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需要,膳食参考摄入量
孕妇营养与膳食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孕妇营养与膳食孕期营养决定日后儿童50%的体质,婴儿期(1岁以内)的营养决定日后儿童25%的体质。
孕期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和母体产生多种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宫内发育迟缓,其结局包括:①早产(即<38周出生。
胎儿在最后一个月体重增长很快,可以从2-2.5kg 长到3kg以上)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3kg)发生率增加;②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③围生期(出生后28天以内)婴儿死亡率增高;④影响胎儿体格和智力发育。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成年后已发生很多疾病。
造成低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包括:孕前母体体重和身高不够、母体孕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孕期增重不够、孕期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下、孕期贫血、孕妇吸烟或酗酒等。
一、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妊娠期孕育胎儿的需要。
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目的之一,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
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
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还可以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
到孕中期(4、5、6个月)以后,很多孕妇的血糖、血脂升高是由于该激素的影响。
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和留的储与孕激素水平正相关)。
该作用促使母亲的骨钙流向胎儿,补钙不足,母亲会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
2.孕期甲状腺激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
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循环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
孕期营养需要及膳食参考摄人量

孕期营养需要及膳食参考摄人量(一)能量与非孕相比,孕期的能量(energy)消耗还包括胎儿及母体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母体用于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
2000 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再次推荐孕中期后能量在非孕基础上增加836kJ(200kcal)/d。
由于孕期对营养素需要的增加大于对能量需要的增加,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以增加营养素摄入极易引起体重的过多增长。
而保证适宜能量摄入的最佳方法是密切监测和控制孕期每周体重的增长。
(二)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妊娠期间,胎儿、胎盘、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体子宫、乳房等组织的生长发育约需925g 蛋白质(protein),其中胎儿体内约440g,胎盘lOOg,羊水3g,子宫166g,乳腺81g,血液135g。
分布在孕早、中、晚期的日增加量分别为1g、4g、6g;由于胎儿早期肝脏尚未发育成熟而缺乏合成氨基酸的酶,所有氨基酸均是胎儿的必需氨基酸,需母体提供。
以蛋白质的利用率为70%估计,孕末期每日需增加蛋白质8.5g,再考虑个体差异蛋白质增加的变异系数约15%,孕期蛋白质供给增加的推荐值为10g/d。
在我国,传统居民膳食及推荐的居民膳食仍以谷类为主,谷类蛋白质的利用率通常较低,2000 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孕早、中、晚期膳食蛋白质增加值分别为5g/d、15g/d、20g/d。
2.脂类脂类(1ipids)是人类膳食能量的重要来源,孕期需3~4kg 的脂肪积累以备产后泌乳,此外膳食脂肪中的磷脂(phospholipids)及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生命早期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决定了孕期对脂肪以及特殊脂肪酸的需要。
孕20 周开始,胎儿脑细胞分裂加速,作为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分的磷脂增加是脑细胞分裂加速的前提,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chidonic acid,ARA,C20:4,n-6)、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C22:6,n-3)为脑磷脂合成所必需。
孕妇的营养和食品

孕妇的营养和食品健康的营养饮食不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本身的健康也大有益处。
良好的饮食不仅能降低母亲发生感染、贫血和妊娠中毒等并发症的危险,还能降低婴儿早产、体重不足、死胎、脑损伤和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孕妇要做到充分、全面、合理、科学地摄取营养素。
注意饮食多样化,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应摄取不同的营养素。
一、孕期生理特点(一)代谢改变孕期的代谢活动在大量雌激素、黄体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导致孕妇的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日约增加0.63MJ(150kcal)。
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作为胎儿主要能源的葡萄糖可通过胎盘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并经过扩散作用自胎盘转运至胎儿;氨基酸可通过胎盘主动转动;而脂肪酸则可通过胎盘扩散转运到胎儿。
接近孕末期足月时,胎儿每日需利用35g葡萄糖、7g氨基酸和1.7g脂肪酸以满足能量需要。
孕末期蛋白质分解产物排出减少,以利用合成组织所需之氮储留。
(二)消化系统功能改变孕酮水平的升高可引起消化道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同时消化液分泌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等,故孕期容易出现饱胀感及便秘、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上述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2、叶酸等的吸收率增加,与孕妇、胎儿对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相适应。
(三)肾功能改变胎儿的代谢产物需经母体排出,故孕期肾功能出现明显的生理性调节,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排出蛋白质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酐的功能明显增强。
同时,与孕前相比,尿中葡萄糖排出量平均每日月2g。
但尿钙排出量较孕前减少。
(四)血容量与血液成分孕期血浆容量最大约增加50%,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增加20%,由于血容量增加幅度较血红蛋白总量增加幅度大,使血液相对稀释,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反而下降,呈现孕期生理性贫血。
孕妇与乳母的营养和膳食

第一节孕妇与乳母的营养和膳食一、孕妇营养和膳食(一)孕前营养孕前营养状况好,可为妊娠提供良好条件。
平时营养较差的孕妇,易患妊娠毒血症,胎儿死亡率高,新生儿体重低。
口服固醇类避孕药停药后怀孕者,应注意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的补充。
(二)孕期营养和膳食孕妇前3个月营养素需要量增加不大,3个月以后,胎儿的迅速生长和体内一系列变化,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大,尤其是最后3个月。
分期:一般1~3月称为早期,4~6月为中期,7~9月称为晚期。
1、热能婴儿的生长和母体相关组织的增长,孕期能量储备的总量约为335MJ,此值对应8.5kg 组织和4kg的脂肪储备,故孕妇体重增加约为12.5kg。
前3个月,热能的增加并不明显,第4个月后,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需要增加,我国建议每日应增加0.84MJ热能。
2、蛋白质我国建议,前3个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5g,在4~6个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15g,在第7~9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20g。
3、无机盐(1)钙和磷我国建议妊娠中期,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后期为1200mg,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2)铁我国建议铁的适宜摄入量为中期25mg,晚期35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60mg。
孕妇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最好是以血色素铁的形式供给孕妇,动物肝脏、海产品、坚果和豆类都是较好的铁来源,妊娠后期可补充铁剂,以硫酸亚铁用得较多。
(3)碘妊娠期碘的需要量增加,容易发生甲状腺肿,应注意碘的供应,但不宜大剂量服用碘化钾。
我国建议孕妇碘的推荐摄入量为20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μg。
最好由蔬菜、海产品供给碘,如海带、紫菜等。
(4)镁在一般条件下,孕妇镁的摄入往往不足,我国建议适宜摄入量在普通人的基础上增加50mg,即孕妇应摄入400mg镁,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700mg。
膳食中的草酸和植酸影响镁的吸收,动物内脏中镁的质量分数丰富。
孕期营养指导

孕期营养建议日常膳食建议注意营养平衡,日常食谱除忌食的之外,宜宽不宜窄,食物的种类尽可能多些,荤素搭配,稀稠结合,不要偏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鼓励用粗杂粮,如燕麦片等。
几点注意如下:1.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妊娠中、后期每天控制在1800-2200kcal为宜,也可以每天每公斤体重按照25-35 kcal计算,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2kg左右为宜。
2.保持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为维持血糖水平平稳,最好的方法是少食多餐,餐次分配也非常重要。
每天最好安排5-6餐,例如分三大餐和三小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时间相距过久,如有需要睡前可适当加餐。
3.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必刻意避免或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天应摄入约200克以上的谷类,以防止孕妇体内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对胎儿早期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控制容易被体内吸收的单糖可适量控制容易被体内吸收的单糖,如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以及含糖饮料、甜食等。
要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主食,如以糙米或五谷饭部分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同时与一些根茎类蔬菜混合食用,如土豆、芋头、山药等,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早餐食物的淀粉含量多的食物可以要少一些。
5.保证蛋白质的摄取量妊娠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定要充足,因为蛋白质不仅是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天摄入以90~110 g为宜,如鸡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以及豆浆、豆腐等黄豆制品,其中动物蛋白质占50%以上;豆类有辅助降糖的作用,可用豆腐、豆浆和豆制品等代替一部分动物性蛋白质。
每天最好喝一杯牛奶,以获得足够钙质。
但切不可把牛奶、豆浆、汤等当水饮,这样容易使血糖及脂肪摄入过高。
6.控制油脂类食物的摄入脂肪总摄入量不超过全天总热量的25% ~30% ,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减少动物皮、肥肉等的摄入,以免热量过剩;同时应该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 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资料,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C成人为100mg/天。
4,岁700 mg/天; 7,岁800 mg/天;11,岁900 mg/天;14岁以上,均为1000 mg/天。
这都是每天最低的VC需求量,当然还要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酌情处理,一般成年人,每天至少服果维康这类的VC含片2片,才能满足每天的VC需求,儿童至少1-2片。
其他回答dxsvcd 2009-09-11 10:12:35 59.175.191.*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广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数为(本地区不缺的不例):蛋白质 1.2克/体重Kg;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合理比例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4%/16%/60%;一日三餐进食的比例为:早餐/中餐/晚餐=30%/40%/30%;维生素A 男性800µg、女性700µg; 维生素B1 男性1.4mg、女性1.3mg;维生素B2 男性1.4mg、女性1.2mg;烟酸(B3) 男性25-50mg、女性20-25mg;胆碱(B4) 男性、女性最低500mg;维生素B6 男性2mg、女性2mg;叶酸(B11) 男性、女性400µg;维生素B12 男性、女性最低2.4µg; 维生素C 男性、女性100mg;维生素E 男性、女性14mg;钙 800mg-1200mg;铁男性10mg 女性18mg;镁 300mg-350mg;锌 15mg;碘 100 ug -140ug;硒 50 ug。
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年龄/岁 RNI/(g/d)男女0~ 1.5 —— 3g/(kg.d)1~ 35 352~ 40 403~ 45 454~ 50 505~ 55 556~ 55 557~ 60 608~ 65 6510~ 70 6511~ 75 7514~ 85 80*18~轻体力劳动 75 65中体力劳动 80 70重体力劳动 90 80第一孕期+5 第二孕期+15 第三孕期孕妇(mg) +20乳母(mg) +20**60~ 75 65注:*: 成年人按1.16蛋白/(kg.d)计。
孕妇营养标准

孕妇营养标准
孕妇的营养需求在怀孕期间会有所增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孕妇营养标准建议:
1. 蛋白质:孕妇每天需要摄入约70-100 克蛋白质,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孕妇每天应摄入足够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
3. 脂肪:孕妇需要适量的健康脂肪,如不饱和脂肪酸,以维持胎儿的大脑和眼睛发育。
4. 叶酸:叶酸对于胎儿神经管的发育非常重要,孕妇每天应摄入至少400 微克叶酸。
5. 铁:孕妇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以预防贫血。
建议每天摄入27 毫克铁。
6. 钙:钙对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孕妇每天应摄入至少1000 毫克钙。
7. 维生素D:维生素D 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孕妇每天应摄入10 微克维生素D。
8. 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孕妇还需要适量的维生素A、C、B6、
B12、锌、碘等。
营养学专题 孕妇营养膳食指导

一、孕期营养的重要性
孕期营养不良的后果
胎儿:早产儿和新生儿低出生体重(<2.5kg)、 先天畸形、围生期死亡率高、胎儿体格和智力发 育受损。宫内发育迟缓、生长停滞。 母体:营养缺乏病如贫血、 骨质软化等,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等并发症。
营养特训班
孕期饮食能量过剩的后果 孩子: (1)可引起巨大胎儿(>4kg),造成自然 分娩的困难。 (2)增加孩子成年后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慢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母亲: (1)增加妊娠患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 娠糖尿病的机会。 (2)导致生育后肥胖。
3. 早餐吃淀粉类食物 4. 饭后散步
5. 睡觉时抬高头部
6. 营养补充剂 7. 抗酸药 8. 维生素B6、砂仁等 9. 严重时输液
营养特训班
(三)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2007)
1. 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 (增加50—100g,总计达到200g以上)
2. 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至少250ml,可达400— 500ml但需低脂肪奶类) 3. 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必要时补充铁剂或VC)
4. 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5. 戒烟、禁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营养特训班
营养特训班
★专题1:孕期体重监测与管理
意义:用于指导饮食营养,尤其是能量控 制,以及监测胎儿发育。 体重增加的构成: 1.“必要性体重增加”:主要包括胎儿、胎 盘、羊水(妊娠产物)以及增加的血容量、 增大的乳腺和子宫(母体组织增长)。 2.贮备的脂肪(为泌乳准备)则不属于 必要性体重增加。
BMI=孕前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张女士,29岁,身高1.63米,孕前体重55千克。 她的BMI=55÷1.63÷1.63=20.7,属于正常体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体营养不良可引起的疾病
贫血:10%~20%。
严重贫血可发生心肌缺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缺钙:手足抽搐和痉挛,严重缺乏可导致骨质软化
营养不良性水肿
维生素缺乏症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母体肥胖等
孕期营养不良会造成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难产以及产后出血、感染及母乳不足等问题。
与胎儿发育有关的营养素
1. 蛋白质
2. 脂肪
3. 碳水化合物
4. 矿物质
5. 维生素
6. 水
1、蛋白质增加
用途: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构成胎儿和母体组织(子宫、胎盘、乳房),母体蛋白质储备。
孕期体重增长中的蛋白质占1kg
孕早、中、晚期每天增加5、15、20g,动物类和大豆类等优质
蛋白的摄入量应占总蛋白的1/3以上。
孕妇每日所需要蛋白质的数量.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
70g 80g 90g
脂肪的需求
用途:脂肪是孕妇能量的重要来源,孕期需3~4kg的脂肪累积后以备哺乳,磷脂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0-30%
DHA是脑脂肪重要组成物质,它占人脑脂肪含量的10%左右.孕妇每周至少要吃3-5次鱼,每次不少于250g,那么胎儿就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足够量的DHA .推荐脂肪供能比为20~30%,油脂类25~30g .特别注意含n-3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核桃和鱼类(每周1~2次)的摄入.脂肪食物来源:植物脂肪,种子,坚果,坚果油,瘦肉,鱼等.
碳水化合物
用途:1.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2.提供能量 3.维持大脑功能唯一的能源 4.调节脂肪代谢葡萄糖为胎儿所必需,用于胎儿新陈代谢的能源.孕早期不增加
矿物质增加
⑴钙
用途:①胎儿牙齿和骨骼发育(30g)
②母体自身储存(泌乳准备)
缺乏:①母体:小腿抽筋、手足搐搦,骨质软化症。
②胎儿:先天性佝偻病。
孕期钙的需要: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妊娠期钙的吸收率增加,
胎盘对钙的转运是主动逆浓差进行我国孕期妇女膳食钙实际
摄入量一般约500~800mg/d,孕早、中、晚钙AI为800、1000、1200mg,孕妇对钙的UL值为2000mg/d。
主要食物来源:奶制品、海带、黄豆、腐竹、黑木耳、鱼虾、
坚果富含钙质.
铁
用途:①母体:增加自身造血,以改善妊娠生理性贫血,补偿分娩损失。
②胎儿:造血,肌肉组织,肝脏储存。
缺乏:①母体:缺铁性贫血。
②胎儿:婴儿先天性贫血。
孕早、中、晚铁AI为15、25、35mg,UL值为60mg/d
膳食铁的推荐来源:1.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含量丰富吸收好。
蛋黄、豆类、某些蔬菜如油菜、芥菜、雪里红、菠菜、莴笋叶等也可提供部分铁,但利用率可能较差。
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在1%—3%,动物性食物提供血色素铁吸收较好,可高达
15%—22%.
锌
用途:①胎儿:生长发育需要(足月胎儿体内锌60mg)
②母体:供自身需要。
参与人体的细胞生物代谢.
缺乏:①孕前缺锌:不孕、流产、妊高症发生率增高。
②孕早期缺锌: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③孕晚期缺锌:胎儿神经系统异。
孕早、中、晚锌RNI为、、,UL值为35mg/d。
有专家建议对素食、高纤维素膳食人群、大量吸烟者、多次妊娠者,大量摄入钙剂、铁剂者,应额外补锌15mg/d;铁剂补充大于30 mg/d可能干扰锌的吸收,建议妊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同时补充锌15mg/d,食物锌的吸收率约为20%,主要食物来源:贝类食物、动物肝脏、植物的种子(葵花籽、麦胚、各类坚果)和瘦肉、蛋黄.
碘
用途:①母体:合成甲状腺素
②胎儿:合成甲状腺素。
缺乏:①母体:甲状腺肿。
②胎儿:流产、死胎、先天畸形、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FGR、认知能力降低、先天性呆小症(克汀病)、新生儿甲状腺肿。
孕妇碘RNI为200μg,比孕前增加50μgUL值为1000ug/d,
碘强化食盐,建议每周进食一次富含碘的海产品。
主要食物来源:
碘强化食盐、海产品、海带、紫菜等.
维生素增加
⑴VA
用途:①胎儿:供生长发育需要和肝脏储存。
②母体:自身需要并为泌乳准备。
缺乏:流产、胎儿发育不全、畸形,母亲会夜盲、干眼、角膜软化、皮肤角质化,胎儿会有视力异常的可能.
过多:胎儿先天畸形。
孕早期为800, 中晚期为900ugRE/d,UL值为2400 ugRE/d。
合成的维生素A(视黄醇):肝脏、牛奶、蛋黄等。
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绿色或红黄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兰花、南瓜、油菜、青椒等蔬菜和螺旋藻等。
市场上销售的孕妇奶粉绝大多数都强化了维生素A,摄入时应注意补充的总量
VD
用途:①胎儿:促骨骼发育和肝脏储存。
②母体:为保持骨骼吸收钙。
缺乏:①胎儿:骨骼钙化障碍、牙齿发育不全、先天性佝偻病。
新生儿低钙血症、手足抽搐、牙釉质发育不良
②母体:骨质软化症。
过多:婴儿高钙血症、软组织中有钙沉积,肾与心血管也会受到损害,婴儿则会出现动脉硬化,VD中毒。
孕早和中晚期RNI为5μg和10μg(400IU),UL为20μg 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天然食物来源不多,高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干酪等;皮下“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而合成
VB1
原因:
①母体和胎儿能量代谢增加。
②母体尿中VB1排出量增加。
缺乏:婴儿先天性脚气病。
孕期VB1的RNI为d
VB2
原因:孕期能量和蛋白质代谢增加。
缺乏:早产儿发生率增高,胎儿骨骼畸形,胎儿生长迟缓。
孕期VB2的RNI为d.
VB6
原因:孕期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旺盛。
缺乏:母体出现多部位皮肤炎症、贫血和神经精神症状。
VB6可辅助治疗早孕反应。
孕期AI为d
VB12
原因: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
缺乏:①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神经系统损害
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B族维生素主要食物来源:谷物表皮的糊粉层、坚果、肉类、香蕉、绿色蔬菜.
烟酸
原因:为辅酶的重要成分,在能量代谢和细胞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缺乏:①癞皮病
②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叶酸
原因:参与核酸合成和氨基酸代谢,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等。
缺乏:①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先兆子痫和胎盘早剥、使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③胎儿神经管畸形、出生低体重
围孕期补充叶酸400μg/天,对异常生育史的孕妇,围孕期补
充800 μg/天.
主要食物来源:肝脏、肾脏、绿色蔬菜、桔汁、豆类.
VC
原因:母血稀释和胎儿需要。
缺乏:孕妇坏血病、胎膜早破。
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过多:轻微不良反应 (腹泻、腹涨)。
主要食物来源:绿色蔬菜、枣类、番茄、柑桔类水果.
维生素E:
孕期RNI为14mg/d,目前尚未有孕期维生素E的UL值,有建议认为每日摄入维生素E不超过800mg
孕期维生素E缺乏,可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危险,还可能使新生儿出现溶血性贫血
食物来源:种子、坚果、植物油、豆类、谷类的胚芽.
水:
妊娠期体液增加,其中胎儿、胎盘、羊水.
来源:饮水、食物中所含的水、食物代谢后的内生水.
分布:细胞内含水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血液中含水90%.
其他: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指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
膳食纤维的作用增强胃肠蠕动、吸收水分以利于大便排出,可治疗便秘.
增加粪便中胆汁酸排泄,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每日推荐量:25g~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