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3章)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3章)
A.该反应即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N2是氧化产物,NO2是还原产物
C.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之比为1∶1
D.每生成0.3NA个N2分子,转移1.2mol电子
10.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现象可概括为“浮、溶、游、响、红”
B.将一小块钠投入稀盐酸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H2O
A.1:1B.8:9C.9:8D.7:3
23.铁元素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形成,人体内的铁大部分是+2价的铁,Fe2+易被人体吸收,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缺铁性贫血症可以服用维生素C将难吸收的Fe3+氧化为Fe2+,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B.向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3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0分)
1.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B.烧碱——NaOH
C.石灰石——Ca(OH)2D.小苏打——Na2CO3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B.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C.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 =3Cu2++2NO↑+4H2O
D.醋酸与CaCO3反应:2CH3COOH+CO =2CH3COO-+H2O+CO2↑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版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版

高一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 :14 Cu:64 O:32一、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题意) 1、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就是( ) A 、 N 2 B 、 NO C 、 NO 2 D 、 SO 2 2、 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就是( )A 、 22O NaB 、 32O AlC 、 32O FeD 、 CaO 3、 在常温下,下列溶液不能溶解铁的就是( )A 、 稀硫酸B 、 3FeCl 溶液C 、 2CuClD 、 浓硫酸 4、 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 ) A 、 纯碱、烧碱均属碱B 、 2SiO 、2SO 均属酸性氧化物C 、 凡能电离出+H 的化合物均属酸 D 、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5、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就是( ) A 、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2Cl 进行消毒杀菌 B 、 用2SO 漂白食品C 、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3CaCO )D 、 用小苏打(3NaHCO )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6、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就是( ) A 、 O 2 B 、 NH 3 C 、 NO D 、 CO 7、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在的就是( )A 、 ++--Na Ba SO OH 、、、224B 、 -+++Cl Al Na H 、、、3 C 、 +-+-K NO NH OH 、、、34 D 、 +++-K Na H SO 、、、238、 将CO 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联系所学知识推测不会出现浑浊的就是( ) A 、 2CaCl 溶液 B 、 饱与32CO Na 溶液C 、 澄清石灰水D 、 32SiO Na 溶液 9、 下列反应中,不能产生氢气的就是( ) A 、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B 、 钠与水C 、 铝与NaOH 溶液反应D 、 铁与稀硝酸反应10、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就是( ) A 、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 、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 、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 、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11、 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 A 、 发生装置与用3KClO 制取2O 的装置相同 B 、 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C 、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 、 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1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就是( )A 、 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以盛放浓硫酸与浓硝酸B 、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C 、 硝酸电离出的+H 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2HD 、 浓硫酸就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2Cl 、氧气等气体 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就是( ) A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B 、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颗粒C 、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 、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 、 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 、 氯气、液氯与氯水就是同一种物质C 、 碘化钾溶液中加淀粉溶液变蓝色D 、 加碘盐就就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3KIO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 、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B 、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 水晶项链与餐桌上的瓷盘都就是硅酸盐制品D 、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6、 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溶液颜色又发生变化的就是( ) A 、 2BaCl 溶液与42SO K 溶液反应 B 、 2Cl 通入NaOH 溶液中 C 、 NaOH 溶液与4CuSO 溶液反应 D 、 2Cl 通入NaI 溶液中17、 氯气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39)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39)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NH4Cl、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②取①中溶液少量继续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继续向②中的溶液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蓝。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1)肯定存在的是_______。

(2)肯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_______。

请简述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④中产生刺激性气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Na2CO3、NH4Cl BaCl2、CuSO4K2SO4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有K2SO4,否则没有NH+4+OH-ΔNH3↑+H2O【详解】(1)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CuSO4,由于Na2CO3、BaCl2会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所以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根据实验②可知固体中有Na2 CO3 ,则原固体中不含有BaCl2溶液;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蓝。

则产生的气体是NH3,原物质中含有NH4Cl;根据以上事实判断:(1)肯定存在的是Na2CO3、NH4Cl;(2)肯定不存在的是BaCl2、CuSO4;(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K2SO4;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是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有K2SO4,否则不含有K2SO4。

也可以用检验SO42-的方法检验,方法是取①中溶液加盐酸酸化,(无沉淀生成),再继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有K2SO4,否则没有K2SO4。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测试题(有答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测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将0.4 g氢氧化钠和1.06 g碳酸钠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2.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B.白醋溶液中存在分子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经检验白醋中c(H+)约为0.01 mol·L-13.如果1 g 水中含有a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18aB.9aC.2aD.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Na2CO3;HCl+NaHCO3B.NaOH+HCl;Ba(OH)2+H2SO4C.BaCl2+H2SO4;Ba(OH)2+Na2SO4D.CaCO3+HCl; Na2CO3+H2SO45.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B.1 mol SiO2中含有1 mol O2C.1.5 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D.1 mol SiO2的质量是60 g·mol-16.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不需要的实验操作是()A.过滤B.溶解C.蒸发D.称量7.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分别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A.碳酸钠多B.碳酸氢钠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8.关于铁的氧化物①FeO、②Fe2O3、③Fe3O4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不溶于水C.铁元素化合价都相同D.都能与水反应9.下列各组溶液混合时,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仍相同的是()A.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氢钡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D.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溶液10.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Ca(ClO)2+2HCl===CaCl2+2HClOC.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D.3Cl2+6KOH(浓)5KCl+KClO3+3H2O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13.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14.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Z2+2X-===2Z-+X2;2W3++2Y -===2W2++Y2。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1 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B. 0.2N A个硫酸分子与0.2 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1 mol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 AD.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 2NaW+Z2===2NaZ+W2B. 2NaX+Z2===2NaZ+X2C. 2NaW+Y2===2NaY+W2D. 2NaZ+X2===2NaX+Z23.在加热情况下,用足量CO还原7 g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产生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2.5 g沉淀,此混合物不可能为()A. FeO、Fe2O3B. FeO、Fe3O4C. Fe2O3、Fe3O4D. FeO、Fe2O3、Fe3O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易升华,可保存在酒精中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新制的氯水可长期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5.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化导电B.液态汞导电C.硫酸溶液导电D.熔融状态氢氧化钾导电6.将镁和铜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一氧化氮气体的体积为0.896 L(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A. 4.32 gB. 4.68 gC. 5.36 gD. 6.38 g7.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25 mL烧杯量取14.80 mL 氢氧化钠溶液B.用10 mL量筒量取5.0 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碳酸钠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0 mol·L-1氯化钠溶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 SO2+ H2O===H2SiO3↓+SOB.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C.氢氟酸刻蚀玻璃涉及化学变化D.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实验结论:酸性硝酸>碳酸>硅酸9.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1 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B. 0.2N A个硫酸分子与0.2 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1 mol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 AD.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 2NaW+Z2===2NaZ+W2B. 2NaX+Z2===2NaZ+X2C. 2NaW+Y2===2NaY+W2D. 2NaZ+X2===2NaX+Z23.在加热情况下,用足量CO还原7 g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产生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2.5 g沉淀,此混合物不可能为()A. FeO、Fe2O3B. FeO、Fe3O4C. Fe2O3、Fe3O4D. FeO、Fe2O3、Fe3O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易升华,可保存在酒精中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新制的氯水可长期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5.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化导电B.液态汞导电C.硫酸溶液导电D.熔融状态氢氧化钾导电6.将镁和铜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一氧化氮气体的体积为0.896 L(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A. 4.32 gB. 4.68 gC. 5.36 gD. 6.38 g7.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25 mL烧杯量取14.80 mL 氢氧化钠溶液B.用10 mL量筒量取5.0 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碳酸钠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0 mol·L-1氯化钠溶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 SO2+ H2O===H2SiO3↓+SOB.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C.氢氟酸刻蚀玻璃涉及化学变化D.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实验结论:酸性硝酸>碳酸>硅酸9.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1-一二章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一二章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章及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积V是()A.134.4L B.67.2LC.44.8L D.537.6L7.体积为V mL,密度为d g·cm-3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c=(w×1000×d)/MB.m=V×d×(w/100)C.w=(c×M)/(1000×d)%D.c=(1000×m)/(V×M)8.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9.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A.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③④⑤10.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 m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B.石油裂化C.煤的干馏D.海水淡化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置换出金属铁B.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成银白色小球,产生黄色火花,生产白色粉末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产物为过氧化钠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16g 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N A个水分子D.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4.加热条件下,将24.0gCuO和Fe2O3的混合物与足量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0g。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CuO和Fe2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B.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1.2gC.原混合物中Fe元素的质量为5.6gD.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约为33.3%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 HCl溶液:Cu2+、K+、SO、NO B.0.1 mol/L H2O2溶液:K+、NH、SO、NOC.0.1 mol/L KSCN溶液:NH、Fe3+、SO、Cl-D.0.1 mol/L Na2CO3溶液:Na+、Al3+、SO、HCO6.下列属于酸的是A.SO2B.CaCO3C.HClO D.NaOH7.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

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B.Na2SO3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C.NaClO3发生氧化反应D.NaClO3做氧化剂8.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u :64 O :32一.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题意)1.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N 2B. NOC. NO 2D. SO 22. 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A. 22O NaB. 32O AlC. 32O FeD. CaO3. 在常温下,下列溶液不能溶解铁的是( )A. 稀硫酸B. 3FeCl 溶液C. 2CuClD. 浓硫酸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碱、烧碱均属碱B. 2SiO 、2SO 均属酸性氧化物C. 凡能电离出+H 的化合物均属酸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5.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2Cl 进行消毒杀菌B. 用2SO 漂白食品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3CaCO )D. 用小苏打(3NaHCO )发酵面团制作馒头6.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O 2B. NH 3C. NOD. CO7.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在的是( )A. ++--Na Ba SO OH 、、、224B. -+++Cl Al Na H 、、、3C.+-+-K NO NH OH 、、、34 D. +++-K Na H SO 、、、238. 将CO 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联系所学知识推测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A. 2CaCl 溶液B. 饱和32CO Na 溶液C. 澄清石灰水D. 32SiO Na 溶液9. 下列反应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B. 钠与水C. 铝和NaOH 溶液反应D. 铁与稀硝酸反应10.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11. 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与用3KClO 制取2O 的装置相同B. 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C.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 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1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以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B.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C. 硝酸电离出的+H 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2HD.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2Cl 、氧气等气体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B.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颗粒C.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 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 碘化钾溶液中加淀粉溶液变蓝色D. 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3KIO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6. 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溶液颜色又发生变化的是( )A. 2BaCl 溶液与42SO K 溶液反应B. 2Cl 通入NaOH 溶液中C. NaOH 溶液与4CuSO 溶液反应D. 2Cl 通入NaI 溶液中17.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在HCl N NH Cl 623232+=+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 该反应利用了2Cl 的强氧化性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生成21molN 有mol 6电子转移18.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22H OH Na O H Na B. 铁和稀硝酸反应:+++↑=+222Fe H H FeC. 向3AlCl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33)(3OH Al OH AlD. 3NaHCO 溶液与HCl 溶液反应:O H CO HCO H 223+↑=+-+ 19.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不容易变质的是( )A. 钠B. 4FeSOC. 食盐D. 32SO Na20. 有一种盐A 和KOH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B 经过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到酸C ,B 和C 反应又可以生成A ,则A 是( )A. Cl NH 4B. 424)(SO NHC. 34NO NHD. 34HCO NH21.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 将3NaHCO 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向2FeCl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发现呈红色(2Cl )C. 将3AgNO 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 D. 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22. 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B.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 用稀硝酸清洗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D.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2Cl 中的HCl2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ol 1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电子转移2N AB. 22.3gSO 与23.2gNO 所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C. 221O molNa 与足量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2/1.01LMgCl mol L 溶液中-Cl 离子数为A N 2.0 24. 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A. 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B.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C. 4FeSO 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氨水可以鉴别2MgCl 溶液和3AlCl 溶液B. 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2SO 和2COC. 2SO 能使43KMnO FeCl 、水溶液褪色D. 金属钠与4CuSO 溶液反应能析出单质Cu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三次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次检验结果中第 次检验结果不正确。

(2)检验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2324CO Cl SO 、、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向溶液中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 第二,继续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 第三:向溶液中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3)为了确定+4NH 的存在,写出鉴定+4NH 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27.(14分)现有金属单质A 、B 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C 、D 、E 、F ,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 ,丙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④ ;⑤ 。

(3)写出C 溶液与A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将22O Na 投入到E 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5)为鉴定B 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液,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号)是 。

a. 碘水b. 氯水c. NaOH 溶液d. KSCN 溶液e. 32SO Na 溶液28.(14分)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

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32CO Na 溶液的棉花。

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 处滤纸条的变化为 。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 。

(3)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慢慢加入少量水,可观察溶液呈 色。

(4)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32CO Na 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 ,反应的方程式 。

(5)如果浓硫酸的浓度为L mol /18,铜片是过量的,加热使之反应,当被还原的硫酸为mol 9.0。

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mL 100。

29.(10分)gCu 2.19与足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求:(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后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 ;(3)参加反应的稀硝酸的物质的量 ;(4)标准状况下,生成NO 气体的体积 ‘(5)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

附加题1.(1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 逐渐加入固体B 中。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 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 ;(2)若A 为浓盐酸,B 为高锰酸钾,C 中盛有KI 淀粉溶液,旋开E 后,C 中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色,试写出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中盛有3AlCl 溶液,旋开E 足够长的时间后,C 中的现象是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题图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举一例(除题中之外)填空:A 为 ,B 为 ,C 中盛有 ,其目的为 。

2.(8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mL 100L mol /00.3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mol 0500.0。

(1)写出氯气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为 mol 。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2H n Cl n 。

【试题答案】(2)3HNO ;检验-23CO ;3HNO ;除尽-23CO ;23)(NO Ba ;检验-24SO ;3AgNO ;检验-Cl(3)取原溶液少许,加入浓NaOH 溶液;微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石蕊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分;其他各1分)27.(14分)(1)Na (1分);HCl (1分)(2)①↑++=+-+222222H OH Na O H Na (2分) ② -+++=+Cl Fe Cl Fe 222322(2分)③ ↓=+-+33)(3OH Fe OH Fe (2分)(3)↑+=++22232222H NaAlO O H NaOH Al (2分)(4)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无色气体产生(2分)(5)bd 、c (2分)28.(14分)(1)422SO H Cu +(浓)O H SO CuSO 2242+↑+∆(2分)(2)品红褪色(2分)滤纸变红(2分)(3)蓝色(2分)(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2分)↑+=+232232CO SO Na SO CO Na (方程式2分)(5)大于(2分)29.(10分)(1)O H NO NO Cu HNO Cu 223342)(383+↑+=+(2分)(2)mol NO Cu n 3.0))((23=(2分)(3)mol HNO n 8.0)(3=(2分)(4)L 48.4(2分)(5)mol HNO n 2.0)(3=(2分)附加题:1.(1)防止倒吸(2分)(2)O H Cl MnCl KCl HCl KMnO 2224822162+↑++=+(3分)(3)产生白色沉淀(1分);Cl NH OH Al O H NH AlCl 432333)(3+↓=⋅+(2分)(4)稀盐酸(1分);3CaCO (1分);澄清石灰水(1分);验证2CO 气体(1分);硫酸;32SO Na ;品红溶液;验证2SO 的漂白性(答案合理即可).....................最新资料整理推荐.....................11 2.(1)O H NaClO NaCl NaOH Cl 222++=+(2分)(2)25.0(3分) (3)2:3(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