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正确预防运动性疾病

合集下载

运动防护资料

运动防护资料

运动防护在进行体育运动或健身锻炼时,运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运动防护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升运动表现,保障健康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运动防护的建议:1. 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在进行各类运动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运动装备至关重要。

比如,进行跑步时,正确的跑鞋可以减少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冲击;进行球类运动时,佩戴适当的护具可以有效保护关节和骨骼。

2. 热身运动在进行正式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身体温度,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弹性,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损伤风险。

一般来说,热身运动应包括有氧运动和拉伸运动。

3. 合理的训练计划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是进行运动防护的关键。

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水平和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训练,给身体充足的恢复时间。

4. 保持适当的体态在进行各类运动时,保持良好的体态能够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比如,跑步时要保持背部挺直,膝盖微曲;举重时要保持躯干稳定,注意呼吸配合。

5. 注意休息和恢复在运动过程中,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同样很重要。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排除疲劳物质,修复受损组织,避免过度疲劳导致的运动损伤。

6. 饮食和补充营养饮食和营养的摄入对于运动防护同样至关重要。

应保证充足的水分补给,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物质,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养分来支持运动过程。

结语综上所述,良好的运动防护对于每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装备,进行有效的热身运动,合理制定训练计划,保持良好的体态,注重休息和恢复,正确的饮食和补充营养,都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希望每位运动爱好者都能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享受健康、快乐的运动生活。

四年级《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关于常见运动性疾病预防的宣传海报。海报内容包括:疾病名称、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等。要求设计新颖、美观,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同学们的运动兴趣和预防意识。
2.请同学们针对自己或家人的运动习惯,分析可能存在的运动性疾病风险,并制定一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热身和拉伸环节等。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及时调整运动量和方式。
3.教师强调运动前热身、运动中调整运动量、运动后拉伸放松等预防运动性疾病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运动性疾病,讨论以下问题:
a.这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
b.如何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这种疾病?
c.如果遇到这种疾病,应该如何处理?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运动性疾病的预防方法。
4.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和处理运动性疾病。
2.重点:培养学生关注同伴健康,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运动,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同伴健康,学会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预防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运动性疾病预防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还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和环境问题,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

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

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

五. 预防
1. 不要在不清洁的水中游泳。 2. 游泳时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不要在水中 嬉戏,以免呛水。 3. 游泳前应检查鼓膜是否破损或穿孔. 4. 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等疾病,在没有完 全治愈时,不宜下水游泳。 5. 当外耳道进水后,不要随便掏耳,上岸后 可采用同侧单足跳法等将水排出。
五. 预防
1. 平时坚持在较热的环境中锻炼,提高机体的耐 热能力。 2. 在热的环境中运动,时间不要过长。 3. 在烈日下运动应戴帽,穿浅色、宽松、透气性 好的衣服。在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馆内人数 不宜过多。 4. 夏天运动应准备清凉消暑或低糖含盐饮料。 5. 运动时注意全身肌肉交替进行活动,避免仅用 单侧肢体负荷。 6. 发现有中暑先兆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以 处理。
正常成人 : Hb: 男 120-160 g/L 女 110-150 g/L RBC : 400-550万/mm3 350-500万/mm3 我国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Hb: 男 < 120 g/L 女 < 105 g/L 14岁以下 男女 < 120 g/L
二.原因及原理
1. 红细胞破坏增加 2. 蛋白质和铁质需要量增加及摄入不足 三 . 症状与体征 鉴别 : 减少或停止运动训练1个月,并供应充 足的蛋白质和铁,看Hb是否上升。
钝痛. 胀痛. 绞痛
五. 处理
1.减小运动强度 2.调整呼吸 3.按压痛处 4.或停止运动 5.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 6.腹部热敷
六.预防
(针对发病原因 进行预防)
第八节 肌肉痉挛 (抽筋)
一. 概念: 指肌肉不自主的强直 收缩. 二. 原因及原理: 1. 寒冷刺激 2. 电解质丢失过多 3. 肌肉舒缩失调 4. 运动性肌肉损伤 三. 症状与体征 四. 处理: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征象、处理及预防办法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征象、处理及预防办法

1.骨折原因

引起外伤性骨折,按其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可分为直接传达、牵拉、积累性、暴力4种。
2.骨折的征象


骨折可分为局部征象和全身关头两个方面。 局部征象有疼痛、肿胀和皮下瘀血,功能 障碍、畸形(完全骨折时,骨折断端移位, 出现伤肢缩短、侧突或成角或旋转畸形), 异常活动和骨擦声、压痛与震痛等。最后 确诊需经X光拍片,进一步了解骨折局部的 病理善变化。 严重的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剧痛、神经 损伤而发生休克及发烧、口渴、便秘等全 身症状。
1.损伤机制



引起肌肉急性损伤分为主动用力拉伤和被 动拉伤。 主动用力拉伤是指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 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担能力所 致。 被动拉伤是指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 本身的伸展限度所致。
2.征象




肌肉拉伤后,伤处疼痛、肿胀、压痛或痉挛,触 之发硬。 受伤的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的动作时,疼 痛加重。 严重拉伤时,患者在受伤当时可听到断裂声,疼 痛和肿胀明显,皮下瘀血显著。 运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肌内会出现收缩畸形。
4.注意事项

固定用的夹板的长短、宽窄要适宜,便于 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若无夹板时, 可用树枝、竹片等代用品,夹板要用绷带 或软布包垫,夹板的两端、骨突部和空隙 处要用棉花或软布填妥,防止引起压迫性 损伤。
(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半月形软骨板。损伤 多发生于足球、篮球、体操和田径等项目。
3.处理

急性期,主要目的是治疗急性创伤性骨膜炎, 以制动、消炎、止痛为主,若关节血肿明显者, 应在无菌条件下用粗针头抽出积血,然后用石 膏或棉花夹板加压包扎固定2~3周,同时局部 可以外敷活血、消肿、止痛的中草药。慢性期 应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首先要严格避免做重 复受伤动作,以免再次受伤,影响愈合;其次 可采用按摩、理疗、外敷中草药等。若症状严 重,肿痛明显,经常交锁妨碍体育锻炼和活动, 应手术切除受伤的整个半月板,以免引起继发 性滑膜炎和关节软骨损伤。

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

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

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赵之心,197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田径专业,原北京体育大学教师,2000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担任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北京市政府143号折子工程专家组成员、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中国田径协会业训I处健康走跑推广中心技术总监、中国保健协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脑防办执行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理事、中国国家击剑队签约体能教练、北京市长跑俱乐部副主席、国企联健康工程运动健康专家组首席专家、北京市亚健康学会理事。

个人简介赵之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原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全国妇联与卫生部“中国女性健康大讲堂”健康大使、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北京市政府143号折子工程专家组成员、大众健身专题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击剑队、签约体能教练、2021年在央视2套《健康之路》栏目主讲“健康大步走”、“五禽行”、“八段锦”等运动健康系列讲座;2021年开始参与北京电视台6套《快乐健身一箩筐》节目录制,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广受关注。

2021年开始担任北京电视台7套《时尚装苑》栏目嘉宾,谈论健身美体等时尚健康话题。

、已出版《赵之心谈女性运动健康》、《28种不生病的锻炼方法》、《有氧健身走》、《快乐健身一箩筐》等多本畅销图书,并录制了《强身健骨操》、《有氧大步走》等多套光盘。

其中《有氧健身走》一书荣获“第三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

工作经历近年来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作专题科学健身类节目。

从1997年开始,在科普巡回讲演中,以《参加运动,创造生命精彩》、《中老年人体质与健康》、《女性正确的健康观与科学健身》、《骨关节病与运动保健》、《健康走、跑运动》、《大学生体质与健康》、《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全民健身》、《体质与健康》等报告题材在北京及外地作了近2000场报告,并在报刊及杂志上发表了近600篇文章。

十——大学生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处理方法-体育部

十——大学生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处理方法-体育部

体育保健学知识介绍(十)——大学生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处理方法大学生因其体质差而导致运动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低血糖、运动性腹疼、运动性晕厥、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运动性哮喘等疾病。

一、低血糖症(一)症状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机体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诊断标准为:男<2.78mmol/L,女<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

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

第二种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

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

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血糖降低速率较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为快,但低血糖程度轻,无论哪一种类型,血糖水平都有明显个体差异。

(二)急救措施1、静卧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

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

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三)预防措施与饮食疗法1、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

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

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

〖医学〗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医学〗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游泳时发生痉挛,不要惊慌,要先深吸一口气, 再做动作。
3、预防
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肌体抵抗力和适应能 力。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运动应注 意及时补充水、盐、微生素B1,运动前要做好准 备活动。对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可在运动前适 当按摩。
(五)运动性低血糖
轻者感觉饥饿、疲乏、头晕、面色苍 白、出冷汗。重者神志不清,语言含糊, 四肢发抖,烦躁、呼吸急促以至昏厥。
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揭开 衣领,冷敷额部,用温水擦身,并给予含 盐清凉饮料或十滴水,数小时后即可恢复 正常。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 转送医院治疗。
3、预防
在高温炎热的季节锻炼时,应适当减 少运动量,缩短运动时间,避免在烈日下 长时间锻炼。夏天在室外锻炼时,宜穿浅 色衣服,戴遮阳帽。在室内锻炼时,应有 良好的通风,注意服饮低糖含盐饮料。
1、原因
(1)训练安排不当 (2)带病参加训练和比赛 (3)比赛过多,休息不足 (4)生活规律遭到破坏
(二)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是由于运动负荷过大还过于剧 烈,超过了机体的负担能力而产生的急性病 理现象。多发生在运动后即刻或过后不久, 以急性心血管损害为多见,在中长跑、马拉 松、自行车、足球等运动项目中较多见。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性疾病是指由于训练安排
不当造成体内某些机能紊乱所出现 的疾病或症状。一般出现在竞技运 动中较多,健身运动中出现的很少。 常见的的运动性疾病有:过度训练、 过度紧张、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 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晕厥、中暑 等。
(一)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之间 过分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累积而引起 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也称为 “过度疲劳”。
由于平时运动基础差,突然加大了运动量而 造成局部肌肉失血,或长时间进行单调的重复动 作,以及练习中,大量排汗导致体内水、盐代谢 失调。天气寒冷、准备活动不充分等也会造成肌 肉痉挛。

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

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

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运动是保持健康和身体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不正确的运动方法或者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一些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如肌肉拉伤、扭伤、疲劳等等。

为了能够安全地参与运动,预防并及时处理这些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的方法,帮助你在运动中保持健康。

一、预防肌肉拉伤和扭伤肌肉拉伤和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之一。

为了预防这些伤害,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热身运动:在进行任何剧烈运动之前,先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热身运动可以帮助你的肌肉和关节准备好运动,减少拉伤和扭伤的风险。

2.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不要过度追求运动的强度和时长,尤其是当你刚刚开始参与某种运动或者重新开始运动时。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可以给你的身体充分适应的机会,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3. 使用正确的装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鞋和其他运动装备非常重要。

合适的装备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降低受伤的风险。

二、缓解和预防肌肉疲劳肌肉疲劳是长时间运动后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肌肉酸痛和肌肉无力。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缓解肌肉疲劳的方法:1. 适当休息: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连续过长时间的运动。

休息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减少疲劳和受伤的风险。

2. 补充足够的水分:运动过程中,你的身体会大量流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

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帮助肌肉保持水分平衡,减少肌肉疲劳。

3. 饮食平衡:合理的饮食可以为肌肉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减少疲劳和受伤的可能性。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帮助肌肉修复和生长。

三、减少和处理运动面部损伤面部损伤在一些高风险运动,如激烈球类运动或者战斗运动中较为常见。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预防和处理面部损伤的方法:1. 使用面部保护装备: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佩戴面部保护装备,如头盔、护目镜等,可以有效减少面部受伤的风险。

2. 学习正确技巧: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正确的动作和技巧,你可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面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胃肠痉挛 2、肝脾郁血,引起胀痛。主要是血液回流
受阻而淤积于肝脾,引起胀痛。 3、腹腔脏器有慢性病,如肝炎、阑尾炎。
2016/3/25
15
运动中腹痛 处理
锻炼时发生腹痛,可弯腰跑,减速、
深呼吸或暂停运动。对胀痛的腹部揉按, 一般可缓解,也可揉按或针刺内关、足三 里、大肠腧等穴位,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可解除胃肠痉挛。如腹腔脏器本身有疾患, 就应按疾病进行治疗,如腹肌有损伤应按 损伤处理。
③ 骨的强度下降:骨的脆性增高,难以承载原 来的负荷,易发生骨折。
易骨折处: 腰椎压缩性骨折 股骨颈骨折 手腕部骨折
2016/3/25
6
NEWSTART:健康新起点
N.营养(Nutrition) E.锻炼(Exercise) W.水(Water) S.阳光(Sunlight) T.节制(Temperance) A.空气(Air) R.休息(Rest)
成年人骨的有机质和无机 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 适。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 例更大,骨质出现多孔性, 表现为骨质疏松症,此时骨 的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2016/3/25
5
骨质疏松
① 骨量减少:指骨矿物质(钙盐)和骨基质(蛋 白质)等比例减少。
② 骨的显微结构退化: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 稀,乃至微骨折。导致骨关节痛。
第十二讲正确预防运动性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 王莲芸 教授
董泰山
第十二讲 正确预防运动性疾病
• 你知道运动系统的组 成吗?
• 遇到运动后损伤,你 知道该怎么办吗?
• 刘翔脚伤为跟腱钙化
2016/3/25
2
人体运动系统基本知识
1、骨:起杠杆作用 2、骨连结:起枢钮作用 3、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016/3/25
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过长时间不 活动,夏天游泳如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能 过长。
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盐水,补充电解质。
4、疲劳时,不宜过长时间剧烈运动。
2016/3/25
13
二、 运动中腹痛
• 腹痛可表现为腹部 钝痛、胀痛或绞痛, 多见于中长跑时。
2016/3/25
14
运动中腹痛 原因
2016/3/25
18
低血糖症 原因
1、运动前(或比赛前)已处于饥饿状态, 过紧张或有病等状态。
2、长时间运动,消耗大量血糖,使糖代 谢机能出现紊乱,运动时诱发。
2016/3/25
19
低血糖症 表现
轻者感觉饥饿、疲乏、头晕、心悸、 面色苍白、出汗等。
严重者出现低血糖性休克症状:神志不 清,语言含糊,四肢发抖,烦躁,甚至昏迷, 脉搏快且弱,呼吸急促,瞳孔扩大等。
2016/3/25
11
肌肉痉挛
表现
处理
1、牵拉指、趾,使 肌肉痉挛时, 过伸,以使痉挛的 局部变硬。疼 肌肉拉伸而解痉, 痛难忍,指、 然后局部按摩,热 趾 不 自 主 地 屈 敷。 曲,难以伸直。2、离开寒冷环境的
刺激,喝些盐开水。
2016/3/25
12
肌肉痉挛 预防
1、加强锻炼,提高适应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 准备活动,特别是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
2016/3/25
24
运动性贫血
表现
预防
• 运动性贫血发病 •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
缓慢,其主要症
运动强度,补充富
状有头晕、恶心、 含蛋白质和铁的食
呕吐、气喘、体
物,克服偏食的习
2016/3/25
7
运动性疾病概述
• 身体运动,有时会使人体 产生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 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 出现某种生理反应,或产 生运动性疾病。
2016/3/25
8
运动性疾病概述
一、肌肉痉挛 二 运动中腹痛 三、低血糖症 四、运动性贫血 五、运动性晕厥 六、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七、脑震荡
2016/3/25
3
骨的基本结构
骨质 骨膜 骨髓 血管 神经
2016/3/25
4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1.骨不仅坚硬,而且具一定 弹性。 2.骨的支架 (1)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 纤维和粘多糖蛋白等,赋予 骨以弹性和韧性。 (2)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 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幼儿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 各占一半,常发生青枝样骨 折。
血红蛋白减少,即称 为运动性贫血。
2016/3/25
23
运动性贫血 原因
• 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要量增加, 饮食中摄取的蛋白质不足,可引起运动 性贫血;
• 运动时脾脏释放的溶血卵磷脂能使红细 胞的脆性增加,同时由于运动时血流加 速,易引起红细胞破裂,致使红细胞的 新生与衰亡之间平衡被破坏而导致运动 性贫血。
2016/3/25
20
低血糖症 处理
• 轻者:喝浓糖水或进食含糖类食物, 平卧保暖休息,短时间便可恢复。
• 重者:如已昏迷,可先指压或针刺人 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并迅 速作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可用葡 萄糖液50~100毫升)。
2016/3/25
21
低血糖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预防
1、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剧烈的运 动或参加过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长时间或长距 离的运动时,中途应当适当补充含糖、盐的饮 料。
2、有较轻症状时,应停止运动,迅速进食一些 含糖食物或饮糖水。
3、久病初愈(或未愈者)及基础差者,应避免 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4、有糖代谢疾患者,应及早治疗。
2016/3/25
22
四、 运动性贫血
• 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 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男性120g/L,女性 110g/L)下限,称为 贫血,因运动引起的
9
一、肌肉痉挛
• 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 强直性收缩,就是肌 肉痉挛,俗称“抽 筋”。
2016/3/25
10
肌肉痉挛 原因
1、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气等环境锻炼时, 若准备运动不足,易发生肌肉痉挛。
2、电解质失调,特别是夏天运动时大量出汗, 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失调而引起肌肉痉挛。
3、肌肉收缩失调或损伤,如过快的连续收缩, 使肌肉放松不够而成痉挛,或运动中肌肉有反 复细微损伤,引起保护性强直收缩。
2016/3/25
16
运动中腹痛 预防
• 合理安排训练或比赛时间,不要在饭前 过饥或刚吃完饭时进行,应在饭后半小 时以后。
• 注意运动的节奏和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 如检查有损伤或慢性病时,应及时治疗。
2016/3/25
17
三、低血糖症
• 正常人的血糖为 3.9~6.4mmol/L,如 空腹血糖低于 3.3~3.8mmol/L时, 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称为低血糖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