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第3单元《抓住细节》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教师小结评析结果:如:
(1)细节描写恰当:例如:英。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面对老师眼里的责备,当时那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
(3)对文物描写细腻。例如我经历此事的几处心理描写如写心悬起来,心跳像打鼓、心紧缩等很鲜活。又如写勉强一笑、颤抖的声音,既细腻又传神。
3、师生探讨,作文优秀可取之处以及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四)作文总结:
组长总结,教师总结。
(五)作业:
1、整理本次作文,把成文收集在个人文集中。没有修改好的作文,继续修改。
2、写300-500字的写作心得。
师生同台创设情境:教师先后公布作业优秀的学生名单,并请他们说出优秀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在渴盼与观察中感受其中的滋味。
甲同学,成绩糟糕有多次不教作业的情况,他对不交作业有些不以为然。(他的惊喜)
乙同学,成绩一般,个性表现活泼,有时有滑稽的动作。(他的复杂)
丙同学,学习委员成绩优秀,是大家公认的三好学生,对老师的表扬“不再兴奋”。(她的平静)
三、教学方法:
比较鉴赏、交流讨论、评析、练笔
四、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导入:教师给予认识上的思维导引或牵引。
呈现汶川地震图片,让学生交流观看感受。
再让学生阅读图片下方文字,交流文字对图片的诠释起到的作用。
明确图片边的描写文字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
(二)、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并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2、 布置作文,学生练笔。
要求学生把刚才亲眼所见以及内在的个性感受,付诸于笔端。字数不限。
提示:
1) 运用细节描写方法,真实准确再现眼前情景,突出人物特征。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小组讨论时,学生们围绕细节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想法,这让我很高兴。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在提问和启发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候问题的设置不够开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抓住细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2.思维发展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创作细节,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文化理解与传承:感悟课文中的细节之美,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4.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细节美,提高审美水平。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关注细节、表现生活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抓住细节》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文章时,有没有遇到过某个细节描写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细节描写的奥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结合课文《背影》、《春》中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4.学生动手练习,以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素材进行创作;5.评改与交流,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建议,提高写作能力。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善于抓住细节,丰富文章内容,提升作文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抓住细节》优质教案

写作抓住细节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2课时第1课时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
一、导入新课师:猜猜下面描写的是谁?你是从哪些细节中判断出来的?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2.尖嘴朔腮,金睛火眼。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3.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分条出示,生抢答)预设 1.《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从“一身之病”“姣花照水”“弱柳扶风”这些形态描写判断出来的。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从“尖嘴朔腮,金睛火眼”的外貌描写判断出来的。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
通过对老先生读书入神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判断出来的。
师: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节刻画,变得生动传神,个性鲜明。
这说明细节能画活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主题。
名著因有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而走进读者心里,我们的作文,也应该因细节描写而生动传神,情感细腻,妙趣横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写作中怎样抓住细节。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著故事中对人物的描写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细节描写。
二、学习细节,理解作用1.找一找,品一品。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细节描写,老师整理了几处,请同学们品味其中动人传神之处,尤其是画线的句子。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③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

写作抓住细节【目航】1.懂得什么是描述,感觉描述的好,认识描述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描述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描述刻画活的人物,培养共同探、合作研究的能力,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3.善于察、生活中的,留神生活中的之美,激写作趣,学会生活,形成极的人生度。
【安排】2。
【分配】建第一行作文指与写作,第二行批阅、、更正。
认识作文文,熟悉作文要求,采集相关素材,作做准。
一、一上个元你写的作文,看看可否做到了抓住行描述。
依照 2 的写作要求,做出更正。
二、我的中会有多忘的刻。
所忘,可能是惊喜、、幽默,也可能是愧、尬,甚至是堪。
回一个自己忘的刻,并以《的那一刻》,写一篇作文。
很多于 500 字。
三、照片了生活的瞬,也了生命中的故事。
从家里找一你喜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写一篇作文。
很多于500字。
【新入】描述是文章中的花,要使花漂亮,就要行描述。
我要用善于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
下面就我一起来学一下,如何抓住吧。
【写作要求】1.更正,可依照需要增添一些能表人物的容颜、言、作或心理特点的。
注意上自己的感情,比方或某个人,可以在用也许气上有所体,也可以直接写出自己的价。
建将更正后的作文和原文比着一下,领悟更正后的点。
2.在横上填入的,指生在短内的令你忘的事情,比方“冲点(的那一刻)”“走上台(的那一刻)”⋯⋯仔回那一刻的或面,再当的情况要尽量写得详尽,要写出当的感觉。
3.行文,表达故事条理清楚。
注意系照片拍的、地点、背景,拍照的做出生详尽的描述。
【技法点】描述就是人物、光景、事件等表象的致刻画,经常能起到以小大、画点睛的作用。
1.描述技法多境描述:人在不相同心情看相同的光景,会生不相同的感觉,把些眼睛的在特定感觉罩下的光景描述下来就能充分表人物的精神状。
言行描述:言行是心理的外在表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言行向外界达。
人在状下言行就会扭曲,与平不相同。
写作抓住些不相同,就能生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内心独白描述:就是自己自己的无声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精品教案

抓住细节教学目标:1、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细节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2、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抒发内心情感。
重难点: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抒发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
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某种感情的文章。
就文章的外部形式上的特征而言,记叙文还表现为诸如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游记、日记、书信等诸多体式。
我们通常则把记叙文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和抒情类三种。
好的记叙文有哪些特点呢?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有血有肉,肖像、动作、语言、心理)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细节决定成败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恰到好处,锦上添花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人曾经就叙述和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做用珍珠宝石制作而成的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那么串连珠宝的链条就是叙述;而每一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
成功的人物描写是一人一个模样,如《水浒》,施耐庵塑造的梁山一百零八员好汉形象,个个有自己的面貌、语言,有自己的性格、气质,个个活蹦鲜跳,栩栩如生。
】感受细节:例1A、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B、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
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
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11

怀着惊喜的心情,我又翻开了第三张照片,眼前顿时一亮,原来是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了,这才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啊!三层,宽敞的阳台,全新的设计风格,美丽的彩砖。房子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舒适的沙发、空调、冰箱一应俱全。今年爸爸还想给我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呢!照片上爷爷和奶奶精神矍铄,爸爸妈妈一脸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天真烂漫笑得多开心,仿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完这三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进步史。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巨大的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这三张照片只是三十年经济进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合上相册,我庄严地把它们重新封起来。生命的痕迹就在我的回望中悄然划过,生活的影子也在这照片永恒的记载和折射中,渐行渐远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全家越来越幸福,而记载生活的照片越来越美丽,照片背后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作文三、照片里的故事
写作提示:
1.可以回顾一下七班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
2.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例文欣赏:
照片里的故事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乡村的变迁。它折射出来的,不只是农民居住观念的更新、消费的升级,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展的一大亮点。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第3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导学目标】1.学会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
2.学会细致地观察,掌握描写的要领,有意识地在作文中使用描写和学会描写,使文章更生动。
3.提升对作文的兴趣,学会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训练在作文中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是多读。
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
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
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
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
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姿态万千的,慵懒可爱的猫,忠诚憨厚的狗;动物园里还有调皮好动的猴子,漂亮骄傲的孔雀……面对生活中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抓住细节。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可以从多个方面介绍照片,如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模样,还可以描写照片的背景、色彩、里面的自然风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细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材中首先指出什么是细节描写;接着列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然后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简短记录记忆深刻的细节的方式,更好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提示学生细节描写要注意的问题:要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虽然有小学六年写作经验的积累,但是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
记叙事件不具体,很笼统,描写人物和写景状物时,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细节,不能很好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因此,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四、教学重点掌握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
五、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典型、生动的细节来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准备学案:人物描写分析材料七、教学时数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对比句子——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导语:请同学们读两个句子,帮助老师判断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极了。
句子2: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的庄稼热得低下头,弯下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出示任务: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补了哪些内容?3.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
小结: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家之所以认为第二个句子好,正是因为与第一个句子相比较,第二句对周边景物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更好表现了天气的炎热。
因此,要想更好表情达意,抓住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赏典型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2.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3.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欣赏以上带有细节描写的语段,并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反馈指导:1.作者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动作、肖像细节进行描写,写出了作者当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后文表达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真实的感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文中,令人难忘。
2.作者对父亲踩黄泥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3.作者描写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非常精彩。
小结:细节描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如果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个性的关键。
在写景的文章里,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回忆生活细节——总结细节描写方法请同学们说说你曾经留心过的生活细节。
当我冬夜苦读时,母亲为我送来热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____________时,老师(同学、父母……) 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出示任务: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
指导反馈:1.善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用心去感悟。
发挥想象和联想,做生活的有心人。
2.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善于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3.用心灵捕捉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养成反思、省悟的习惯,在描写中渗透个人独特体验。
(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学会运用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课文示例: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任务:先让学生比较后分析总结其中的方法,教师引导补充。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增加了许多动词,从而把整个捕鸟的过程描写得细致、生动、到位,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学以致用:她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蝴蝶,一不小心又让蝴蝶飞了。
出示任务: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提示:细化“好不容易”“捉住”的过程。
给学生5分钟时间写完,分组交流,推荐,全班展示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
2.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1)“小”到什么程度?(2)怎么个“瘦法”?(3)穿得有多“差”?课文示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小桔灯》指导反馈: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生动,是因为作者抓住特征,步步追问,在细微处驻足,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习的。
学以致用:请抓住人物特征,给下面的句子加上细节描写:那天,迎面走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弯着腰,拖着笨重的身子在风中慢慢走着。
提示:老爷爷什么样子?可以扣住他的脸、头发、眼睛等外貌特点来展开细节描写。
3.出示任务:下列语段的细节描写都很成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才写得这么生动吸引人?(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2)三个月后,小草莓结出了果实,小小的果实竟然压弯了枝头,但纤柔的茎并不生气,兴奋地背着自己的硕果炫耀着:“看,这是我的果实。
”(3)那抹夕阳红,如丝绸般挂在天边,好似随风飘舞的仙女,令我如醉如痴。
指导反馈: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展现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情达意。
出示任务: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刻画细节,使下面的语句更加充实生动。
小草发芽了。
学生写完后分组交流。
(五)牛刀小试出示任务: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做出修改:(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者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
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指导反馈:完成修改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修改前后的不同,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修改最成功的同学参与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修改成功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发现生活中每一细微处的美,做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细腻笔触的幸福之人。
(六)作业: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抓住细节细心观察细化动作,延长过程以小见大用心感悟抓住特征,步步追问画龙点睛运用修辞,充实生动例文评析我感到了愧怍有一个人,他普通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他却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这个人,便是我家店门口的一个修车人。
他是一个哑巴,皮肤黝黑,泛着脏兮兮的油光,两只大手也总是沾满黑乎乎的污垢,和他那身破旧的军绿色迷彩衣裤一样,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
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是憎恶地远远绕过他的身边,即便这样,我还是怀疑他身上的那种脏臭会沾染到我的身上。
而他却仿佛全然不知,远远看见我总是咧嘴微笑。
这天,我和朋友出去骑行,聊得正高兴,没注意路上有一个破碎的酒瓶,直到车轮“吱嘎”压过,前胎“嘭”地爆裂时,我才发现大事不妙。
可是后悔已晚,我只好颓丧地推着车子慢悠悠返回家。
一路阳光灿烂,我心中却是懊恼,各种滋味齐聚心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不知不觉,我来到店门口,远远看到那个一直被我嫌恶的哑巴,心内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上前,要怎么开口。
而他正忙完手头的活,四处张望。
瞥见我的前胎,他会意地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
我想推车上前,脚底却好像钉了钉子,怎么也抬不动脚。
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连忙跑过来,一把把车子接过去,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默默地跟在后面。
哑巴熟练地停车,立撑,弯腰捡起地上的螺丝刀和扳手,蹲下身就要拔下气门,翻开外胎。
这时我赶紧上前对他比画:我没有钱!他抬头咧嘴一笑,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钱,接着便埋头干了起来。
望着他那黝黑而专注的脸,沾满污垢却上下翻飞的大手,我的心中好像又打翻了五味瓶,有感动,有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满满的愧怍:曾几何时,我以貌取人,对他如此嫌恶,如此无礼,但他却不以为意,一直用这样憨厚的微笑默默地回应我……很快,他修好了车子,站起身,用黝黑的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再次向我微微一笑。
我禁不住也报以微笑,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微笑的含义: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宽容无私的行为让我感到了愧怍,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懂得了如何平等待人,尊重别人![评析]本文犹如一张速写画,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婉曲有致。
哑巴的衣着、神态、修车的动作,小作者都观察得极为细致,描述得十分真实,用词也十分准确、简洁,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朴素、憨厚、善良和“我”由厌恶、歧视到感动、愧怍的心理变化。
最美对于小学,真的是一点儿回忆也没有了,却唯独清楚地记着她———我美丽的语文老师。
当真是美丽呢,她有着一头如瀑的长发,软软的,温柔地散落在背上,娴静着,又高雅着。
我们常去摸她的头发,当真喜爱着。
用小手仔细地慢慢地帮她梳理,偶尔弄疼了,她也从不恼,总是温柔地笑着,真诚地对我们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
”她该有三十多岁了吧,看着却不像,倒像是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大姑娘。
她也有自己的孩子,是个女孩儿,随她,俊俏着。
老师唤她“果果”,当真像果儿一样可爱,灵动的眸子忽闪忽闪,招人爱怜。
她常在课上讲故事给我们听,是她童年的趣事。
故事里的她又成了另一个人,变得调皮、机灵、可爱。
她讲小时候随爷爷去田里拔草,爷爷怕丢了她,便用一根小草绳拴住她的腰,另一头也系在自己身上,祖孙俩就这样一大一小地开始工作。
其实,又哪能算得上工作呢?小孩子的瞎闹罢了。
她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看着爷爷不断地弯腰拔东西,像是很有趣的样子,便也学着弯下腰,去拔。
初春的玉米才刚露头,嫩绿的一小抹,掺在株株冷绿的杂草之间,扎眼着。
她对这株嫩绿着了迷,兴奋地拔了一棵又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