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52分)一、字词书写与运用。
(2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1)每逢jiā jié,yì xiānɡ的游子更显孤独,他们只能jiè jiǔ消愁。
(2)造纸术后来传到阿拉伯世界和ōu zhōu,极大地促进了人类shè huì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赵州桥shè jì精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文化遗产。
2.查字典填空。
(8分)“首”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首”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脑袋;②领导人;③第一,最高的;④最先,最早;⑤出头告发;⑥量词。
给下面词语中的“首”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自首.()首.长()一首.诗()首.先()首.要()回首.()3.选词填空。
(4分)保留保存(1)这幅名画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2)老师毫无()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
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兄.弟(xiōnɡ)创.造(chuānɡ)携.带(xié)B.蔡伦.(lùn)朝鲜.(xiǎn)石拱.桥(ɡǒnɡ)C.便.宜(pián)选择.(zé)故宫.(ɡōnɡ)D.摊贩.(fàn)官吏.(lì)栏.杆(nán)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驴”“笼”“伦”这三个字的音序都是“L”。
B.“酒”“牧”“伯”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C.“佳”“雀”“术”这三个字的第二笔都是竖。
D.“兄”和“术”这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同。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山东省。
)C.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纷纷:雨密而杂乱地下着。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共9小题,满分70分)1.(8分)看拼音,写汉字。
(1)今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dúzì一人在家。
(2)今年暑假我去了ōu zhōu的一些地方。
(3)妈妈的画被我bǎo cún了起来。
(4)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huì。
2.(12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形态名扬戏珠学富遥望清清3.(6分)比一比,组词语。
佳住洲州魂魄4.(6分)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妈妈的手很粗糙..,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是为我们操劳的结果。
(2)脱掉的冬装,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5.(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座桥不但..美观。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坚固,而且(2)在我国古代灿烂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换一种说法)(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6.(6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代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赵州桥的设计不但,而且,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
(3)《纸的发明》中,发明的造纸术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7.(5分)口语交际。
许鸣非常贪玩,经常因为打电脑游戏而忘记做作业。
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8.(8分)课内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悠闲:(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评价测试卷(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 分)二、比一比,再组词。
(5 分){{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6 分)A.xiānB.xiǎn 1.朝鲜.()鲜.花( )鲜.为人知( )鲜.明( )A.lóngB.lǒng 2.笼.罩( )鸟笼.()笼.统( )蒸笼.(){欲( ) 何( { ) 匠( ) 浴( ) 河( ) 巨(){约( 药() 省( )县() )A.chéngB.shèng3.乘.机( ) 乘.客( ) 一乘.() 乘.法( )四、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 分)1.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青铜宝存便利B.切断记绿影响C.创举好似冲击2.以下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减轻”和“削减”是一对反义词。
B.“前爪”这个词中“爪”应读“zhǎo ”。
C.赵州桥是李春自己设计自己建筑的。
五、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3 分)廉价:A.不应得的利益;B.使得到廉价;C.价钱低。
1.这次他得了点儿小便.宜.。
( )2.他是惯偷,不能便.宜.了他。
( )3.蔡侯纸价格便.宜.。
( )六、按要求写词语。
(6 分)1.学富五车(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2.形态各异(形容姿势多样的四字词语)3.来来往往(AABB 式)七、按要求写句子。
(6 分)1.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改写成“被”字句)2.这座结实、秀丽的桥的石栏上雕刻着精巧的图案。
(缩句)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制造。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春风送暖入屠苏。
(补充诗句)八、按要求填空。
(9 分)1.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它的作者是北宋的。
(2 分)2.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知道“文房四宝”指;“雅人四好”指;“花中君子”指;“中医四诊”指。
(4 分)3.《元日》是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清明》是关于传统节日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关于传统节日的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基础达标。
(35.5分)1.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
(4.5分)档.案(dǎng dàng)作.坊(zuōzuò)鸡爪.子(zhǎo zhuǎ)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lì) 石拱.桥(ɡǒnɡɡònɡ)周济.(jǐjì) 毛驴.(lúlǘ) 鸟笼.(nónɡlónɡ)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6分)[术数] ______量______学医______ ______语[洲州] 苏______ 沙______ 亚______ 德______ [宝保] ______安______护珍______ ______贝3.看拼音,写字词。
(7分)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7分)学()五()()()闻名()()遥望双龙()() 名()中() 来来(____)(____)形态()() (____)(____)楚楚(1)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4分)价钱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低廉。
发明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
6.句子训练。
(7分)(1)造纸术影响了世界。
(扩句,至少扩两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仿写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标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3)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3)一、基础达标.(35.5分)1. 选出正确的读音。
2. 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3. 看拼音,写字词。
石jiàng________李春在河北shěng________zhào xiàn________参加建造的zhào________州桥是建桥shǐ________上伟大的________chuàng jǔ,是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ùi________结晶,必将lù________入shǐ cè________,被后人铭记。
4.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1)古时候用“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5. 选词填空。
价钱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________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________低廉。
发明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________,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________之一。
6. 句子训练。
(1)造纸术影响了世界。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2)《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仿写句子)________(3)加标点。
桥面两侧有石栏________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________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________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________有的刻着两条飞龙________前爪相互抵着________各自回首遥望________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________二、教材回顾.(1题6分,2~5题每空0.5分,6题3分,共18.5分)根据提示,写出传统节日以及含有传统节日的诗句。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详解

一、基础大演练。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累积(1 eili) 鲜艳(xi axi a n) 前爪(zh a zhu a) 首都(d ou d u) 作坊(zu o zu o ) 一乘(singe ch eng)3.辩字组词。
魂洒异验魄酒导脸雀没历匠省设厉匹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学_______ 五 _________ 名 __________ 中_ ________ 双戏珠形态__________ 和睦 _______________ (灰心_____________ )①古时候用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要用车来装。
②我会用括号里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③_____ 和_千姿百态”是一对近义词。
5•句子游乐场。
(1)两只鹿角很美。
(改比喻句)(2)赵州桥坚固。
赵州桥美观。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
(缩句)(4)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倦吗?(改陈述句)(5)操场上真热闹啊!(把句子写具体)6.课文在线。
(1)“______ ,__路_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_____ 写__的《____ 》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会引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_,来_ 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
(3 )文房四宝:________ ;__中医四诊: ____ 。
_(4)我知道中华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 ____ ;_我最喜欢______ 朝_代____ ___画的一幅 _____ 。
_7.口语交际。
说话是一门艺术。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意义是不一样的。
比如杨涛想去新华书店,可是不认识路,这时候看见一个老人家,他走向前去说:“喂,老头,电影院怎么走!”你觉得老人家会告诉他路吗?你觉得杨涛应该怎么问路呢?二、阅读天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案(共2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
(共31分)1.看拼音,写词语。
(5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项wěi dà()发明。
dōng hàn()的蔡伦在xī sh ōu()前人jīng yàn()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这项技术后来传到了ōu zhōu()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蔡伦.(léng)朝鲜.(xiǎn)B.设.计(sè)积累.(lěi)B.爪.牙(zhuǎ)作.坊(zuō)D.马笼.头(1óng)一乘.轿子(shèng)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洒席记录牧童阿拉伯B.历史智慧大约社交B.断魂切断孤独分寸D.栏杆保存手册而且4.“曲直”由“曲”和“直”这对反义词组成,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与它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是非B.思考C.异同D.古今5.与“学富五车”的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2分)A.满腹经纶B.才高八斗C.学贯中西D.腰缠万贯6.对下列句子的语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赵州桥因为坚固,所以美观。
(用词不当)B.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教室。
(成分残缺)C.我爱吃苹果、梨、西蓝花等水果。
(重复累赘)D.不仅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还传到了阿拉伯世界。
(词序颠倒)7.宏华在国外生活多年,每到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
(2分)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8.《元日》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2分)A.中秋节B.除夕C.春节D.端午节9.对下面的手工过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把碗盘中的食物残渣用抹布或者纸巾擦掉,然后放在溶有洗洁精的水里。
用碗布蘸取溶有洗洁精的水清洗碗盘。
把碗盘洗好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姓名:一、字词大练兵。
(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龙爪(zhuǎ)鸡爪(zhuǎ)新鲜(xiān)朝鲜(xiǎn)B.拱桥(gòng)选择(zé)驴子(lǘ)安济桥(jì)C.摊贩(tān)官吏(shǐ)形态(tài)栏杆(lán)D.创造(chuàng)携带(xié)制作(zhì)蔡伦(cài)【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看拼音,写汉字。
(4分)(1)今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dúzì()一人在家。
(2)今年暑假我去了ōu zhōu()的一些地方。
(3)妈妈的画被我bǎo cún()了起来。
(4)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答案】(1)独自(2)欧洲(3)保存(4)智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
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3分)(1)A.xiān B.xiǎn 朝鲜鲜花鲜为人知鲜明(2)A.lóng B.lǒng 笼罩鸟笼笼统蒸笼(3)A.chéng B.shèng 乘机乘客一乘乘法【答案】(1)B A B A (2)B A B A (3)A A B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题号基础阅读(一)阅读(二)表达完成态度等第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携带(xié)爪牙(zhuǎ)拱桥(ɡǒnɡ)B.风貌(mào) 社会(shè) 工匠(jiànɡ)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C.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D.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
(10分)学()五()()()闻名()()遥望来来()()()()各异()()中外⑴.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⑵.形容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⑶.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⑴.A.元宵节B.端午节C.国庆节 D.中秋节( )⑵.A.贴春联B.包饺子C.吃月饼 D.看春晚( )⑶.A.造纸术B.高速铁路C.指南针 D.火药(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8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⑴.骑马的人( )没撞上轿子,( )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⑵.赵州桥( )坚固,( )美观。
⑶.( )帛的价钱太贵,(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⑷.学习这件事,( )缺乏时间,(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⑴.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积累填空。
(5分)⑴.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25分)1.课内阅读。
(8分)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①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②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③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
(填序号)(2分)①晒干纸浆②浸泡原料③捞出纸浆④将原料捣烂成浆把原料剪碎或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3)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外阅读。
(17分)北京的春节(节选)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城内城外有庙会,小贩们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的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天的景象。
(3分)(2)第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写了除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5分)(3)除夕和元宵节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自然段写了街上的灯和家里的灯,这景象用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请再写出我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介绍它有什么习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
(30分)同学们,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的开头,想一想:小林同学怎么了?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他们是如何齐心协力来帮助这位同学顺利的解决这件事情的?要求:(1)根据开头,续编故事;(2)给文章写上题目;(3)书写端正,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250字。
一天中午,正是学校午餐时间,三年级(12)班教室里,同学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音乐。
突然,小林同学脸色煞白,一脸痛苦的样子。
只听“哗──”的一声,刚吃进去的饭菜全呕了出来,吐得桌上,地上全是。
教室里弥漫着一股酸腐味……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携带(xié)爪牙(zhuǎ)拱桥(ɡǒnɡ)B.风貌(mào) 社会(shè) 工匠(jiànɡ)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C.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D.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
(10分)学(富)五(车)(世)(界)闻名(回)(首)遥望来来(往)(往)(形)(态)各异(名)(扬)中外⑴.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学富五车)⑵.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形态各异)⑶.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世界闻名)(名扬中外)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⑴.A.元宵节B.端午节C.国庆节 D.中秋节( C )⑵.A.贴春联B.包饺子C.吃月饼 D.看春晚( C )⑶.A.造纸术B.高速铁路C.指南针 D.火药( B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8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⑴.骑马的人( 虽然)没撞上轿子,( 但是)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⑵.赵州桥( 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⑶.( 因为 )帛的价钱太贵,( 所以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⑷.学习这件事,( 不是 )缺乏时间,( 而是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⑴.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缩句)________蔡伦做出了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
(改成感叹句)______张择端画的画真传神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⑸.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____7、根据积累填空。
(5分)⑴.千门万户曈曈日,_总把新桃换旧符。
⑵.借问酒家何处有?_牧童遥指杏花村__。
⑶.独在异乡为异客,_每逢佳节倍思亲___。
⑷.文房四宝:_笔墨纸砚__。
花中君子:___梅兰竹菊_____。
二、阅读理解。
(25分)1.课内阅读。
(8分)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①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②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③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
(填序号)(2分)①晒干纸浆②浸泡原料③捞出纸浆④将原料捣烂成浆把原料剪碎或切断→__②___→___④__→__③___→__①___→纸(3)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3分)___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