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美术的关系

语文教学与美术的关系
语文教学与美术的关系

语文课与美术的关系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汉字都有象形之说,即像实物之形,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状描绘出来。中国文字中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占90%

以上而这些文字产生都是与其最初的“象形”字分不开,能够说中国的文字其实是一种图画式或者是部分抽象的图画式文字,它与美术的渊源极深,本就是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只不过是因为后来学科发展把它们分裂开来。小时候看图识字,看图说话,看图写作,到现在小学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传统语文单科教学注重单一的教学模式,听、说、读、写都有现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者只需机械的理解和使用。不过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科整合,综合性拓展学习。美术在语文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科的综合,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语文课堂中引用美术,就是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类型的课文教学中,配以绘画的形式体现文字的内容、以及借助图像、促动大脑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再加工成文字的过程。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补充语文课堂只是读读、写写、讲讲的不足,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美术和语文的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标准的真实体现,整合后的语文课程资源开放而有活力,使学生在生活、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锻炼了综合使用所学知识的水平。

二、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

1.美术让语言文字教学立体化

语言文字相交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远没有图像来得直观,在黑板上板画要比直接出示示意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原因在于老师的板画有助于在无形中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教师的板画过程也是学生印证自己理解的过程,相对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时让他自己参与进来,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或学习,无论是积极性、注意力,还是记忆效果都是口头传授等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所以,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预设的活动中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熟练、牢固地掌握。

2.美术让语文记忆效果最优化

"记忆"是提升语言文字理解、掌握、使用的一项重要手段。狭义上说,它指的是对课文精彩语段,中心内容的记忆,而从广义上去看的话,记忆更是对整篇文章核心内容的深刻感受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认知活动,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

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形式除了认知以外还包括了感受、体验、内省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把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给古诗配画,给成语配画。这样既自身参与,添加乐趣;又加深理解,增加记忆。

三、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

1.设置情境、渲染气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每授一节课都必须有教师的导入部分,它不但单纯的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入新课学习的气氛中来。在新的教育思想下,我们提倡情境导入,在有限的画面里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文字、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更突出了情景导入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能够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作品的主人,积极参与到作品中来,才能使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升阅读水平。

2.激发兴趣、诱发动机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美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色彩、图像、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给学生多方面刺激,让他们在边读、边画、边思中学语文,乐学、善学,有利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把握主题、展开联想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这种水平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活化和延伸,有助于充实他们头脑中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表面看是一种形式的转变,实际是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的理解和对知识反馈的一个手段,学生依据对文章的理解,构建头脑中新形象,是一次思维再加工的过程。

四、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1.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审美水平是个人所具有的与实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水平,美术中的艺术欣赏教育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不过美术审美水平提升要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来完成,美术欣赏水平的提升需要欣赏者掌握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美术作品是由美术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出来的,所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对美术欣赏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美术鉴赏水平。

2.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形象造型水平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他们批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比如诗与画得融合,既能够使画富有诗意,更好的抒发感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也能够使诗意与画境相结合,丰富了诗的意境。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以造型为主要特征,作为语言艺术的诗以抒情为主要特征,两者各异而又相同,主要相同

之处在与诗画都要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文学情节能够使绘画作品具有故事性,内容更丰富;

美术作品形象富有造型性,能够更具体,感染力更强。美术与语文融合,能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和语文教学的的作用。在美术和语文结合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将文学形象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这需要对文学作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和较强的形象造型水平。

总来说之,美术就其形象性,生动性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主动、全面的发展,使之在形象的氛围中实行学习活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预示着语文教法的改进与创新有着更广泛、更深层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诗伟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2]谢雱主编《小学美术教学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 [3]中国艺术教育促动会编《中国美术教育优秀论文、书画作品集》[M]北京: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5 [4]

陈家洛主编《美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5]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6]《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书法艺术与语文教育》

书法艺术与语文教育 【内容摘要】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就在于它与传统的哲学思想,社会心理政治理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理论观念与中国文化的血脉联系。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书法艺术语文教育 【正文】 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语文文化是人类各种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是文明社会最显著的标准。同时自己又是一个文化教育工作着,在自己肩上胆负着向全民文化素养的重大责任。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族利用语言的视觉形式创造书法艺术,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书法艺术所显示的特殊的时空性质,暗示了书法艺术形成构成无比重要的意义,他作为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审美意识,时代风尚等文化精神。一个对唐代历史缺乏了解的人,即使感到唐代狂草中奔放不羁的激情,也很难把它与

唐代的时代精神联系起来,一个对中国哲学缺乏了解的人也绝不可能把书法作品中黑与白的对比看作阴阳之道的象征,进而把它看作世界构成法则的反应。这种对主体自身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依赖,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些重要的特点。 中国书法不仅以黑白对比作为表现手段,成为“东方艺术美学的核心“ {陈振濂},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熊秉明}。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功的诀窍何在?成功的诀窍即在于书法的美学构成。当西方的美学家们领悟到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区别之时。他们无疑忽略了中国书法这个游移于时空范畴的具备两栖特征的特殊艺术门类!宋代姜续谱有言:“予尝历观右之名出者,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他无疑读出了静态的点划结构中蕴含时间属性转换的关键,他使线条的旋律、节奏、神韵好,一切党艺术不直接表现的种种内涵,在书法家的笔下都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反映。在中国书法中,姜的阐述无疑建构起了书法美学构成的新起点。 书法艺术的生存形态是空间的,但他的表现形态中却更多的渗入了时间推移的特性并留下了明确的痕迹。书法艺术特殊的空间—时间性质(抽象空间的连续分割),暗示了书法艺术形式构成无比重要的意义,他是作品所有的精神内涵的载体。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是我们得以进入书法艺术深层文化内蕴的“桥梁”。人们常用“沉淀”这个词概括历史文化内蕴进入书法艺术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无数个体选择中的共同成分—集体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民族的选择的结果,渗透和承纳者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精神等。因此可以说,书法无疑是东方艺术乃至东方文化的象征。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与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汉字的初创只

小学美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章驮乡教育办公室钱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还应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整合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提升了语文能力的生成作用。 实施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需把握教材使用、学习内容、学习空间三个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因动手实践而精彩。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1.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科学地整合教材。首先是学科间的整合,如语文与美术课完美结合,让学生给古诗配画、写绘画日记、或用绘画表达课文内容等,就是要学生在绘画中放飞思维,在想象表达中创新思维。再如,语文与

品德课结合,进一步丰富文本,升华情感,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多彩的春天”,第二组“家庭生活”可与品德课上的“美丽的春天”、“温暖的家”结合起来学习。其次是教材内部的整合,分两个层次:一是单元内的整合,强调归类学习,以一篇带多篇,将存在相同之处的几篇课文安排在同一时间学习。如“走近鲁迅”单元,可精讲《少年闰土》,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其余几篇课文。二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教学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按教材编排顺序学,可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的使用,如写人物的可调整在一起,写景物的调整在一起,散文调整在一起等。 2.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让学生观察研究校园植物,利用图书室、微机室查阅资料,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在家中动手实践,到野外亲近大自然,学习生产生活技能等,把校园、图书室、社区、家庭、旅游景点等变成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的课堂。比如今年春天我们这里下了自去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我觉得这是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就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活动结束,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神采飞扬。 二、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创新了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

书法与语文教学的互促性研究——结题报告

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市级课题 书法与语文教学的互促性研究 结 题 报 告 二0一一年六月二日

一、课题构思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汉字书法独树一帜。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书法这朵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正焕发着无限的青春和魅力。 写字教育作为书法艺术的初级阶段,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订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写字教学的通知》、《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新课程标准》等写字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小学写字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这一系列指示和纲要为写字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和重要依据。 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写字教学被严重忽视,学校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把写字作为学生书面作业和考试的表达方式。写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事,普遍不开设写字课,也不与其它学科联系,对学生的日常书写更是放任自流。在教学中写字训练不规范,书写的坐姿、执笔、笔画、结构缺乏严格要求和认真指导,学生写字潦草,错字、别字连篇。同时,教师书写水平欠佳,大部分教师在师范学习和在工作之后缺乏写字基本功练习和教法研究,尤其是毛笔字书写普遍较差,进入书法研究层次的人数更少。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随着“外语热”和微机网络的应用与发展,许多人走向“汉字书写无用”和提倡“无纸化”的极端。片面的认为,字写得好坏无关紧要,精通电脑和外语就行。对写字教学的漠视,使这项重要的常规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 分析写字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下去不仅书法这一宝贵的国粹难以弘扬,而且使写字教学形同虚设,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必须从育人的根本上抓起,教学创新必须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我校把写字教学这一基础性常规教学提升为教学科研,把写字与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根据国家对写字教育的要求,针对现实存在问题,发挥校本教育优势,确立了“书法与语文教学的互促性研究”课题,一方面

语文教学中的美术效应

语文教学中的美术效应 内容摘要:美术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但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同样是难以估量的。在语文教学中,将绘画引进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也调动了孩子们的身心,使其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愉快地学习生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我想这不能说与我们语文老师的教育没有关系,课堂机械、刻板,教学手段陈旧,观念迂腐。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教学模式,试问有哪位学生还能侧耳倾听呢?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对语文索然无味,继而出现台上津津有味,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这样的教育怎能不让我们心痛呢? 其实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的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将教学手段稍微加以改变,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全盘调动,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定能发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这就是我下文提到的美术效应。 将绘画引进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具备创新精神,将枯燥乏味的文字形象化地展现出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其实,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老师应当了解并掌握美术教育心理效应的特性与规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当然,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美术手段,绘画一定要简单明了,过于复杂的画面就失去了绘画教学的意义,也不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例如:《灰椋鸟》一文,在预习阶段,我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展开丰富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那只灰椋鸟。画好后,学生作品一一展示,互相评议,其气氛真可谓其乐融融。有的学生还画了组图呢。原来源自于文中“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来”“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大部队便排空而至”“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等语句。 可见,绘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无意中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其思维明朗化。 课堂教学时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阅读的段落,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不仅体现了自主学习,还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在《我和祖父的园子》第十三自然段中写道“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在我简单地教给学生倭瓜、黄瓜、玉米叶的画法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一画这充满自由的园子。 画面中,玉米已经与白云牵手为伴了,倭瓜不仅上了架,还爬上了农家小院的房顶,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着……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尽收眼帘。学生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氛围里学习语文,这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可见,将美术融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充满清新和活力。

语文教学与美术的关系

语文课与美术的关系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汉字都有象形之说,即像实物之形,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状描绘出来。中国文字中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占90% 以上而这些文字产生都是与其最初的“象形”字分不开,能够说中国的文字其实是一种图画式或者是部分抽象的图画式文字,它与美术的渊源极深,本就是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只不过是因为后来学科发展把它们分裂开来。小时候看图识字,看图说话,看图写作,到现在小学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传统语文单科教学注重单一的教学模式,听、说、读、写都有现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者只需机械的理解和使用。不过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科整合,综合性拓展学习。美术在语文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科的综合,让语文教学变得多元化。语文课堂中引用美术,就是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类型的课文教学中,配以绘画的形式体现文字的内容、以及借助图像、促动大脑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再加工成文字的过程。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补充语文课堂只是读读、写写、讲讲的不足,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美术和语文的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标准的真实体现,整合后的语文课程资源开放而有活力,使学生在生活、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锻炼了综合使用所学知识的水平。 二、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 1.美术让语言文字教学立体化 语言文字相交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远没有图像来得直观,在黑板上板画要比直接出示示意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原因在于老师的板画有助于在无形中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教师的板画过程也是学生印证自己理解的过程,相对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时让他自己参与进来,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或学习,无论是积极性、注意力,还是记忆效果都是口头传授等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所以,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预设的活动中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熟练、牢固地掌握。 2.美术让语文记忆效果最优化 "记忆"是提升语言文字理解、掌握、使用的一项重要手段。狭义上说,它指的是对课文精彩语段,中心内容的记忆,而从广义上去看的话,记忆更是对整篇文章核心内容的深刻感受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认知活动,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 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形式除了认知以外还包括了感受、体验、内省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把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给古诗配画,给成语配画。这样既自身参与,添加乐趣;又加深理解,增加记忆。 三、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 1.设置情境、渲染气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每授一节课都必须有教师的导入部分,它不但单纯的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入新课学习的气氛中来。在新的教育思想下,我们提倡情境导入,在有限的画面里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文字、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更突出了情景导入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能够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作品的主人,积极参与到作品中来,才能使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升阅读水平。 2.激发兴趣、诱发动机

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8880444.html, 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作者:边书义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10期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着深远和重大的影响。国际上,学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热潮从古至今,经久不衰。规范、清晰、美观的文字书写早已列为中国人才的特别是教师的第二大基本功。在这里,我谨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艺术教学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浅见,以求得各路圣贤赐教。 省教育厅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书法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作技能。全体教师都应以认真的态度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加强对学生书法素养、能力的培养和书法活动的组织开展,并以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意味着书法课走进了小学课堂成为必修课。 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练习书法的习惯,将终身受益。这种益处不仅表现在一笔好字能让人 产生强烈的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在于能促进一个人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对性格的巨大影响。首先,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毅力、恒心、意志、韧性。通过向学生讲述历史上书法家成长的动人故事,可以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次,鉴赏历代名家手迹、墨宝,可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从古代的历史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碑贴、铭文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奇诗美文,结合飘洒俊逸或典雅庄重的书法作品,足以使人在五彩缤纷的文学艺术的宝库中流连往返。再次,是在进行各种书法的练习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如练习楷书使人持重、端庄;练习草书使人热情奔放;练习隶书使人敦厚沉稳……凡有所练,都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以及对人的良好个性的形成,对一个人今后的事业成功与否将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书法的练习和欣赏,对学好语文有直接帮助。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写字,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用娴熟的书法抄一句名言、一副对联、一首唐诗、一篇古文,这不正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吗?远的古代的不说,仅就现当代而言,许多文化大师他们同时也是书法高手。他们每个人都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书艺超群,二者相得益彰,令人敬佩不已。总而言之,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懂得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能从审美的角度欣赏汉字,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而且影响学生对其他各科功课的学习。搞好书法教学意义如此重大,因此,我认为,要搞好书法教学,首先,各级教育的职能部门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祖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教学,并把她真正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课程中去。其次每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有一定的书法修养。我们的语文教师虽不能做到像古人一样琴棋书画样样都精通,但万万不可不通传统的书法艺术,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总是应该的。颜筋柳骨,千秋楷法;魏碑汉隶,风神秀绝。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到情浓之时,兴致勃发,或魏碑、或唐楷,在黑板上偶书数字、格言、对联、诗词名

美术教学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美术教学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不应再是单纯的美术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音乐、语文、数学、自然及科学等学科知识。”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而美术与语文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两个学科之间教学目的相通,联系密切,将二者融合好,对于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美术教材中的语文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以美术教材为基础,在基于教材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师应擅于挖掘和利用美术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使其为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服务。 例如,在教学《汉字的联想》时,我找来甲骨文、象形文、篆书等各种字体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看一看并猜一猜,这些文字都是什么字体?并探究这些文字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字的兴趣。鼓励他们从汉字的形、义、结构等方面出发,对汉字笔画与结构进行合理变体,引导学生将美术字的书写当作一幅画来创作,将创作过程当作一种娱乐活动。实践证明,学生不但掌握了美术字的设计方法,而且有效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画故事》一课时,我结合语文书中学生耳熟能详、短小精炼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来展开教学。《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些成语故事在学生的画笔下一一呈现,稚嫩而又新奇,质朴而又多变。完成作品后,学生把这些成语故事制成了电影胶片的形式贴在走廊上,并戏称这条走廊为“成语故事画长廊”,由此可见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这种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又加深了学生对成语、寓言的理解,深受学生的欢迎。 而低年段的学生对《拔萝卜》、《乌鸦喝水》、《小马过河》这一类的小故事感觉直观易懂,我就通过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故事,一篇篇文章,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故事画创作,表达他们的感受。我想这就是很好的整合呀! 二、借鉴语文说写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在美术上的表现意识与人文素养

书法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书法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动笔写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对于汉字的重视程度也显得非常不足。而书法这样一门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与我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重视书法教学。而书法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写字的一个方面,而写字教学则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要想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去充分重视书法教学这样一个部分则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具体分析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书法中小学语文应用 我国的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它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正在持续下降,在书法上的退步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改变现状,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有关书法教育的指导性纲要,要将书法教学渗透到日常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从而促进书法教育能够从最基本的年龄段抓起,为以后培养出一些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才。 一、书法和语文之间的关系简析 近些年来,教育部在颁行相关的书法教育的法令时,都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书法教育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更好地完善。那么,教育部将这二者之间联系起来考察有着怎样的依据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书法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文教育中,又必然会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可知二者之间是有着显然的联系的。其次,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汉字,在语文教育中,总是需要进行识字、写字的练习,而对于书法来说,同样也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书法要形成汉字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汉字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使得汉字变得更为美观,形成一种艺术,因此可

浅谈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羊角塘镇金鸡学校廖蒲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低年级学生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认真工整地书写,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写字也可陶冶性情,提高自身涵养。【关键词】书法教学困难对策 书法,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之一。中国的书法不仅是一种高雅技艺,更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工具和法宝,是我国唯独具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可现代社会随着电脑的普及,似乎书法离我们越来越远。社会上诸多的特长培训班,其中书法培训班寥若星辰。书法是一种特长吗?答案是否定的。书法不是一门特长,而是一门艺术,且是晦涩难懂的。作为一个书画专业毕业的学生,涉足教育行业不久,看到农村的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免心中有一点凉意,曾尝试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掺入书法教学,有一点点收获,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 一、当前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困难

(一)师资紧缺 上级部门的重视,为书法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契机。但回过头来看,当前存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作为“副科”的书法课程实施起来如此的步履艰难,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严重紧缺,当前书法教师基本上是由美术教师或个别有一定书写水平的教师担任,专门配备专职书法教师的学校实属凤毛麟角。 (二)当今社会对书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小学生越来越不会写字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都进入信息时代了,什么都是用电脑,你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如今,很多孩子从五六岁起就被家长带着参加诸如奥数、绘画、舞蹈、乐器之类的“特长培训班”,而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和精力练一手好字,而“耽误时间”、“谁都会写字,不算特长”、“升学不加分”等都是家长看轻孩子书写教育的原因。长此以往,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书法艺术就要逐渐被社会遗忘了。 (三)小学生对书法缺乏兴趣和恒心 现在的小学生对画画、唱歌、上网等很感兴趣,但一提到书法就不同了。大部分学生对写字都缺乏兴趣,究其原因,除了当今社会对书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外,还跟书法学科的特点分不开。古人云:“书者玄妙之技也”,书法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书法的兴趣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实践,并对书法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后,才会产生的。而练字的最初往往要经过一段比较枯燥、比较艰苦的阶段,这段时间往

书法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书法教学的作用和策略 (2009-06-15 17:36:19) 转载▼ 标签: 杂谈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书法是一门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重大,更与中国的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其作用不可估量。进行书法教学的策略更是形式多样,方法各异。 [关键词]:传统书法、艺术、语文教学、关系密切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着深远和重大的影响。国际上,学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热潮从古至今,经久不衰。规范、清晰、美观的文字书写早已列为中国人才的特别是教师的第二大基本功。在这里,我谨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艺术教学的作用和策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浅见,以求得各路圣贤赐教。 一、书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文字”这一重要的语言载体切不可忽视。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字,这就是书法。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书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一部书法史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中华民族性格的沉雄博大、方正深髓、粗犷刚正、潇洒自如,都能从书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历代的教育家,对书法教育都极为重视,把书法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功底深浅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古代的“六艺”中,书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近代的学术大师、思想家,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鲁迅等人无一不是文笔超群,书艺精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把汉字写好,要清晰、美观。”那么书法教学具体说来对语文教学,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哪些重要作用呢?这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书法教学对语文教学及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论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论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汉字书法与汉语言文学其根本上同源的,一个是展示形式,一个是组织形式――虽然在教学中二者是分门别类的,但从本质上说,书法与语文又是不可割裂的――在教学中,将二者结合应用,互为倚靠、互为助力,是科学而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书法教育;语文教学;关系 书画同源,书文同宗――从文字溯源上,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是从象形开始的,但现在能够沿承下来,而且还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以象形为根的语言,则非汉语莫属。也就是说,汉字本身就是画。因而,书画同源是很容易理解的。从工具性上说,汉字是一种实现交流和记录信息的语言工具,书写和文本组合本来就是一个本体。汉字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就是脱胎于语言记录的实践。因而,书、文又是同宗的。这也正是汉字既具有语言信息传递的工具性,又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视觉艺术而存在的基础。 所以可知,对于书法教育或语文教学来说,将书法与语文割裂开来是不符合二者的源属性的,也是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实践的。 一、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的审美互助

书法从表象上看,就是一个视觉艺术类别。它以汉字为载体,用合乎人们视觉审美规律的方式将文字以特殊的形态展示出来――其审美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视觉的,表象艺术的美,通过不同字体、笔法、墨法的应用,或隶、或篆、或行、或草,或大气磅礴、或旖旎婉约。二是精神的,比如同样是写一个“中”字,有的写出来顶天立地、刚正遒劲,有的则端庄稳妥、中庸平和,两种表现风格分别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不同审美倾向和道德标准。 而我们知道,在语文的学习中,教师通常会比较重视对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来说,需要学生通过想象将文字具象化,从而得到具有具象特征的审美情趣。比如文本中描写景色:“山石???颉⑿?崖陡峭”,学生必然需要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一个险峻的画面才能达 到对文本的审美领悟。 而当我们将语文和书法结合起来,用苍劲的笔法来书写“山石???颉笔保?每一个字都如奇崛的巨石,就可以实现对文本审美的强化和具象。反?^来,当进行书法教育时,教师结合语文文本来辅之,则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度领悟书法的内涵美。比如写“鸟”“雀”这些字的时候,让学生阅读《灰雀》这篇课文,学生在书写中会产生文字具有生命活力的审美情趣。 二、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的兴趣互激

小学语文和美术教学整合的应用

小学语文和美术教学整合的应用 一、小学语文和美术欣赏教学整合的内容 在人类历史中,美术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和行为之一,是在思想情感的交流和表达中逐渐形成的。小学美术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感知力、表现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动以及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提倡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通过教学实践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最终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人品格得到提升。就此而言,小学语文教学和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目标有着一致性。 二、学科之间的 语文和美术都是小学基础学科之一,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起源、作用以及反映形式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一样,都是通过某种形象来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反映,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着一定的差异。美术创作既要对事物的可视形象进行描述,还要对事物的神、行、情等进行描述,这点和文学作品也有相通之处。西方很多着名美术作品均取材于文学名着,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和古诗词中的神韵、意境等不可分割。无论在对美术作品还是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人们都常用“诗情画意”来进行评价,说明了文学和美术之间的。 三、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小学语文以及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一定的融合。首先,教师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视觉能力和正确的观察方法,这是美术鉴赏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在美术欣赏中对自然事物和具体对象进行观察和比较,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自身的体验来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将自身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也能够成为一篇文学随笔。其次,在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的培训方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来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拓展,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中得到乐趣,将小学生善于幻想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大人国与小人国》这一节课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童话故事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想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语文教学中,在讲解《天上的街市》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首诗想象成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如何将书法艺术与语文学科相融合

如何将书法艺术与语文学科相融合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主要指设置在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把阅读活动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造成了阅读上的狭隘性与封闭性,封杀了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渴求,而今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了新的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靠阅读册页读物了,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便利、更快捷的阅读新视野。“网上浏览”、“电子读物”随着鼠标轻点,音乐、绘画等艺术品与文学作品并驾齐驱,都成了现代人欣赏的内容,可以不出国门就领略到历史变迁、世界风情。 “课内外联系、学科间整合、校内外沟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阅读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 1、将一般性阅读转为特殊性阅读原来的阅读局限于语文学科中,局限于语文课堂内,这种阅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仅占了阅读的一部分,因此称之为一般性阅读。而根据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融于生活,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阅读还应包含着数学、美术、音乐、自然常识等学科的内容。阅读指导应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体现学科间的整合。在教学《家乡的桥》一课时,文中介绍了飘逸潇洒的桥名字体或篆或隶或楷或草,这时不妨展示一下这些书法作品,让学生阅读,领略不同字体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将书法艺术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以书法艺术加深对文字的理

解,以语言文字来诠释书法艺术;又如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适时引进一些历史知识,介绍当时的朝代、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把历史知识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来补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些都体现了人文意识的渗透与学科领域的整合。 2、将册页读物扩展到电子读物传统的阅读一般是以书为对象的,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光盘”等新名词,于是电子读物应运而生了。一张光盘可以轻松容纳一座书库,互联网把世界浓缩在15英寸的屏幕内,只要一点鼠标,瞬间就能找到所需资料,而我们学校网络教室设施的安装更为这种阅读方式提供了空间,是我们的阅读内容得到了扩充。想知道大文豪鲁迅吗?上网去看看,鲁迅的生平、成长足迹、作品全集、伟大贡献、中外名人对鲁迅的评价,这些图文并茂的内容让同学们眼花缭乱。想欣赏桂林山水吗?到网上去畅游吧,山的美,水的秀,桂林的自然风貌尽显眼底。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打开了知识之门,实现了阅读内容的无限扩展,在加上电视机、录象机的普及,书本阅读与电子阅读并举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阅读不应再受到书本的束缚。 3、将封闭性阅读改为开放性阅读封闭性阅读是指阅读局限于四十分钟、局限于学校。而开放性阅读则从学校走出来,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让阅读的时间与空间更为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不应再是单纯的美术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音乐、语文、数学、自然及科学等学科知识。” 强调在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欣赏与语文学科的综合,在有限的画面中诱发学生的丰富想像,使文字、色彩、形象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是更新教学内容、延伸美术课堂的一种好方法。在传播美术学科文化的教学过程中,用文本架起美术作品和学生理解的桥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美术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美术教育的重心也正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际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而对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和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受限于两个学科的独立性和教师专业的局限性。 ?预计突破:预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融合两个专业领域的特点实现以下突破: 1.摆脱美术学科以往那种以单一的技能培训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整合语文学科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形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体性认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抓住儿童心理,体现美术学科特色,巧妙渗透语文知识,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多元化学习,发挥学生创作个性。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服务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围绕语文学科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开展(整合对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实验研究,实现美术课以技能教学为中心到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的转变。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

语文与书法

语文与书法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与语文这一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上述到古代,在私塾中教学中,首先,先生教学生读、写、背,读当然是《四书》、《五经》,写就要求特别严格,座有座姿,写有写法,写字必须入帖,这里说的入帖就是要临习古今名帖,先生对临习要求特别严格,稍有不规范就会遭到先生的铁尺教育,在这种近乎残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许多出类拔萃的书法人才。现代教育当然不能在沿袭古代的教育方法,但现在,语文课对字的要求严重缺失,学生所写可以说龙飞凤舞,教师不管不闻,教师也是如此,板书字迹潦草,错别字连连,在这样环境下,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那会有写好字的愿望,人人都知道写好字的重要性,为什么不付诸于实际?语文与书法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写好字的问题,解决好写好字首先是解决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其次付诸于实施。下面就书法的一些常识,与我多年学习写字的感悟相结合和广大教师共同分享。 一、书法史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能有文字记录的很多,最早发现的文字是刻在龟、甲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教甲骨文,它是有史以来发掘最早的文字。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它以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一些基本要素,如笔法、结体、章法等,逐渐具备了一些造型美的因素,如平衡、均匀等。当然,此时的书法尚出于不自觉阶段,人们追求的是书写的整齐、端正。甲骨文以刀刻为主,运刀刻写,以直线居多,显得棱角清晰。线条尖圆、粗细之分,锋芒亦较明显,线条交叉处多有削落粗重痕迹,这些致使甲骨文具有一种瘦硬刚劲、自然质朴的独特风格,只作为一种符号记录人类最初的活动轨迹,历史发展到殷商出现了金文,鼎文,这两种文字较之甲骨文无论从造字,还是从字形都趋于完善,点画厚重,肥笔多,结体谨严,章法自然,风格凝重质朴。如《大盂鼎》的铭文西周《毛公鼎》铭文笔法柔圆,结体严谨,章法从容肃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铭金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金文,鼎文对后期秦篆有一定的影响。,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战争最频繁的时期,各国诸侯争霸,群雄逐鹿,战争带来的是人民的巨大灾害,民不聊生,就在这个时期创造形成了大篆,大篆线条流畅,字形端庄秀美,这种文字在各诸侯国中很快传播开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秦相李斯的建议下设施了“书同文”的文字规范措施,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文字变革,小篆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一种标准字体,

美术与语文的美丽邂逅教学提纲

美术与语文的美丽邂 逅

美术与语文的美丽邂逅 “老师,我画的好吗?”“老师,他画得‘桃花流水鳜鱼肥’好形象啊!”手中拿着孩子们五彩斑斓的画作。我心里美滋滋的。这可不是一节美术课,这是语文课,我让同学们用画笔画出课文中描绘的美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学科也注入了新的特点:开放、综合与创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种“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与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育系统,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从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综合性学习,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美术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厚积薄发地形成

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语文与美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甲骨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甲骨文中有很多文字就是美术中图画与汉字相结合而产生的,也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指纯粹利用图画来作文字使用,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我们牙牙学语之时,也是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通过图画来学习语文。我们的语文课本上随处可见的插图也说明,美术对我们学好语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一、美术让语言文字立体化 儿童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要优于抽象思维。语言文字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图画那么直观,有一些课文中的段落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就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以己之长补其之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自己去画,用画画来印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授古诗《泊船瓜洲》时,对于理解“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我就先让学生联系课下注释理解“一水”指的是长江,瓜州在长江北岸。这样就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一条江,再在江北岸标上瓜州,那么自然京口的位置就可以根据诗意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 汝州四高王俊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我在语文课教学中,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书法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 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书法教学价值。 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书法精品。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有大量的优秀书法作品,其线条精练优美,内容丰富,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多写字,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书法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功能——文化价值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

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文明都源自中国。除文学之外,在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全靠汉字为载体得以保存下来,在这座由汉字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如甲骨文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情形,汉简记录了大量的医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书法作品其实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比如王羲之《兰亭序》、王勃《藤王阁序》等。 2. 陶冶功能——教育价值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辩证地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大意义。当今,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经受到高度重视。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历代很多书法家如智永的勤学、欧阳询的驻足三日、颜真卿的大义禀然、当代书家的助人为乐等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可以说书法学习过程就是陶冶情操的过程。 3. 感染功能——审美价值教育是一种美育,书法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书文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一件潇洒的书作,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透过点画、结体、章法等具象构成,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蕴涵美,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点画线条美、结构造型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