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大学626历史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辽大世界史考题

《吉尔伽美什史诗》苏美尔人创作的英雄史诗,该史诗围绕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与朋友-半人半兽的安吉杜的友谊展开,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吉尔伽美什与安吉杜大战一场,却英雄相惜,结为好友;第二部分“二人”战胜胡瓦瓦和天牛成为英雄;第三部分安吉杜病重而死,吉尔伽美什探索生死奥秘却无果而返;第四部分吉尔伽美什通过生死通道与安吉杜对话,安吉杜向他讲述死后世界的阴暗悲惨,其中水神伊亚要用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被后人称作诺亚方舟的美索不达米亚版本。
《吉尔伽美什史诗》不但体现了苏美尔文明极高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人生态度和宗教信仰。
《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对当时的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做了详细地规定。
《法典》序言鼓吹“君权神授”;颂扬、夸耀自己的“伟大功绩”;指出立法的目的;结语宣扬法典的公平,诅咒反对、破坏法典的人;正文共282条,分为道德、国家、私人社会3部分。
《法典》具有以下特点:(1)一部涉及各法权部门的综合性法典;(2)用刑极为残酷的法典;(3)保留着同态复仇法和私刑制的残余(4)保留着凭神发誓和神明裁判的宗教迷信成分;(5)公开维护不平等的阶级制度;(6)颁布了很多类似社会生活保障的法律。
《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极其重要的文物,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法典有重大影响。
埃赫那吞改革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减少阿蒙神庙势力对王权的威胁,而进行的一次实质上属于政治斗争的宗教改革。
社会背景:阿蒙神庙祭司集团政治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并与地方贵族勾结,成为法老专制王权的严重威胁,迫使法老通过宗教改革维护统治;对外战争中兴起的军事贵族阶层坚决反对世袭贵族染指政权,成为宗教改革的重要社会基础目的:排斥神庙影响和僧侣势力,强化王权;因此,改革的实质是宗教改革形式的政治斗争。
2015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5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古史“累层”说2.海关税务司答:海关税务司是近代中国丧失海关行政权以后外国主持中国海关行政的首脑的名称。
名为中国海关监督雇佣之人,实际上是中国海关的主宰。
1854年,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国驻上海领事馆联合与苏松太道吴健彰谈判,决定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人协助清政府征集关税。
1859年,英国税务司李泰国被清朝两江总督何桂清任命为总税务司,成为了中国海关的最高领导。
1861年,这个职位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确认。
1863年赫德继任,至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四十余年。
3.发展委员会4.荷马史诗答: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文学著作。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
两诗题材都和特洛伊战争有关。
《伊利亚特》集中讲述了特洛伊战争时,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参战击毙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的经过。
《奥德赛》则介绍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国时漂泊十年、历经艰险的故事。
《荷马史诗》为希腊文明奠定了一块最重要的基石。
5.托克维尔答: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最知名的著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这两本书里他探讨了西方社会中民主、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检视平等观念的崛起在个人与社会之间产生的摩擦。
他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因反对他称帝而被捕,获释后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之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直至1859年病逝。
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金瓶掣签】200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中国边疆史基础真题;云南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山西大学2017年中国历史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清政府于西藏等地实施的活佛转世制度。
乾隆帝特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开中法】浙江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明初为解决边地军粮不足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
政府利用食盐国家专卖制度,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充实军粮,可以换取政府的盐引,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是为“开中”。
后商人为免去运粮的费用,便在边地雇人屯田,就地征粮,换取盐引。
此法对于供应军粮及开垦边地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3.【更名田】厦门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湘潭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清初政府将明代宗室藩王所遗田产改归原耕种佃农所有的土地。
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将明藩王庄田免价给予原来佃农耕种。
佃农改为民户,田地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
更名田散布在许多省份,数目约为十六万顷,对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及开荒是有积极作用的。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4.【账房】正确答案:清代丝织业中的一种经营形式。
江南等地出现的包买商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
这种“账房”或“行号”拥有大量的织机和原料,或自行设机督织,或将织机、原料分给小机户为其生产。
在这种账房的周围有众多的小机户及织工受其支配,从账房到小机户到织工,结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015年兰州大学629历史学综合真题及详解(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5年兰州大学629历史学综合真题及详解(回忆版)(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石器时代答: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在考古学分期中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
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l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l0000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甲骨文答:甲骨文是指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也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商代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
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
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
每次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
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10万多片,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2000字左右。
3.轮船招商局答:轮船招商局是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家企业。
l872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
l885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
l909年改组后,归邮传部管辖。
4.淞沪会战答: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_毙考题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2.西汉时,主张文治,反对“马上治天下”的是()。
A.叔孙通B.娄敬C.贾谊D.陆贾3.唐代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固化为宰相名号始于()。
A.太宗时期B.高宗时期C.玄宗时期D.德宗时期4.元朝管辖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
A.理藩院B.都察院C.宣政院D.噶厦5.龚自珍诗:“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
从此烧尽虫鱼书,甘作东京卖饼家。
”反映了他的学术转向()。
A.今文经学B.古文经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6.规定取消公行制度,外商可与华商直接交易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7.民国时期,陆军的师、旅、团、营、连相当于清末新军的()。
A.镇、协、标、营、汛B.镇、标、协、营、队C.镇、协、标、营、队D.标、镇、协、营、哨8.五四时期,毛泽东参与发起的进步社团是()。
A.互助社B.新民学会C.少年中国学会D.新潮社9.1935年,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的控制对外贸易、经办军火进口的机构是()。
A.交通银行B.中国银行C.邮政储金汇业局D.中央信托局10.1953年,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问题,我国采取的新措施是()。
A.实行国家合同定购B.发展农业合作社C.推行“以粮为纲”政策D.实行统购统销11.古埃及的“金字塔时代”是指()。
A.早王朝时期B.古王国时期C.中王国时期D.新王国时期12.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化被称为()。
A.哈拉巴文化B.涅伽达文化C.欧贝德文化D.哈雷夫文化13.希腊化时代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的哲学派别是()。
A.犬儒学派B.斯多亚学派C.伊壁鸠鲁学派D.新柏拉图学派14.著名的罗马圆形大竞技场建于罗马帝国的()。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论述题论述题1.试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里亚学者的主要科学成就。
(南京大学2005年世界史真题)正确答案:(一)亚里斯托库斯(约公元前310一前230年)利用巴比伦几千年的天文观测资料,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二)希帕库斯(公元前190~前125年)错误地提出了“地球中心说”,他的学说谬传了十几个世纪。
他还制出了有850(另有1020、1080之说)个恒星的图表,发现了岁差,推算出的太阳年长度一年只误差6分14秒。
(三)地理学家厄拉托斯梯尼在埃及实测了子午线,计算出的地球周长与实际数值仅差300千米左右。
他主张“地圆说”,认为从西班牙沿同一纬度航行,最后可达印度。
(四)波赛东尼厄斯(公元前135一前51年),著有《论海洋》,提出五带的划分,把潮汐之因归于月之盈亏。
(五)数学家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10一前230年)著的《几何原本》,直到近代仍被作为教科书使用。
(六)物理学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一前212年)为代表。
他发现了杠杆原理、比重原理、斜面定律、浮力定律等,并将科学用于实践,发明创造了滑轮组、螺旋吸水器、军事防守器械。
(七)希罗菲洛斯是“古代最伟大的解剖家”,扩大了人们对大脑、眼睛、十二指肠、肝脏和再生器官的认识。
(八)厄拉西斯托拉图斯是“最伟大的生理学家”。
他主张用自然原因解释一切生理现象,通过合理的生活来预防疾病。
(九)提奥弗拉斯图斯是亚里士多德的养子,他利用亚历山大送回的资料,写出了巨著《植物史》和《植物的本原》。
涉及知识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试论述古希腊文化的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浙江大学1999年世界中世纪史真题)正确答案:(一)早期希腊文化。
早期希腊文化(公元前8一前6世纪)主要是在哲学上取得了进展。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于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主要有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
2015辽宁大学历史真题与简要分析

3.严复集--近代中国改革人物思想必考题之三
四、论述题
1、隋至清赋税制度述评--汉至清税赋,土地政策必考题
2、论述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启示--近代中国改革事件必考题之二
3、论述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及意义--欧洲中世纪经济发展必考题之二
4、试比较近代德国和意大利统一道路,并阐明其原因--19世纪的欧洲格局突变之三
3、论述中世纪西欧城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兴起及意义
4、试比较近代德国和意大利统一道路,并阐明其原因。
真题解析
1、名词解释:
1.平籴法--战国变法必考题;
2.汉书--汉唐清宋史书必考题
3.文献通考--汉唐清宋史书必考题
4.摊丁入亩--汉至清税赋,土地政策必考题
5.朝鲜战争--新中国建立必考题
6.东南护保--唐至清军事制度必考题
7.吠陀--印度三大宗教必考题
8.柯立芝繁荣--两道两战之间必考经济题之一
二、简答
1.简述东汉累世公卿的政治现象--东汉,累世公卿--两汉政治发展必考题之五
2.从世界史的角度,分析公元前后欧亚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罗马帝国衰亡必考题之一
三、史料分析
1.汉武帝的思想文化政策--两汉思想发展必考题之二
2015年辽宁大学626历史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1、名词解释
1.平籴法2.汉书3.文献通考4.摊丁入亩5.朝鲜战争6.东南护保7.吠陀8.柯立芝繁荣
二、简答
1.简述东汉累世公卿的政治现象
2.从世界史的角度,分析公元前后欧亚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史料分析题
四、论述题
1、隋至清赋税制度述评
2、论述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启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二卷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简析24.【答案】C【解析】实质类试题。
儒家学者希望统治者效法先贤,创造的理想政治环境。
25.【答案】A【解析】实质类试题。
翻译文言文是关键,“与我共同治理天下的,就是那些称职的郡守啊!”可见帝王对地方吏治的重视程度。
26.【答案】C【解析】原因类试题。
材料问的并不是“南宋完成南移”(时间点),而是中国历史上整个经济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显然是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当然,农业发展的同时,其他行业也会相应发展。
27.【答案】B【解析】影响类试题。
迁都北京使政治中心北移,经济发达的南方要为北方提供援助。
经济重心未变化,仍在南方,排除D。
28.【答案】A【解析】影响类试题。
观念守旧者(其实是当时的很多人)对亲西方者充满鄙夷。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传统礼教束缚的阶段等。
29.【答案】C【解析】目的类试题。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揭露古文经系伪造的手法就是康自己伪造史实(排除A)。
甚至后来写入大陆教科书的康有为事迹,也是老头自己在海外杜撰吹嘘出来的伪史。
《新学伪经考》认为古文经是西汉刘韵为王莽窜汉伪造的,因是王莽新朝之学,故称。
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孔也,其心则夷也”。
30.【答案】B【解析】目的类试题。
日军的战争消耗转嫁给中国人。
AC地点与材料不符,D在材料中无体现(起码不是核心意思)。
31.【答案】D【解析】原因类试题。
某网站把答案错误成了A。
不是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而是转变的“结果”。
32.【答案】D【解析】原因类试题。
不是等级观念淡化也不是贫富差距缩小(差距扩大才对),而是东西方贸易更方便,易购得。
B项不能体现出茶叶“由小众到大众”的变化,穷人即使崇尚但买不起或买不到还是喝不上。
(上世纪70年代中国人谁不想买台电视机?但你家“有钱+有票”吗?)33.【答案】B【解析】原因类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辽宁大学626历史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平籴法
2.汉书
3.文献通考
4.摊丁入亩
5.朝鲜战争
6.东南护保
7.吠陀
8.柯立芝繁荣
二、简答
1.简述东汉累世公卿的政治现象
2.从世界史的角度,分析公元前后欧亚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一个是关于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变化的
四、论述题
1.论述隋到清的赋税制度并试述其特点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3.中世纪欧洲城市文明的产生和影响
4.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道路,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