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在植物组织内部定居,而不引起明显病害的真菌。
这些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旨在综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包括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应用、以及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为新药创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种类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在种类多样性方面,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涵盖了多个属和种,这些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共生关系。
例如,某些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可能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或半知菌门等多个门类。
这些真菌种类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开发新型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在生态多样性方面,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和生长阶段中分布广泛,它们可能存在于叶片、茎干、根部甚至花器中。
这些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促进植物生长等。
不同地理分布的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差异,这种生态多样性为研究和利用内生真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功能多样性是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研究表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如次生代谢产物、酶和抗生素等。
这些物质在植物防御机制、抗病虫害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内生真菌还具有合成特殊代谢产物的潜力,这些代谢产物在医药、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真菌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及产业化现状

ECOLOGY区域治理真菌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及产业化现状*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龚银盈,邓百承,杜馨摘要:微生物杀虫剂是农林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真菌杀虫剂具有广谱、安全、可持续等特点,在农林害虫防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防治领域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微生物杀虫剂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真菌;害虫防治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7-0160-0001病虫害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环境也使害虫抗性持续增加,严重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
研制开发绿色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虫剂是害虫防治重要急迫的研究任务。
微生物杀虫剂因其高效、绿色、可持续等特点,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一、微生物杀虫剂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微生物得到商业化生产。
国内登记在册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类323个, 病毒类74个, 真菌类44个[1]。
其中,苏云金杆菌产品登记有200多个,占到生物杀虫剂的95%以上,防治对象主要包括鳞翅目昆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和鞘翅目昆虫甲虫等。
然而目前已有害虫对Bt产品已产生耐药性的报道,同时,研究发现Bt杀虫谱也越来越宽广,打破了其对鳞翅目昆虫有毒,而对哺乳动物和非靶标生物无毒的认知,安全性受到挑战。
昆虫病毒作用对象大多为鳞翅目类昆虫,包括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昆虫病毒杀虫剂环保无毒,但存在杀虫谱窄,对强紫外光、环境pH值、温度等因素敏感的问题。
二、真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因其感染昆虫谱广、无耐药性、持续效果好等特点,长期以来得到广泛关注。
但对比于其他微生物杀虫剂,由于真菌杀虫剂在菌株选育、工业生产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产业发展缓慢。
目前真菌杀虫剂中完成登记注册的主要有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厚孢轮枝菌(vertillium chlamydosporium)和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拟青霉(Paecilomyces)、汤普森多毛菌(Hirsutella thompasonii Fisher)、蜡蚧轮枝菌(verticillum lecanii )等[2],防治对象为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昆虫。
微生物的应用与前沿研究

微生物的应用与前沿研究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虽然微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见,但它们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一些应用,并讨论目前微生物研究的前沿进展。
一、农业领域中的微生物应用1. 有益菌的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有益菌的运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根际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此外,一些特定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运用这些微生物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2. 生物农药的开发传统的化学农药在农产品生产中使用广泛,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而微生物农药则是一种更加环保和安全的替代品。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抗菌能力,研发生物农药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更小。
二、医疗领域中的微生物应用1. 水质处理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机物和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的能力,因此在水质处理中有重要应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污染物,提供洁净的饮用水资源。
2. 临床诊断微生物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早判断和确认疾病的类型,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此外,微生物在疫苗研发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
三、环境保护中的微生物应用1. 废物处理微生物有能力分解各种有机废物,包括食品废料、污水等。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可以将这些废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油污处理油污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但是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油污的方式进行治理。
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石油类物质的能力,因此在海洋溢油事故后的应急处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微生物研究的前沿进展微生物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当前的研究方向:1. 微生物基因组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通过解析微生物基因组,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功能和特性,并应用这些知识来改良农业、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界生命活动及其与其他生物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极为繁多,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产生氧气、帮助植物吸收营养、分解废物等。
与此同时,微生物还能够导致许多疾病,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因此,微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科技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被发现,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介绍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这项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序大量的DNA或RNA序列,尤其是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其测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通过测序技术,人们发现许多微生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基因,在这些基因中有许多还没有被发现、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我们可以预测微生物的一些特性,比如说它们能否合成某些化合物、遇到某些环境条件会发生哪些变化等。
这有望为人类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科学家对各种微生物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规律。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重视微生物界中那些特殊的、难以培养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存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难以培养,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很有限。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微生物,科学家在微生物分离、培养以及分类方面进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通过监测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了解了它们的功能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提供了一些新对策。
微生物能够分解废物,对污染环境的处理具有火山重大的贡献。
在许多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其他动物的生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结微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且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
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微生物是一类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如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历史悠久,从17世纪发现细菌开始,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突破,微生物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研究者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进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微生物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二、微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利用微生物可以制造有机肥料,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其次,微生物对于土壤修复和污染物降解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可以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质量。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物农药的研发,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追溯到约瑟夫·利斯特( JosephLister )提出的无菌手术概念。
微生物在医学中主要扮演着两个角色: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可以导致多种传染病,因此对其的研究和防控非常重要。
有益微生物则可以用于制作益生菌产品,维护肠道健康。
此外,许多微生物还可以分泌抗生素,为抗感染疾病提供重要的药物。
四、微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
微生物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水体。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领域,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物燃气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处理有害废物和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微生物学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还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微生物来源的新抗真菌物质研究进展

链 菌素 (rpo dgn、 s etl i )抗大 肠杆 菌 和肺 炎 克 杆菌 等 t y i
作 者 简 介 李 莉 , , 读研究生 E n ili 3 6. r 女在  ̄ a:i l l @13 o wu cn 通讯作者 顾 觉奋 , , 授 , 究生导师 , 事微 生物制 女 教 研 从 药教 学与 研 究 E ma : q al ia 纳 他 霉 素 (a m cn n t y i)最 早 从 纳 塔 尔 链 霉 菌 a
(tp o y e nt e s ) Sr t es a lni 中分 离获 得 。 四烯广 谱抗 e m a s 属
生 素, 有低剂 量 、 具 高效率 、 菌作用 时 间长等 特点 。 抗 隋勤[ 从利 迪链 霉 菌 ( r tm cs l iu)0 1 等 S e o ye y c s 2中 tp d A 分离 出纳他 霉素 。 虽 然利 迪 链 霉 菌 能产 生 广 谱 抗 菌 和分 枝 杆 菌
需要 。尽 管化学 合成 和半合成 抗生素 已广泛应 用 于 临床 , 自然 界仍 然是新抗 生素 的最丰 富 的来 源 。 但
中 。抗 真 菌 活性 检 测 显 示 , 物 质对 酵 母 菌 、 子 该 担 菌 、 合菌 等 多 种 真菌 具 有 广谱 抗 菌 作 用 , 抗 菌 接 且 活 性 约为 两 性 霉 素 的 2倍 ,还能 有 效 抑 制对 氟 康
的利迪 霉 素 f dm en、 G 菌 和分 枝 杆菌 的利 迪 l i y i)抗 y
6 3 , 图 1 , 外 具 有 6t( S q )体
较 强 的抗 隐球 菌 、白色
0H
念珠 菌 、红 酵 母 和 啤酒 图 1 w9 — 6 F 9 6 3化 学结 构 式
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微小生物的结构、生理、遗传和生态等方面,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
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类健康、环境、农业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重大进展,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
微生物的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筛选是对微生物的基本遗传、代谢和功能进行了大规模分析和筛选。
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寻找到特定的微生物菌株,评估菌株的代谢能力和潜在生产能力。
此外,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物组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生命特性和生理过程。
据报道,近年来,高通量筛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对于寻找新的天然产物来说,高通量筛选可大大提高效率。
研究者可以从数千个微生物中筛选出可产生特定物质的菌株,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
另外,高通量筛选还可以用于寻找新的抗生素。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中,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功能等。
微生物的制剂开发微生物制剂是指以微生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
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过程、分子信号和抗菌机制等,可以开发出具有特定作用的制剂。
最近,在微生物学领域,制剂开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发展出的制剂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领域。
例如,利用特定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可制备出具有植物生长促进和抗逆能力的肥料。
此外,通过调控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还可以制备出具有抗真菌和杀菌作用的生物农药。
除此之外,微生物制剂还可以用于医药领域和工业领域等。
在医药领域,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生产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在工业领域,利用微生物合成代谢产物,可以高效、经济地生产化学品、燃料等。
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也是微生物学的热点领域之一。
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有些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有些微生物可以吸附重金属,还有些微生物可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等。
微生物学研究及应用进展

微生物学研究及应用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
微生物是指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生态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一、微生物基础研究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微生物的结构、代谢和生存机制等基本特征。
在微生物基础研究方面,近年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生物的进化与分类微生物的进化与分类是微生物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微生物的进化研究涉及到微生物的遗传、演化和多样性等问题,而微生物的分类则是在进化基础上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的进化与分类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微生物的生产力和代谢途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古老和最成功的生物之一,有着丰富的代谢途径和良好的生产能力。
微生物的生产力和代谢途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生态特征,还有助于开发微生物的潜在用途。
近年来,微生物的生产力和代谢途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为微生物学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是近年来微生物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通过利用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得到微生物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功能和结构信息的高精度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性能和生态适应力。
二、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是微生物学应用的一大方向。
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各种食品,如面包、酸奶、啤酒等。
微生物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1.面包面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微生物在面包加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面包制作过程中,面团会通过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然后面包在烤制过程中膨胀,变得松软。
因此,酵母是面包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微生物。
通过酵母在面包加工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好的发酵效果和口感改良,同时,酵母也具有美味的风味和营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真菌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华江涛专业:生物化工工艺班级:生化1321学号: 2013277102指导老师:刘磊2016年4 月12日真菌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目录第1章传统微生物培养法 (3)第2章分子生物学方法 (3)2.1基于PCR的克隆文库方法 (3)2.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3)2.3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T-RFLP) (4)2.4实时荧光定量PCR (4)2.5荧光原位杂交(FISH) (4)2.6序列标签标记的高通量测序 (4)第3章宏基因组学技术(Metagenomics) (5)前景与展望 (5)致谢 (6)参考文献 (6)摘要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的局限性,人们对于真菌多样性的认识日渐提高。
该文主要综述了研究真菌多样性方法的主要发展历程,介绍几种有关真菌多样性研究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基于PCR的克隆文库方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序列标签标记的高通量测序以及宏基因组技术,并且阐述宏基因组学技术在此领域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关键词真菌;多样性;研究方法AbstractFungiwidelyexistsinnatureplayinganimportantroleintheecosystem.Theper vasiveapplicationofmolecularbiol-ogytechnologyinmicrobialdiversityand theemergenceofmetagenomicbreakedthelimitationsoftraditionalmicrobialc ulturemeth-odsothatimprovethehumansrecognitionoffungaldiversity.This paperreviewedthemaindevelopmentcourseofstudyingfungaldiversityapproac hesintroducedseveralcommonlyusedmethodsofmolecularbiologyonfungaldive rsityresearchmainlyincludingclonelibraryPCRbased,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erminal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eal-time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Fluorescenceinsituhybri dizationandbarcodedpyrosequencingndexpoundedthehugepotentialofmetagen omicsinthisfield.Keywordfungi;diversity;method正文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迄今人们已发现的微生物物种仅为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10%[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目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多局限于细菌,而对真菌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真菌群落多样性可以了解真菌群落结构、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特点,并且可以进一步为控制和优化真菌群落结构提供参考,同时也是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内容。
真菌遍布于自然界,据估计约有数百万种,已发现的仅9万余种,已发现的导致人类疾病的仅约400种。
人类也生活在真菌包围的环境中,日常工作、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真菌种类目前的认知。
因此,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体都具有较高的真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很多,从国内外目前采用的方法来看,大致上可分为: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宏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真菌多样性领域的研究,使人们对真菌多样性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1传统微生物培养法从传统上讲,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主要利用分离培养及形态学检测的方法,该技术在实验室被广泛使用。
尽管各种新的培养技术不断出现,但此方法费时费力,敏感度和特异性也较低,也不能反应全部的真菌群落信息。
Amann等曾根据微生物原位的、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认为:在自然界中,通过实验室人工培养方法已经被分离和描述的微生物物种数量仅占估计数量的1%~5%,而其余大多数微生物种群还仍然未被分离和认识,因此,人们不能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真菌多样性的全部信息,极大的限制了研究的广泛性。
在临床致病菌的鉴定方面,培养的方法更为常用。
Rasi等利用培养法对从伊朗花斑糠疹患者皮肤上分离得到的马拉色酵母菌进行鉴定过程中,发现球形马拉色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菌种,大约占31.3%,其次是糠秕马拉色菌(20.5%)等。
Findley 等[7]通过微生物培养法从10个健康成人的14个部位的皮肤分离真菌,经鉴定11个刚体部位和胳膊表面的优势真菌是马拉色菌属,通过比较,脚底、脚趾甲和趾间具有较高的真菌多样性。
2分子生物学方法鉴于分离培养技术的局限性,近年来,利用不依赖培养的方法分析和鉴定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实验越来越普遍。
自从Pace提出将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使得对环境样品中占大部分的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成为了可能。
目前,大多数用于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是基于PCR扩增的。
在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时,rRN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它具有在功能上高度保守,其序列上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变异速率,存在于所有的有机体(病毒除外)内等优点。
对于细菌而言,16SrRNA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与细菌相比,使用真菌18SrDNA只能鉴定到属或科的水平。
真菌的非编码rRNA 区域,如ITS区域(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进化快速,序列上的变化更加广泛,因此提供了更多的分类信息,弥补了18SrRNA的局限性。
虽然如此,在实际研究内容中仍然要根据对分类等级的不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分子标记。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在遗传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可能,该方法可归纳为三方面:①基于PCR技术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对样品直接提取DNA 或者RNA,然后对特定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再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可以对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存在与否、分布模式及丰度等情况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③基于DNA序列测定的研究方法,分析具体碱基序列的分布情况,通过与生物信息学结合,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如元基因组(Metagenome)测序技术,成为研究难培养微生物或不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
2.1基于PCR的克隆文库方法基于PCR的克隆文库方法使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分析成为可能,Pace提出将PCR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大大提高了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认识,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目前已有研究采用针对18SrDNA及ITS的克隆文库构建技术对肠道内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肠道真菌多样性比较低,主要以不同亚型的芽囊原虫属为主2.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DGGE最初是lerman等[12-13]发明的,起初主要用来检测DNA片段中的点突变。
1993年,Muyzer等[14]首次将其用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DGGE 普遍用于分析环境中细菌、真菌、病毒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Kim等利用PCR-DGGE 技术分析了日本和中国发酵豆瓣酱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确定了米曲霉和鲁氏酵母的存在。
We-erasekera等[16]通过PCR-DGGE方法研究人唾液中的酵母菌,在其中六个样品中鉴定出两种酵母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和杜氏假丝酵母,有力的证明利用DGGE技术研究口腔中的酵母菌是一种相对快速便捷的方法。
2.3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T-RFLP)T-RFLP技术是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据rDNA序列的保守性和特异性,选择具有系统进化标记特征的序列作为目的序列。
T-RFLP技术灵敏度高,对于评估复杂环境样品的多样性和快速的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Curlevski等[17]使用T-RFLP方法研究了澳大利亚商业化混交林和单一种植南洋杉林场土壤真菌群落的不同,通过对真菌的ITS区域进行分析表明子囊菌门的丰度最高,其次是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但在不同类型的林场中它们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
2.4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于1996年由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是将荧光能量传递技术(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应用于PCR,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qPCR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李晓然等在对汾酒发酵过程和汾酒酒曲制作过程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利用qPCR技术对整个过程中的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定量,发现在汾酒发酵过程中真菌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在酒曲制作过程中真菌的数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Li等通过qPC R方法研究了老年人舌背的真菌多样性,表明老年人口腔中的真菌多样性极高,并不仅限于念珠菌属,其多样性与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也具有密切的关系。
2.5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起费时费力且难以展现全部微生物群落信息的依赖于培养的方法和难以实现定量分析的多种依赖于PCR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使用探针杂交来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一种更为快速的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是以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来探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技术,不仅能研究自然或人工环境中的微生物个体,并且可以对微生物群落进行评估。
Lepère等使用酪胺信号放大技术与FISH结合的方法,用18SrDNA特异性的引物分析了湖水中的真核超微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获得了真核浮游微生物的定量结果。
虽然分子生物学方法目前是阐述微生物多样性的强有力技术手段,并且在真菌多样性研究中具有传统培养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基于PCR扩增的各种方法及FISH等方法仍然存在着多种弊端,例如引物的偏向性、PCR存在的其他系统偏差以及FISH方法中由于引物的不匹配造成对分析结果的错误估计等。
在实际的研究中,通常将多种技术综合使用,以避免由于方法原理本身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偏差,可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信息2.6序列标签标记的高通量测序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NGS])”技术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