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参考(黄伯荣版)大一上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黄伯荣(版本)的课后题

《现代汉语》黄伯荣(版本)的课后题
(2)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一一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的心脏跳动停顿了,但是他的声音,他的思想,却没有停顿。年轻一代接过他的笔,继续在革命的大道上前进。
(3)大家决心继续发挥艰苦朴素的作风,努力攻克困难,争夺更大的成就。
(4)运动员踏着强健的脚步,举着五彩缤纷的旗帜,穿过了检阅台。
(5)大家对王同志的批评正确而尖刻。
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掐了一朵花。
②供观赏的植物:买了一盆花。
③颜色错杂:这布太花了点儿。
④用掉:花了三元钱。
⑤姓:小李广花荣。
⑥模糊不清:眼睛花了。
三、从多义词的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的排除,看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四、利用同音现象可以造成修辞格中的“双关”,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五、“论”有下列义项,但是有的义项能作为词的意义,有的只能作为语的意义,你能分辨吗?谈谈你分辨它们的标准,并探讨一下词典中有无区附必要。
绩柿素眉蜻狗羊鸭四学习鹊祝闪平虎狼
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成词就注明它的构成方式。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窗长凋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五、什么是方言词?运用方言词应注意些什么?
六、什么是行业词语?试制十个课堂教学用语。
七、什么是隐语?它在语言中有什么作用?
八、方言词、行业词语同普通话词汇有什么关系?
九、北京方言词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有何条件?
思考和练习七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是什么?

黄伯荣现代汉语试题及复习资料

黄伯荣现代汉语试题及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1.语法具有、、等性质。

2.汉语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

3.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是,依此划分汉语句子共有、、、四种。

4.“漓江的水真绿啊!”此句属于主谓句中的句。

5.“尚且……何况……”是关系复句使用的关联词语。

6.把“你只要一听,你就会明白”改为紧缩句:。

7.双重否定句在语气上往往比一般肯定句更。

8.疑问句根据表示疑问的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四类。

9.量词可以分为和两类。

“走了两趟”中的量词属于。

10.根据分句间的划分,复句可以分为复句和复句。

前者包括、、、、,后者包括、、、、。

11.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比喻的种类,一般根据三种成分是否同时出现,分为、、三种。

1.抽象形、稳固性、民族性2.语法功能3.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形容词谓语句5.递进6.你一听就明白。

7.肯定/确定(两个答案都可以)8.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9.物量词动量词动量词10.意义关系联合偏正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11.本体喻体喻词明喻暗喻借喻12.借代二、判断题(评分标准:每题1分,共20分)1.(× )2.(√ )3.(×)4.(√)5.(√)12、“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形容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2.“能看懂印度文学原著,才谈得上对中印文学作真正的比较研究。

”属于条件复句。

()3.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

()4.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动属于修辞活动。

()5.连动短语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构成。

()6.好的修辞可以创造适合的语言环境。

()7.联合复句呈雁行式排列,顺承复句呈鱼贯式排列。

()8.“上得来”中的“得”是补语的标志。

()9.修辞充分利用语言的审美价值来满足人们的美感需求,审美原则是修辞的基本原则。

《现代汉语》黄伯荣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黄伯荣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现代汉语(黄伯荣)课后答案4章

现代汉语(黄伯荣)课后答案4章

现代汉语(黄伯荣)课后答案4章第四章词汇“词汇”思考和练习一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1)驼绒平绒呢绒鸭绒(2)驼绒驼毛驼峰驼铃(1)组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2)组说明可以被“毛、峰、铃”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

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四、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单独作语素的字。

柿素眉蜻狗羊鸭习鹃祝闪平虎狼自由语素:狗、羊、学、祝、闪、平、狼半自由语素:绩、柿、素、眉、虎、鸭、习没有不自由语素。

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蜻、鹃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不分析)。

如果是合成词就注明它的构成方式。

(略)六、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灿烂沙发孑孓恍惚婆娑铿锵扑克涤纶秋千踟蹰拮据婀娜腼腆双声词:仓促孑孓恍惚秋千踟蹰拮据叠韵词:灿烂婆娑腼腆音译词:沙发扑克涤纶’七、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痛快认真抓紧房间革命飞快解剖石林开关领袖工人碰壁戳穿司令雪崩动静无论烧饼粉饰体验奶牛牛奶功用用功(一)联合型:人民解剖开关领袖美好丝毫伟大动静衣服功用(二)偏正型:痛快飞快石林雪白工人烧饼粉饰(三)补充型:抓紧房间照明戳穿(四)动宾型:认真革命碰壁司令无论用功(五)主谓型:雪崩体验八、试举出yi音的五个同音语素,用每个语素各造三个合成词,同时注明其结构类型(一)一一定(偏正) 一律(偏正) 统一(补充)(二)衣衣服(联合) 大衣(偏正) 衣领(偏正)(三)依依靠(联合) 依赖(联合) 依然(附加)(四)医医院(偏正) 医术(偏正) 医疗(联合)(五)揖揖让(联合) 作揖(动宾) 拜揖(联合)十、下面句子里加着重点的词中间也插进了其他成分,你认为对吗?①为了完成全年计划,昨天厂里又动了一次员。

(黄伯荣三版)现代汉语备课讲义 (1)

(黄伯荣三版)现代汉语备课讲义 (1)

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语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层级装置)(自然属性,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

(社会属性,从功能上看)人类用语言来交际和思维,而当人们把思维活动的成果用一定的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中进行交际,便形成了该民族或社团的文化。

因此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

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类型,不同的语言类型记载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2、汉语: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3、现代汉语:内容:(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形式:口语:人们口头上运用的有声语言。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文学语言不等同于文艺作品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共同语1、概念: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同用的语言。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口语:先秦(雅言)汉(通语)清(正音书院)辛亥(国语)书面语:先秦(文言)唐宋(白话)宋(话本)元曲明清小说“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三、现代汉语方言:1、北方方言:北京话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上海话、苏州话次方言:太湖片丽衢片婺州片东瓯片台州片3、湘方言:长沙话4、赣方言:南昌话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6、闽方言:次方言:闽东方言福州话闽南方言厦门话闽北方言建瓯话闽中方言永安话莆仙方言莆田话7、粤方言:广州话吴方言的特点:以温州话为例语音:1、保存古浊音[b d dz d v z ]2、只有[ts ts‘ s]没有[tƧ tƧ‘ s]3、鼻音韵尾大都只有一个-,而无-n。

4、上声带有紧喉成分5、有八个声调阴平 33 高天三飞阳平 31 平神入云阴上 35 走草好粉阳上 24 老近淡厚阴去 42 对怕送放阳去 11 大树帽用阴入 313 急黑桌铁阳入 212 麦杂白俗6、韵母中单元音较多,复元音较少。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指导黄伯荣.doc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指导黄伯荣.doc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指导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程在木专业课程屮片有重要地位,由于它的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要学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平时学习一定要充分重视。

为了便于同学们复习,把复习内容提示根据教学要求按重点学握、一般掌握、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介绍,其屮重点内容要求全面掌握,既要掌握基木知识,又能分析运用,一般掌握部分着重了解基木知识内容,一般了解部分不作复习要求,不纳入期末考试范I韦I。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参考,在介绍复习要求时,对有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我们也适当加以展开分析。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复习提示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掌握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T具,也是人类的思维T具。

语言的特点可从两个方曲来认识。

从木质上看,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符号。

所谓符号,是指某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记号、标记,这种记号要有一定的外在形式,这样才能让人知道它的存在,同时还要代表一定的意义,这样它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符号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语言是由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统一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意义是语言的内容。

语音和意义在具体的语言屮是统一于一体的,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存在条件:没有语音形式,语言无所依附,无法让人感知,根木不可能存在,更别说交际运用了;没有意义内容,语音形式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也没有必要存在了。

语音和语意的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例如我们说“电视”,不必真抬出一台电视来比划,用大家共知的记号“dianshi "来表示,别人就明白了,如果你非要把电视说成“视电”或别的什么,别人就无法理解了。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一种符号,只是它比任何符号系统都要复杂得多。

从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社会屮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我们思考问题,表达思想,了解别人的思想,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

黄伯荣《现代汉语》试题库(有答案)

黄伯荣《现代汉语》试题库(有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2.狭义的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这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4.跟英语相比,从语法上看,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5.英语和汉语的句子中都可以有修饰语,但两种语言的修饰语的位置不同,英语的修饰语有的在中心语之前,有的在中心语之后,而汉语的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语之前。

6.从方言区划上来看,上海话属于吴方言。

7.从方言区划上看,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

8.从方言区划上看,广州话属于粤方言。

9.从方言区划上看,南昌话属于赣方言。

10.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各大方言中(闽方言、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二、单项选择题1.文学家在作品中记录了大量的人物对话,作品中的这些对话属于( A ) 。

A .口语B .书面语C .白话D .书面口语2.报纸上的社论是典型的书面语,而社论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后,( B )。

A.就成了口语B.却仍然是书面语C.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D.口语风格的书面语3.从汉语发展史上看,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 d)。

A.同步发展,平行前进的B.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C.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的D.长期分离的4.下列方言就其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 b )。

A.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B.闽语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C.吴语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D.湘语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5.现代汉语语音在音节上( A )。

A.没有复辅音B.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C.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D .开头和末尾都必须有辅音6.现代汉语词汇在音节上(D )。

A .以单音节词为主B.以三音节词为主C .以四字格为主D.有双音节化的倾向7.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C )。

A.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B,英语、汉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C.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D.英语、汉语、法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8.跟英语相比,现代汉语在语法上( D )。

黄伯荣版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黄伯荣版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黄伯荣版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黄伯荣版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一概论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古代汉语1,定义: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1) 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13DC成熟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二),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是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它是全体汉族人民间以及汉族和兄弟民族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际用语。

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展趋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1,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读音)代替了“官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第一批异体词整理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于2002年开始试行。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树立并推广现代汉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这个标准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1、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共同语和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1.该方言在社会中的地位
2.该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五、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解放以来,国家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几个重要文本有:
1、《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0分的问答。审题很重要,答案要全面而详细。
•全面意味着要点不能少。
•详细是说,对要点要解释陈述,或许要举例。
•看书要仔细,善于思考总结。
二、夯实基础,追求卓越。
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
(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种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的性质: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2、《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审核通过,1985年12月27日公布实施。
3、《简化字总表》,国家语委于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4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表的个别字作了重新规定。
4、《现代汉字通用字表》,国家语委汉字处,在新闻出版署等单位的协助下,于1988年制订了该表,收字70000年10月31日九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法已于2001年1月1日生效实施。
三、推广普通话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交往的大事,也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
•二、实践题(10*4)
•(1)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国际音标等
•写出下列汉语中元音、辅音的发音条件。
•(2)音节结构分析。包括国际音标、声韵调和四呼等。
•(3)复合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分析。
•(4)义素分析法分析一组词语。
前两个题型主要需要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三、问答题(10*3)
问答题答题思路: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
(一)方言的成因
社会、历史、地理方面:
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
语言本身的因素: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影响等
5、《标点符号使用法》,由国家语委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于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
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由国家教委、国家语委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于1996年7月1日开始实施。
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家语委于1997年12月5日颁布。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复习参考(仅个人观点)
结合多个老师课堂讲解以及相关资料
目录
一、有的放矢,明确考向。
二、夯实基础,追求卓越。
(对本书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概括,绪论部分较详细)
三、重看课后,温故知新。
(附上本册书的课后习题答案)
一、有的放矢,明确考向。
本次考试主要有以下题型:
•一、填空题(1*30)【主要是绪论部分】
(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4个)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音节整齐简洁
4.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3个)
1.单音节语素多
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同音语素多
(三)语法方面:(4个)
1.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