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
现代汉语复习

现代汉语复习一、语汇(p147-150)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语汇由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三级单位构成)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1.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或者说是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分析辨认与语素可以采用“替换法”2.词是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和特定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3.短语是比词高一级的造句单位,它是由词构成的。
短语中有一些特殊类型,它们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称为固定短语。
二、语素(p150-155)1.由一个音节构成的与语素称为单音节语素。
2.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语素称为双音节语素。
三、词的构成(p155-160)1.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2.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分为连绵词、叠音词和音译词等三种。
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4.根据词根和词根以及词根和词缀的结合情况不同,合成词可分为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三类。
5.复合式(实践题)○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2偏正型:前一个词根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后一个词根的意义是整个词义的主体。
○3支配型:前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
○4补充型:前一个词根表示的意义为主,后一个词根补充说明前一个词根。
○5陈述型:前一个词根表示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词根表示陈述的内容。
6.附加式(实践题)○1前附式:由前缀加词根构成。
“老、阿、第、初”○2后附式:由词根加后缀构成。
“子、儿、头、家、者、员、手、性、巴、化、然”具体例子:痛快(偏正)认真(补充)房间(补充)革命(支配)照明(补充)人民(联合)飞快(偏正)解剖(联合)石林(偏正)开关(联合)领袖(联合)美好(联合)雪白(偏正)工人(偏正)碰壁(支配)戳穿(补充)丝毫(联合)司令(支配)伟大(联合)动静(联合)无论(支配)烧饼(偏正)粉饰(偏正)体验(陈述)衣服(联合)联想(偏正)奶牛(偏正)功用(联合)用功(支配)霜降(陈述)民主(陈述)民生(偏正)立志(支配)大寒(偏正)勤劳(偏正)鲜花(偏正)灯塔(偏正)拆散(补充)月亮(陈述)报名(支配)站岗(支配)小麦(偏正)永久(联合)指明(补充)墙壁(联合)温暖(联合)放心(支配)性急(陈述)宣誓(支配)河流(陈述)水库(偏正)白天(偏正)墨水(偏正)戳穿(补充)照明(补充)严厉(联合)凉席(偏正)顶针(支配)雪崩(陈述)优良(联合)革命(支配)波浪(联合)认识(联合)屋顶(偏正)碰壁(支配)抓紧(补充)石林(偏正)司令(支配)工人(偏正)老李(前附)馒头(后附)渴望(偏正)碧绿(联合)争气(支配)四、词义(p163-192)1.色彩义:感情色彩、态度色彩、形象色彩2.词义的演变:扩大、缩小、转移3.同义词、反义词(实践)五、语汇的构成(p192-204)1.基本语汇:是语汇中最稳当的核心部分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2.一般语汇:在整个语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语汇,其余的所有成员都属于一般语汇。
现代汉语复习内容

现代汉语复习内容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其作用和职能主要就是构词。
上次考试中出现:糟粕:合成词雨纷纷:叠音犹大之吻、鳄鱼之泪:词数相同,语素不同(前者3,后者4)2、音节语素化: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比较常见的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的首音语素化。
如“英格兰、撒切尔、戈尔巴乔夫”,外来地名和人名较常见。
欧姆——欧、伏特——伏联绵语素的音节语素化:前一音节:鸳鸯——鸳侣、蟾蜍——蟾酥后一音节:蚂蚁——工蚁3、语素分类⑴从音节构成看:单音节语素【一个音节的语素就构成一个词】、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①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例如:常态:马、走、看、大、好、啊、哦例外:鸟儿、花儿、眼儿、画儿②双音节语素:联绵语素、音译语素(沙发、伦巴、咖啡)、拟声语素(哗啦、轰隆)、叠音语素(爸爸、妈妈)【双音节语素也就是双音节单纯词】③多音节语素:自由的音译语素、粘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后缀⑵从语素组合所处的位置看: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称为不定位语素】①前定位语素(前缀):阿(阿猫)、老(老师、老虎)、非(“非常”不算)、可(“可以”不算,但“可行性”是)【语素有意义时就不是前定位语素,如:老头】②后定位语素(后缀):子(“鱼子”不算)、儿、者(记者、作者)、化(“变化”不算,国际化、固有化、绿化)③中定位语素:里(傻里傻气)、乎、得(来得及)、不(来不及)【从构词看,不定位就是词根,不自由的定位语素是词缀,前定位是前缀,后定位是后缀,中定位语素就是中缀】4、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5、离合词:可离可合的语言单位,但无论是合是离,都是词,只不过离的时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或变化形势,现代汉语中大约有400个离合词。
(例:“毕业”可为“毕了业”)6、词的构成:⑴单纯词:从音节看,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单纯词都是一个语素构成。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

现代汉语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汉语和现代汉语概念是重点)1、汉语的概念: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的概念: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重点记概念)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概念: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5、现代汉语方言分布:(记七大方言的名字)●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a..华北、东北方言。
b.西北方言c.西南方言d.江淮方言●吴方言:第二大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也以上海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浙一代。
杭州城区吴语有“官话”色彩。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湘方言还存在新湘语和旧湘语的差别。
新湘语(通行在长沙)受北方方言影响较大。
老湘语有三套色音。
●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分布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以及浙江温州。
其中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
也有分布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备注:现代汉语七大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表书P9四、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6、现代汉语的特点如下:书P10(一)语音方面:总特点:音节界限分明,音乐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1)没有复辅音备注:单音节为基本的语言(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因此,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3)双音节占优势(三)语法方面:(还没深入学,理解记忆)书P11(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性质(三个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现代汉语复习题及答案(学生版)

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4、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6、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7、现代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 1 )没有复辅音( 2 )元音占优势( 3 )有声调。
8、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语,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C )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 D )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词D、词根复合法3、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D )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4、现代汉语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B )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 用“×”表示正确或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
(×)2、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3、粤方言并不等于广东话。
( √ )4、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现代汉语》复习题

《现代汉语》复习题(一)一、填空(10分)1.现代汉语一般从()时期算起。
2. 普通话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
3.声母的不同是由()和()的不同决定的。
4. 普通话的鼻音韵母包括()和()两类,共有()个。
5. “文”的韵母是()呼,“字”的韵母是()呼,“学”的韵母是()呼。
6. ai是()响复元音韵母,uei是()响复元音韵母。
7.“水果”中的“水”的调值要变为(),“不去”中“不”的调值要变为()。
二、词语解释(要举例)(10分)声调开口呼撮口呼儿化韵音位变体三、简要回答(30分)1. 简要论述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2. 简述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3. 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主要有哪些?4. 简述音位变体与音位之间的关系,汉语普通话的/a/有几个变体,其出现的条件如何?5. 归纳音位的标准有哪些,如何归纳音位?四、分析题(30分)1. 分析[ι]与[ ]、[υ]与[ψ] 、[τ♣ℑ]与[κℑ]、[τ]与[λ]的异同。
(8分)2. 给“庄园”一词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声、韵、调、四呼)。
(4分)3. 按普通话的变调规律,标注出下列词语的读音(不写拼音,只标注变调后调值),并依照其变调类型归类。
(10分)不必一般本身把握一半本领不同狡猾领导椅子4. 根据实际读音给下列儿化词标音,并把属于同一个儿化韵的归为一类,说明其儿化音变的规律。
(8分)老伴儿宝贝儿脚印儿肉丝儿鸡汁儿树根儿锅盖儿书皮儿《现代汉语》复习题(二)一、填空(10分)1. 汉字是()体系的文字。
2.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是()体字。
3. “恭”是()体字,“伞”是()体字。
4.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共()大类。
5. 古语词可以分为()和()两类。
6. 基本词汇具有()、()、()等特点。
7. “权利”和“义务”是()词。
二、词语解释(要举例)(10分)文字象形形声语素语义场歇后语三、简要回答(25分)1. 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2.汉字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 举例说明词义的性质。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定量、定形、定音、定序是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的主要内容。
答案:对“隶变”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答案:对许慎《说文解字》是分析甲骨文写成的。
答案:错汉字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是汉字编码。
答案:对“丁、七、且”的部首都是“一”。
答案:对“漢——汉”“體——体”都是繁简字。
答案:对“方”“井”“分”都是四画。
答案:对会意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答案:错“笔画——笔划”“倒霉——倒楣”都是异形词。
答案:对能分析出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就是合体字。
答案:错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说汉字是音节文字。
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答案:对“他身残志不残”所用辞格是拈连。
答案:错诗广告、书信体小说等形式属于事务语体的范畴。
答案:错口头语体就是口头语言。
答案:错“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她的眼泪像瀑布般直泻下来。
”是“比喻兼夸张”的套用。
答案:错“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的广告词)”所用辞格是双关。
答案:错“暮色来得很快,只一忽儿,原来七彩缤纷的天幕便像错放了染料一样,幽幽地黑了下来,像我那颗出其不意地黯淡下来的心……”所用辞格是对比。
答案:对“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伙儿都很佩服他。
”所用辞格是比喻。
答案:错移觉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答案:错“南昆仑山上的水……绿得那么鲜艳,带着一股子甜意。
”所用辞格是“移觉”。
“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急点。
”所用辞格是警策。
答案:对“这小家伙人小心不小,竟这样神态自若。
”所用辞格是对比。
答案:错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答案:错“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所用辞格是对偶。
答案:对“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所用辞格是借喻。
答案:错“一切的希望又重新发芽了”所用辞格是比喻。
答案:错“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所用的辞格是对偶中的正对。
答案:错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3.※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4.※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5.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6.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7.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8.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9.音色(音质):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10.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11.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12.元音(母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13.音节:从听觉角度: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从发音过程角度:发音时口腔肌肉紧张松弛一次14.声母: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15.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16.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17.※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18.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19.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20.国际音标顺口溜:俺乖爱团圆[a]华夏是一家[A]港澳消狂强勿显你裂绝21.单元音韵母(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2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23.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24.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25.※相对音高: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26.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27.※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28.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29.韵腹:音节中的主要元音[ā、ò、ē、ê、ī、ū、ǖ、er、-ī([]、[])]30.韵头(介音):韵腹前面的元音(ī、ū、ǖ)31.韵尾:韵腹后面的音素(ī、ū、n、ng)32.※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的变化33.※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34.※儿化: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35.辅音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36.元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37.声调音位(调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138.※※※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39.※※※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书P116)40.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41.互补分布: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叫作“互补分布”42.×语调:说话或阅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总称语调43.×停顿:说话或阅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之间、后头出现的间歇44.×意群: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叫“意群”45.×节拍群:较大的意群里,还可以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成更小一些的意义整体46.×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47.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48.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表意体系的文字49.×宋体(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谨,是最通用的印刷体50.×仿宋体(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方正秀丽,讲究顿笔51.×楷体(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书52.×黑体(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53.×手写体: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54.×软笔字:传统的毛笔字55.×硬笔字: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尼龙笔字等56.×金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57.×大篆: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58.×秦隶(古隶):秦代运用的隶书,汉隶(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59.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60.复合笔画: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61.部件(偏旁):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字结构的视角)62.部首:字书中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目(字书中排序的视角)63.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64.象形: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月雨口牛羊车舟泉瓜65.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上下三本末朱甘刃66.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武休取明涉益从森67.异体会意字:用不同字组成同体会意字68.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90%)69.亦声字:会意兼形声字70.古代“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71.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72.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73.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74.定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75.音序法:按照字音排列字的顺序76.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77.笔画法:根据笔画数和笔形的顺序编排的78.部首法:按部首编排汉字的79.号码法:按字形确定的号码编排汉字280.81.82.83.84.85.86.87.88.89.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的编制不规范简体字: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简体字错别字(错字):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白字):把甲字写成乙字读错字:把字音念错规范字:通行时间长、使用范围广以及笔画少的字异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词汇(语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90.※※※区别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91.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9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93.剩余法:拆开后各自能单独做句法成分的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可以单用是词94.短语:词和词的语法组合95.扩展法:短语中间可以插入别的造句成分,词不能分离,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96.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97.自由短语: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98.略语: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99.简称: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100.数词略语:对一些习用的联合短语,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语素加上短语包含的项数,即是数词略语101.词根: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102.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10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104.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105.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106.词义: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的形式是语音。
现代汉语复习

一、单选题(15分)二、填空题(30分)1.分析复合词的类型⑴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
⑵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⑶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⑷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
⑸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
2.分析声母的区别特征3.分析音节结构音节:由音素构成,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节=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
②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③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④都有声调、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三、判断题(5分)四、名词解释(20分)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词语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语义场: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语境: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四呼: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
(按唇形和舌位不同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理性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
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五、简答(15分)六、论述(15分)1.分析汉语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包括送气不送气,清浊,塞音擦音塞擦音)。
2.普通话语音有几种调类?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调值。
四种基本调类:阴平(第一声):55阳平(第二声):35上声(第三声):214去声(第四声):513.什么是同音词,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复习
一、名词解释(20分)
1、呼读音:为了教学方便而加上去的元音和辅音
的合读称“呼读音”。
延长声母所得的音就是“呼
读音”。
2、儿化韵:“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
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
母就叫做“儿化韵”。
3、省声字:省声字是指把声符字的部分笔画进
行省减,然后再把剩余部分当作声符的字。
4、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够同别的语素
组合成词语的语素。
5、顺序义场:是语义场的一个种类,顺序义场的
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的,有些顺序义场
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
6、零声母:有些音节开头部分没有声母,只有
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如:爱ài、移yí、五wǔ、
遇yù,但是它们在发音时音节开头部分往往带
有一点轻微的摩擦成分。
这种摩擦音一般可以用
半元音来描写,表示这个音节也有一个类似声母
的成分。
但是摩擦的明显与否往往因人而异,而
且也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这种音节的声母
语音学里称之为“零声母”。
7、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
声调的实际读音。
8、亦声字:是会意兼形声字。
"亦声"就是意兼声,
是一种既不同于会意又不同于形声的特殊结构.
9、黏着语素:黏着语素是那些不能单独使用,
而必须和其它语素——自由语素或黏着语素结
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单词的语素。
10、类属义场: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
的类。
二、根据所提供的发音条件,在括号内写
出相应的单元音韵母和相应的国际音
标(5分)(全部单元音)(P36)
āōēêīūü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构造方式(六书)(5
分)书上的例子。
(P183)
1.象形: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如“田、瓜、雨、网、牛、
马”等。
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标示某个
词的造字发。
如“上、下”、“木”上部加一个点,“本”
表示树根所在;“末、朱、甘”、“刀”上加一点表示“刃”
所在等。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
合成新字的意义。
如“武”,从戈止。
止是趾的本子,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
还有“取、明、涉、益、森”。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
字。
如“洋“(yang),形旁三点水表示海洋有水,声旁“羊”
表示读音。
如“芬、寐、绳、沐、湖”等。
5.假借:本无其字;如“而”本表胡须,假借为连词。
“耳”,当“而已”讲的语气词常借用“耳朵”的“耳”。
本有其字,指古书中音同或音近的字的体用。
如“三遗矢(屎)矣”。
6.转注:指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形体上有共同之处、如“考”、“老”同属“老”部,声音相近,意义相通,只是由于言语上变异,分化成两个字。
四、分析下列音节的结构方式(10分)(类
型见P90)
声母韵母(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元音辅音)声调
五、指出下列词的结构方式(10分)(书
上的例子)(P257、262)
例:国家:联合型、复合式、合成词
词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单音节):江、红、三。
单纯词(多音词)分为连绵词(双声叠韵其他)、音译词、叠音词。
合成词包括复合式(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重叠式、附加式(前加型、后加型)
六、简述题(30分)(每小题不得少于150
字)
1、简述音位理论113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有同等实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调位)。
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成为“音质音位”(音段音位)。
“调位”由音高特征构成,属于“非音质音位”,也称“超音段音位”。
2、简述义素分析法278
要分析义素,首先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义素分析一般总是在一些相关的词(同一语义场)中进行,只有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才更容易选择经济适用的义素。
其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最后,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一般要对义素进行概括分类,两项对立的义素可归并成一个用“+”“-”号进行区分,义素本身标以【】,如“成年”为【+成年】,“幼年”为【-成年】。
3、简述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差别
表意文字不是直接表示音位或音节的字母,而是用大量表意符号记录语言的义素和词。
文字的意义和所记录语词的读音具有对应的关系。
这种形音义统一的关系是长期约定俗成、由系统规定的。
这样,一种语言中的表意符号,就不是几十个而是成千上万个形体。
而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这种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从而记录声语言。
一般来说,一定的音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音。
4、简述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和联系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它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里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意作用归拿出的音类。
音位和音素是两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质不同,音素也就不同。
而音位则是从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角度确立的语音单位,这种确立只注意那些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音位和音素的关系则表现为,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音位是抽象的,音素则是具体的。
音位的抽象以具体的音素与音素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础。
5、简述并举例说明词义的模糊性特征
267
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例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不知道几点几分钟到几点集分钟是中午。
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例如时间是一分一秒地过去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
然而模糊与精确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比起火箭发射的时间,火车开车的时间表也还是很模糊的,因为火车只精确到分,火箭发射必须精确到秒。
6、简述语素、字、词三者之间的区别和
联系251
词是造句的单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只有构成词之后才能在句子中起作用。
记录它们的书写符号则是字。
联系:1、单音词:字、词、语素三者一致,如“人”。
2、同意语言单位有时是词,有时是语素。
3、从历史观点看,短语可转化成词,词可转化成语素。
区别:字小于或等于语素,语素小于或等于词。
七、思考题(20分)(此题不得少于200
字)
1、试论现代汉语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
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
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
有声调。
在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
式。
2、广泛引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
占优势。
在语法方面: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
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
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量词十分丰富,
有语气词。
此外,就文字而言,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
几千年来都一直实用表意文字的语言。
2、试论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必要性:1、汉字不能标记汉语的语音,因而汉字形体复杂,笔画繁多,不少字形体相似,不易区别。
2、汉字数量繁多,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符号,它既不能明确表意,又不能真实表音。
3、形音义三方面很不统一。
4、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来看,汉字实现拼音化也是可能的。
不可能性:1、文字必须适用语言的结构特点。
2、从文字本身的状态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其长短。
3、汉语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数量则很多,故语言中同音语素特别多。
4、表音文字不利于继承文化遗产。
5、表音文字不利于继承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