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操作题难点汇总
计算机统考操作题解题方法(解题地技巧,不是具体题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题复习方法考试考操作题,电脑是根据你的操作步骤给分,不是直接写答案就有分的,所以计算机操作题部分必须要做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以下为各部分的详细解题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题考试的主要内容主要分六大部分:(一)操作系统应用部分;(二)Word文档的操作;(三)Excel 电子表格操作;(四)PPT 演示文稿操作;(五)Internet 操作部分;(六)Outlook 操作部分;下面分别以统考中的题目为例,来讲解每个部分的知识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操作系统应用部分操作系统应用部分的操作题比其它部分简单,每次统考都会涉及,主要考察文件操作和桌面操作。
下面我们将重点阐述在操作系统应用部分需要熟悉的知识。
1、文件操作:新建、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修改属性、文件查找和创建快捷方式等。
2、桌面操作:背景、屏幕保护,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在考生进入考试界面后,考生直接打开我的电脑或者打开资源管理器,但最好的办法是进入考生界面后,单击下面图标,如下图:文件操作:在“命名”文件时,要十分注意文件名的大小写及某些字(例如“的”)的出入。
例如题目要求新建一个名为“WORD文档”的文件夹,则我们不能将新建的文件夹命名为“word 文档”,因为大小写不同也将被视为错误。
另一个例子是“的”字,题目要求将某个文件命名为“刘若英新歌”,则我们不能将文件命名为“刘若英的新歌”。
这些细节只要稍加注意就不会丢分了。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复制”和“移动”的区别。
这里的“移动”就是我们平时说得剪切。
★例题:1考点:新建文件夹,查找文件,移动文件,修改属性。
操作步骤:(1)单击进入“D:\Exam\模拟用户”,在空白处右键单击,新建→文件夹,命名为“图片2”,如下图。
(2)点击工具栏的“搜索”按钮,在左边的搜索栏中,在“搜索的文件或文件夹名”中填写“2.jpg”,点击“立即搜索”,如下图。
(3)将所有搜索到的.jpg文件,剪切到刚才建立的“图片2”中,找到其中的“2.jpg”,右键点击→属性,选择“只读”,如下图:注:区分“*”和“?”的区别。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解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解析一、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是对考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测评,通过该考试可以评估考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的题型和考点进行解析,并给出备考建议。
二、题型解析1. 单选题单选题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例如:【题目】计算机内部通信总线的作用是什么?A. 传送数据B. 控制信号传输C. 供电D. 接收输入设备数据【解析】正确答案为B。
计算机内部通信总线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控制各个组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2. 多选题多选题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所有正确答案,这种题型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解能力。
例如:【题目】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有哪些?(多选题)A. 内存B. 硬盘C. 光盘D. 蓝光盘【解析】正确答案为A、B。
计算机存储器主要分为内存和外存,其中内存包括内存条和高速缓存,硬盘属于外存。
3. 填空题填空题要求考生填写一个或多个答案,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操作过程的掌握。
例如:【题目】计算机中的CPU是指(填空题)【解析】答案为中央处理器。
4. 简答题简答题要求考生对一个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这种题型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例如:【题目】什么是操作系统?请简要描述其主要功能。
【解析】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主要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提供用户接口等。
三、备考建议1. 理清考试大纲在备考过程中,要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题型、内容和分值比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 掌握基本概念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等基本知识,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编写简单的程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常见易错难点解析

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常见易错难点解析计算机等级考试被广泛认可为全国性、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往往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错难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考生易错的地方之一。
在操作系统方面,考生常常混淆各个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1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常常搞混文件夹和文件的概念,对于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缺乏清晰的认识。
此外,考生也容易忽略文件的扩展名,导致无法正常打开文件。
解决方法:考生应当加强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操作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在实践中多进行练习,加深对不同文件类型的认识,并注意备份重要文件,以免误删除。
1.2 进程与线程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考生常常分不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导致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
解决方法:考生应当认真学习并掌握进程和线程的概念、特点和区别。
通过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加深对进程和线程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网络基础网络基础是另一个常见的易错难点,尤其是对于没有网络知识基础的考生来说,更容易陷入困惑。
2.1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网络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考生常常混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导致在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时出现问题。
解决方法:考生应当理清IP地址和子网掩码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配置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2 网络设备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也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网络设备和其配置,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考生常常对于这些设备的功能和配置逻辑不清楚,导致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考生应当学习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配置,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管理方法。
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网络设备的认识。
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考生在数据库设计、查询和管理方面也容易出错。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重点问题解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重点问题解析版权所有内部资料一、考核方式及题目类型二、重点题目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系统组成、功能及各部分的关系。
简答题:冯·诺依曼的体系组成或设计思想。
答:(1)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设计思想:①采用二进制数制②程序和数据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将程序指令作为数据进行处理③为实现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硬件应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3)硬件系统:控制器:①从内存中取出指令②分析指令③发出控制命令包括: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运算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器、累加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存储器:读出操作、写入操作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只读ROM、随机RAM、高速缓冲Cache 输入设备:将要输入的数据和程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设备:将计算结果从内存输出,转换成用户可接受的程序◆各部分的关系: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中央处理器CPU,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主机。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统称为计算机外部设备。
(4)软件系统:为操作、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提供所需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关的数据和技术文档资料。
作用:方便用户使用,充分有效发挥计算机的功能。
系统软件:①操作系统:管理控制计算机所有软、硬件资源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②各种语言处理系统:人与计算机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语言:机器语言(二进制指令代码,不同计算机系统不能通用,同系列的CPU向后兼容。
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效率高、计算机唯一识别的语言但不易检修、可读性差)、汇编语言(把机器语言符号化,用助记符转化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接近于自然语言和数学表达式,用户理解容易,通用性强)关系:三种语言逐步实践以用户为本,语言处理程序产生。
语言处理程序:汇编语言程序、编译方式程序、解释方式程序。
《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题题型及操作提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题题型及操作提示一、题型介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操作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题题型,并提供一些操作提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
二、选择题选择题是操作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我们通常会看到一道问题,并提供多个选项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操作提示:1. 仔细阅读问题,确保理解题意;2. 细致观察每个选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3. 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4. 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性词语,如“只有”、“不包括”等,这些词语对答案有很大影响。
三、填空题填空题也是常见的操作题题型之一。
在填空题中,我们需要根据提供的信息或上下文来填写空缺处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操作提示:1. 仔细阅读问题,弄清楚究竟需要填写哪个信息;2. 分析上下文,找到与空缺处相关的线索;3. 根据线索来确定填写的内容;4. 注意词法、语法以及格式的准确性。
四、编程题编程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也是常见的操作题题型之一。
在编程题中,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编写程序代码。
以下是一些操作提示:1. 仔细阅读问题,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和限制;2. 设计合理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来解决问题;3. 编写代码时注意代码风格和注释的规范性;4. 提交代码前进行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五、实操题实操题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最接近实际应用的一类操作题。
在实操题中,我们需要在实际应用软件中完成一系列操作。
以下是一些操作提示:1.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理解需要完成的操作;2. 对应软件界面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的正确性;3. 注意操作的顺序和细节,确保按照要求完成操作;4. 注意特殊情况的处理和错误提示的处理。
六、总结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操作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编程题和实操题等多种形式。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明确操作提示和规范操作过程,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疑难解答: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 1964-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 1971年以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2、计算机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字长、主频、运行速度和内存储容量。
3.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最小单位是bit(比特),常用的存储容量单位还有KB、MB、GB,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Byte=8bit(二进制位) 1KB=1024(即2 B)1MB=1024KB(即2 B) 1GB=1024MB(即2 B)4.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和网络应用。
5.简述计算机的设计原理。
答:计算机的设计原理是根据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3)程序存储、程序控制。
6.微机的宏观结构微机的微观(总线)结构第二节计算机硬件1..简述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从作用和特点两方面入手)。
答:内存储器:计算机存储常用或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所有执行的程序和数据须先调入内存可执行,容量小,存取速度快,价格贵。
外存储器:存放暂进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大,存取速度慢,价格便宜。
3.简述RAM和ROM的区别。
答:RAM断电后的内容全部丢失,既可以读又可以写,速度比Cache慢,而RAM可分为表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种。
计算机上机操作重难点

Word1)无法设置对齐方式问题:如果在word文档中无法设置对齐方式,那是因为在“页面设置”|“文档网格”中作了如下设置(见下图红框部分):要想恢复文档的“对齐方式”功能,只要选择另外三种网格方式即可。
如果要设置文档每页固定行数,每行固定字符,那需要选中“指定行和字符网格”2)底纹与边框问题底纹:边框:(注意“边框”与“页面边框”的区别.)3)“分栏”问题给一篇文档最后一段分栏时要特别注意回车键。
4) 页面设置5)查找与替换应用场合:1、将文章中多处相同的文字设定某种格式,2、将文章中某个词替换为另一个词。
如将某篇文章中所有的能源都改为红色,加蓝色双下划线,并使用“礼花绽放”效果。
应作如下设置:(!!特别注意:在给字体设置格式之前,一定要确保光标是放在“替换为”后的输入框内)Excel:1、设置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数字类型(数值、文本、日期、货币等);对齐方式、合并单元格;字体类型、颜色、大小;边框;底纹)2、筛选,高级筛选(条件区域的创建);3、排序,按自定义序列排序时,(排序时要特别注意:第一行不是列标题时的情况)。
自定义序列的添加(标点符号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用英文的逗号隔开!单击边上的“添加”按钮,应呈现右图所示的竖排列。
4、分类汇总(汇总前一定要先分类,即按“分类字段”对表进行排序)5、创建图表,四个步骤:一、图标类型;二、源数据(选数据);三、图表选项(设置相关选项,如图表标题,坐标轴,图例等);四、图表位置(决定图表是嵌入式还是非嵌入式)。
6、函数的使用(IF函数,MAX函数(求最大值),MIN函数(求最小值,AVERAVE函数(求平均值),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均可直接用运算符“+、-、*、/”来表示)7、填充柄的使用(如果序号的最高位出现0,那需要将单元格格式改成“文本”类型)PPTFrontPageAccess。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划重点

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本章重难点分析知识点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手工阶段机械阶段电子阶段具体如下巴贝奇差分机知识点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手工设置开关和插头来编程程序存储冯诺依曼知识点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正确答案:A】知识点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知识点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正确答案:D】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数据处理量大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信息管理温度控制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CAE、计算机仿真CS)学习娱乐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正确答案:B】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正确答案:C】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巨型机(超级计算机)(PC机)电子计算机(目前最常用)专用计算机(解决特定问题)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正确答案:A】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知识点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正确答案:A】知识点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运算器和控制器共同构成中央处理器(CPU)知识点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读取指令执行指令“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运算处理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喻成“计算机的大脑”)。
知识点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1)程序控制(2)操作控制(3)时间控制(4)数据运算计算机输入/输出管理、总线控制、中断处理运算器控制器知识点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算术运算、逻辑运算•ALU没有记忆保存功能,寄存器,用于临时存放ALU运算的结果知识点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操作控制器OC和时序信号产生器指令序列整个计算机的控制指挥部件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操作题难点汇总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题一、请在考生文件夹下完成如下操作:
(1)在考生文件夹下建立“图片2”文件夹;
(2)在考生文件夹下查找所有的jpg文件,并将文件移动到“图片2”文件夹中;
(3)将名为“2.jpg”的文件设为只读文件。
参考答案:解析:①略
②找到考生文件夹下的所有jpg文件,选择这些文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剪切”;打开“图片2”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完成移动文件操作。
③选择“2.jpg”文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在打开的“属性”窗口中选中“只读”复选按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题二(卷5第42题)、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设置第一段首字下沉。
(2)将第一段(除首字)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设置为“四号”。
(3)将第二段字体设置为“方正舒体”,字号设置为“小四号”,加双横线下划线。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解析:
①选定第一段,单击“插入”选项卡按钮,在“文本”功能区中单击“首字下沉”命令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单击“下沉”。
②选定第一段(除首字),将其字体设置为“楷体”,将字号设置为“四号”。
③选定第二段,将字体设置为“方正舒体”,字号设置为“小四号”,
单击“字体”功能区“下划线”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定“双下划线”。
题三(卷四第42题)、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3.docx”,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将标题“闲情赋”字体设置为“幼圆”,字号设置为“小二”,居中显示。
(2)将“序——”和“正文——”,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四号”,添加项目符号“?”。
(3)将“序”的正文“左缩进”设置为“2字符”,“行距”设置为“17磅”。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解析:①略
②选定“序——”,将字体设置为“隶书”,将字号设置为“小四号”;在“开始”选项卡的“段落”功能区中,单击“项目符号”命令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定“?”项。
用同样的方法设置“正文——”字体和字号及项目符号。
③选定“序”的正文,在“段落”功能区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打开“段落”对话框,设置左缩进数值为“2字符”;单击“行距”框右侧的下拉按钮打开下拉列表,选择“固定值”,将“设置值”数值框设置为“17磅”,单击“确定”按钮。
题四、在考生文件夹下,完成以下操作:
(1)(2)(3)略
(4)整个表格加内外边框。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工作簿文件以book2为文件名保存到当前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解析:①②③略
④单击“开始”选项卡中“字体”组内的“其他边框”的下三角按钮,在打开的“边框”下拉菜单中选择“所有框线”命令,为表格设定内外边框。
题五、请运行Internet将该页面的内容以仅HTML格式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并命名为“西电研究生网站.htm”。
参考答案:解析:1、单击答题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应用]应用程序”
3、在“文件”菜单上,单击“另存为”,出现保存网页的对话框,选择文件要保存的位置,输入文件名“西电研究生网站”,文件类型选择“网页,仅HTML (*.htm,*.html)”,单击“保存”按钮。
题六、打开IE浏览器,并完成下面的操作:为IE设置代理服务器
参考答案:解析:
1、单击答题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应用]应用程序",启动虚拟IE。
2、单击“工具栏”→“工具”→“Internet选项”,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
3、选择“连接”选项卡→“局域网设置”,打开“局域网设置”对话框。
4、复选“为LAN设置代理服务器”,输入地址和端口号(题中数字输入)。
5、单击“确定”按钮。
题七(卷4第49题)、在Windows环境中,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myTest.rar”压缩文件,其中包括“myTest1.docx”、“myTest2.docx”和“myTest3.docx”三个文件。
请将该压缩文件中的“myTest2.docx”解压到考生文件夹下myOwnTest文件夹中。
参考答案:解析:1.打开考生文件夹。
2.双击“myTest.rar”压缩文件,将打开WinRAR窗口。
3.在“myTest2.docx”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解压到指定文件夹”命令。
在“解压路径和选项”对话框中,选择目标路径为:考生文件夹下的myOwnTest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
题八(卷6第42题)、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1.docx”,完成以下操作:
(1)略
(2)将“--陶渊明”的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文字右对齐加双曲线边框,线型宽度应用系统默认值显示;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解析:①略
②选定“——陶渊明”,在“字体”功能区中单击“字体”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定“隶书”;在“字体”功能区中单击“字号”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定“小三”。
在“段落”功能区中单击“文本右对齐”命令按钮,将文字右对齐显示。
再次选定“——陶渊明”,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背景”功能区单击“页面边框”命令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边框”选项卡按钮,在“设置”列表框中选定“方框”,在“样式”列表框中选择双曲线,在“应用于”列表框中选择“文字”,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定正文,单击“开始”选项卡按钮,在“段落”功能区中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打开“段落”对话框;单击“行距”框右侧的下拉按钮打开下拉列表,选择“固定值”,然后将后面的“设置值”设置为25磅。
题九、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pptx,并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1)在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考生文件夹下的声音文件sound.wav(并设置为“自动播放”);(2)设置声音播放时图标隐藏。
(3)将所有幻灯片背景设计为“顶峰”。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解析: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pptx。
在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考生文件夹中声音文件,并设置为“自动播放”,设置声音播放时图标隐藏。
选择“设计”主题-->“内置”里“顶峰”效果,应用于全部幻灯片(注意操作完背景需要有改变)。
完成后将该文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题十、(考生单击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应用]应用程序”启动IE),查找最近访问过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