入电压的DC成份之量测值IEC610002测试2.2.4数字示波器用途:时间参数量测与波形撷取推荐产品:TektronixDPO4054B产品特点:500MHz带宽,4通道所有通道上高达5GS/s的采样率所有通道上20M点的记录长度>50,000wfm/s的最大波形捕获速率2.2.5防孤岛检测负载用途:检测光伏逆变器的防孤岛效应保护功能推荐产品:PV-RLC产品特点■感性,容性,阻性负载功率可任意组合,阻性0.001kW~最大功率可调,感性0.001kW~最大功率可调,容性0.001kW~最大功率可调。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新旧标准差异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新旧标准差异一、绪论1.1 概述1.2 研究目的二、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2.1 电能优化技术2.2 相位控制技术2.3 无功控制技术2.4 功率控制技术2.5 安全保护技术三、新旧标准差异的分析3.1 国内外标准差异3.2 标准的变化趋势3.3 影响因素分析四、试验方法探讨4.1 测试设备及其结构4.2 测量参数的选择和设计4.3 测试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五、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展望参考文献一、绪论1.1 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加剧,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了目前世界各国开发的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一个中央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连接到电网中。
逆变器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不仅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能。
1.2 研究目的近年来,国内外逆变器技术不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来保证逆变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新旧标准差异进行研究,以期为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提升和标准制定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新旧标准差异的分析、试验方法探讨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绪论部分,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本文的研究背景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完善,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由于其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必须具备高效率、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管理灵活等多种特点,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了保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能够利用率,选取多种方式比较新旧标准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完善标准并探讨试验方法的变化。
光伏逆变器测试方法

光伏逆变器测试方法测试端子说明:逆变器的保护动作的信号主要是看逆变器的GB信号以及运转继电器信号。
具体项目的保护动作的要求其中哪个信号,请查看下表1。
GB:在9脚和10脚间串接一电阻,观察电阻两端电压波形,RY:在1脚和2脚间串接一电阻,给2脚一5V电压,观察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
表11模拟测试测试说明:a.由于逆变器并网工作时,以下项目无法进行实际测试,而在内部信号检测端施加等效信号进行模拟测试。
b.进行模拟测试之前,需把电感L2和L3的2脚从PCB上断开,如下图:图31.1 交流过电流测试测试方法:图4 交流过电流测试图a.按图3、4连接线路;b.把控制面板上的AC_I的端子拔掉,在AC_I的端子的2、4脚加入对应等效电流的交流电压信号。
如图4。
电流等效电压的关系:5A=1V。
交流过电流整定值24A对应的等效交流电压为4.8Vrms.c.电网频率为50Hz,加入对应频率的交流电压信号,从整定值的90%缓慢(0.1V 步长)增加到过流保护点,记录此时电压V1,换算成电流值;d.交流电压信号跳变:从0V开始跳变到V1+0.2,从0V开始跳变到过流保护整定值的110%,从0V开始跳变到过流保护整定值的150%,分别测量保护动作的时间;e.电网的频率设为60Hz,重复c~d步骤;判定标准:1、交流过流,保护装置能正常动作(查看GB信号变为高电平),并且LED屏上显示故障一致;2、保护点在保护整定值的5%内,整定值最大不超过150%;3、保护动作时间在0.5秒以内。
1.2 直流过欠压保护测试方法:图5 直流过欠压测试图a.按图3、5接线路;b.把控制面板上的Solar_Vdc端子拔掉,从PV-OV/UV端子外加直流电压信号,1脚为正,2脚为负。
直流信号与实际直流电压关系:模拟信号1V=实际电压122.67V;c.电网频率为50Hz,直流电压从保护整定值的90%缓慢(0.01V步长)增加到保护点,记录保护点的电压值V1,换算成实际电压值;d.直流电压过压跳变:从额定电压开始跳变增加到保护点电压V1+0.01,从额定电压开始跳变增加到保护整定值的110%,从额定电压开始跳变增加到保护整定值的150%,分别测试量保护动作时间;e.直流电压从保护整定值的110%缓慢下降(0.01V步长)到保护装置动作为止,测量直流电压值V2;f.直流电压欠压跳变:从额定电压开始跳变下降到保护点电压V2-0.01,从额定电压开始跳变下降到保护整定值的90%,从额定电压开始跳变下降到保护整定值的80%,测试量保护动作时间;g.电网频率设为60Hz,重复c~f步骤。
IEC标准《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发布

IEC标准《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年(卷),期】2015(000)023
【摘要】近日,在南非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技术委员会(TC82)年会上,由国家电网公司专家作为召集人主导编制的《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提前一年获批发布,标准编号IEC TS62910∶2015。
【总页数】1页(P81-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52
【相关文献】
1.基于不同测试环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方法 [J], 时珊珊;张双庆;林小进;李红涛;包斯嘉
2.科士达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低电压穿越测试 [J],
3.国网主导编制IEC标准《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发布 [J],
4.国家电网公司主导编制的IEC标准《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提前1年获批发布 [J],
5.IEC《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国际标准提案获准立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伏发电逆变器技术规范

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标准〔试验中心用〕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标准1概述本技术标准了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以下简称光伏逆变器〕的环境条件、全然参数、技术要求、检验规那么、验收标准等。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以下简称光伏逆变器〕的制造、出厂检验及验收。
2引用标准GB/T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准GB/T3859.1-93 半导体变流器全然要求的GB/T3859.2-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那么GB/T3859.3-93 半导体变流器变压器和电抗器GB/T12325-2021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6-2021 电能质量电压动摇和闪变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21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准许不平衡度GB/T15945-2021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18481-2001 电能质量临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3422-1992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电气试验方法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那么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Z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进电力系统技术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CNCA/CTS0004-2021?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使用环境条件光伏逆变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如表1所示。
4全然参数光伏逆变器的全然参数如表2所示。
5技术要求a〕输出电压变化范围: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b〕输出频率范围:光伏逆变器应与电网同步运行,输出频率偏差不应超过±0.5Hz;c〕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及各次谐波满足国标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要求;d〕输出电压三相不平衡度满足国标GB/T15543-2021?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准许不平衡度?的要求;e〕直流重量并网运行时,光伏逆变器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不应大于逆变器输出电流额定值的0.5%;f〕功率因数要求:当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大于额定输出功率的50%时,滞后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8;g〕负载能力1〕输进电压与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环境温度为25℃时,光伏逆变器连续可靠工作时刻应不低于4小时;2〕输进电压为额定值,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125%时,光伏逆变器平安工作时刻应不低于1min;3〕输进电压为额定值,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150%时,光伏逆变器平安工作时刻应不低于2s;h〕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及软启动的功能;i〕介电性能: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尽缘耐压要求;j〕保卫性能:光伏逆变器应具有过压/欠压保卫、过频/欠频保卫、过流保卫、短路保卫、极性反接保卫、恢复并网、反放电保卫、孤岛效应保卫等。
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国效率技术条件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CGC/GF 035:2013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及定义 (3)4 总则 (4)4.1测试环境 (4)4.2光伏阵列模拟器要求 (4)4.3 AC侧电源的要求 (5)4.4 测试设备要求 (5)4.5 测试框图 (5)5 静态MPPT效率 (6)5.1 MPPT效率测试条件 (6)5.2静态MPPT效率测试步骤 (6)5.3静态MPPT效率数据计算 (7)6 动态MPPT效率 (7)6.1动态MPPT效率测试条件 (7)6.2动态MPPT效率测试步骤 (7)6.3动态MPPT效率数据计算与评估 (9)6.3.1动态MPPT效率的计算 (9)6.3.2动态MPPT效率的评估 (10)7 转换效率 (10)7.1转换效率测试步骤 (10)7.2转换效率数据计算 (11)8 平均加权总效率 (11)8.1平均加权总效率数据计算 (10)8.2平均加权总效率结果评估 (11)附录 A光伏阵列模拟器I-V特性模型 (12)附录 B效率权重系数 (14)附录 C光伏阵列模拟器验证方法 (16)ICGC/GF 035:2013前言为适应我国光伏发电建设及运行环境的特点,准确反映光伏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量,更好地测试与评估逆变器的发电性能,特制定与中国太阳能资源特征相适应的逆变器效率评估方法以更准确反映用于我国地区的逆变器性能。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1.1-2009的要求进行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的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昌开普电器检测研究院、无锡上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

1、从过电压继电器(OVR)的检查水平的95%逐渐上升交流电压,OVR检测出电压异常、测量解列逆变器的电压检测值;
2、将交流电压从额定电压开始一次性增加到整定值的105%,OVR检测电压异常、测量使逆变器解列为止的检测时间
3、将交流电压从不足电压继电器(UVR)检测水平的105%开始逐渐下降,UVR检测电压异常、测量解列逆变器的电压检测值。
测试类别
序号
测试项目
技术要求(判定基准)
测试结果
测试方法
安全性能
1.
绝缘电阻
输入对输出
>1MΩ
500Vdc,连续试验1分钟
输入对地
输出对地
4.
绝缘强度
输入对输出
无击穿或飞弧现象,性能完好
1500Vac,连续试验1分钟
输入对地
输出对地
7.
脉冲电压
试验过程中,无击穿或飞弧现象;试验后,符合绝缘电阻测试要求。
被动、主动结合模式:以被动模式检测单独运转、1秒以内保护功能正常动作;以主动模式检测单独运转、0.5~1秒以内保护功能正常动作。即使电网复电,以被动模式检测,保护的情况,单独运转检测后一定时间(5秒左右)内不会再重启,以主动模式检测,保护的情况,
在规定的时间(如150秒左右)内不会再并网。
测试条件:
1、检测出异常电压,保护装置能正常动作;
2、保护点在整定值的±2%以内;
3、保护动作时间在整定值的±0.1以内
4、即使系统电压正常的复电,保证规定的时间(例:150秒)不再并网。另外运行开关等即使输入了运行动作信号,在防止再并网时间内也不能动作
测试条件:
交流额定电压、频率,逆变器输出额定,线路阻抗为短路;
测试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并网逆变器电性能测试规范(此文档只适用于金太阳标准)拟制:彭庆飞/丁川日期:2012.11.19审核:石绍辉日期:2012.12.01复审:石绍辉日期:2012.12.07批准:石绍辉日期:2012.12.07文件编号:20111219生效日期:2013.1.1版本号:VA.1文件修订记录目录1目的 (6)2适用范围 (6)3定义 (6)4引用/参考标准 (6)5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 (6)5.1测试基本原则 (6)5.2 测试问题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6)5.4 质量判定准则 (6)6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 (7)6.1 测试仪器 (7)6.2 测试工具 (7)6.3 测试环境 (7)7测试项目、测试说明、测试方法、判定标准 (7)7.1基本性能测试 (7)7.1.1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和过欠压测试 (7)7.1.2 电网电压响应测试 (8)7.1.3 电网频率响应测试 (9)7.1.4 并网电流直流分量 (10)7.1.5 并网电压的不平衡度测试 (10)7.1.6 功率因数测试 (10)7.1.7 效率测试 (11)7.1.8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测试 (11)7.1.9 并网电流谐波测试 (13)7.1.10 噪声测试 (13)7.1.11 检测和显示精度测试 (14)7.1.12 母线软启动及浪涌电流测试 (15)7.1.13 自动开关机测试 (15)7.1.14 逆变软启动测试 (16)7.1.16 PV输入限流测试 (16)7.1.18 输出隔离变压测试 (16)7.1.19 恢复并网保护测试 (17)7.1.20 输出过流保护测试 (17)7.1.21 防反放电保护测试 (18)7.1.22 极性反接保护测试 (18)7.1.23 输入过载保护测试 (19)7.1.24 孤岛保护测试 (19)7.1.25 逆向功率保护测试 (21)7.1.26 EPO紧急关机测试 (22)7.1.29 EPO关机驱动电压测试 (22)7.1.30 电容放电时间测试 (23)7.1.31 死区时间测试 (23)7.1.33 母线电容纹波电流测试 (23)7.1.34 逆变滤波电容纹波电流测试 (24)7.1.35 逆变电感纹波电流测试 (24)7.2 故障模拟测试 (24)7.2.1 母线软启动失败测试 (24)7.2.3 输出变压器和电抗器过温模拟测试 (25)7.2.5 逆变晶闸管/接触器开路故障模拟测试 (25)7.2.7 风扇故障模拟测试 (26)7.2.8 输出相序接反保护测试 (26)7.2.9 输出缺相保护测试 (27)7.2.10 低电压穿越测试 (27)7.2.12 IGBT过温保护测试 (28)7.3 可靠性测试 (29)7.3.1 PV电压跳变测试 (29)7.3.2 电网电压跳变测试 (29)7.3.3 电网频率跳变测试 (30)7.3.4 老化及温升测试 (30)7.3.5 IGBT电压应力测试 (30)7.6 安全测试 (31)7.7.1 绝缘电阻、绝缘电压测试 (31)7.7.2 方阵绝缘阻抗测试 (31)7.7.3 连续残余电流测试 (32)7.7.4 着火漏电流测试 (32)7.7.3 残余电流突变测试 (32)7.7.4 接触电流测试 (33)7.8 环境试验(待完善) (34)7.9 EMC测试(待完善) (34)7.9.1 传导干扰测试 (34)7.9.2 辐射干扰测试 (35)7.9.3 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ESD) (36)1 目的用以规范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之测试项目、测试目的、测试方法、判定标准及判定准则等;规范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任务的接收、测试准备、测试进行、测试结束等测试阶段的条件和过程;规范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的基本原则、不合格问题分类与质量判定标准;2 适用范围适用于晶福源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小功率的并网逆变器的功能与性能。
3 定义EUT :被测设备AE :辅助设备4 引用/参考标准1、技术指标要求:《产品规格书》2、CNCACTS 0004 2009A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3、CNCA/CTS0006-2010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4、IEC62109-1,IEC62109-2 Safety of power converters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5 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5.1测试基本原则以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测试规范、规格书为依据,以测试数据为准,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对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评测,将功能缺陷与故障隐患暴露在测试阶段。
测试工作不受项目开发组态度与思路及其他干扰测试过程因素的影响,独立按照测试流程进行。
5.2 测试问题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参见测试部制定的《ST 046测试结果分析作业标准》。
按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划分:A类(严重缺陷):基本功能、安全功能等失效性故障。
B类(重要缺陷):主要指标或客户比较重视的不达标准。
C类(一般缺陷);一般性指标的不达标准。
D类(可接受缺陷)。
根据客户或公司现状而能够接受的缺陷。
5.4 质量判定准则测试中不允许出现A类不合格情况;测试中B类不合格数不超过1个;测试中C类不合格数不超过3个;否则,测试部终止测试,直接判定该项目测试不合格;6 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6.1 测试仪器6.2 测试工具后台测试软件;监控系统内、外通信协议测试平台。
6.3 测试环境测试场所海拔不超过1000m;大气压力86--106KPa;环境温度为0o C--40o C;相对湿度20%~90%(相对于环境温度为25o C时);7 测试项目、测试说明、测试方法、判定标准7.1基本性能测试7.1.1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和过欠压测试测试说明: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必须保证逆变器在该范围内能够正常起机和工作;(范围依照规格书规定)过欠压点:输入电压上升到规格规定的上限或下降到规格规定下限时,逆变器应能发出声光告警。
测试方法:简述:规格书规定了逆变器工作的DC输入电压范围(X,Y), Y为最高的开口电压,X 为最低输入工作电压;如果规格书规定了输入电压Z,当电压低于Z,逆变器将无法满功率馈网,即输出功率降额使用(即使PV能够提供大于逆变器的电能),则应测试出相应转换电压点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对规格书另有规定的如待机,关机电压点也需要测试符合规格书要求。
1.输入电压的上限调节AC SOURCE使逆变器并网的电压和频率正常,缓慢调节DC SOURCE使输出的直流电压慢高于Y,逆变器应从正常工作切换到保护停止输出,记录该转换电压点,此时逆变器直流空开会脱扣,需手动恢复。
2. 满功率馈网的电压调节AC SOURCE使逆变器并网的电压和频率正常,且设定DC SOURCE的输出容量略大于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当DC电压大于Z,逆变器正常并网以后,缓慢调低DC SOURCE的电压,直至逆变器无法满功率馈网供电,记录改电压;再缓慢调高DC SOURCE的电压,直至逆变器恢复满功率馈网供电,记录该电压,计算回差。
3. 逆变器工作电压下限和回差调节AC SOURCE使逆变器并网的电压和频率正常,且设定DC SOURCE的输出容量略大于逆变器的额定容量,逆变器正常并网以后,缓慢调低DC SOURCE的电压,直至母线电压异常,无法正常逆变工作,记录该电压A;再调高DC SOURCE的电压,直至母线电压正常建立,逆变器馈网可以正常工作,记录该电压B;记录该回差,并且在电压A和B之间,不能出现逆变器的频繁启动和关闭的情况判断标准:Pass: 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上限、下限和回差,逆变器满功率馈网的电压符合规格书及行标. Fail: 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上限、下限和回差,逆变器满功率馈网的电压不符合规格书及行标.测试中任何失效的发生都应该以文档的形式记录在问题追踪程序中.7.1.2 电网电压响应测试测试说明:逆变器正常运行时,光伏系统和电网接口处的电压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2325的规定,即正常使用的电网电压允许偏差为:20KV及以下三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10%,220V单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10%,-15%;CQC对并网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响应要求如下表:测试方法:1、设定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电压为电网额定标称电压,逆变器正常并网运行;2、设定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电压直接从标称电压跳变到标称电压的50%,逆变器应能保护,用示波器记录保护点的波形,读出保护时间,和保护点电压。
3、设定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电压直接从标称电压跳变到标称电压的【50% 85%】电压点,逆变器应能保护,用示波器记录保护点的波形,读出保护时间,和保护点电压。
4、将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电压由标称电压直接跳变至标称电压的【85% 110%】电压点,逆变器应能正常工作。
5、将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电压由标称电压直接跳变至标称电压的【110% 135%】电压点,逆变器应跳闸保护,用示波器记录保护时的波形,读出保护时间,和保护点电压。
判定标准:Pass: 逆变器电网电压响应符合规格书及行标.Fail: 逆变器电网电压响应不符合规格书及行标.测试中任何失效的发生都应该以文档的形式记录在问题追踪程序中7.1.3 电网频率响应测试测试说明:测试逆变器是否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电压正常的情况下)逆变器可以正常工作;在规定的频率范围段,逆变器正常运行规定的时间后,停止并网供电;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外则认测试方法:1、设定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频率为电网额定频率,逆变器正常并网运行;2、设定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频率直接从额定频率跳变到< 48Hz的频率点,逆变器应能保护,用示波器记录保护点的波形,读出保护时间,和保护点频率。
3、设定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频率直接从额定频率跳变到48 Hz < F < 49.5 Hz的频率点,逆变器应能工作十分钟后保护,用示波器记录保护点的波形,读出保护时间,和保护点频率。
4、将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频率由额定频率直接跳变至49.5 Hz < F <50.2Hz的频率点,逆变器应能正常工作。
5、将AC Source或电网模拟器的频率由额定频率直接跳变至>50.2Hz的频率点,逆变器应跳闸保护,用示波器记录保护时的波形,读出保护时间,和保护点频率。
判定标准:Pass: 逆变器电网频率响应符合规格书及行标要求.Fail: 逆变器电网频率响应不符合规格书及行标.测试中任何失效的发生都应该以文档的形式记录在问题追踪程序中7.1.4 并网电流直流分量测试说明:测试逆变器在并网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应不超过其输出电流额定值的0.5%或5mA,应取二者中较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